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智能学习设备生产商第三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其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收入带来突破

重点:

  • 读书郎希望凭借上市筹资拓展经销商网络,收购业务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公司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线下经销,在电商高度发达的今天,被大量后起之秀挑战

莫莉

“今天用了读书郎,将来必成状元郎”,在21世纪之初,读书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凭借琅琅上口的广告词,在学习机市场拿下一席之地。20多年过去,读书郎仍然坚守教育硬件这个老本行,只是核心产品从过去简单的点读发音学习机,升级成了智能化的学生个人平板。

在中国教育“双减”新政冲击下,K-12教育培训公司纷纷向智能教育硬件转型。作为行业元老的读书郎希望凭借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拓展经销商网络,收购业务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公司。上周三(5月18日),读书郎再一次递交招股书,是继2021年4月和11月先后两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材料、但未通过聆讯而失效后的第三次尝试。

然而,在此期间,“双减”的文件重磅落地,K-12课外培训赛道“全军覆没”,教育行业生态已发生巨变。

读书郎成立于1999年,从事设计、制造及营销各种智能学习设备,包括学生个人平板、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可穿戴产品和智能配件。据招股书引述的研究报告,按总零售市值计,该公司去年在中国智能学习设备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二;按总设备出货量计,在中国的智能学习设备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五。

2021年,读书郎的收入为8.13亿元,比2020年增长10.8%,其中学生个人平板营收占比达86.7%。学生个人平板专为6至18岁的小学及中学生设计,配备有自带的数码化教辅资源以及若干特色学习资源。2019年至2021年,读书郎学生个人平板的总出货量分别为45.7万台、48.5万台和45.9万台,零售价介乎2,000元至5,000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读书郎的利润表现欠理想。近三年的整体毛利率为26%、 27.5%及20.8%,录得净利润6,943万元、9,201万元和8,215万元。招股书解释,去年毛利率和利润大幅下降是因为“原材料成本及营销开支上升”。去年上半年,全球集成电路和时序控制器等元件出现短缺,其中芯片、显示屏面板市场均受到较大影响,令读书郎成本大增。

增销售点无助收入

电视广告加线下经销的模式,曾经让读书郎取得成功,但到了电商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传统经销方式似乎有些“过时”,营收依然高度依赖线下。2019年至2021年,源自线下经销商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收入91.7%、85%和85.5%。

读书郎合共与132名线下经销商签约,这些经销商合计控制4,523个销售点,遍布344个城市,但七成为三线及以下城市等“下沉市场”,公司认为这些城市存在巨大市场机会和未被满足的学习需求。2019年至2021年,读书郎经销商控制的销售点分别净增加40个、480个和916个,但从销售量和营收增长的情况来看,反映这些新增销售点未有带来重大贡献。

为助力硬件销量增长,读书郎从2017年开始推出内容端产品,组建教育研究院,提供免费的双师直播课等教辅资源。但“双减”政策出台后,公司去年8月终止提供直播课程,改为录播视频,更叫停筹备中的精选付费课程业务。这方面削减了读书郎硬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存量用户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除了销售学生个人平板,读书郎还有为学校设计的智慧课堂解决方案,这是搭载智能课堂管理功能的智能教育设备,为教师及学生提供相互联系及互动的学习环境。但这部分业务贡献有限,过去三年,智慧课堂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820万元、2,230万元和2360万元,占公司收入仅1.2%、3.1%和2.9%。

此外,近年出现的新教育硬件单品——学生智能手表,读书郎亦有涉足。招股书披露,因主要客户订单减少,公司以智能手表为主的可穿戴设备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16.7%,下降至2020年的4.3%,2021年回升至6.6%。

后来者抢夺市占率

在学科类教培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K-12教育企业纷纷转型,智能教育硬件成为主流选择,在教培学习产品有所投入的互联网公司也来分一杯羹,该赛道变得十分拥挤。

2021年以来,百度(BIDU.US; 9888.HK)先后推出小度智能学习平板产品、小度智能词典笔,以及针对儿童阅读的AI指读机;科大讯飞(002230.SZ)也推出具备作业试卷批改功能的AI学习机;掌门教育(ZME.US)则推出内置10门学科的同步教辅资源的智能学习机。由此可见,读书郎正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

去年4月首次向港交所递表前,读书郎引入了外部投资方,由雄牛资本出资1,500万美元(1亿元)获得约4.16%股份。以此交易对价和持股比例计算,读书郎在IPO前的市值约24亿元。以近期推出教育硬件产品并成功销售的科大讯飞有道公司(DAO.US)作类比,两者的市销率分别为4.3倍及1.1倍,取其平均值2.7倍计算,读书郎的市值约为22亿元,比一年前稍低。

作为23岁的教育硬件行业老将,读书郎能否藉上市筹集资本,在教育公司和互联网厂商的竞争下保持江湖地位,投资者仍需时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收入大幅增长 赛目科技中期扭亏为盈

智能网联车仿真测试及研发企业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介乎20万至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60万元实现扭亏。 公司称,亏转盈主要由于研发及销售效率提高推动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万元至9,200万元,按年增长约58.4%至65.6%。 赛目科技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为智能网联汽车(ICV)提供仿真测试场景、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公司于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约3.83%。 赛目科技周二低开,至中午收市报12.78港元,跌0.0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期业绩转盈为亏 飞天云动料最多蚀1.3亿

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服务提供商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料将亏损1亿至1.3亿元,去年同期则录得盈利6,350万元。 公司解释亏损原因,主要是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的营销服务收入下降,较去年中期减少1.08亿元。另外,经内部评估后的可回收贸易应收款,料会出现减值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9,000万元。同时,期内因加大力度推广集团业务及平台,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5,920万元。 飞天云动周二开盘跌9%报0.25港元,过去一年公司股价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业之路仍漫长 重塑能源业绩暂难突破

这家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续萎缩,但降幅小于去年 重点: 重塑能源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约10%,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财务审慎,资产负债率仅为0.52,现金储备达10亿元   阳歌 若政策红利能确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将成为中国较成功的企业之一。 上周五发布的财报最大亮点是冗长的政策清单,罗列了中国政府扶持氢能的最新举措。作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2,700万元(约376万美元),较去年同期1,450万元增长近一倍。 然而,投资者正对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这些企业当前几乎仅依赖中国对氢能的宏大愿景维系经营。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陆港交所后备受追捧,其股价曾于今年3月飙升至283港元,较147港元发行价近乎翻倍。此后,股价大跌,但仍高于发行价约10%。氢能装备商国富氢能(2582.HK)同样经历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后股价暴涨逾倍,随后价值回归,现略高于发行价。 投资者对重塑能源的最新财报及其中详尽的氢能扶持政策,几乎无动于衷,周一仅推高股价1.2%,这折射出市场对该企业及同业的信任危机加剧。投资者渴望更具实质性的业绩回报,期待强劲营收增长及未来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财报未见上述积极信号,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约10%,从去年同期的1.19亿元降至1.07亿元。收缩态势与行业高速发展预期虽背道而驰,但需指出,营收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显改善。 分业务看,核心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逾倍,从去年同期的3,180万元增至7,680万元,占总营收72%。但需重申,增长基于2024年该品类销售额近腰斩的基础实现,反映诸多产品尚处实验阶段,导致市场剧烈波动。 公司当前主攻氢能重卡领域,此举颇具前瞻性,因为氢能乘用车量产仍需数年。近期公司联合制造商及旅游企业,完成氢能旅游巴士测试,并宣布两台内地至香港跨境往返运输巴士,已获香港氢能源跨部门工作小组的原则性审批。 这意味着若推进顺利(不确定性很高),未来一两年或开展更大规模试运行。不过,距离商业运营仍有数年之遥,这解释了为何投资者对这项存在数十年的技术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户结构多元化 业务规模不足的现状,导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销售成本达1.2亿元,形成成本倒挂。尽管前述政府补助可缓冲部分压力,但一家企业终难永续依赖政策“输血”。 略呈积极信号的是,重塑能源营收占比超10%的核心客户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户渠道,未来或将增强收入稳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现高度财务审慎性,0.52的超低资产负债率即是明证。截至今年6月底,现金储备约10亿元,较年初增加约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斩,研发费用因股权激励减少亦下降50%,令亏损从去年同期的4.66亿元收窄至3.53亿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长前景,预示未来一两年难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复增长也非重大利好,因为目前营收规模仍然有限。 财报用大量篇幅赘述上半年国家政策动向,包括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氢能管理机制”。 重塑能源还提及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新增6个城市,并披露国家层面设立瞄准氢储能等前沿科技的创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布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的计划。 公司在财报中称:“随着中国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积极落实氢能纳入能源管理相关工作,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将进入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阶段。” 尽管许多投资者对此类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场对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观望态度。公司市销率达18.6倍,相对较高(部分原因是营收基数小),高于国富氢能15.9倍,但二者均低于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氢能卡车企业司凯奇(SCAG.US)的27.9倍。 未来,上述公司的股价走向,或取决于商业化进程而非新政发布。若未来数季度无法实现两位数实质增长,可能显著减弱投资者热情,进一步影响重塑能源股价表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开支激增拖累 传奇生物二季度亏损扩大

制药企业传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核心抗癌药物拓展势头良好,推动营收强劲增长。但受开支激增影响,公司净亏损亦大幅扩大。 期内公司营收同比攀升36%至2.55亿美元,当中药企合作收入2.19亿美元,同比增长逾倍,占总营收86%,亦抵消授权协议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万美元的影响。不过,净亏损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万美元扩大至1.25亿美元。 公司核心产品卡卫荻(Carvykti),是一款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周一收跌2.1%,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1%。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