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保险中介的创始人收回了自己一年前发出的私有化要约,称中国公司被迫从纽约退市的风险“大大”降低

重点:

  • 泛华创始人胡义南称,在中美证券监管机构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后,他已撤回私有化公司的要约
  • 胡义南表示,根据这些进展,他相信保持泛华在美国的上市状态“更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

 阳歌

乍一看,中国保险中介泛华控股集团(FANH.US)宣布撤回私有化看上去像是老生常谈。过去两年,随着在美上市中概股遭到两国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打击,这种断断续续的私有化公告变得颇为普遍。

典型的循环是,企业股价跌至新低,促使财团——通常由企业的高管牵头,发出私有化要约,价格只有公司在一切争议开始前市值的零头。但随着中美两国持续引发对这些公司未来的恐惧,对于这类要约,股价的回应往往是继续下跌,而不是上涨。

因此,由高管牵头的收购财团往往会撤回要约,或是放任它们失效。有时候,他们会提出新的、价格更低的收购要约,以反映股价的大幅下跌,不过这种情况不太常见,因为股价往往会持续下跌。

在这种背景下,周五收市后“泛华宣布撤回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的头条新闻看上去属于常规操作,可能也被大部分急于开启圣诞假期的投资者忽略了。但仔细看一下,公告的内容相当新颖,还有我们之前没有看到过的内容。

泛华创始人胡义南解释说,他一年前发出私有化要约是为了应对当时的情况,称此举旨在推动“公司的内部战略转型”。

时间快进到现在,促使他发出要约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重要的是,中美两国在8月签署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协议,让美国有权获取在美上市中国公司存放在中国的审计记录。这些记录一度被中国视为“国家机密”,不对美国监管机构开放。

如果未能达成这样一项协议,可能会导致200多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被迫退市,包括像市值2,500亿美元(1.74万亿元)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这样的企业。

协议签署后,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会计部门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派出的一队检查人员于9月前往香港,进行了首轮审计。检查团队在本月早些时候对协议给出了高度评价,自称获得了对想要的信息的“完整访问权限”。

在解释撤回要约的最新决定时,胡义南明确提到了这一动态。

 “考虑到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前不久的声明大大缓解了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且公司战略转型取得初步成功,我相信保持公司在美国的上市状态更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

其他公司会跟进吗?

胡义南的这番话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之一,表明中国企业的退市风险正在迅速消退。我们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将会看到其他公司出现类似的信心恢复的迹象。中国企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北京方面的一系列监管打击,而随着中国将重点从疫情防控转向拯救低迷的经济,这个问题似乎也在迅速消退。

周二,泛华的股价在纽约上涨了3.2%,这是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不过,自11月21日公布上一季度业绩以来,该股已经上涨了68%,近几周许多中国公司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涨幅。如果能保持这些涨幅,泛华(年初至今已上涨了8%)有望在2022年结束的时候涨幅处于正值,能做到这一点的美国股票不多。

该股目前的往绩市盈率相当高,达到72倍。但预估市盈率则迅速降到20倍,因为随着中国最终放弃清零政策,业务恢复到更为正常的状况,该公司明年的利润将大幅上涨。这一预期数字仍然远远领先于大多数同行,包括在线保险商众安在线(6060.HK)的9倍,以及保险巨头中国平安(2318.HK; 601318.SH)的6.5倍。

泛华的预估市盈率如此高,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其保险经纪人的商业模式。它面临的风险自然就少于众安在线和中国平安。与此同时,泛华近年来一直处于盈利状态,这与慧择(HUIZ.US)和水滴(WDH.US)等许多年轻的民营同行不同,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水滴最近实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季度盈利。

从泛华的最新业绩,反映了我们今年看到的许多中国公司表现不稳定的情况,这是频繁的抗疫措施导致重大干扰(二、三季度,几个大城市还封城)所致。值得庆幸的是,本月早些时候,中国终于放弃了这种做法,随着我们进入2023年,情况似乎会开始恢复正常。

泛华在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8.6%至6.24亿元,但净利润却增长3.3%至3,540万元。这种反差反映了中国企业最近的一个更广泛趋势,即在困难时期采取行动削减成本、提高效率。泛华将三季度的总运营成本和支出减少了 9.6%,帮助其运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4.1%提高至5.1%。

总而言之,削减成本是一种非常可取的做法,迫使像泛华这样的公司甩掉在繁荣时期积攒出来的“脂肪”。这样一群公司,会因此变得更加精简和高效,待形势好转时再次取得繁荣,而这很有可能在2023年发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