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列入不遵守《外国公司问责法》的公司名单后,这家教育公司的股价仅下跌1.6%

重点:

  •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把好未来教育和另外两家公司列入可能被摘牌的中国公司名单
  • 近一个多月以来,SEC和中国证监会均对双方的谈判进展保持沉默。该谈判旨在达成一项关键的信息共享协议,以消除退市威胁 

阳歌

名单越来越长。

经历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把数十家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列入退市风险名单的疯狂时期之后,该名单的延长速度最近几周已经大大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名单已经完成,因为在最新的更新中又多了三家。

这次更新中唯一值得关注的公司是好未来教育集团(TAL.US),它2010年成为最早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公司之一,目前市值超过30亿美元。另外两家公司是FingerMotion Inc.(FNGR.US)和Mercurity Fintech(MFH.US),它们的规模相对较小,市值分别为6,500万美元和1,100万美元。

好未来被加入名单对于投资者来说几乎无关紧要,其股价周一仅下跌1.6%。过去,由于投资者对退市威胁的担忧,进入该名单通常会触发对该公司股票甚至所有中概股的抛售。

目前,这种恐慌性抛售基本已经消失,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在美国上市的约250只中概股都有退市的危险,无论是否出现在SEC的名单上。目前这个名单上有198家公司,加上好未来和另外两家将增加到201家。

对于没有密切关注这个问题的读者,需要了解的是,退市威胁来自于2020年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该法案称,如果公司的审计机构拒绝配合SEC调查,就要让该公司退市。这几乎适用于所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因为中国法律认为此类信息是国家机密,禁止审计机构与外国政府分享。

中国已经表示想要修改规定,允许此类信息共享。SEC和中国证监会都公开确认,正在就一项使中国公司遵守《外国公司问责法》的协议进行谈判。

从我们的角度而言,关于SEC的更新,最有趣的不是新增的几家公司。因为我们已经知道,SEC只是在每家公司提交完最新年度报告后不久,便将公司名称加进来。好未来在6月14日提交了最新年报

相反,更让人感兴趣的是最近围绕这场长期冲突的沉默。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证监会不断发出积极信号,确认谈判正在进行中,并表示有信心达成协议。SEC的信号则谨慎得多,最后一次表态是在5月24日,当时它发表评论称,在消除退市威胁之前,仍然存在一些“重大问题”。然而此后,双方在过去一个月里都异常沉默。

沉默是金?

在我们看来,这种沉默可能是因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中方停止就此事发表公开评论,专注于协议的达成。其实,双方早在2013年就曾经接近达成这样的协议,但谈判最终破裂,可能是因为当时不存在退市的威胁。

因此,最近的沉默可能表明,双方的监管机构终于开始认真对待这件事,并试图在没有公众监督或期待的情况下敲定交易,这就要求双方都不要公开评论此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出,即使双方达成了协议,也还是需要很多的时间,企业才能在2023年的最后期限之前真正满足《外国公司问责法》的要求。因此,这些公司显然仍面临着很大压力。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好未来教育集团,因为它是最新公告的焦点。该公司在其新的年报中提到了退市威胁,指出其目前的审计机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被禁止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分享相关信息。

但好未来教育集团还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起因是去年秋天,中国对民办教育行业的大规模打击,当时中国政府禁止这些机构在核心课程领域向K-9学生提供课后辅导服务。4月,它在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于去年底停止了提供这部分业务——之前它是其收入的大头。它还详细说明了未来计划,即专注于批判性思维和计算机编程的教学,并向其他学校提供教材。

随着转型的开始,在截至2月底的最新财报季度中,其营收同比暴跌60%,至5.41亿美元(36.3亿元)。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七名分析机构预计,它在本财年的营收将下降近80%,至9.22亿美元。

综上所述,该股最近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自年初以来上涨了28%。尽管如此,自去年7月人们开始担心对教培行业的整顿以来,其股价下降了约四分之三。但到目前为止,似乎可以公平地说,投资者相信它已做好准备,能够挺过当前的震荡阶段,或许在未来一两年内成为一家更强大的公司。

大约两个月前,摩根大通将它的评级从“跑输大市”上调至“中性”,理由是该公司估值极低。好未来教育集团目前的市净率为0.76倍,虽然处于低位,但还没有跌至谷底,这与同规模的同行新东方(EDU.US; 9901.HK)的0.88倍大致相当。但所有教育类股都将继续承压,直到它们能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展现出一条清晰的发展之道。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退市威胁,当然无助于改善好未来教育集团或其他中国教育股的处境。但有些人可能会将美国和中国监管机构最近的沉默解读为双方很快将宣布一项信息共享协议。这将为中国公司提供大约一年的时间,来采取必要措施遵守《外国公司问责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招股集资132亿元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开招股,发售1亿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131.5港元,集资131.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13,282.62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下周三在港挂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42.69万辆,按年增长183%,旗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已推出四款车型,去年交付量达20万辆,其中问界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的销量冠军。 赛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3倍至1,451亿元,并扭亏为盈取得利润59亿元。今年首六个月,收入微跌4%至62.4亿元,但纯利增长81%至29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imited Scale, Fierce Competition, Capital Securities May Need Deep Discount to Attract Investors

规模有限竞争炽烈 首创证券或需大折让招徕

首创证券拟成为第十四只A+H上市的证券股,但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属中小型规模,料需比A股有较大幅折让招徕 重点: 首创证券今年上半年盈利仅增长2.8% 中小型证券股普遍较A股折让逾四成   郑瑞棠 内地证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A股上市的证券公司已有42家,当中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01136.SH)算是规模较小,据集团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文件显示,2024年度的收入及净利润在42家中皆排名28,但增长的表现则排名较前。2022至2024年的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排名分别为第五及第十;平均资产总收益率更是排名第一。 首创证券2022、2023及2024年度利润分别为5.5亿元、7.01亿元及9.85亿元,稳步增长,但25年6月底止半年盈利则为4.9亿元,只比上年同期微升2.8%,主要由于资产管理业务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产品的业绩报酬费下降,但另一方面,投资收入却因股市畅旺大幅上升。 资产管理出色 首创证券的收入主要来自资产管理、投资、投资银行及财富管理四大业务,其中资产管理业务可谓表现较出色。近年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呈下降趋势,资产管理产品净值由2020年的8万亿元,降至2024年的5.5万亿元,但首创证券则逆市增长,资产管理规模由2022年底的1,073亿元,增至今年6月底的1,655亿元。收入来自收取0.45%至0.55%的管理费,这部分相对稳定,至于业绩报酬费0.15%至0.65%,则受到投资表现影响。 投资类业务当中,只有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有稳定回报,在2022、2023、2024及2025半年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8.85%、7.92%、9.14%及9.76%。而证券投资的表现较为波动,2022年、2023及2024年股票持仓分别为4.05亿元、2.81亿元及21.7亿元,回报率仅为负3.73%、0.5%及负0.27%,可说是输多赢少,到2025年6月底股票畅旺,持仓大幅增加至55亿元,而回报率亦只有4.72%。 但首创属中小型证券行,较少参与新股上市的保荐及承销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投资银行收入仅占总收入5.1%,未能在近期炽热新股融资市上场分一杯羹。 受A股气氛影响 内地证券股的表现很受股市的走势影响,近年A股表现反复,令内地证券业的规模也停滞不前,2020至2024年间内地证券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1%。上证指数今年中一度牛气冲天,六月中由3,400点起步,至8月直冲上3,800点,但之后只能在这水平横行,近日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阴霾影响,证券股的调整也比大市深。所以首创证券招股或受大市气氛影响,如果相信A股牛市未完,上市后应还有炒作空间。 目前在A股上市的42家证券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以H股上市,上一只以A+H上市的证券股已是2019年上市的申万宏源(6806.HK),首创证券有望成为第14只A+H上市证券股。 首创证券的业务已连续多年出现经营负现金流情况,截至2023、2024年及2025年6月底止,经营现金流出分别为3.13亿元、19.71亿元及1.2亿元,截至2024年底的现金值26.5亿元,同比下降12.6%,到2025年6月现金值进一步下降至18亿元。首创在港股集资得来资金相信可扩充资产规模,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持续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中增加打仗的本钱。 三年市值倍翻 首创证券于2000年成立,大股东为国企首创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控制的券商,2022年12月于上交所上市,首日上市股价已大涨44%,市值达278亿元,到目前不足三年市值已倍翻至约600亿元。首创证券截至10月17日一年股价升5.86%,但过去一个月下跌8.5%,市盈率59倍,市账率4.5倍。 纵观目前13家有A+H股上市的证券股,规模较大的中信证券(6030.HK)及华泰证券(6886.HK),H股比A股折让仅为6.3%及14.8%;至于中小型证券商如东方证券(3958.HK)及中州证券(1375.HK)等,折让达40%及47%。首创证券在内地证券业中属中小型规模,在港招股的估值,相信也须较A股有较大幅的折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全球票房复苏 IMAX中国上季净利大增48%

大银幕影院运营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亿美元(7.62亿元),期内净利润报2,262万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于全球票房复苏及IMAX格式影片供应扩增,上季“图像增强及维护服务”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万美元,“技术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万美元。 前三季合计收入2.85亿美元,按年增9.8%,净利润增长67%至4,300万美元,反映营运效率及成本控制显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团现金及等价物达1.43亿美元,按年增加42%,负债总额维持4.53亿美元。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7.71港元,升0.2%。过去六个月累升约2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