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食正内需概念 有望成A+H零食第一股

内地创业板上市的零食股三只松鼠,已递交上市申请文件,部署来港上市
重点:
- 三只松鼠是内地最大在线零食企业,坚果产品占收入逾五成
- 内地零食市场高度分散,人均开支远比发达国家低
白芯蕊
中美贸易战加剧,难免影响实体经济,为减轻对经济影响,中央提出全方位扩大内需,主打零食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不单拥有内需概念,也趁港股近期气氛好转,最近亦递交上市申请文件,部署在香港挂牌,有望成为首只“A+H”休闲食品股。
三只松鼠于2012年成立,由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章燎源创办,集团以坚果、零食等休闲食品的研发、分装及销售为主营业务,更借助互联网渠道迅速崛起,2019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同年三只松鼠总收入超过100亿元。集团目前最大股东是章燎源,持有公司42.04%股权。
复合增长料增至5.5%
内地零食市场商机庞大,2019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08万亿元,到2024年更增至1.34万亿元,即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4%。在零食持续创新及对更健康食品需求推动下,调研机构灼识咨询估计到2029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会提高至1.76万亿元,即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5%。
零食通常指在正餐之间食用的小份包装或散装食品,特质是方便食用、易于携带及满足饥饿感或食欲,零食可分坚果种子零食、香脆休闲零食、饼干、糖巧零食、烘焙零食、肉制品零食、果类零食、调味面制品、婴幼儿零食等类别。
整个零食产业链分上、中及下游,上游涉及原材料,包括农牧产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中游涉及品牌运营,例如中外零食品牌商,下游则通过在线或线下销售渠道,向消费者进行销售。
三只松鼠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零食企业,也是中国最大在线坚果、在线烘焙零食及在线肉制品休闲零食企业,截至2024年12月底止,集团已提供超过1,000个SPU(标准产品单位),当中坚果为集团主要业务,2022至2024年便占集团总销售额超过五成,去年坚果收入达53.66亿元(占总收入50.5%),按年增40.8%,毛利有12.87亿元(占集团总毛利50.9%),按年升46.3%,带动集团2024年总收入及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升49.3%及85.5%,达至106.22亿元和4.07亿元。
为扩大坚果业务优势,三只松鼠计划兴建六座新加工工厂,涉及金额2.3亿元,当中四座会在今年投产,两座则在明年投产,连同现有22条生产线,年总产能将达6.35万吨。
上市集资有利并购
尽管三只松鼠业务增长强劲,但中国零食行业仍高度分散,大量白牌占据较多市场份额,以2024年零售额计,排名前五位和前十位的公司,分别占总市场份额的5.9%及10.4%,作为一间超过100亿元市值的公司,三只松鼠去年市占率却只有1.04%,因此随着完成香港集资后,将有能力吞并对手,进一步壮大业务。
再者,中国人均休闲食品消费额却比主要发达国家低。据平安证券报告指,中国休闲食品人均开支只有87美元,较美国人均开支400美元低78.3%,也比英国、日本及韩国每年328美元、287美元和228美元少一大截,意味未来中国休闲食品人均开支仍有大幅上升空间。
值得留意的是三只松鼠销售手法相当特别,集团会制作一系列以三只松鼠为主角的电视节目、短视频、主题曲及互动活动,以深化品牌形象及与消费者的联系,同时亦提供三只松鼠特色商品,进一步提高三只松鼠IP知名度,实行“娱乐化战略”,通过品牌IP化、植入手法及周边产品开发,从而拉近消费者距离,创建立体化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和意识日益增强,集团亦在2020年创建小鹿蓝蓝品牌,该品牌主要针对婴幼童,目标是让婴幼童能吃到健康营养的食品及零食。不过小鹿蓝蓝仍是起步发展阶段,仅占集团去年总销售7.5%,现时仍是以三只松鼠IP销售为主力,占集团总销售的92.5%。
市场估计三只松鼠今年净利润有望再增超过四成,达到5.76亿元,目前预期市盈率为21倍,对比国际同业例如日本上市的卡乐B(2229.JP),预期市盈率约18倍,三只松鼠估值明显较高,若三只松鼠H股以目前A股估值上市,料H股上市后股价横行机会较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