这家计划到上海筹资上市的窝产品销售商有望成为燕窝第一股”,但在行业激烈竞争下,中证监对其业务经营模式提出疑问

重点:

  • 受惠电商销售,燕之屋的盈利在新冠疫情下仍录得高速增长,但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产品需大幅降价
  • 中证监也对公司前景提出疑问,要求进一步说明业务驱动模式与竞争策略

刘明

燕窝素来被视为滋补养颜佳品,科学实验亦证明燕窝于抗衰老、促进细胞生长等方面极具功效。如果有机会投资燕窝股,再用所得回报买燕窝吃,形成“养生+投资”闭环链,又会否令日益重视健康的大家心动?

申请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最近更新招股说明书,争取成为“燕窝第一股”。虽然公司近年靠电商冒起,但后起之秀对市场虎视眈眈,行业竞争激烈,就连中证监亦提出疑问,要求该公司就降价促销、竞争策略等范畴作出回应。

事实上,中国几乎不生产食用燕窝,现时市场上的燕窝及其制品原料基本都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燕窝进口量从41.5吨上升至340.4吨,5年间大增7倍。而按照可溯源燕窝进口数量排名,2019年至2021年间,燕之屋均位居国内燕窝进口商首位,于业内具领导地位。

燕窝是一种矜贵食材,但制作过程繁琐费时,过去可说是有钱人才能吃上的补品;而且因有价有市,市面充斥次货和假货,过去燕窝产品普及化有一定难度。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及市场逐渐规范,省去麻烦功夫且经济实惠的即开即吃燕窝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据估计,仅2020年,中国燕窝消费市场规模已达到400亿元,年增长率高达33%。从燕之屋的财务状况来看,2019年净利润为7,870万元,2020年虽爆发新冠疫情,但仍大升54.4%至1.22亿元;去年净利润继续保持41%高速增长,达到1.72亿元,可见燕窝这类保健食品未受疫情影响。

再者,近年电商平台营销普及化,随着手机下单、即送即吃的鲜炖燕窝兴起,在年轻一代追捧下,有助行业增长。据国燕委的行业白皮书报告,电商燕窝消费群中,25岁至34岁占超过一半;35至44岁人群亦占约25%。去年“双11”,传统滋补养生类产品中,燕窝及其制品排名第一位。

产品大减价

燕之屋主要产品分为常温即食“碗燕”系列产品、鲜炖燕窝、干燕窝及其他燕窝衍生产品,2019年至2021年碗燕系列产品收入分别有5.35亿元、5.43亿元和6.82亿元,占总营收分别为56.6%、41.9%和45.6%,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

至于鲜炖燕窝产品收入增幅较快,但近年有放缓迹象,增速由2019年的9.82倍递减至2020年的2.37倍,去年则录得4.2亿元收入,升幅仅17%,主要与市场竞争上升有关。因此,鲜炖燕窝销售均价从2019年的每瓶98.9元,逐步下降到2020年的61.66元及去年约52元,不利公司毛利率。

产品普及与电商渠道拉动,无疑带动燕窝行业发展,但燕之屋也需要面对后起之秀的追赶与挑战,例如主要依托在线销售、主打鲜炖燕窝的小仙炖近年迅速冒起,作为老大哥的燕之屋能否保持市场地位,惹来市场质疑。因此,中国证监会便对燕之屋的上市申请文件反馈意见,要求进一步说明业务驱动模式与竞争策略,提出是否通过降低产品单价促销、依赖大量广告营销支撑业绩等疑问,证监会还问到关于小仙炖等品牌兴起,对行业及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

那么,燕之屋是否为了促销而花上不合理开支?从财务资料看,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08亿元、3.17亿元和3.91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32.4%、29.5%和30.1%,相比过去三年产品研发费用仅占营业收入不足2%,反映公司确实把大量金钱投放到销售宣传。

销售费高昂

不过,主销滋补养生产品的东阿阿胶(000423.SZ),最近两年销售费用也占整体收入24.6%至26.3%;业务包括售卖燕窝产品的中药品牌同仁堂(600085.SH),过去两年的销售宣传费用亦占收入18.8%和19.2%。由此看来,似乎保健养生产品公司都存在销售费用高昂的问题。

此外,凭借电商流量冒起的燕窝品牌不是没有危机,年轻消费者喜欢尝试新产品、新品牌,但在线市场竞争剧烈,热潮可能来得快、去得快。因此,燕之屋结合在线线下经营模式,截至去年底在全国拥有635家门店,利用线下实体店广泛网络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由于燕窝属高端消费,客户群更重视质量和食品安全,实体消费体验有助提升客户信任及忠诚度。

燕之屋上市筹资所得,计划超过一半用来建设生态产业园,其余用作研发中心升级、建设营销网络及推广品牌等。公司过去三年产量不断提高,由2019年至2021年已翻了一番,但去年产能利用率仍接近九成,因此有需要再增加产能,并通过加大自动化力度及提升仓储物流能力,以降低成本及保持竞争力。

估值方面,中药头部企业同仁堂最新市盈率约44倍,而主营阿胶及阿胶系列产品的东阿阿胶,市盈率也达41倍。至于燕之屋上市市盈率约32倍,相比每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同仁堂、以及产品具独特性的东阿阿胶,大约出现两至三成的估值折让,且看这个差距是否足以吸引投资者热烈参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Yalla does gaming

雅乐科技借势股票回购及中核游戏强势拉升

这家中东社交媒体与游戏公司宣布,将于第三季度推出备受期待的自研中核游戏 重点: 雅乐科技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5%,同时创逾两年最强劲用户增长纪录 公司计划年内推出中核游戏,首款产品将于第三季度上线,旨在激活新增长引擎   阳歌 在全球贸易争端加剧导致经济不确定性攀升之际,中东地区正成为最可能规避动荡的避风港。这一趋势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为期四天的中东访问后得到了进一步背书,其释放的信号暗示中东作为一个战略要地将迎来更多技术合作与西方投资。 雅乐科技(YALA.US)正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作为中东及北非(MENA)地区领先的社媒与游戏平台,正获得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这些政府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产业以降低国民经济对于能源产业的依赖。成立九年之际,公司周一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在一季度持续受益于区域社媒与游戏市场红利。 雅乐科技不仅在当季实现收入持续增长,更创下逾两年来最强用户增速。公司同时披露将大幅加速始于2021年的股票回购计划,这或是推动公司股价自三月上旬以来翻倍的重要因素。 尽管近两年营收增速较早期高增长阶段显著放缓,公司仍希望通过推出自研中核游戏重拾增长动能。据披露,首款中核游戏将于第三季度面世,更多储备产品有望年内陆续上线。 当前休闲游戏仍是其两大收入支柱之一,但公司认为中核与硬核游戏因玩家付费意愿更强,有望显著提升游戏板块收益。 雅乐科技董事长杨涛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作为公司核心战略市场,MENA地区始终保持显著稳定性与巨大增长潜力。在全球经济波动背景下,该区域年轻的人口结构、优良的数字基建及政府对文娱产业的前瞻性支持,正为游戏行业创造独特增长动能。” 当季最亮眼经营指标为月活跃用户数(MAU),同比增长17.9%至4,460万,创2022年三季度以来最快增速。首席运营官许剑峰(Jeff Xu)将强劲增长归因于经过优化的斋月期间获客策略及AI驱动的流量采买优化,但同时警示“今年MAU增长或难以延续过去两年的平稳轨迹”。 用户高增长伴随当季营收同比提升6.5%至8,390万美元,与近两年个位数增速基本持平。公司指出,今年斋月完整落在一季度(去年为3月11日至4月9日),在这个时间段,更多用户需要进行每日斋戒,也处于肃穆氛围中,因而也影响了营收数据。 游戏业务提速 细分业务中,游戏板块表现尤为亮眼:该业务当季增长13.6%至3,010万美元,远超聊天服务2.5%的增速(聊天服务营收增至5,350万美元)。公司强调,游戏业务强劲增长是在营销支出削减14.3%的背景下实现的。 尽管游戏业务仍占比较小,雅乐科技期望借力中核游戏实现格局转变。经数年多款产品测试后,公司已开发至少两款潜力产品。其中一款三消新游戏完成首轮测试后,拟于第三季度推出。 许剑峰补充道:“我们还有多款中核游戏储备,最早或于第三季度面世。这些产品不仅聚焦中东市场,也将试水其他海外市场以拓展用户基础。”尽管未具体说明,雅乐科技当前在土耳其与拉美等地区也已经有业务布局。 为巩固区域游戏市场声量,公司去年起在阿布扎比、巴格达、开罗与利雅得等城市举办六场线下玩家活动。今年三月末在伊拉克举办的Yalla Ludo友谊赛延续了这一品牌策略。 雅乐科技素以成本管控严格著称,持续的成本控制与收入增长推动净利润率从上一季度的35.8%跃升至43.4%——彼时公司正加大新游研发投入。当季净利润同比增长17%至3,640万美元。 雅乐科技股价年初至今涨幅超90%,近期反弹后市盈率达11倍,高于微博(WB.US;9898.HK)的7.3倍,与体量相近的全球同业Pinterest(PINS.US)的12倍及Match Group(MTCH.US)的15倍差距不大。 最后,雅乐科技宣布将今年股票回购规模从2,800万美元大幅上调至5,000万美元。截至5月16日,公司已斥资2,740万美元回购其美国存托凭证(ADS),接近原定目标。 同时,公司决定注销今年所有回购股份,此举将增厚每股收益并推升估值倍数。雅乐科技手握充足现金实施该计划,且资金池持续扩容:截至三月底现金储备达6.91亿美元,较去年底的6.56亿美元进一步增加。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 广告会员业务承压 爱奇艺首季营收下滑

线上视频平台爱奇艺(IQ.US)周三公布财报,受核心会员与广告业务萎缩拖累,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9%。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当季营收从去年同期的79.3亿元降至71.9亿元。其中会员服务收入同比下滑8%至44亿元,在线广告收入下降10%至13.3亿元,内容分发收入同比暴跌32%至6.29亿元。 公司净利润同样大幅缩水,当季实现盈利1.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55亿元骤降72%。 财报公布后,爱奇艺股价周三收跌8%。该股年内累计跌幅已达1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微博首季纯利倍增 AI智能搜索用户持续增加

社交平台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B.US; 9898.HK)周三公布,首季度收入3.97亿美元(28.6亿元),按年持平,净利润则大增至1.07亿美元,按年116%。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达1.20亿美元。 其中,广告和营销收入为3.39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然而,来自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的广告收入激增89%至4,260万美元,主因包括春节期间的强劲推广需求,以及其推广AI相关产品的新增广告投放。截至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为5.91亿;日均活跃用户数为2.61亿。 公司表示,已将AI驱动的搜寻功能“微博智能搜索”全面开放给所有用户。在第一季度,该功能的用户基数与每日查询量皆录得可观的环比增长。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我们对人工智能产品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 在业绩带动下,微博美股周三收升4.28%,报8.78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债升利亏的手回 招股集资2亿港元

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2,43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介乎6.48港元至8.08港元,最高集资1.96亿港元。下周二截止申请,下周五正式挂牌。 2023年以人身险中介市场的总保费计,手回在市场排名第八,若以线上人身险计算,公司占7.3%市场份额,位列中国第二。 手回去年收入13.87亿元,按年下跌15%,并录得亏损1.36亿元,较2023年收窄61%。公司表示,收入减少主要是经济放缓,导致市场对长期寿险产品的需求减少。 期间,公司的负债净额不断增长,由2022年的3.74亿元,增至去年的7.4亿元,公司解释是向投资者发行列账为负债的金融工具,上市后将会转换为普通股。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