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5.HK
Nissin foods

方便面大厂日清食品去年受资产减值拖累,盈利下滑约四成,但好消息是,其中国业务去年重拾增长,海外发展也颇受看好

重点:

  • 日清食品2024年度股东应占溢利按年下滑38%至41%
  • 去年前三季度,日清食品中国业务收入增长近一成

  

李世达

春运绿皮火车上弥漫着的方便面味道,曾是许多中国民众刻印在脑海里的春节记忆。然而,随着禁售方便面的高速铁路日渐普及,春运与方便面的绑定才有所松动。方便面早已是中国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方便面鼻祖、日本日清食品有限公司(1475.HK)近几年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生产出前一丁、合味道与UFO炒面等知名方便面产品的日本品牌日清食品,在新春假期过后发布盈利预警,预计截至2024年度录得股东应占溢利介于1.95亿港元至2.1亿港元(1.92亿元),对比2023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约3.3亿港元,按年下滑38%至41%。

预计盈利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3亿港元至1.4亿港元的资产减值,而导致一次性及非现金费用所致。2024年度的经调整EBITDA预计在6.05亿港元至6.15亿港元之间,与2023年的6.08亿港元基本持平。盈警发布后,日清股价当日小幅回升,但今年以来仍呈跌势。

中国业务收入恢复增长

日清食品同时公布日本母企日清食品控股株式会社(Nissin Foods Holdings Co. Ltd.)(2897.T) 去年前三季度业绩,其中,日清食品在中国业务分部的收入为535.3亿日元 (25.8亿元),按年增9.6%;经营溢利为28.4亿,按年大减47.2%。经营溢利大幅下滑主要受到汇率影响,若撇除汇率因素,按年增长3.1%,核心经营溢利为50.5亿日元,按年下滑5.6%。

日清似乎想强调的是,去年收入恢复增长,盈利下滑与食品销售无关,公司主营业务仍然稳健。

中国是方便面消费大国,日清食品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这两大市场。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业务占据日清食品集团总收入的61.3%。不过,日清方便面在中国越来越不好卖,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2021年开始,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的业绩增速便持放缓,2021年收入增速下滑至14.3%;2022年更降至2.1%,至2023年开始倒退,收入按年减少5.3%,直到去年才恢复增长。

公司表示,由于中国内地经济复苏放缓,合味道大杯面等杯装即食面销量,因销售渠道拓展至内陆地区而有所有增长,至于袋装即食面在香港的销售则维持稳定,但冷冻食品销售受则因民众消费习惯改变而下滑。

方便面巨头面对挑战

事实上,包括康师傅控股(0322.HK)、统一企业中国(0220.HK)与日清食品在内的三大方便面品牌,近年都感受到强大的竞争压力。其中号称“国货之光”的白象方便面、美食直播主热爱的韩国三养食品(145990.KS)火鸡面,近年都不断创造话题,销量急起直追。

今年农历新年除夕夜,“过温暖中国年,吃白象方便面”的广告词映入数亿收看央视春晚的民众眼帘。据河南省工商联发布数据,2023年白象食品全年销售额为91.75亿元。内地媒体更引述白象内部人士说法,2024年白象方便面业绩冲高至130亿元左右,已超越统一。

至于三养,据内地媒体报道,三养每年可在中国卖出1.5亿份火鸡面。加上本就广受欢迎的农心(004370.KS)辛拉面,中国民众对韩国方便面的喜爱逐渐升高。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数据显示,去年前五个月,韩国方便面对中国的出口额达到9,060万美元,按年增长27.7%。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方便面去年前十个月出口额达10.2亿美元,按年增超三成,创下历史纪录。快速增长的方便面海外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品牌竞逐。

日清食品同样看中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正在加速海外布局,去年收购了澳洲一家冷冻饺子生产商,并在年底与关联方日清亚洲成立合营公司,于澳洲及新西兰从事即食面、零食、谷物片及其他食品的进口及销售,目的在于加强两个市场的市场推广活动、强化其销售及分销网络。

此外,日清食品也在2023年收购母企旗下越南子公司的控制权,日清在当地设有一座方便面工厂,利用其成本优势,为成本较高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市场提供方便面。

目前日清市盈率约为18.3倍,较去年9月的14倍上升不少,略高于竞争对手康师傅的18.1倍与统一企业中国的17.7倍,显示其海外策略颇被看好。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日清食品今年的焦点将是海外市场,且增长前景未被充分重视,在收入恢复增长的情况下,重申其“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由4.9港元上调至5.88港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