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HK
Imax makes big screen movies

这家大银幕影院运营商表示,得益于动画片《哪吒 2》的成功,公司2025年开局强劲

重点:

  • Imax China去年下半年收入下滑11%,较上半年3.1%的降幅有所加快,因为全年中国票房下降了23%
  • 这家大银幕影院运营商表示,得益于动画片《哪吒2》的成功,今年春节期间业务强劲

阳歌

过去一年对中国电影行业来说一点都不光亮,为中国的电影院提供大银幕技术的Imax China控股公司(1970.HK)发布的最新财报,从头至尾都反映了这一点。但动画大片《哪吒2》的主角哪吒,给行业和Imax China都带来一线希望,让公司在2025年取得强劲开局。

开局的强劲势头能否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保持下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考虑到《哪吒2》贡献了2025年中国创纪录的开年票房的一半以上。一旦这部电影逐渐下线,票房很可能会恢复低迷,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谨慎,在非必需品上控制支出,去年中国票房下跌23%至425亿元(约合33.7亿美元)。

农历新年刚过去不到一个月,我们仍然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因此本文将从 Imax China最新年报中较为乐观的部分开始,这部分内容讨论了借助哪吒而实现的2025年强劲开局。

公司两大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帮助电影制作团队制作可在Imax的大银幕上放映的电影版本,以增强观影体验。另一项收入来源,是为影院提供和维护专用设备的费用。

公司于2011年在中国普通影院安装了首批银幕,最初主要专注于更适合此类观看方式的好莱坞大片。但逐步增加中国国产电影在其电影组合中的份额,这一比例从2019年的31.4%上升到2023年的61.5%。去年,这一比例又回落至44.7%,因为中国批准了39部海外电影进入国内市场,而2023年仅22部获准引进。

对Imax China来说,幸运的是《哪吒 2》是它今年转换为Imax格式的中国电影之一,这个选择不足为奇,因为这部动画电影充满了适合大银幕观看的特效。此外,截至2月16日,该片占据中国200亿元票房的约60%,是有史以来达到里程碑的最快速度。

Imax China在财报中说:“华语大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骑绝尘,中国IMAX银幕打破了春节档的所有票房纪录,并已超越本公司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第一季度票房(自2019年起)。”公司续称:“事实上,在2025年2月不到3周的时间里,中国IMAX银幕产生的地方语言影片票房超过IMAX China于2024年全年产生的地方语言影片票房。”

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投资者似乎将注意力集中在Imax China这个故事积极的一面,推动其股价在周四上涨 2.3%,周五早盘该股继续上涨。受益于去年秋季以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普遍上涨,该股过去52周上涨了25%。

收入和利润下滑

在介绍了2025年初中国电影票房这个“灰姑娘”东山再起的故事之后,接下来就看看2024年的悲惨故事,这也是Imax China最新财报的主要内容。雪上加霜的是,从上半年到下半年,该公司的情况呈显著恶化趋势。

在收入方面,按全年数据和年中财报计算,公司下半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1%至3,700万美元。比上半年3.1%的收入降幅有所加速。

在总收入这一块,公司内容解决方案业务(即将影片转换为Imax格式)的贡献同比下降了近40%,2024年全年为1,55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约20%。相比之下,其技术产品及服务业务表现要好得多,全年增长了6%,达到6,45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另外80%。

截至去年底,公司在大中华区已有809家Imax影厅,与一年前的807家基本持平。但公司指出,它仍然致力于增加影厅数量,截至去年底计划新增的Imax影厅数量为237家,而上年同期为206家。

尽管《哪吒2》最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公司承认自己正面临着一个困难的市场。该公司表示:“疫情后市场复苏缓慢,令中国大陆部分放映商(包括本集团的多个放映商合作伙伴)面临财务困境,在若干情况下,导致履行对本集团的付款及IMAX系统安装责任时出现延误。”不过,公司似乎很好地应对了这一问题,其资产负债表上未付款项得到了控制。

尽管全年收入下降6.7%,但Imax China的销售成本,在2024年其实还上涨了约14%,不过公司未对原因发表评论。但结果是,公司毛利率从上年的62.7%下降到2024年的54.3%。毛利率下降在下半年加速,导致公司2024年下半年盈利同比下降30%至960万美元。与2024年上半年盈利下降9.4%幅度相比,这是一个急剧加速的过程。

尽管Imax China的市盈率(P/E)在过去一年有所上涨,但仍相对疲软,仅为15倍,远低于其加拿大母公司Imax Corp.(IMAX.US)的23倍预期市盈率,也不及万达电影(002739.SZ)目前的26倍和博纳影业(001330.SZ)的30倍市盈率。Imax Corp.曾在2023年,试图将Imax China私有化,但最终因未能获得75%的独立股东的同意而失败。

鉴于Imax China的估值相对较低,加上前景疲软,尽管2025年开局强劲,但如果Imax今年或明年再次对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若真是这样,它可能会给出比第一次更大的溢价,以赢得更多投资者支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明略科技招股 筹10.2亿港元

营销软件制造商明略科技(2718.HK)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每股141港元,集资最多10.18亿港元(1.31亿美元)。预计11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5%用于未来3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约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旨在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并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明略科技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扭亏为盈。 腾讯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投资者还包括红杉中国、淡马锡、凯鹏华盈、快手等。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沙中国第三季净收益按年升1.5%

博企金沙中国有限公司(1928.HK)周四公布第三季财务情况,净收入按年上升1.5%至2.72亿美元,经调整物业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6.01亿美元,按年上升2.7%。 公司母企LVS主席兼行政总裁罗伯特·戈德斯坦表示:"我们财政实力及领先同业的现金流量,继续支持公司在澳门及新加坡两地的投资及资本开支项目。" 澳门威尼斯人期内娱乐场的净收益,按年下跌2%至5.43亿美元;澳门巴黎人跌13.8%至1.63亿美元,澳门金沙跌9.6%至6,600万美元;澳门百利宫更跌27%至1.32亿美元。旗下各娱乐场中,只有澳门伦敦人上升55%至5.25亿美元。金沙在澳门的酒店入住率跟去年同期相若,平均超过95%。 金沙中国周四开盘升1.1%报18.6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跌逾一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TD Coffee

从提神到品味:中国即饮咖啡进入高质量竞争时代

中国即饮咖啡市场高速成长,从提神饮品演变为生活方式象征    头豹研究院 近年来,中国即饮咖啡市场呈现显著扩张趋势。在便利店、商超和电商渠道推动下,即饮咖啡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随手饮”,从提神需求延伸至健康管理与生活方式表达。品牌纷纷在配方中融入低糖、低脂、功能化元素,迎合健康导向。 同时,精品化趋势加速渗透,产品从单一口味拓展至冷萃、拿铁、燕麦奶等细分品类,包装设计更具质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个性化的需求。中国即饮咖啡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即饮咖啡是可直接购买并饮用的预制咖啡饮料,与速溶与现磨并列为三大类别。其市场的迅速成长反映出消费者行为的深刻转变——从社交饮品到日常必需品,再到生活方式符号,折射出中国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即饮咖啡零售收入从2020年的120亿元增至2024年的2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线上销售成为主动能,占比由9%升至35%。 新世代消费力量正在重塑咖啡市场 抖音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咖啡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110%,带货品牌和带货商品数量分别增长142.9%和380.3%。直播电商降低尝鲜门槛,即时零售提升便利度,内容电商场景化营销激发需求,形成强劲的线上爆发力。 在竞争格局上,中国即饮咖啡正处于高速增长与激烈变革期,从国际品牌主导转向本土与国际多元混战。第一梯队为雀巢(NESN.ZU)与星巴克(SBUX.US),合计占市场六成;第二梯队包括农夫山泉(9633.HK)、统一(0220.HK)、可口可乐(KO.US)等品牌旗下的咖啡产品,以健康与性价比策略突围;新锐品牌则凭创新产品和数字营销快速崛起。 渠道策略呈现明显分化。国际品牌依赖商超与酒店渠道,本土品牌积极布局电商与会员制零售,如隅田川1L装在线上销量占比超六成,农夫山泉则深耕山姆会员店,反映消费场景的重构。 健康功能性延伸成为产品升级的主要方向。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即饮咖啡品牌纷纷加码功能性成分添加,推出满足细分需求的专业化产品。该类精准营养策略不仅提高产品溢价能力,还创造了与传统现磨咖啡的差异化卖点。 地域风味定制化体现了即饮咖啡本土化的深度发展。品牌结合区域饮食偏好开发特色口味,如云南小粒咖啡与本地水果融合款、花椒咖啡和冻梨咖啡等小众风味,使产品成为情感联结的载体。预计未来,具有地域特色的即饮咖啡产品占比将从目前的15%提升至30%,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包装形态与技术革新不断突破即饮咖啡体验边界。传统瓶装、罐装之外,咖啡粉、咖啡胶囊、咖啡浓缩液等多种形态竞相涌现。 无糖/低糖产品也已从市场差异化选项变为基础标配。叮咚买菜平台数据显示,87%的大瓶装咖啡销售来自无糖版本,三年前仅为50%左右。健康标配化趋势正在重塑整个即饮咖啡市场的基本格局,迫使传统甜味奶咖产品转型退出主流市场。 成分与配方创新反映即饮咖啡向专业化、精品化发展的趋势。品牌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咖啡+糖+奶基础配方,而是引入精品咖啡思维,强调豆种来源、烘焙度和萃取工艺。同时,成分配比也更加科学化,使用天然甜味剂替代人工甜味剂、添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在健康化与精品化双轮驱动下,即饮咖啡市场正迈向高品质竞争阶段,品牌唯有兼顾健康属性与品质体验方能脱颖而出。 头豹研究院中国是行企研究原创内容平台和创新的数字化研究服务提供商,拥有近百名资深分析师,联系方式:CS@leadleo.com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老铺黄金折让4.5%配股筹27亿港元 用于增加黄金储备

珠宝零售商老铺黄金股份有限公司(6181.HK)周三公布,以每股732.49港元配售约371.18万股新H股,较前一日收市价767港元折让约4.5%,预期净筹27.07亿港元。此次配股占扩大后H股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2.59%及约2.1%。 公司表示,筹资所得七成将用于增加黄金存货储备,以应对圣诞、元旦及春节等销售旺季;一成用于门店拓展及现有门店优化与扩建;余下两成则用作补充流动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包括人才引进与营运支出。 老铺黄金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251%至123.5亿元,期内利润同比增285.8%至22.67亿元。公司曾于5月配股筹资约26.98亿港元,截至9月底结余约1,000万港元。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报707.5港元,跌7.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