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直播游戏平台今年首季录得亏损和收入下滑,在上周出台最新限制措施之后,它们警告将面临更艰难的时期

重点:

  • 曾经有望合并的虎牙和斗鱼,首季双双录得亏损和收入下滑
  • 上周宣布了对网络打赏的最新限制之后,两家公司将在本季度继续苦苦挣扎

阳歌

顶级游戏直播平台虎牙(HUYA.US)和斗鱼(DOYU.US)的最新季度业绩可谓阴云密布,几乎所有主要指标在这三个月都在萎缩。两家公司在报告中都煞费苦心地指出了一两个仍在增长的指标,但悲观仍然是总基调。

两家公司在财报随附的措辞几乎相同的声明中都强调,困难才刚刚开始。线上直播是去年国内遭遇新一轮监管整治的诸多行业之一,就在上周,它再次遭受打击:四个政府部门宣布了限制未成年人消费的最新举措。

最新规定将禁止未成年人给他们最喜欢的主播打赏——这是平台运营方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此外,各大平台将被禁止显示打赏额度排名,这同样是针对年轻用户群体,他们对金钱的概念尚未成熟,喜欢在打赏时进行攀比。最后,新规还包括打赏在内的某些互动功能将在晚间8点到10点受到限制,这是未成年人和年轻上班族看直播的黄金时段之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规的影响在本季度才会显现,意味着它们无法将糟糕的一季度业绩归咎为最新的监管行动。不过,两家公司用几乎相同的声明强调了这一最新进展,表明声明背后可能有监管机构的参与。

“公司预计(新规)以及即将采取的合规措施,将对包括本公司在内的行业参与者的直播服务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可能不利于公司的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斗鱼在声明中说。

两家公司的股票目前都处于历史低位,这已经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普遍现象。这些股票去年受到了来自中美双方不确定性的打击。但有趣的是,两者之中规模较大、收入构成也略微更加多元的虎牙,在宣布最新业绩后的两个交易日股价上涨了5.6%。其中周三上涨了3.3%,与此同时,美股大盘下跌了4%——为两年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最大跌幅。

斗鱼的走势与市场更加一致,周三公布业绩之后股价下跌8.6%。

就像中国的许多互联网公司一样,在直播行业风靡全国之后,虎牙和斗鱼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超级明星。两家公司的主要投资者都包括互联网巨头腾讯(0700.HK),后者在2020年制定了两者合并的计划。但中国的市场监管机构去年否决了该交易,这成为它们此后遭遇的诸多挫折的开始。

希望之光?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篇幅关注一下这两家公司的最新财报,看看能否从中看到恢复增长的希望之光。坦率地讲,增长似乎不会在短期恢复,尽管情况有可能在明年稳定下来,得到扭转。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快手(1024.HK)这样实力更大的公司,有可能将这段疲软期视为购买机会,发起并购要约。

在这两家公司中,斗鱼规模稍小,实力也稍逊一筹,它在2020年第四季度录得亏损,并在接下来的一季度出现营收萎缩。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前,虎牙原本一直保持增长,此后也开始报告收入萎缩和净亏损。

上季度,这一趋势延续了下来,斗鱼的收入下降17%至18亿元,而虎牙的收入小幅下降5%至25亿元。斗鱼的亏损实际上同比收窄了15%至8,690万元,这对该公司来说是一个不无积极的迹象。虎牙录得330万元的亏损额,扭转了上年同期取得1.86亿元利润的局面。

两家公司都没有对营收下滑给出详尽解释,不过斗鱼含糊地将其归咎于“在监管环境收紧的预期下,实施了谨慎的运营策略”。两家公司都没有提供当前季度的任何指引,面对如此多的不确定性,这是可以理解的。

斗鱼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是毛利率有所提高,首季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2.1%升至13.6%,这可能有助于解释该公司亏损收窄的原因。

虎牙的毛利率实际上下降了不少,从一年前的19.7%下降到一季度的13.5%。虎牙的亮点之一是,虎牙直播移动端MAU(月均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8.5%。其季度付费用户持平,而斗鱼则出现了9%的下降。

在收入多样性方面,虎牙看起来也略好于斗鱼,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投资者对前者的悲观程度略低于后者。虎牙上季度88%的收入来自直播,相比之下,斗鱼的这一比例为96%。这两家公司的剩余收入都来自广告,这不太可能受到最新监管规定的冲击。

目前,这两家公司的市销率都不高,不过,虎牙再次小幅领先,为0.46倍,而斗鱼是0.35倍,而两家公司的市净率大约为0.5倍。总而言之,虽然一些中国科技股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反弹,但这两家公司几乎肯定还无法走出困境,除非情况稳定下来,并找到新的、更多样化的收入来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简讯:浙江三花获证监会批准赴港IPO

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请,为这家制冷空调元器件制造商的IPO计划扫清关键监管障碍。 根据证监会官周一网上的备案通知书披露,三花智控拟发行约4.77亿新股。 该公司于今年1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承销商。财务数据显示,其去年首九个月营收同比增长8.4%至2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0亿元有所增长;当期净利润从21.6亿元增至23亿元,增幅达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去年原计划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终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改道为香港资本市场。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北森控股去年度亏损收窄

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HCM SaaS)供应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预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财政年度,亏损将介乎约1.3亿元(1,800万美元)至约1.96亿元,较2024财年的亏损约32.09亿元收窄。 公司表示,亏损收窄主要由于公司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较2024财年减少所致。 北森控股预期,2025财年收入将介乎约9.23亿至约9.66亿元,按年增长约8%至13%,年度经常性收入预料介乎约8.9亿至约9.27亿元,按年增加约17.7%至22.5%。 公司股价周二低开0.5%报5.8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5.97港元,跌1.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spire is a vaping company

雾麻科技的大麻电子烟美梦灰飞烟灭?

这家与中国渊源深厚的美国电子烟公司,在截至3月底的季度收入下跌12.7%,正加紧在马来西亚设新厂 重点: 为规避中美贸易战带来的风险,雾麻科技对业务进行重组,令最新财季收入下滑及亏损扩大 公司正仿效同业,加紧在马来西亚设厂,将生产转移出中国 阳歌 单看电子烟企业雾麻科技(ISPR.US)的股价,你完全看不出中美达成里程碑式贸易协定,推动在美上市中概股于周一暴涨。或许这正如其所愿,因为它正极力让投资者相信,自己是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美国公司,尽管它与中国渊源深厚。 事实上,雾麻科技仍然相当依赖中国,目前公司大部分电子烟硬件都由位于深圳的子公司供应。但公司正迅速减少与中国关联,并在周一公布的最新季报中,详细介绍大部分生产转移至马来西亚新工厂的计划。 联席首席执行官Michael Wang还表示,电子烟产品厂家普遍加紧将生产迁出中国,以降低在贸易战中可能受到美国关税影响的风险。他表示,雾麻科技的一些竞争对手试图在越南设厂,而其他竞争对手则将工厂迁往印度尼西亚。 Michael Wang在截至3月底的第三财季业绩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在这个行业,两年前基本上99.99%的电子烟设备都是中国生产。”他续称:“如今,原产国分布略微多元了一些,但仍然有超过90%的产品是中国制造的。” 除了贸易战外,雾麻科技还受内部问题的困扰,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周一发布最新财报后,公司股价下跌了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SCI中国指数上涨3.4%,因为投资者都在欢呼,中美两国大幅下调了90天内对彼此产品征收的关税,同时尝试敲定一项新的长期贸易协议细节。 雾麻科技的问题包括收入下降、应收账款高企、利润率远低于全球同行,以及不断扩大的亏损。雪上加霜的是,早前公司大肆宣传大麻电子烟市场的潜力,并预言相关产品的销售,有望总收入在2027年达到10亿美元,到2029年达到20亿美元。 要达到如此惊人的规模,需要极快的收入增长,而雾麻科技在最新财报中却未能如愿。相反,公司报告称,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内,其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000万美元下降至2,620万美元,降幅12.7%——这使收入达到10亿美元的预测显得可笑。 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介绍大麻业务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与一家名为Raw Garden的公司合作,推出一款名为Sprout的新设备。但它没有对该业务的收入给出夸张的预测,这或许是明智之举。Michael Wang称公司正处于“重组和生产转型期”,包括将部分生产业务转移到马来西亚,并减少对低质量客户的依赖。 回归基本面 雾麻科技在之前的财报中,曾多次提及应收账款增长的问题,这表明公司层面和投资者都对这一趋势感到担忧。在此背景下,公司表示最新季度达到一个里程碑,应收账款首次下降。具体而言,截至3月底,应收账款从三个月前的6,770万美元降至6,040万美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应收账款仍超最新季度营收的一倍。不过,这一改善表明,雾麻科技已意识到不能继续赊销给无力付款的客户,他们正蚕食公司的现金流。截至3月底,公司现金储备从一年前的3,950万美元骤降40%至2,350万美元。 正如我们之前所指,雾麻科技的另一个重点,是继续努力在马来西亚建立新的生产设施,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Michael Wang透露,雾麻科技最近获得在马来西亚生产尼古丁产品的临时许可证,并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获得最终许可证。他还补充说,该工厂最终将容纳多达80条生产线。 Michael Wang 表示:“我们在向马来西亚转移生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效降低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的生产风险。”他续称:“为提升运营效率,提高利润率,第三财季已将部分日常职能迁至马来西亚园区,预计每年可节省800万美元的运营开支。” 成本攀升确实是其痛点:本季度公司毛利下滑21.3%,毛利率从20.4%降至18.2%,远低于竞争对手雾芯科技(RLX.US)去年四季度的27%毛利率,这恰好表明雾麻科技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提高效率。同时,季度内运营费用同比激增30.5%至1,540万美元,公司将其归因于股权激励、坏账计提及一次性遣散费。 营收下降与成本上升导致雾麻科技在最新季度的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590万美元扩大至1,090万美元。 公司为投资者保留了一丝希望,称占营收三分之一的北美业务重组所带来的效益,将在截至6月的下一份季报中开始显现。 但投资者的耐心似乎正在耗尽,公司股价过去一年下跌约50%至低于3美元,不及2023年7美元发行价的一半。目前它的市销率(P/S)仅为1.14倍,远低于雾芯科技的6.94倍,和香港上市的思摩尔国际(6969.HK)的6.90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南国大折让配股 集资不足900万港元

餐饮集团上海小南国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将以每股0.02港元,配售近4.43亿股,较周一收市价0.024港元大幅折让16.7%,仅集资890万港元,集资所得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小南国表示,配售可筹集额外运营资金、增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扩大本公司的股东基础,从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经是上海餐饮龙头之一的小南国,近年业务每况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亿元,亏损却较2023年扩大80%至8,506万元 小南国周二高开25%报0.0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3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