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澜沧古茶挟“普洱第一股”之名来港申请上市,但观察投资市场过去对茶企的冷淡反应,该公司要突围实属不易

重点:

  • 普洱澜沧古茶上月决定放弃A股市场,转到港交所筹资上市
  • 该公司毛利率下降,加上存货水涨船高,或对现金流造成压力

刘明

中国的喝茶文化已有5,000年历史,华人爱喝茶众所周知,但这种全民爱好偏偏在资本市场中并不讨喜,已上市的茶企相当有限。最近,中国第二大普洱茶公司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挟“普洱第一股”之名来港申请上市,究竟是逃不过资本市场“不喝茶”的命运,还是能成功打破魔咒?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产销国,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去年茶叶内销总量230万吨,同比增长5%,总额增长8%至3,120亿元。而在一众茶品当中,又以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最为流传,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益计,中国茶叶市场规模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当中普洱茶市场增速比整体更高,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1%。

普洱茶市场表现理想,专注于普洱茶的澜沧古茶似乎可被看高一线。澜沧古茶有“1966”及“茶妈妈”两大生产线,前者专注于经典普洱茶叶产品,零售价约每公斤500元至6万元,覆盖中、高消费层面;后者则为大众消费品,提供如杯装茶、袋泡茶等便利茶包。据该公司5月30日上载的招股文件显示,公司2019年及2020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7亿元与4.05亿元,去年更大增37.8%至5.59亿元,反映销量未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

利润未随收入大升

但在过去两年,澜沧古茶的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和1.29亿元,也就是说,虽然公司收入去年录得高增长,但净利润却上升不足5%,这显然与其毛利率从2020年的70.4%,下滑4.5个百分点至去年的65.9%有关。

据公司解释,由于推出更多产品令加工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而销售、营销及员工开支大涨,也拖累利润表现。

但更大的隐忧,是随着营收规模不断扩大,澜沧古茶的存货水涨船高,2019年至2021年,公司存货已由4.14亿元增加一半至6.36亿元;存货周转日数分别为934日、1,345日与1,061日。存货增加及周转率低,一方面对财务及现金流量造成压力,也提升了存货撇帐风险。

与此同时,澜沧古茶的收入严重依赖经销商。过去三年,该公司的经销商贡献了79%至83.5%的总收益,这不单意味着公司难以掌控经销商的服务,而且经销商账目独立,澜沧古茶无法掌握到实际销售、利润及库存情况,可能作出错误营销决定。

撇开这些财务与经营隐忧,澜沧古茶的上市之路也不平坦,它早于2020年申请A股上市,欲成为中国的“普洱第一股”,但今年5月底终止申请,把目标转到港股市场,理由是在香港上市可获得外国资本关注。

但其实在2020年提交A股上市申请时,中证监曾在回馈意见中关注澜沧古茶的股权变更、上下游产业链情况等。今年5月27日,中证监对于澜沧古茶的境外上市申请提出反馈意见,当中主要关注部分跟2020年时差不多,显然对该公司的顾虑未能释疑。

库存大增不利周转

再讲,茶企的成功除了自家工艺,原材料的供应和质量稳定亦是关键。澜沧古茶绝大多数旗舰茶叶产品都在个别普洱茶产区,中证监也对此表示关注,提出在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和质量达标方面会否存在不稳定风险。澜沧古茶在招股书的风险因素中也提到,普洱茶叶生长过程易受影响,可能会造成公司原材料短缺。

还记得当年A股的獐子岛(002069.SZ)“扇贝不见了”闹剧吗?当时公司声称主要的养殖材料扇贝没了,令公司股价大挫。试想想如果发生一次“茶树枯萎了”事故,会对澜沧古茶带来多大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澜沧古茶需要储存不同年份的毛茶以稳定生产,但随着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公司需要更多存货,因此库存大增,也就带来了资金周转问题。

其实觊觎“茶叶第一股”的并不只澜沧古茶,内地同样知名的茶企八马茶叶安溪铁观音谢裕大七彩云南等之前欲在A股上市,但都失利而回,加上选择弃A股投港股上市的澜沧古茶,现时还在冲刺A股的,就只剩中粮集团控股中国茶叶

港股市场方面,虽然较早年曾有茶企成功上市例子,但坪山茶业龙润茶已因经营不善而退市。另外,2018年上市的英记茶庄(8241.HK)上市以来持续亏损,天福(6868.HK)近年收入及盈利稳步提升,但其产品已不单靠茶叶,还包括茶小食等多元化产品,目前该公司的市盈率约12倍。

中国茶叶市场规模达到逾3,100亿,却未能诞生一家知名上市茶企,一大原因是茶叶产业的标准化很难,一来价格很难判断公允性,由几十元到几百万元都可以,而且茶叶市场虽大,但九成产品来自茶农自建的小作坊,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很少,导致茶叶质量参差不齐,令行业标准化及监管难度都大大增加。面对这种行业环境,澜沧古茶要突围而出,实属不容易的任务。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华润建材华润饮料计划迁册香港

国企华润集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计划将公司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 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发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迁回香港。 华润饮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香港设立主要营业地点,迁册后可减少跨国合规的复杂性,精简法律实体架构,有效减少多司法管辖区带来的成本。” 许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其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华润建材开市持平,中午收报1.78港元;华润饮料开盘后涨0.36%,中午收报11.09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Keeta进军迪拜 40天拓展第三个中东市场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周六透过官方微信宣布,其国际外卖品牌Keeta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正式在阿联酋迪拜启动营运。这是Keeta继8月进入卡塔尔、9月登陆科威特后,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阿联酋亦成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启动,是美团“零售+科技”战略的又一实践。迪拜同时成为美团无人机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个海外站点。未来,Keeta将依托美团积累的高效履约能力,打造“地面+低空”双履约网络,推动即时零售服务的规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推出KeeTa国际外卖品牌,并于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营运。根据公司中期报告,KeeTa在沙特的营运已拓展至20个城市。KeeTa所属的“新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265亿元(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43.1%。 美团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2.4港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白云山斥7.5亿 购南京医药1成股权

药企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 600332.SH)周日公布,透过旗下的广药二期基金,购入南京医药(600713.SH)11.04%股权,作价7.49亿元。 南京医药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及医药第三方物流为主营业务,网络覆盖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及昆明市,公司早于1996 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白云山指出,通过双方在资本层面、分销管道建设、及中医药领域等合作,优化公司在华东区域布局,增强公司医药业务竞争优势,并带动医药制造业务增长,持续推动发展。 周一白云山开盘微升0.4%报18.0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在15至19港元间波动。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申港上市获中证监备案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周四公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已获中证监批准赴港上市。该上市计划完成备案登记,为后续推进扫除了关键障碍。 赛力斯拟通过本次IPO发行约3.31亿股,此举将与其上海上市形成互补,公司已于4月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 上市文件显示,赛力斯旗下“问界”品牌(Aito)新能源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1,4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8亿元增长三倍;毛利率由7.2%升至23.8%。公司2024年实现59亿元盈利,成为全球第四家达成盈利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周五赛力斯股价在上交所上涨5.8%,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