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从事创新药物研发及销售的公司首季业绩转亏,主要因为技术许可收入下降

重点:

  • 君实生物首季收入大降61%,并再度录得亏损,反映公司高度依赖海外特许权收入
  • 公司在新冠抗病毒药物领域布局丰富,其中一款口服药正处于国际多中心的 III 期临床研究阶段

莫莉

2021年对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7.HK; 688180.SH)而言,可说是喜忧参半。由于旗下新冠中和抗体药物JS016在海外成功商业化,为业绩创造新的增长点;但内部商业化团队动荡,导致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核心产品 PD-1特瑞普利单抗销售表现不佳,收入下降近六成。

君实生物的颓势更延续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根据公司上周发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营业收入大减61%至6.3亿元,更录得3.96亿元亏损;回顾2021年第一季度,君实生物实现盈利3.77亿元,首次扭亏为盈,如今又再转亏,到底原因何在?

对此,君实生物解释称,营收、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由于期内技术许可收入减少。消息公布后,君实的股价在之后一个交易日却上升4.4%,收报58.75港元,处于过去一年的中间位置,或反映投资者对公司的前景并不那么看淡。

去年2月1日,君实生物与Coherus签署许可与商业化协议,授予特瑞普利单抗和两个可选项目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独占许可等权益,Coherus向君实生物一次性支付1.5亿美元(9.9亿元)首付款,协助君实生物去年首季营收骤增838.8%至16.15亿元。

君实生物营收大幅波动,主因公司仍高度依赖海外特许权收入,已实现商业化的特瑞普利单抗等药物对业绩的支撑作用有限。公司称,第一季度营收主要来自特异性抗TIGIT单抗JS006在海外技术许可收入、新冠中和抗体药物JS016海外特许权收入,以及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市场商业化带来的销售收入。

核心产品陷劣势

君实生物是中国肿瘤创新药研发的代表性企业,其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于2018年12月在国内获批,是中国首个上市的国产广谱肿瘤免疫药物PD-1产品。PD-1是中国自主研发抗体药物的开端和热门领域,信达生物(1801.HK)、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和恒瑞医药(600276.SH)旗下均拥有同类产品。

无奈的是,继特瑞普利单抗之后,君实生物未能推出其他重磅抗肿瘤产品,而且当前获批的4项适应症较为“冷门”,未能在肺癌、肝癌等主要领域占据一席。公司的商业化团队人员变更频繁,最近的两任首席商务官分别在任1年及4个月,队伍稳定性受影响。

随着PD-1同质化竞争加剧,特瑞普利单抗在2021年遭遇滑铁卢,销售额仅4.12亿元,下滑近60%。竞争对手之一百济神州的PD-1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则势头强劲,获批的6项适应症涵盖肺癌、肝癌、淋巴瘤等主要癌种,2021年销售额约16亿元,增长超过40%。

君实生物在年报中将特瑞普利单抗收入下滑的原因归于医保降价影响,在2021年被纳入医保后,特瑞普利单抗价格较2020年的初始定价降幅超过60%,销量虽然提升,但未能实现“以价换量”。

不过,君实生物在第一季度财报中特别提到,特瑞普利单抗实现季度销售收入1.1亿元,同比和环比均显著增长。这或许与一系列商业团队调整有关,2021 年 11 月,公司任命了一名联席 CEO全面负责商业化,完成团队调整和组织恢复。今年1月,君实生物披露终止与阿斯利康制药关于特瑞普利单抗的推广合作,将其各类适用症的销售交回公司团队自主负责。

君实生物仍在为特瑞普利单抗努力拓展适用症,在中、美等多国正在进行覆盖超过 15 个适应症的 30 多项临床研究。中泰证券的报告指出,特瑞普利单抗提交的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鳞癌两大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预计 2022 年获批。

新冠药获寄厚望

在新冠抗病毒药物领域,君实生物布局产品更丰富,为业绩提供增长点。君实生物和中科院等研发的新冠口服药VV116正处于国际多中心的 III 期临床研究阶段,针对中重度患者和中轻度患者的研究,已于3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业内预计有望今年中前获取关键临床数据。

香港中文大学临床研究中心4 月宣布与中大医院合作进行临床研究,以评估 VV116 用于早期治疗轻度至中度COVID-19 患者的有效性,预计实验将于2022年底完成。

此外,君实生物研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JS016已于2020年5月将海外临床、生产和运营授权给礼来制药(LLY.US),该抗体与礼来研发的另一款中和抗体组成新冠联合双抗疗法,已在全球超过15 个国家获得紧急授权,美国和欧盟均大批量采购。

依靠押注新冠药物带来的巨大想象力,君实生物取得不错估值。以市销率计算,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分别为15倍和11倍,信达生物和恒瑞医药的市销率均为7倍。

不过作为创新药企,君实生物处于亏损状态,第一季度研发投入5.1亿元,占营业收入达81%:幸好第一季度末的应收帐款由2021年年底的12.9亿元下降到了3.5亿元,表明应收的技术许可及特许权收入大多已到帐。在调整团队后,能否解决君实生物在商业化上的困境,不妨留待市场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英国调查宇通电动巴士可否被遥距关停

英国政府正在对数百辆中国制电动巴士能否被远距关停展开调查。凸显出英国对“中国制造”的担忧似乎正在加深。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交通部正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NCSC)合作,评估中国巴士制造商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600066.SH),是否拥有对车辆控制系统的远程访问权限,以进行软件更新和诊断。 此调查源自挪威先前的发现。挪威奥斯陆公共交通公司Ruter上月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宇通位于中国郑州的总部,可使挪威境内的宇通巴士“停驶或失效”,丹麦因此也展开审查。挪威与丹麦的测试均显示,宇通巴士具远端电池与供电管理存取权限,理论上制造商可使其停用。 丹麦最大的公共交通公司Movia则表示,此类管理权限是电动车的通病,许多西方制造商也存在此问题。 报道称,宇通已向英国供应约700辆电动巴士,分布于诺丁汉、南威尔斯及格拉斯哥,由Stagecoach与FirstBus等公司营运。该公司近期亦希望打入伦敦市场,推出双层电动巴士。 宇通回应表示,公司遵守各地法律与数据保护规范,远端数据仅用于维护与优化,并采加密储存与权限管控,不会未经授权取用资料。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1,813倍 乐舒适首挂午收升32%

婴儿品牌乐舒适有限公司(2698.HK)周一在香港挂牌,开市报34.98港元,较招股定价高33.5%,之后股价升幅略回软,中午收市报34.46港元,升31.5%。 乐舒适共发售9,088.4万股,招股价介乎24.2至26.2港元,是次以高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近1,813倍,国际配售超额33.3倍,集资净额22.29亿港元 乐舒适主要在非洲、拉美,中亚等地销售自家制造的婴儿纸尿裤、婴儿拉拉裤及女性卫生用品。 是次集资所得,约71.4%用作扩大产能及升级生产线,11.6%用于营销及推广,4.7%用于战略收购。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enbi takes defensive action after steep share slide

从15元到3元 粉笔双管齐下提振股价

职业教育培训平台粉笔,上市两年股价累计下跌八成,近日公布回购计划,大股东又增持股份,冀能一洗股价颓风 重点: 公司计划斥2亿元在市场回购 主席在市场增持股份并承诺两年不减持   刘智恒 自从中国内地政府实施《双减政策》后,只有职业教育培训才能吸引市场目光,作为职教龙头之一的粉笔有限公司(2469.HK),不光站对了边,上市前更拥有一大堆星级投资者,包括腾讯、高瓴、IDG资本、经纬,德弘资本等,市场对它寄望甚殷。 公司亦不负众望,2023年上市之初股价表现亮丽,短时间内由上市价9.9港元,一口气攀升至15港元,可半年过后,投资锁定期解禁,股价就雪崩式暴跌。 当时私募之王的高瓴率先抛售股份,粉笔主席张小龙大为不悦,甚至公开吐槽高瓴舵手张磊,直指对方“无脑狂卖”。 纵然张小龙认为投资者沽售粉笔是不知之举,市场却不以为然,纷纷用脚投票;股价最低时跌至今年4月的2港元,近期稍为反弹至3港元楼上,但较上市价仍低达六成。 回购增持力挺股价 想必是要提振股价,公司上周发公告,计划在六个月内斥资2亿港元回购股份,涉及约2.23亿股,相当公司已发行股本的一成。 公布回购之前,公司主席、执董兼首席执行官张小龙已开始在市场增持股份,先在10月17日斥资240.8万港元购入81万股,每股均价2.973港元;及后又于10月28及30日,分别购入23万及80万股,合共103万股,涉资287.6万港元,每股均价2.779至2.796港元。到11月4日,再增持30万股,涉资90.3万港元。 此外,公司的执行董事魏亮及张小龙的一致行动人士李勇,于10月17日亦购入35万股,涉资103.45万港元,每股均价2.956港元。 张小龙与魏亮增持粉笔股份时,公司亦于上月20日公布,两人对公司长期价值充满信心,加上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承诺在24个月内不会出售手上股份。 经公司及大股东连番努力,回购消息发布当天,粉笔裂口高开冲破3港元关口,股价一度升13%至3.16港元,收市略回软,收升10%报3.09港元。 业绩表现走下坡 究竟大股东频频发功力撑股价,能否让粉笔股价重拾升轨?我们认为,要股价长期表现理想,一切还要看基本面;从粉笔的业绩看,似乎暂时未能让投资者重燃热情。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粉笔的业绩已有走下坡之势,2024年收入27.9亿元,按年下跌7.7%,但盈利则增长27%至2.4亿元,表现还算不错。然而深入分析,粉笔去年上半年盈利2.78亿元,到全年的盈利还少于上半年近4千万元,换言之下半年度公司出现亏损。 到今年中期业绩,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跌8.5%,盈利更大幅下跌18.4%至2.27亿元。公司解释,是因中国招录类考试培训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业务销量下跌。另外,图书销售及其他业务,也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再深入看,粉笔去年已开始有节流行动,今年中期更明显,公司的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7.7%至1.82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减4.4%至3.06亿元、研发开支亦下跌0.3%至1.08亿元。 持股偏低增持有限 此外,市场又会否对大股东增持投下信心一票?通常大股东增持,都有利公司股价,但需视符增持数量。以张小龙及相关人士先后增持数量,总数只是256万股,涉及资金仅722万港元,相对粉笔总发行量22.36亿股份,实在微不足道,增持数量未足以让外界认为,大股东对公司有绝对的信心。 相反,目前粉笔大股东持股量偏低,张小龙及相关人士只持有5.536亿股,占公司股权24.76%,连三成持股量也没有。市场普遍有观感,对大股东持股量不高的公司,都会打了折扣。 看粉笔前景,或许要寄望公司在AI方面的发展。公司于2024 年以来,先后上线粉笔AI 老师、AI 面试点评、AI 刷题系统班等智能教学产品。今年4 月上线行业首个创新的AI 类大班课程–AI 刷题系统班,截至6 月30 日,AI 刷题系统班已销售约5 万人次,收款约2,000 万元。 不过,相对公司每年十多亿元的收入,来自AI的收入仍然有限,对粉笔的前景,暂还是观望为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简讯:Shein首间实体店巴黎开幕 线上平台却面临封禁危机

中国快时尚电商Shein位于法国巴黎BHV Marais百货公司的首间实体店,本月5日正式开幕,然而其线上平台却在法国面临封禁危机。 据财新报道,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同日宣布,政府已启动程序,暂停Shein在法国的线上运营,直至公司证明其所有内容符合当地法规,相关部门须在48小时内完成初步审查。目前Shein已主动暂停其在法国的第三方平台业务,自营业务仍在正常运营。 据法国媒体报道,封禁行动源于Shein平台涉嫌贩售儿童形象性玩偶与违禁武器。巴黎检方同时对Shein、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速卖通(AliExpress)、拼多多(PDD,US)旗下Temu,以及美国跨境电商平台Wish等平台展开调查。检方指控这些平台未能有效监控上架商品来源与内容,涉嫌放任违禁品贩卖。 事实上,Shein在巴黎开设实体店的消息传出后,立即遭到当地百货商、服装协会等多方抵制。批评者认为,Shein的快时尚模式与巴黎追求永续与文化价值的时尚理念背道而驰,将破坏本地产业的生态与社会责任形象。巴黎市长伊达尔戈亦公开谴责象征快时尚的Shein入驻BHV,称“这一选择违背了巴黎的生态和社会愿景”。 尽管如此,以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法国的表现仍然亮眼。法国时尚学院(IFM)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法国15大时尚零售商榜单上,Shein位列第5位,Temu位列第15位。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