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US
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y operated under a licensed-in model saw its market value halved just a few days after listing.

这间以授权引模式为主的医药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几天,市值已跌去超过一半

重点:

  • 阿诺医药目前尚未有产品上市销售,过去两年多已录得逾1.3亿美元亏损
  • 其核心管线是一款泛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正开展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但近年来同类药物的上市接连遇阻

 

莫莉

在股市寒冬中,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难度愈来愈大,作为中概股,要在美股登陆,更是难上加难。偏偏却有勇者选择逆流而上,抗癌药物研发企业阿诺医药(Adlai Nortye, ANL.US)在2021年冲刺港交所未果后,近期终于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阿诺医药在这次IPO中总计发行2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价定为每股23美元,总市值约8.49亿美元(60亿元)。在IPO发行的同时,日本制药公司Nippon Kayaku(4272.T)认购阿诺医药价值4,000万美元的A类普通股。通过IPO发行及同步进行的私募配售,阿诺医药共计募资约9,750万美元。

阿诺医药是一间以授权引进(License-in)模式为主的医药公司,曾先后从诺华(NOVN.SWX)、卫采株式会社(Eisai, 4523.T)等全球医药巨头手中引入肿瘤管线,公司六条研发管线中,有三条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进展最快的两款药物均为License-in产品。

或许是投资者对阿诺医药的研发实力信心不足,该公司闯荡美股的开局并不顺利,9月29日挂牌首日的开市价仅为18美元,较发行价下跌21.7%,全日更大跌34.8%;随后5天,其股价亦连续大幅下跌,上周五收报10.87美元,意味上市首6天,已蒸发近53%市值。

作为一间正处于研发阶段、尚未有上市产品的医药公司,阿诺医药的财报并不好看。招股书显示,阿诺医药在2021年曾与Biotime合作,获得销售知识产权收入4,573万美元,此后再无任何收入。在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个月的运营亏损,分别为864.6万美元、6,727万美元以及1,526万美元;净亏损分别为5,668万美元、5,879万美元以及1,502万美元。

一方面,阿诺医药的License-in需要支付高额费用,另一方面,其自主研发以及临床开发的庞大支出,意味该公司必须长期依靠外部融资输血,成立以来的累计融资额已超过2亿美元。长长的投资者名单中,不仅包括CRO龙头泰格医药、药明生物产业基金等医药资本,也包括经纬创投、德同资本、工银资管、联想之星等知名投资机构。2021年7月,阿诺医药完成最后一轮融资,获得9,740万美元,投后估值约6.47亿美元,但最新市值已跌至仅约4亿美元。

在阿诺医药的候选药物管线中,被寄予厚望的是进展最快的AN2025(Buparlisib),如今正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南美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180多个研究中心开展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分配、开放性的三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患者入组。

同类药物上市遇阻

Buparlisib是一款泛PI3K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HNSCC)的同类首创(first in class)药物。HNSCC是全球第7大常见癌症,每年全球新增病例超过80万例。

但是,由于PI3K抑制剂的毒性较强,近年来同类药物的上市接连遇阻,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也不断收紧对PI3K抑制剂的评审。去年1月,国际药企吉利德(GILD.US)撤回了上市6年的PI3Kδ抑制剂Idelalisib的部分适应症,同期拜耳(BAYN.DE)自动撤回PI3K抑制剂Copanlisib在欧盟的一项适应症上市申请,而中国药企信达生物(1801.HK)也在9月底主动撤回PI3K抑制剂Parsaclisib在中国的上市申请。

虽然同行纷纷撤回上市申请,让PI3K抑制剂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宽松,而Buparlisib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唯一处于三期临床试验中的泛PI3K抑制剂。但是,Buparlisib还在诺华手中时,就已经进入临床二期,并且因疗效数据在2016年7月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即使如此,Buparlisib还是因毒副作用大、耐受性差等问题,被诺华以较低的价格将全球权益转让给了阿诺医药。

阿诺医药能否更好地解决副作用问题,将这款重磅产品成功商业化,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招股书显示,阿诺医药预计在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后,即2024年上半年,向美国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寻求快速审批,随后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欧盟药品管理局、日本PMDA和其他监管机构递交进一步的上市批准申请。

另一方面,阿诺医药的其他管线均处于临床早期阶段,其中AN0025正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有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乳腺癌症(TNBC)等疾病,内部研发的AN4005则正在美国和中国进行一期临床试验。

虽然阿诺医药前期备受一级市场青睐,获得大量融资支持,但是若核心管线Buparlisib未能成功上市,在如今偏淡的资本市场中,该公司恐怕难以获得更多资金,以支持其他管线的研发。相反,若然Buparlisib可以获得全球多地监管部门批准并成功上市,就能拿下颇为可观的市场空间,投资者不妨再留心观察其研发进展。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诺亚控股上季纯利大增62.6%

财富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亿元(约8,890万美元),按年下跌7.4%,净利润达2.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经营利润1.719亿元,则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注册客户数为466 ,153人,同比增长1.3%;活跃交易客户数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产品分销规模达170亿元,年增19.1%,其中海外产品分销86亿元,增11.2%。资产管理规模维持稳定,截至9月30 日合约管理资产为1,435亿元。关联公司投资权益变动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减少、保险产品分销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亦开始在各业务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获客能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全球布局与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强健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诺亚控股港股周三早盘无涨跌,至中午休市报17.99港元,该股过去6个月累升约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