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Gonow's IPO approved by CSRC

这家房车制造商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赴港上市的批准,拟募集资金约1亿美元

重点

  • 新吉奥已获得在香港上市的重要监管批准,其报告指随着规模经济的实现,公司利润率迅速提高
  • 公司在中国生产房车,在澳大利亚销售,并计划最终进军北美和欧洲市场

阳歌

新吉奥房车有限公司(New Gonow Recreational Vehicles Inc.)而言,十年前在澳大利亚的一次偶然相遇,是一条漫长道路的开始,这条道路可能很快会随着它在香港上市而达到顶峰。这家拖挂式房车(RV)制造商于5月申请赴港上市,并于上周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必不可少的批准。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2.76亿股股票,但公告没有提到融资目标。该公司的市值可能在3亿至5亿美元之间,按照我们的计算,如果顺利进行,此次上市筹集的资金可能在1亿美元。华泰国际是唯一承销商,这是中国一家领先券商的全球子公司,这也表明其融资目标的规模属于中等。

尽管中国汽车出口激增成为过去一年全球的头条新闻,但拖挂式房车市场依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仍由Thor Industries(THO.US)和Winnebago(WGO.US)等全球品牌主导。新吉奥希望有朝一日能跻身这一行列,不过目前它的几乎所有销售额都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合起来是仅次于北美和欧洲的第三大拖挂式房车市场。

近来,新吉奥的销售一直在加速增长,推动因素包括有充裕的时间去旅行的退休人士和寻求冒险的年轻人。在这股热潮中,2021年至2023年间,公司的销售额在疫情结束后增长了一倍多。此期间,随着规模经济的实现,吸引投资者的一个亮点是公司的利润增长了两倍多。

新吉奥是中国公司收购西方品牌,然后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降低成本的典型案例。虽然这种策略的效果时好时坏,通常是因为被收购的品牌已经过了鼎盛时期,但对于新吉奥来说效果似乎很好,除了收购的品牌外,新吉奥还开发出了自己的品牌。

该公司进军拖挂式房车领域可以追溯到一次偶然的相遇,澳大利亚网站caravancampingsales.com.au在2014年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当时是Regent大股东的斯坦·格思里说,那一年,新吉奥房车的一群人在澳大利亚寻找适合收购的制造商,引起了轰动。Regent是当地的一家大型拖挂房车制造商,最后被新吉奥收购。

“我找到他们并邀请他们过来,”他指的是Regent在墨尔本的生产基地。“他们立刻就喜欢上了看到的一切,不久之后交易就完成了。然而,如果那天早上我没有去工厂,可能就永远不会有这笔交易,因为他们的收购对象名单上还有其他四家房车制造商。”

收购Regent后,新吉奥房车在一年后推出了主流品牌Snowy River,同时将 Regent定位为豪华品牌。公司在2019年增加了Newgen品牌,旨在利用该品牌的越野能力吸引年轻买家。按收入计算,Snowy River目前约占新​​吉奥房车销售额的四分之三,Regent和Newgen各占10%。其车型售价通常在51,000澳元至85,000澳元之间。

吉利背景

53岁的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缪雪中,是中国近年汽车业繁荣的产物,这也是吸引投资者的另一个卖点。他的经历包括1999年至2002年,在吉利担任了三年高管,当时吉利刚刚开始崭露头角,如今它已是中国领先的民营汽车制造商之一。2010年至2016年,他还曾在广汽集团担任高层。这是一家领先的国有汽车制造商,其合资伙伴包括本田和丰田。

公司的背景和财务状况也符合投资者的关注点,缓解了其可能受到中国与欧美贸易紧张局势影响的担忧。作为一个专注于拖挂式房车这一细分市场的制造商,它似乎不太可能受到保护性进口关税的影响,就像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保护性进口关税那样。  

公司目前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通过13家第三方经销商、两家自营店,和四家与当地合作伙伴成立的合资企业组成的网络进行销售。但该公司也表示,有计划进入规模更大的北美和欧洲市场,但没有给出具体日期。它还在开发电动汽车(EV)车型,并表示计划在明年一季度推出。

销量方面,在过去三年中大约翻了一番,从2021年的1,330辆到2023年交付的2,694 辆。在此期间,其收入增长了140%,从2021年的3亿元增长到去年的7.2亿元,表明它能够凭借自己不断增长的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增加每辆车产生的收入。

至于其销售成本,从占收入的83%下降到75%,带动毛利率从2021年的16.7%提高到去年的25.1%。最重要的是,公司利润在三年内增长了大约两倍,从2021年的2,51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7,880万元。

目前,公司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第二大房车销售商,市场份额为 6.8%,意味着它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不过我们也应注意到,它远远落后于市场领导者31.5%的市场份额,而第三至第五的市场份额相对接近,各占5%。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Thor Industries和Winnebago都是不错的比较对象,两者的市盈率(P/E)都是22倍。以类似的比率计算,新吉奥的估值约为2.75亿美元,不过由于增长潜力强劲,它可能会寻求溢价,估值可能在我们之前提到的3亿至5亿美元之间。总言之,通过利用其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向西方的年轻人和退休人员销售产品,这些人越来越多地寻求灵活的户外娱乐体验,该公司看上去处于有利位置。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iving claw back into profit

走出雅居乐暴雷阴霾 雅生活预告上半年扭亏

雅生活在房企债务风暴中选择强硬自救,以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断尾止损,成功扭转去年逾16亿元亏损,预告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 重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透过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等手段,成功压缩关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    李世达 在中国的这场房地产风暴中,物业管理公司通常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因为它们属于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甚至能为陷入困境的母公司提供变现的机会。然而,当母公司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物管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319.HK)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去年上半年,雅生活因大幅计提关联公司雅居乐(3383.HK)的应收款减值而录得逾16亿元亏损。但时隔一年后,雅生活却交出截然不同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介乎3亿至4亿元。扭亏为盈的背后,雅生活显然做对了什么。 采取诉讼手段 雅生活的自救行动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与雅居乐的财务纠葛展开。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起,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更严格的合同条款设计,以缩短回款周期并减少坏账暴露。雅生活明显向外传达讯息,关联公司不能长期拖欠款项,而希望用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早期。 另一个动作是接受工抵资产,用工程项目中的资产抵消应收款,这种做法在房企普遍缺乏现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务实选择。虽然流动性差,但相比坏账全额撇掉,仍能部分对冲风险。 更进一步,公司也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把重心放回物业管理和城市服务等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板块,对房地产相关的外延增值服务则大幅收缩。 过去一年,许多物管公司都在努力拓展第三方市场,但雅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不留情面,直接“断尾求生”,不再让自己被高风险业务绑架。现金流是最真实的语言,雅生活公告中明确提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相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雅生活还完成了两笔关联收购,将雅居乐旗下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总金额约6,000万元,为雅生活拓展了城市服务与环保板块的新收入来源,也为未来经营现金流增添了潜在支撑。 股价半年累涨三成 市场对这份盈利预告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盈喜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雅生活股价当日大涨13.6%,报3.55港元,过去半年累涨近三成。 相比下,恒大物业(6666.HK)在恒大集团(3333.HK)爆雷后,被曝出约134亿元资金被母企挪用,资金链一度断裂,欠缺独立修复能力,只能等待清盘人安排。在恒大集团即将退市之际,传出正在为恒大物业寻找买家。恒大物业今年以来股价累升24%,主要受到消息面带动。 另外,世茂服务(0873.HK)则在维持主业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对母企物业的依赖,开始切入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酒店运营管理等领域,但去年业绩仍陷亏损,盈利能力尚未改善;融创服务(1516.HK)则因母企流动性压力过大,选择“收缩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例如出售彰泰服务股权,把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最新半年报,但在今年以来物管股回暖带动下,股价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短期内市场的热情并不代表风险完全解除。雅居乐的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若未来再次陷入流动性困境,仍可能波及雅生活。此外,雅生活虽已加快第三方项目拓展,但目前规模仍有限,要真正摆脱依赖,仍需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雅生活的确展现出逐步脱离母企风险的能力与企图心。以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盈利来看,估值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处于“价值修复”阶段。若能进一步扩大第三方市场并保持正向现金流,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不过,母企雅居乐的债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投资者宜关注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进度,现阶段仍应保持审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