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HK 688180.SHG
The drug maker boosted sales of its core anti-cancer produc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and reined in its research budget under a reform-minded CEO, but revenue momentum lags the pace of leading rivals.

新任CEO上任后开启“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令这家生物制药公司上半年研发开支大减逾四成,助力净亏损同比明显收窄

重点:

  • 君实生物成立12年累计亏损额超过90亿元,股价自2021年的最高点已缩水近九成
  • 特瑞普利单抗仍为公司核心支柱产品,在中国内地获批多项独家或领先的适应症

 

莫莉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877.HK; 688180.SH)的中期业绩报告,在港股的披露期尾声搭上尾班车。这间曾跟恒瑞医药(600276.SH)、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及信达生物(1801.HK)并称“PD-1四小龙”的企业,如今的营收规模已经明显“掉队”。

君实生物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期内营业收入7.86 亿元,同比增加17.4%,当中主要来自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6.71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作为2018年获批上市的第一款国产PD-1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在竞争激烈的PD-1市场中艰难厮杀,商业回报还有待进一步爆发。

今年初,君实生物曾经历一轮高层调整,由公司原副总经理、全球研发总裁邹建军出任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上任后,开启“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将资源聚焦于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这些管线还没到大举推进临床的阶段,因此研发费用有所降低。2022年,君实生物的研发支出曾高达23.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费用已同比缩减42.4%至5.46亿元。

营收提升加上研发支出缩减,君实生物上半年净亏损缩窄35.3%至6.45 亿元。事实上,公司自2012年底成立至今近12年,累计亏损额已经超过90亿元,漫长的亏损期让投资者信心难以持续,股价自2021年2月的最高点97港元已缩水近九成,最近在10港元左右徘徊。

公司交出的这份半年报虽有大幅减亏的优势,但是仅有特瑞普利单抗一个单品支撑业绩。相比之下,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上半年的营收分别高达136亿元、120亿元及39.5亿元,业绩增速均超过20%,君实生物的业绩显然不够亮眼。财报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其股价也下跌8.7%。

君实生物拥有三款商业化产品,除了特瑞普利单抗外,还有新冠口服药民得维和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的阿达木单抗君迈康。公司并未披露后两款产品的具体销售额,但是从准入医院的数量来看,民得维和君迈康分别进入超过2,300 家医院和243 家医院,而特瑞普利单抗在全国超过五千家医疗机构销售,显然民得维和君迈康销售网络不及前者。

短期内,特瑞普利单抗仍然是君实生物的支柱产品,在中国内地有10项适应症获批,其中多项为独家或领先的适应症。上半年,特瑞普利单抗新增三项适应症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共有6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药物。

今年6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用于一线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获批,这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PD-1单抗。中国乳腺癌年新发病例数达35.7万,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至15%,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和预后较差的特点,是乳腺癌各种类型中最难治疗的类型。这项适应症的获批,有望为特瑞普利单抗扩大市场。

下一个亮点何在?

去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成为美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也是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药。今年1月,君实生物在美国的合作伙伴Coherus(CHRS.US)宣布特瑞普利单抗已可以在美国获取及使用。

虽然这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一大里程碑,但美国每年鼻咽癌新发病例仅约2,000例,销售增量有限。今年7月2日,Coherus还将特瑞普利单抗在加拿大的权益转让给加拿大药物开发商Apotex,Coherus获得625万美元预付款和最高约3,765万美元的里程碑款项。

与2021年Coherus从君实生物引进特瑞普利单抗和两个可选项目选择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可时付出的首付款1.5亿美元相比,此次出售加拿大权益可谓是平价甩卖。这或许显示出,Coherus对于特瑞普利单抗后续商业价值的信心不足。

在君实生物的储备管线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是Tifcemalimab,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抗BTLA抗体,在近两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现出极大的肿瘤治疗潜力,现已经进入临床三期。

君实生物当前的市销率约6倍,低于同样主推PD-1创新药的同行信达生物的8倍。君实生物要让投资者重燃信心,看来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内和海外的销售业绩,加快推出下一代王牌产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伟新材低位定价 首挂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产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挂牌平开报34港元,股价之后回软,中午收市报32.3港元,跌5%。 公司发售1.04亿股,每股售价34至37.8港元,最终以低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26.9倍,国际配售则录得超额3.08倍,集资净额34.3亿港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长17.4%至402亿元,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亿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升6.1%至213.2亿元,但盈利则下跌14.8%至7.53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作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约40%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余下1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eeking a profile boost, Boxihe pivots to Hong Kong IPO

腾讯及启明创投撑腰 伯希和转攻港股上市

户外服品牌伯希和正申请在港上市,由于中国内地性能户外服饰人均支出仍远较美日低,伯希和所处的市场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重点: 获腾讯及启明创投入股 广告开支占比高,拖低2025上半年纯利增长   白芯蕊 中国零售业有回暖迹象,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升3%,好过市场预期,加上港股气氛仍炽热,除科技股寻求在香港上市外,高性能户外服饰及装备品牌商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在港递交上市申请文件。 集团前身为险峰服装,由公司主席刘振2006年成立,最初只是经营海外品牌服装出口贸易,2012年推出旗舰品牌伯希和,随着品牌迅速获得认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伯希和跻身中国内地三大本土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市场份额达5.2%。 腾讯持股逾一成 伯希和原先计划在内地深圳交易所上市,但集团称由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市场,能提供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及股东基础,因此转到香港寻求上市。 上市前,集团股东阵容强大,当中包括腾讯(0700.HK)及内地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启明创投,分别持有10.7%和5.4%股权,至于大股东为刘振及其配偶花敬玲,合共持有63.2%股权。 虽然2019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但无阻户外服饰行业增长,单是中国市场规模从2019年1.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2.03万亿元,复合增长达3.1%,当中伯希和主攻的功能性服饰的市场增长更快,同期复合增长达10.3%,占2024年中国户外服饰行业规模的23.9%,达4,843亿元。 随着户外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越发重视服饰的技术特性、耐用性及功能性,市场估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达8,231亿元,相当于2025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加快至10.9%。 尤其是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人均支出仍低,参照2024年数据,人均支出仅73元,对比美国及日本,其人均支出分别达440元及170元,明显落后一大截,意味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未饱和,伯希和作为龙头之一,未来仍有增长空间。 第二大冲锋衣裤 特别是伯希和在冲锋衣裤行业表现突出,更是中国第二大冲锋衣裤品牌,冲锋衣裤为高性能户外服饰重要类别,为在户外活动中抵御极端天气而设计的高性能外套,公司在2024年市场份额6.6%,平均售价为400至1,000元,该业务在2024年及2025上半年毛利达5.81亿元和2.3亿元,占集团总毛利的55%和40%。 在销售上,内地线上零售生态发达,伯希和以网上直接面向消费者(DTC)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主,例如天猫、抖音及京东,当中线上门店数量由2022年的37家,增至2025上半年的62家,至于透过旗舰店及向电商平台销售所产生的收入,便分别占集团总收入76.5%和70.7%。 除线上布局外,伯希和为增加与消费者互动及黏性,正扩大线下销售渠道,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拥有163家线下零售店,主要位于内地一线及二线城市未来亦计划稳步实体零售店网络,重点关注经济实力强劲兼户外消费潜力高的城市。 广告占比逾四成 尽管集团积极布局线上与线下业务,带动2024及2025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94%和62.3%,但纯利增长却明显放慢,由2024年按年升86.3%,大幅放慢至2025上半年的3.7%增幅;其中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大幅攀升,分别由2023年和2024年的30.5%和33.2%,急增至2025上半年的41.5%,最终拉低伯希和纯利增长。 环顾香港上市的内地体育用品股中,包括安踏体育(2020.HK)、李宁(2331.HK)及特步国际(1368.HK),目前的预期市盈率为15.7倍、16倍及9.8倍,但市值差异大,当中安踏市值已超过2,200亿港元,李宁则不足500亿港元,特步市值更细,目前约150亿港元左右。 整体来讲,伯希和作为中国第二大冲锋衣裤品牌,若以15倍预期市盈率上市,其估值实属合理,一旦低于10倍,估值更吸引,但集团最大问题是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大幅攀升,一旦占比由升转跌,将有助盈利重拾增长,甚至有能力挑战安踏及李宁地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亏

影音平台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录得净利润4.69亿元(6,5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98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达7.86亿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增长5%至76.9亿元,其中广告营业额按年急增23%至25.7亿元;增值服务收入达30.2亿元,增长7%。移动游戏收入则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而下跌17%至15.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连续13个季度按季改善。 用户数据方面,日活用户增长9%至1.17亿,月活用户增长8%至3.76亿;月付费用户增加17%至3,500万,日均使用时长达同比增加6分钟至112分钟,再创历史新高。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广告效益与内容生态,并在技术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资节奏,以巩固长期增长基础。 哔哩哔哩美股周四高开,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毛利率急跌的创新实业 招股集资55亿港元

电解铝和氧化铝生产商创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788.HK)周五公开招股,发售5亿股份,当中一成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10.18至10.99港元,一手500股,入场费5,550.42港元,11月19日截止,11月24日开始挂牌交易。 公司今年首五个月的收入达72.1亿元,按年上升22.6%;但盈利却不升反跌14.4%至8.56亿元,公司解释是有若干主要原材料的市价上升,导致毛利下跌所致。 据招股书资料,公司去年的毛利率高达28.2%,但今年首五个月已急跌至19.9%,即大幅下跌了8.3个百分点。 是次集资金额约55亿港元,扣除开支使费后,约50%用于拓展海外产能,包括建设一家电解铝冶炼厂,另外40%将用于建设绿色能源发电站及购买设备,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