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US 9901.HK
New Oriental recently set up a tourism arm to explore opportunities in the so-called livestreaming plus travel sector.

新东方教育上财年扭亏为盈,更抓紧国民的庞大旅游需求,计划进军文旅事业

重点:

  • 新东方教育在短短一年间华丽转身,上财年净利润达1.77亿美元,扭转2021-22财年亏损11.88亿美元的弱势
  • 集团近日成立旅游公司,计划开拓“直播+旅游”新机遇

 

罗小芹

本来从事教育培训服务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EDU.US; 9901.HK),过去两年因国家教育部门实施“双减政策”,关停K-9学科培训和K-12线上课程业务,令公司截至2022年5月的财年录得11.88亿美元(84.8亿元)巨额亏损。幸好创始人俞敏洪破釜沈舟转攻直播带货,旗下东方甄选(1797.HK,前称新东方在线)在电商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加上教育“老本行”的新业务取得佳绩,带领集团走出谷底。

新东方上周三公布截至今年5月的最新财年业绩,显示公司扭亏为盈,录得1.77亿美元净利润,意味在短短一年间成功华丽转身。虽然全年营收同比减少3.5%至29.98亿美元,创近5年新低,但其6.3%的经营利润率,对比上一财年的-31.6%出现明显改善,首席财务官杨志辉更扬言感到兴奋。

单看第四财季,新东方的营收更同比增加64.2%至8.61亿美元,并获得约2,900万美元净利润,主要受惠于教育新业务收入提升、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带动营收增加。

管理层在业绩快报中指出,由于疫后需求强劲,第四财季出国考试准备以及出国咨询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加约52%及6%;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则同比增长约34%,而学校及学习中心的总数也回升至748间。教育新业务势头也不俗,非学科类辅导业务在约60个城市开展,在第四财季吸引了62.9万学生报名: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也在约60个城市中采用,季内活跃付费用户达9.9万个,带来优于预期的利润。

反观上半财年带领集团起死回生的直播电商,业绩快报却未有列出数据,只提及东方甄选带动收入增加,在业务及财务方面表现突破,在增加产品种类及规模上取得显著进展,以及在不同省份举办现场直播活动,有效提升社群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及喜爱,并为客户提供更佳的体验及文化知识。

由于集团预告2024财年一季度净营收总额在9.83亿美元至10.06亿美元之间,同比增加32%至35%,推动其港股由业绩前的39.8港元,连涨三日至最高46.5港元,累积升幅达16.8%。券商富瑞表示,新东方的新产品需求强劲、竞争宽松,加上政策风险降低,将其目标价由55港元上调至67港元。

然而,放眼国内整个直播电商生态,都存在流量见顶、增长疲软的问题,加上中国近年经济增长降速,国民消费更趋审慎,直播电商市场交易增长率由2018年高达589.5%,逐年递降至去年的48.2%。因此该业务能否继续成为推动新东方业绩及股价向上的引擎,市场可能存在怀疑。

作为新东方的重要增长引擎,东方甄选1月中发布的2023财年中期业绩显示,在2022年6月至11月的6个月里,其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48亿元,抖音账号关注人数为3,520万,抖音上已付订单数量共有7,020万张。然而,根据海通证券资料,今年一季度里,东方甄选日均GMV已跌破2,000万元,意味期内GMV只有18亿元,可能反映其增长已失速。

迎接庞大国民需求

业务新引擎面对增长瓶颈,新东方不得不积极重新制定长期战略策略,并实行一连串举措,以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随着新冠疫情结束,国民的旅游需求一下子爆发,令2023年成为观光旅游的反弹复苏年;更值得留意的是,最近“直播+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大量用户观看旅游相关的直播后,在在线直接预约和交易,为新东方衍生了庞大商机。

今年以来,该公司旗下东方甄选远赴全国各地开展现场直播带货,不仅销售农产品,还有意展现各地自然风光。至于5月的“山西之行”前往了包括太原、大同、朔州、忻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实地带货100多款山西好物,总销售额突破7,500万元。7月更由俞敏洪亲自带队,开展了甘肃专场直播活动,这场直播总观看量接近5,000万人次,相关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突破了2亿次。

根据企查查应用程序显示,新东方于7月19日,以注册资本10亿元成立北京新东方文旅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旅游业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艺创作和互联网销售等。

不过,与此前就有的国际游学和国内营地等以青少年为对象的项目不同,新东方文旅的业务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随着文旅业务正式上马,配合作为新东方骨干的教育和直播业务,除了业务较多元,更覆盖全年龄的客户群,让它较其他教育股有更深的护城河。

新东方的市盈率约58.8倍,同样开拓直播电商领域的思考乐教育(1769.HK),市盈率仅为14.4倍,从前者拥有较高溢价,可能反映其规模较大的正面影响外,也意味投资者对俞敏洪的转型大计愿意投以信任一票。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心动料上半年最少赚7.9亿元

游戏及平台开发商心动有限公司(2400.HK)周一公布,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不少于7.9亿元,较去年同期约2.5亿元大增约215%;期内收入预计不少于30.5亿元,按年增长约37%。 心动表示,业绩大幅改善主要受惠于旗下多款自研游戏表现强劲,包括《仙境传说M:初心服》、《心动小镇》及《火炬之光:无限》,带动整体收入与毛利率提升。此外,尽管TapTap平台App月活跃用户基本持平,但透过广告算法优化及用户参与度提升,带动平台收入与利润持续增长。 里昂周一发布研报称,首次给予心动“跑赢大市”评级,认为该公司的游戏开发与营运业务展现出强劲增长往绩,预计新游戏《Heartopia》今年第四季在海外上线,以及今年9月公司在中国推出的《Etheria》等,都将成为新增长动力,给予目标价60港元。 心动股价周二高开,至中午休市报70.90港元,升24.93%。今年以来,该股已升约18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第四范式与海博思创成立合资公司 拓电力AI服务

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公司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682.HK)周一公布,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成立合资企业,并定命为能量晶体(北京)科技。合资公司将从事电力交易方向的AI技术服务,第四范式持合资公司19%股权。 合资公司的成立是“AI+ 储能”技术融合,依托海博思创在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及管理的技术,结合第四范式在AI Agent+ 的世界模型、机器学习平台以及智慧能源领域的技术,在电力交易、储能电站资产运营管理等,共同推动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 第四范式周二开盘升1.2%报54.85港元,股价自今年4月低位已上升6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unwoda makes EV batteries

动力电池业务挤压 欣旺达谋港上市补血

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谋求新资金支持其动力类电池业务发展 重点: 中国动力类电池惨烈的价格战,正挤压欣旺达盈利空间,公司欲借香港上市筹资求生 这家公司的动力类电池业务,营收增长陷入亏损,依靠传统消费类电池业务维系整体盈利   陈竹 宁德时代 (300750.SZ;3750.HK) 与比亚迪(1211.HK; 002594.SZ)雄踞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王座,第二梯队企业只能争抢残羹剩饭。惨烈价格战恐致大批企业出局,行业迎来生死存亡期,这正是中国众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的共同写照。 严峻局势下,企业争相筹集资金,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这类资本不仅关乎生存命脉,更因客户唯新技术是瞻,企业须在快速迭代的赛道中持续创新投入。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00207.SZ)正寄望挺过行业洗牌,公司计划赴港上市吸纳全球资本,距首次披露意向仅数周,上周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随着沪深A股上市公司密集赴港二次上市,港股热度攀升,欣旺达借近期香港IPO市场回暖态势上市集资。今年5月,宁德时代募资46亿美元,创全球年初至今最大IPO纪录,引发轰动,欣旺达拟效法宁德举措。 欣旺达尚未披露具体融资规模,不过聘请高盛与中信证券两大顶级承销商,意味其IPO规模可观。毕竟,参考两家投行典型交易规模,几乎可确定将超1亿美元。 发力动力类电池 1997年,王明旺、王威兄弟在深圳创立欣旺达,彼时电动车尚处于蓝图阶段。与同处深圳的电动车巨头比亚迪相似,欣旺达以消费类电池起家,现已成为该领域龙头企业,2020年起蝉联全球手机电池制造商榜首。尽管大众认知有限,但从华为到飞利浦等主流品牌,当前均内置欣旺达生产的电池。 2014年成立动力类电池事业部后,欣旺达正式进军电动车电池领域。相较2008年入局的宁德时代等老牌企业,其涉足晚近十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赋予欣旺达充足增长机遇。据上市文件披露,其动力类电池业务营收由2022年的127亿元,增至2024年的151亿元(约合20亿美元)。该业务增速领跑公司整体发展,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4.3%攀升至去年的27%。 上市文件显示,欣旺达客户涵盖理想、小鹏、零跑、广汽、上汽、雷诺、日产等中国市场主流电动车企。然而,据中文媒体报道,公司出货量高度集中于单一客户,理想去年独占其四成订单。 能源市场追踪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占据中国电动车电池市场67%的累计装车量。欣旺达以2.87%市占率位列第七,与中创新航(3931.HK)、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蜂巢能源等市占率2.99%至6.26%的二线厂商同处混战格局。 深厚的消费类电子根基使欣旺达持续保持盈利,这令多数同行望尘莫及。中国数据供应商Wind显示,过去十年该公司季度财报从未亏损。今年一季度延续传统,其营收123亿元,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幅达21%。 但切莫被数据迷惑,这家公司整体盈利主要依赖传统消费类电池业务支撑,该板块今年一季度毛利率达20.2%。反观其动力类电池业务,同期毛利率仅12.9%,差距明显。 港股上市文件虽未披露动力类电池具体亏损额,但此前拟分拆该业务赴深交所上市的文件显示,2020至2023年,该业务持续亏损,仅2023年就亏损15.6亿元。因未达深交所盈利要求,分拆计划最终搁浅。 亏损现象绝非欣旺达独有,多数同行虽未单独披露动力类电池亏损数据,但财报毛利率同样低迷。例如同样谋求香港二次上市的亿纬锂能,2024年动力类电池毛利率仅14.2%,较欣旺达今年首季12.9%的毛利率高出不多。 如此微薄的利润主要源于价格战,电动车企自身深陷生存鏖战,为保销量开启惨烈降价,进而向电池供应商传导成本压力,令行业雪上加霜。 作为扩张战略环节,欣旺达宣称将加速海外布局。鉴于中国电动车市场渐趋饱和,该策略堪称审慎,但踏上此道的企业远非其一家。虽未单独披露动力类电池海外营收,公司整体海外销售额今年一季度占比已达40%。 欣旺达已启动全球产能布局,泰国春武里府的巨型电池生产基地,于今年3月获当地政府批准,两座工厂总投资额逾100亿元。 未来,动力类电池仍将是欣旺达主攻方向,成熟消费类电池业务则为持续扩张输血。但要在赛道中立足,这家公司或需另辟蹊径突破价格战困局。关键在于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差异化技术壁垒,实现难以复制的溢价优势。 出海布局虽关键,但本土动力类电池业务未盈利之际,欣旺达须严防扩张节奏避免财务透支。其消费类电池业务的造血能力,构筑了关键竞争优势,截至今年3月末,其现金储备逾100亿元。公司的未来成败系于两难抉择,既要培育动力类电池的盈利造血功能,又需严守运营纪律,防止现金流枯竭。…

简讯:锅圈从居家餐饮趋势中取增长

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517.HK)周一披露,随着精打细算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选择居家餐饮,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净利润翻番。 锅圈食品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在半年内持续加速扩张其居家烹饪食材零售网络,重点布局价格敏感型下沉市场。截至6月末,全国门店数量达10,400家,以加盟店为主,保持了2024年末的增长势头。公司同时表示正积极探索开拓海外市场。 谨慎的消费情绪导致多数餐饮公司的客流与销售同时降低,而锅圈是行业中逆势突围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营收由去年同期的26.7亿元增至32.4亿元(约合4.5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飙升123%至1.9亿元。 锅圈通过深化自动化应用与建设集中化生产中心提升运营效率。上半年,公司推出24小时无人值守零售模式——店员下班后,门店可以继续自动运营。目前逾2,000家门店已完成这项智能化改造。为进一步拓展区域覆盖,助推未来发展,锅圈还计划在海南儋州设立生产基地。 为迎合偏爱线上购物的年轻消费群体,锅圈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渠道。上半年抖音账号矩阵累计取得超32亿次曝光,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促使其抖音营业额同比涨超100%。 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