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pine makes gold watches

在贵金属价格大幅攀升后,这家金表制造商面临高企的生产成本及缓慢的销售增速

重点:

  • 西普尼递交港股上市申请,披露去年利润下滑且营收增速急剧放缓
  • 高企的金价推升这家手表制造商的原料成本,且可能抑制市场对其产品需求,特别在目前疲弱的中国经济下

 

梁武仁

虽然计时是其核心业务,但金表制造商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周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似错失了最佳时机。

全球央行及投资者为对冲经济不确定性而囤积黄金,推动近期金价飙升,令西普尼等黄金饰品制造商陷入两难境地。这些企业虽可提价以抵消原料成本上涨,但此举可能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在疲弱的中国经济下,消费者正收紧钱袋(尤其对金饰等高价非必需消费品),这种困局尤为明显。

尽管存在诸多不利因素,这家生产旗舰品牌“HIPINE(西普尼)”的金表制造商仍启动港股上市进程。考虑到投资者对其业务增长能力的质疑,公司的上市之路注定坎坷。

招股书显示,随着金价迭创新高,西普尼2024年营收同比仅增长2.5%至4.57亿元(约合6,400万美元),增速远低于2023年的38%。彼时,金价较低且中国尚处于疫后复苏期,“报复性消费”浪潮犹存。

然而,考虑到2024年中国黄金消费总量下滑近10%,公司去年能维持销售增长已属不易。特别是占据全国黄金消费半壁江山的金饰类产品,去年销量骤降逾四分之一。相形之下,金条金币的购买量则以相近幅度跃升。

两类产品的分化,折射出经济困境中,消费者与投资者对黄金的迥异态度。中国消费情绪本就低迷,对金饰等溢价显著的奢侈品尤为如此。招股书披露,自称国内最大金表制造商的西普尼,其核心产品去年底零售单价高达近3万元。

投资者为对冲经济不确定性而寻求避险资产,对贵金属的热情可能空前高涨。此类需求推动去年黄金期货合约价格上涨28%,助推金条等产品需求(这些产品的定价基本与含金量一致)。但金价攀升反而进一步抑制了手表、珠宝等消费端产品需求。

金价急升使西普尼陷入原料成本攀升与销售增长疲弱的双重困境,公司招股书估算,去年原料价格若上涨20%,将完全蚕食公司税前利润,甚至可能导致亏损。

回旋空间

不过,公司仍有控制成本的回旋空间。其仅在售出黄金作原料的产品时,才确认对应黄金的采购成本。这意味如果持有大量早期低价采购的黄金,并在后期售出相关产品,单件销售利润率可能更高。西普尼亦可利用该时差效应抑制提价幅度,有助维持顾客购买意欲。

显而易见,这种成本确认模式助推西普尼去年毛利率提升。实际上,公司原料成本微降,且大幅削减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开支。最终,公司全年毛利增长15%,远超2.5%的营收增速。

为规避金价上涨风险,西普尼还向银行借入黄金。此类借贷使其得以锁定当前黄金价格(需支付现金利息),若后期金价上涨时,仍可以低成本获取原料。公司将借入黄金制成手表后,可用部分销售收入,在借期届满时购回等量黄金归还银行。

这种策略在金价上涨时奏效,西普尼可大幅提价,以覆盖黄金借贷成本并保留利润空间。不过,如果金价走高,公司需对黄金借款确认账面减值。

这是该公司去年净利润下滑5.3%至4,930万元的原因之一。全年黄金借款账面减值达820万元,是2023年的三倍有余。运营开支增加及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也进一步侵蚀利润。

关键在于,西普尼去年的业绩恐难获市场青睐,未来前景亦不容乐观。中国政府正全力刺激内需,若政策见效或可重振该公司营收增长。但金饰手表等非必需消费品,在政府促进消费的清单中,其优先级别明显低于家电、汽车等品类。

更重要的是,贸易摩擦等地缘政治因素,持续扰动全球投资者与央行的神经,金价高企态势至少在可预见期内仍将持续。今年一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滑近6%。

上市珠宝企业估值可作参考,周大福(1929.HK)市盈率达26倍,周生生(0116.HK)则低至约7倍。若取中间值17倍市盈率,按西普尼2024年净利润计算,其市值将超1亿美元。

但上述两家企业规模与行业积淀,远超成立于2013年的西普尼,两者的产品定价更贴近黄金原料成本,这些产品较手表更具保值性,特别西普尼的手表又非劳力士等顶级品牌。

异于其光彩夺目的产品,西普尼近期前景似变得灰暗;因此,若最终获得较低估值也不足为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商汤折让6.25%配股集资25亿元

人工智能企业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HK)周四公布,拟以每股1.5港元配售约16.7亿股新B类股份,较前一日收市价1.6元折让6.25%。筹集净额约为24.98亿港元(3.18亿美元),占扩大后B类股份总数约4.38%。 商汤表示,所得资金将用于多个策略方向,包括30%用于发展AI云及扩建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另30%将投入生成式AI研发;20%用于探索AI与新技术领域的融合应用,如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资产与稳定币等;余下20%则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配股认购人为无极资本,上周亦投资约13亿港元认购另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6682.HK)约5%股份。 商汤股价周四低开1.25%,至中午收市报1.6港元,无涨跌。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沙中国二季度净收入按年跌13%

博企金沙中国有限公司(2282.HK)周四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截至今年6月底止,净收益同比升2.5%至17.9亿美元,净收入2.14亿美元,按年下跌13%。经调整物业EBITDA为5.66亿美元,按年升0.9%。 期间集团位于澳门的多家娱乐场的博彩收益均下跌,只有伦敦人的收益有所增长,由去年同期的3.15亿美元,上升56%至4.95亿美元。 集团行政总裁罗伯特表示,短期目标是2025年至2027年,季度经调整物业EBITDA可达到6亿美元至6.5亿美元,以及年度经调整物业EBITDA 26亿美元至27亿美元。 周四金沙开盘升1.85%报18.76港元,过去三个月股价由低位上升超过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engrui Pharma targets obesity drug launch

国产减重药赛道竞争加剧 恒瑞医药新药即将申请上市 ​

HRS9531注射液治疗中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得积极顶线结果,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未达平台期 重点: 中国内地GLP-1产品的竞争格局非常激烈,超过200条GLP-1类药物管线在研发中 恒瑞医药HRS9531与礼来的替尔泊肽的双靶点相同,后者全球销售快速增长    莫莉 自从5月实现“A+H”两地上市后,中国医药行业“一哥”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在港股的表现一直强劲,​其H股股价较A股存在约10%的溢价,显示国际资本对其未来潜力的认可。不到两月后,恒瑞再次以重磅利好消息印证了投资者的预期:公司宣布即将在近期于中国递交GLP-1/GIP双靶点减重药HRS9531注射液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新药上市申请,冲刺全球最火热的减重药赛道。 7月15日,恒瑞医药与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HRS9531注射液治疗中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得积极顶线结果。HRS9531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GIP)双重受体激动剂,拟开发用于超重或肥胖及相关合并症、以及2型糖尿病等适应症的治疗。 这项临床研究共入组567名受试者,分别接受HRS9531注射液2mg、4mg、6mg或安慰剂每周一次治疗​​。​​共同主要终点为给药48周后体重相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以及体重相对基线降低≥5%的受试者比例。与安慰剂相比,HRS9531所有剂量组在共同主要终点及全部关键次要终点上均达到优效性。具体而言,在为期48周的Ⅲ期试验中,各组受试者的平均体重降低最高达17.7%,88%的受试者体重降低超过5%,其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未达平台期。 HRS9531在Ⅲ期临床中也同样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其他GLP-1药物治疗和HRS9531先前报道的Ⅱ期临床数据一致。大多数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为轻度至中度,主要为胃肠道相关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HRS9531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已经于2024年5月被授权给一间新成立的美国Biotech公司Hercules。在这次NewCo模式的交易中,恒瑞医药授权了包括HRS9531在内的三款GLP-1产品组合,获得1.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恒瑞还可获得最高2亿美元的临床开发及监管里程碑款,以及累计不超过57.2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Hercules此后更名为Kailera Therapeutics,目前,Kailera正在大中华区之外推进HRS9531的临床开发。 研发竞争激烈​ 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物,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在2021年6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减重后“风靡全球”,在2024年6月于中国内地获批减重适应症。在单靶点的司美格鲁肽取得成功后,业界将目光投向多靶点GLP-1类药物的研发。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胰高血糖素(GCG)等靶点在血糖平衡调节、脂肪代谢、食物摄入等过程中能与GLP-1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疗效。 在司美格鲁肽连续三年销售破百亿美元的行业神话催化下,中国内地GLP-1产品的竞争格局也非常激烈,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国内药企开发的GLP-1类药物管线数量超过200条,研发方向包括GLP-1R单靶点、GLP-1R/GIPR双靶点、GLP-1R/GCGR/GIPR三靶点等,约40家医药企业的GLP-1药物进入减重适应症临床开发阶段。 其中,国产减肥新药中进展最快的是信达生物从礼来引进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6月27日,玛仕度肽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 礼来的替尔泊肽与恒瑞医药HRS9531的靶点相同,作为全球首个上市的GLP-1/GIP产品,其减重和降低腰围的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2024年7月在中国获批长期体重管理适应证。虽然司美格鲁肽收入仍高于替尔泊肽,但后者的增速不容小觑。根据诺和诺德和礼来公司Q1的财报,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收入为173.60亿丹麦克朗(194亿元),同比增长83%,减重版替尔泊肽Zepbound的同期销售额为23.1亿美元(166亿元),同比增长347%。 虽然中国减重药领域主要由先行者诺和诺德和礼来主导,但是GLP-1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市场空间巨大。恒瑞医药当前的市盈率为64倍,诺和诺德的市盈率为18倍,前者溢价明显。不过,HRS9531有望成为中国首款上市的自研GLP-1/GIP产品,若成功获批,其产能布局与定价策略或重塑国内减重药市场格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TCL电子料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增最多65%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一公布,预期2025年上半年的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在9.5亿港元(1.21亿美元)至10.8亿港元之间,按年增幅约45%至65%。 公司表示,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持续推进“全球化”及“中高端化”战略,积极投资Mini LED与人工智能研发,加强全球供应链布局并提升品牌价值。2025年初TCL成为奥运全球合作伙伴,进一步带动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与产能优化,费用率持续下降,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TCL电子周三股价平开,至中午收市报9.96港元,跌3.11%。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上涨逾5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