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HK 002202.SHE

这家风电设备巨头表示,分拆在江西修建的一座风力发电厂来募集8.81亿元,金额远低于该发电厂两年前的评估价值

重点:

  • 金风科技将分拆江西一座100兆瓦的自建风力发电厂而募集8.81亿元资金,数字远低于两年前的18亿元估值
  • 今年上半年,由于竞争激烈,公司的毛利率跌至10年以来最低

    

阳歌

风能可能是未来主要的清洁能源,但对于试图通过修建新的风力发电厂来获利的投资者来说,这并非易事。

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08.HK; 002202.SZ)一度以为,使用自己的产品新建风力发电厂是一箭双雕,既能获得短期的销售收入,又能以大价钱卖出这些发电厂,以获得长期利润。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至少从上周披露的信息来看是这样,此类风电厂的价值在过去两年里急剧下跌。

金风科技透露,计划将自主修建的风电厂之一、100兆瓦的江西全南天排山项目,分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金风科技本身的股票也在该交易所挂牌交易。

金风科技将其持有该项目的100%股权,投入到新的上市实体中,公司表示,上市预计只能产生8.81亿元(1.2亿美元)的收益。还不到两年前,金风科技首次宣布分拆计划时,第三方对该项目给出的18亿元评估价值的一半。

此外,公告显示,金风科技表示将购买新上市实体20%的股份,后者的组建已于上周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公告补充说,金风科技这部分股份的持有期不少于五年。

我们不知道金风科技修建该项目时花了多少钱,但我们或许可以假设,刚刚宣布的8.81亿元分拆收益,意味着金风科技这座风电厂在亏本卖。这个事实,再加上金风科技要被迫持有20%的股份至少五年,意味该公司能立即收回的原始投资可能只有7亿元左右。

所有这些都表明,希望为自己的产品创造新需求的设备制造商,若是自己修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金风科技当然不是唯一一家,通过修建新能源发电厂来为自己的产品创造新需求的公司,大多数主要的太阳能和风能公司都采取了类似的行动。

修建绿色能源发电厂要想取得成功,难度非常大,因为涉及很多不断变动的因素。其中包括政府补贴,为了迫使太阳能和风电厂运营商自力更生,大部分补贴都在降低并逐步取消。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激烈的竞争,设备价格不断下跌,新发电厂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导致老发电厂显得更昂貴、效率更低。

所有这一切的结果,可能就是金风科技在全南天排山项目遭遇价值大幅下跌的原因。该项目在建时,可能确实帮到了金风科技的销售额,但现在回过头来,最终还是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低迷的股价

公告发布后,股市反应相对平淡,可能是因为投资者本就看淡金风科技的股票。公告发布当天,它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小幅上涨,但随后就回吐了,第二天又小幅下跌。过去52周,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市值蒸发了一半以上,目前股价接近5年来的低点。

许多曾经看好金风科技香港股票的大型投资者,现在已经放弃了该公司。今年初,它曾将贝莱德、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等列为主要支持者,每家公司均持有它在香港上市股票的5%或更多。但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GIC和花旗已减持,只剩下摩根大通和贝莱德还维持这个比例。

经过今年的股价大跌后,金风科技港股的预期市盈率只有4.7倍,而它在深圳上市的股票的预期市盈率要强劲一些,为12倍。对于在两地上市的公司来说,这种差异常见,因为内地投资者给予它们的估值,往往高于港交所的全球同行。

尽管如此,无论是它在港交所还是深交所的预期市盈率,都只有全球对手Vestsas (VWS.CO)的一半,甚至不到它的一半,后者的预期市盈率为24倍;不过它在深圳的预期市盈率高于国内上市同行明阳智能(601615.SH),后者为7.5倍。实话说,这两家中国公司的预期市盈率都不算高,考虑到它们都是业内的佼佼者,而且随着各国竞相采用更多的清洁能源,该行业似乎前景看好。

投资者的悲观情绪源自金风科技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主要是竞争所致,但也是因为担心未来出售其他自主开发的风电厂,可能会面临更多亏损。该公司二季度的总销售额实际上升了32%,达到约133亿元,扭转了一季度和去年全年的下滑趋势,因为它开始处理疫情期间积累的大量订单。

但它在二季度的利润却同比大跌57%至2.1亿元,上半年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4.72%跌至16.94%,创下10年来的新低。金风科技正试图进军高端风机设备领域,并希望风电厂建设业务能够提高盈利能力。但正如全南天排山项目可能出现亏损所表明的那样,此类风电厂建设很难创造新利润。

越来越重视ESG的西方投资者可能也在避开金风科技,因为它的总部位于存在争议的新疆地区。金风科技今年早些时候将“新疆”一词从公司名称中去掉,以淡化它与这里的渊源。但更名其实只是表面文章,未来该公司除了需要应对投资者对其新疆根源的担忧,更重要的是,还要应对他们对其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不满。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停牌中的陆金所 首席风险官辞任

线上信贷平台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LU.US; 6623.HK)周五宣布,Youn Jeong Lim 因“个人工作安排”辞任首席风险官职务;自10月24日起,该职位由程建波接任。程建波今年4月加入陆金所前,其职业履历涵盖京东、平安银行及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 公告发布后,陆金所美股周五上涨2.8%,年内累计涨幅达38%。其港股自今年1月因与前审计机构存在分歧而暂停交易至今。 公司7月披露已聘任安永为新审计机构,迈出重启财报披露的关键一步。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陆金所尚未发布正式季报;但今年7月业务更新公告中透露,截至6月底未偿还贷款总余额为1,934亿元,同比下降17.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any makes construction equipment

资本市场对三一重工的迷思 是科技新贵还是老牌巨头?

这家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的首次公开募股,或成香港今年第三大IPO,募资额约15亿美元 重点: 三一重工期海外销售额已超过总营收半数,公司期望快速全球化能打动投资者 这家工程机械制造商在港交所的命运,或取决于投资者将其视为高科技成长股还是传统企业   阳歌 科技新贵还是老牌传统产业巨头?这个关键问题正萦绕著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31.HK;600031.SH)。作为中国领先的重型工程机械制造商,公司拟于周二登陆港交所,上市规模有望跻身今年香港第三。 上周五,三一重工宣布以每股20.30至21.30港元价格发行约5.8亿股,是次上市预计募资约120亿港元(约合15.4亿美元),将是香港近年最火爆IPO市场中规模第三的募资,仅次于5月募资45亿美元的电动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以及上月募资32亿美元的紫金黄金国际(2259.HK)。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香港募资超10亿美元的六宗IPO中,除紫金黄金国际外,均属“A+H”两地上市,这些企业在深圳或上海上市后,为提升国际影响力再度赴港上市。三一重工完全符合这定位,其港股招股书中大篇幅宣传国际化战略。后文将详述这一点。 不过,首先需聚焦估值问题,此类两地上市公司近期呈现有趣转变:简言之,与A股估值相比,香港投资者对科技与传统经济公司的估值迥异,前者随时出现溢价,后者估值只属一般。 宁德时代是前者的典型代表,其港股市盈率达36倍,显著高于深市27倍的估值水平。另一端则是典型传统经济的海天味业,这家中国酱油龙头港股市盈率仅24倍,远低于沪市的32倍。 这意味三一重工港股估值的核心问题在于,本土投资者将其定位为科技企业抑或传统经济。公司近期业绩表现中规中矩,今年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的391亿元增至448亿元人民币(约合63亿美元),增幅约15%。与此同时,公司正加速将AI与无线通信等技术元素融入重型工程机械,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 2003年,三一重工登陆沪市,当前A股市盈率约25倍,高于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国内同业,但略低于美股巨头卡特彼勒(CAT.US)的27倍。 需注意,三一重工港股定价区间对应市盈率达27倍,与其A股估值基本持平且略高。因此,该股上市后走势,将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属性的判断。基于其国际化扩张及前述科技元素,我们预计其或获接近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但可能难及宁德时代的溢价高度。 国际增长故事 搁置估值讨论后,我们将聚焦三一重工的企业发展脉络,尤其是招股书重点凸显的国际化扩张。现阶段,其国际业务增速总体远超国内销售,但今年上半年中国区业绩异军突起,公司归因于本土市场复苏。 创立于1994年的三一重工,曾多年受惠于中国基建地产热潮,当时全国住宅、商场、写字楼及道路建设如火如荼。但疫情冲击叠加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重挫其国内业务。更重要的是,国内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海外市场,这也成为中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从而提升盈利能力的主因。 三一重工称,早在2002年便开启设备出口,产品现已覆盖超过150个国家。2010年,公司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印度投产。此后,相继在美国、德国、印尼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坐拥16个国际制造基地,与其在华运营的30个基地规模几近平分秋色。 庞大的海外需求叠加本土市场疲软,推动国际销售额占比突破公司总营收五成。今年前四个月,海外销售贡献率达57.4%,中国区占比42.6%。 如前所述,公司海外销售毛利率远超国内,今年上半年分别达31.2%和22.1%,推动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升至27.6%。该指标自2022年的22.6%持续攀升,印证制造效率提升。 三一重工盈利能力同样表现不俗,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至52.9亿元人民币。其资产负债率亦稳步下降,截至今年4月已从2022年的58.4%降至50.6%,呈现健康态势。 归根结底,三一重工堪称运营良好的企业,具备值得称道的全球故事。公司计划将上市约三分之二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销售及制造网络,将进一步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眼下核心问题,在于国际投资者究竟会将其视为高增长科技企业,还是又一家传统经济的代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招股集资132亿元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开招股,发售1亿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131.5港元,集资131.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13,282.62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下周三在港挂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42.69万辆,按年增长183%,旗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已推出四款车型,去年交付量达20万辆,其中问界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的销量冠军。 赛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3倍至1,451亿元,并扭亏为盈取得利润59亿元。今年首六个月,收入微跌4%至62.4亿元,但纯利增长81%至29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