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中国云服务合作伙伴发布最新业绩,在中国三大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中,它的第一季度收入增长最为缓慢

重点

  • 世纪互联的最新业绩显示,它是中国三大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中增长最慢的一家
  • 该公司的相对落后的处境可能会对其股票造成压力,因为它专注于提高现有中心的存储能力,而不是开设新设施

阳歌

中国三大独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刚刚结束了最新一段的激烈角逐,世纪互联(21Vianet,纳斯达克:VNET)成为三家中最后一个公布一季度业绩的。华尔街对这份最新报告极为不满,投资者在周二盘后交易中大量抛售股票,导致该公司股价下跌5.8%。

世纪互联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在三家独立运营商争夺霸主地位的竞争中,它比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万国数据(GDS Holdings,纳斯达克:GDS)和秦淮数据(Chinadata,纳斯达克:CD),尤其是后者,落后得更远了。这两家公司于上周公布了季度业绩。

说实话,这三家都不算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领导者地位属于以阿里巴巴为首的那几家大公司,阿里巴巴控制了40%的市场,其次是腾讯,占比小得多,为10%。前五名中唯一的外国企业是亚马逊云科技。

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微软在中国也有业务,但份额很少,这对世纪互联来说不太有利。这是因为世纪互联自2014年起,就一直是微软的中国合作伙伴,为这家美国软件巨头的Azure在中国提供云服务,这成为它的主要业务。所有外国云服务提供商在中国都必须与世纪互联这样的本地数据中心运营商合作,因为中国政府不允许外资拥有国内电信基础设施。

很难说世纪互联表现欠佳是因为自身努力不足,还是微软没有使劲儿,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其结果在世纪互联的营收表现上显露无疑,其第一季度的增长速度在三大独立运营商中是最慢的。

世纪互联周三收盘后公布的最新业绩显示,该季度收入为13.9亿元(2.1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该公司近年来持续亏损,第一季度也延续了这一趋势,亏损8470万元。这标志着比一年前的1.388亿元亏损和去年第四季度的10亿元巨额亏损有所改善。 

太多的数字可能会让我们的读者难以消化,我们这里只说秦淮数据在营收增长方面是明显的赢家,它在本季度增长了64%,达到6.43亿元——是世纪互联的两倍多。万国数据处于中间位置,第一季度收入增长37.5%,使得该数字升至17亿元,成为三家公司中最高的一家。

在这三家公司中,秦淮数据在本季度也因首次实现盈利而引人关注,与此同时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仍坚定地处于亏损行列。

我们可以用来比较这三家公司的另一个有趣的指标是利用率,这代表了他们各自能够出售多少存储能力。世纪互联在这方面又是明显的落后者,其最新的利用率为61.7%,而万国数据和秦淮数据的利用率都要高得多,分别为为72.9%和70.6%。

落袋为安

在接下来的篇幅,我们重点关注对世纪互联及其股票的未来预测,其中也包括同行的股票走势。在世纪互联的股票去年上涨一倍多,万国数据上涨了约50%后,三家公司的股票最近都损失惨重。秦淮数据在去年10月IPO之后,它的股票也上涨了70%以上,但之后也出现了大幅下跌。

在此期间,一个名为启迪控股(Tuspark Innovation)的风投不得不说非常精明,它在3月份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约32美元的价格将价值2.6亿美元的世纪互联股票回售给该公司,较该公司当时的最新价格有6%的折让。但最近的抛售使得世纪互联的ADS跌至21美元左右的水平,这意味着启迪控股的出手时机把握得非常好。

我们之前曾经写过,在将更多业务转移到中国人口较少、可再生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方面,秦淮数据似乎是最专注于这个战略的企业。由于中国政府已经将清洁能源列为优先发展事项,因此在这个高能耗企业群体当中采取这样的战略,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作为全球云服务提供商中的一员,亚马逊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它最近宣布,计划在山东省建立一个大型太阳能发电场,并与内陆宁夏地区的一家数据中心提供商合作,那里有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

世纪互联表示,虽然截至去年,它的大多数数据中心都在大城市,但未来两年的大部分增长将放在这些城市的周边地区。从该公司的最新数据看,它似乎并没有急于建设新的数据中心,而是专注于现有设施的扩容。

据它报告,截至去年底,它有32个自建数据中心和52个合作数据中心,较2019年底的数字(分别为26个和51个)略有增加。相比之下,根据机柜数量计算,该公司所有数据中心的总容量在此期间增长了近50%。

虽然这三家公司的股价在今年上半年的走势基本一致,秦淮数据自本月开始,反弹了20%左右,有可能脱离这一轨迹。相比之下,在同一时期,世纪互联和万国数据仍在大幅下跌。

这三家公司都提供了2021年的收入预测,世纪互联预计增幅在28%左右,再次垫底。比较而言,秦淮数据和万国数据的预测分别为50%左右和37%。归根结底,世纪互联与竞争对手相比,行动似乎有些迟缓,这有可能拖累它的股价和未来数月的整体前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对冲中美关系风险 传奇生物拟第二上市

彭博社周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抗癌疗法研发企业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正考虑二次上市,潜在地点包括香港、新加坡及伦敦。 传奇生物将成为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的最新成员,多数企业选择香港上市,以对冲中美关系风险。传奇生物由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创建,后者至今仍持有其48%股权,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业务遍及中国。 传奇生物认为二次上市或可提升估值,尤其在香港市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累计上涨逾一倍。该公司美国上市股票周五收涨3.1%至36.08美元,年内累计涨幅约1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itongda sells industrial equipment

汇通达入股金通灵 双赢方案各取所需

这家阿里巴巴支持的电子商务公司,将斥资9.94亿元收购工业设备制造商金通灵25%股权,后者正经历法院主导的重整 重点: 汇通达将以9.94亿元收购经营困难的金通灵25%股权,较这家深圳上市公司近期股价有大幅折让 汇通达认为金通灵在法院主导的快速重整后将迅速恢复盈利,并可能成为电子商务业务的重要供应商   阳歌 当持有一大笔来自电商业务的现金(该业务规模庞大但利润率不高)时,该如何应对?若是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9878.HK),便会动用部分资金,以大幅折价入股一家陷于困境但重整后有望快速恢复的供应商。 交易对汇通达颇为有利,这家公司上周五宣布以9.94亿元(1.39亿美元)收购深交所上市的金通灵(300091.SZ)25%股权。交易财务条款对汇通达极具吸引力,因按每股1.3996元的价格,认购7.11亿股金通灵股份,较该股过去120个交易日均价有50%折让。 该投资对汇通达亦具战略意义,公司主要是批量采购工业产品,再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至“下沉市场”,即中国的小城市和乡镇。金通灵作为规模较大的工业风机、压缩机、汽轮机及工业锅炉制造商,产品应高度契合汇通达客户需求。 不过,双方投资者均未看好这笔交易。汇通达投资者最感不满,公司股价在交易公告后本周一早盘一度急跌12.4%,午间休市收跌10.1%。金通灵投资者最初虽寄予厚望,致股价开盘上涨,随后却反转态度,午盘交易时段股价下跌约2.2%。 交易对汇通达相对稳健,因可为其平台增添更多产品,很可能获金通灵提供优惠折扣。主要风险在于金通灵能否在重整后,重拾早年的强劲增长与高盈利态势。然而,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需求疲软致众多企业步履维艰,此事知易行难。 从金通灵视角来看,这笔交易也算合理,即便有投资者或不满汇通达股权的巨额折让。但经营困难的公司很难挑三拣四,新投资不但为其带来逾1亿美元急需资金,更可能开辟重要销售渠道。 汇通达在公告中称:“(金通灵)属于高端制造业,其核心业务属于国内第一梯队,具有较强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暂时经营困难,拟通过本次破产重整使企业摆脱困境、重获经营能力。”公司续指出: “预计重整完成后将迅速实现扭亏为盈,并在资金和资产的双重注入下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业务稳健但利润率低 汇通达或需金通灵这样的投资作为业务催化剂,汇通达虽有稳定基本面,但因电商中介身份致利润率极低。获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支持的汇通达,2022年以每股43港元上市,寄望借深耕中国下沉市场的故事吸引投资者。此后,股价累计跌约三分之二至15港元左右。 即便如此,汇通达保持盈利,并获投资界及分析师群体强力支持。尽管过去三年股价下跌,股份仍以20倍的预期市盈率交易,近乎为深耕中国下沉市场的拼多多 (PDD.US)11倍市盈率的一倍。更远超另一折扣电商唯品会 (VIPS.US)6倍市盈率的两倍。雅虎财经调查的五位分析师,均给予汇通达“买入”或“强烈买入”评级。 如此高市盈率及获分析师力挺略显意外,因汇通达近期财务表现未显亮色。公司至2023年仍快速增长,彼时收入增24%,但去年收入下滑29%。今年年上半年形势续恶化,收入同比再降26%至243亿元,上年同期为329亿元。 汇通达称业绩下滑部分因淘汰低效业务及创建自有品牌,此或可解释为何收入下滑,而今年上半年利润反增11%至1.39亿元,上年同期为1.25亿元。上半年毛利率也自上年同期的3.5%升至4.6%。受中介模式所限,二者数值均低,但改善表明公司正竭力维稳盈利。 截至今年6月末,汇通达持有67.4亿元现金及等价物,显示可轻松自筹资金收购金通灵股权。 金通灵现状略添变数,公司自4月因债权人申请正处重整。南通市法院已受理其预重整申请,显示案件推进较快。金通灵财务目前不佳,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降48%至3.7亿元,亏损由上年7,600万元翻倍至2.02亿元。 法院快速解套金通灵案,似显其困局尚可控,这或为汇通达对新合作方迅速恢复盈利的信心来源。若就此落地,此次收购可为汇通达未来发展提供范本,公司可凭雄厚现金及稳健盈利,获取潜在供应商伙伴的战略股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