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专为中国蓝领而设的互联网招聘平台未具备盈利能力,过去两年半的经营现金流都为负数

重点︰

  • 优蓝国际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公司近年增长乏力,过去三年半累亏逾5.4亿元
  • 该公司近年减低雇员管理服务收入占比,扩充毛利率较高的职业教育业务

裴梓龙

伴随中国“新十条”防疫优化措施出台,冷冻近一年的经济踏上复苏起点,厂家开始重新招聘人才,但技术类人才一直存在“就业难,招聘难”的问题,令职业教育和招聘企业在中国快速发展,以有效匹配劳动资源。

上周二,号称中国最大一站式蓝领终身服务平台、最大蓝领雇员服务提供商,以及最大中等学历职业教育管理服务提供商优蓝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挟着多重“光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据招股文件显示,优蓝国际为学生、蓝领人才及企业客户提供终身服务,包括职业教育服务、人才招聘服务、雇员管理服务及市场服务,可以说是由培训到就业,再到管理一条龙服务,横跨蓝领职工的整个生涯规划。

中国制造业缺人情况严重,尤其是技术工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11月发布的第三季《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车工、焊工、包装工、装配钳工、仪器仪表制造工及及汽车生产线操作工,均位列前20名;据灼炽咨询的数据,去年中国有5.76亿非农雇员人口,蓝领占比高达68.7%,由2021年至2026年,蓝领终身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3.3%,2026年将突破2万亿元。

乍看之下,优蓝国际彷佛前景光明。以去年蓝领终身服务产生的总收入6.7亿元计算,该公司在全国相关服务平台中排名第一,但头5名企业的总收入只有26亿元,占整体市场仅0.22%,反映该市场高度分散而且竞争激烈。

疫情损收入

再看优蓝国际的业绩,过去三年总收入仅缓慢增长,从2019年的6.65亿上升至去年的7.38亿元,今年上半年更倒退21.4%至3.04亿元,主要因为公司的客户、蓝领人才和学生的自由流动受到新冠防疫相关限制及封闭的影响,以致生意受损。

以业务分类,雇员管理服务一直是优蓝国际核心收入来源,过去三年占公司营收约77%至92%,但今年上半年情况有点不同,主要是因为相关收入同比大减37%至2.06亿元,令其收入占比减至67.8%,以及另外两项主要业务──职业教育服务及人才招聘服务的收入上升。

收入来源扩大,对优蓝国际本来是好事,但该公司未曾获利,过去三年半已累亏逾5.4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亏损1.18亿元,同比大增269%。而且值得留意的是,该公司过去两年半的经营现金流都是负数,截至今年6月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近三成。

持续的现金流出,与该公司的人事费用持续高昂有关。在过去三年,该公司的销售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99.6%、90.5%与78.4%,当中绝大部分来自与其外包服务相关的蓝领人才薪金成本;虽然销售成本有下降趋势,但该公司表示,该成本将会继续是未来最重大的运营成本及开支,尤其是考虑到业务持续扩张,假若无法有效控制相关支出,其盈利能力或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中国经济加速“复常”,要把握疫后复苏机遇,自然需要资金扩充业务,因此优蓝国际在招股文件中表明,上市筹资所得将用于扩展业务规模及覆盖范围、升级IT基础设施和一般运营资金等,估计未来的开支难以大幅减少。

幸运的是,优蓝国际不缺投资者青睐。该公司自2016年进行了6轮融资,累计获得约13亿元资金,股东包括电魂网络(603258.SH)子公司杭州电魂、三七互娱(002555.SZ)子公司安徽尚趣玩、海宁中南及新东方基金等,去年6月的投资前估值达33亿元。

以这个估值计算,优蓝国际的市销率约5.4倍,低于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BZ.US)的13.3倍,但后者自去年开始录得盈利,与持续亏损的优蓝国际比较,享有较高估值亦属合理。

攻职业教育

除了提供蓝领招聘服务外,优蓝国际也经营另一个备受官方政策支持的业务──职业教育。该公司以往使用轻资产模式开展职业教育服务,主要协助地方政府部门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再向所管理的学校收取管理费;直到去年6月,该公司收购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职业学院──腾飞学校,成为旗下第一所自营学校。

职业教育服务近年对该公司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为11.2%,比去年同期的6.3%接近翻倍,发展空间不俗;此外,该业务也同时为公司累积人才,应用在人才招聘和雇员管理服务,甚至将自家培训人才外包,形成围绕蓝领人才服务链的生态循环。

事实上,优蓝国际一直依赖的雇员管理服务毛利率较低,今年上半年只有12.7%,反观职业教育服务同期毛利率高达41.3%,这也解释了为何公司在职业教育服务大展拳脚,以提升整体毛利率。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仍处低点,要说服投资者真金白银投入这个持续亏损的互联网招聘平台,将考验管理层如何向市场说好中国的“蓝领故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乐舒适香港上市获中证监放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已正式为乐舒适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计划备案,标志这家在非洲售卖纸尿裤及卫生巾的销售商,跨过了IPO的一大门槛。据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乐舒适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初步上市文件,并于8月作出更新。 更新文件显示,公司今年前四个月实现营收1.6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亿元增长15.5%。当期婴儿纸尿裤贡献71.8%的销售额,卫生巾占比达18.5%。期内的利润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万元增至3,110万元。 根据初步申请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场数据,按营收计乐舒适占非洲婴儿纸尿裤市场17.2%的份额,稳居市场第二。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聚水潭首挂半日升24%

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挂牌,高开24.2%报38港元,至中午休市报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发售6,816.7万股,发售价每股30.6港元,集资净额19.4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1,952倍超购,国际发售获21.9倍超购。 成立于2014年的聚水潭,总部位于上海,据灼识谘询,以2024年收入计算,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24.4%。 此次集资所得,将用于强化研发能力,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战略投资,以及一般营运用途。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ingsoft makes WPS software

政府加速替代进口软件 金山软件受惠程度有多高?

一则政府公告因使用金山的文字处理软件,带出要加快取代进口软件系统的预期 重点: 中国政府近期在一份重要文件中,采用金山文字处理软件,推动其股价上涨,公司被视为中国版Microsoft Office 尽管面临进口替代政策的东风以及积极的市场预期,金山办公软件在企业级市场渗透率仍显不足,个人用户仍占收入的66% 夏飞 中国本月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的举措,加剧市场忧虑中美贸易休战态势将会瓦解。尽管该政策信号强劲,但部分投资者更关注其传递方式背后的潜台词,政府通过何种载体发布这项最新重磅声明。 一反常态,中国商务部未采用微软PDF或DOCX格式文件,而是使用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 688111.SH)开发的免费文字处理软件WPS,从而生成10月9日稀土公告文件,该公司被普遍视为抗衡微软(MSFT.US)Office的中国本土方案供应商。 虽然未正式确认为新政策,但此一低调转变,标志中国在加速推进技术自主可控、对抗美国软件出口禁令的战略中再进一步。2022年9月,国资委发布的内部文件要求,其监管的央企须在2027年前完成国产替代外国IT系统的工作。 中国政府会否同步推进更多软件国产化替代,仍有待观察。 10月13日,金山沪港两地上市股票最高大涨18%,但此后回吐全部涨幅。其A股今年表现尚可,但并非亮眼,11.6%的年内涨幅落后上证综指17.7%的涨幅;港股则明显跑输大盘,年内下跌6.8%,而同期恒生指数大涨29%。 软件角力 这轮短暂涨势似乎表明,部分市场人士对政府发布稀土文件时采用金山格式的意义,仍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商务部8月对加拿大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调查时,也曾采用WPS格式发文,当时该转变未引发过多关注。 不过,宏观政策轨迹似乎未改,仍为本土企业提供追赶契机。 在华销售软硬件的外资科技企业正全线收缩,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惠普今年一季度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降至7%,仅为华为13%的一半,更远低于联想30%的份额,而华为本不以电脑产品见长。 外资品牌不仅放弃中国作为产品销售市场,也放弃作为研发和制造基地。此趋势源于多重因素,包括中国成本上升,以及分散制造布局,以规避过度依赖单一国家风险的考量。 《日经亚洲》报道称,微软(中国营收仅占总营收1.5%)已于3月悄然关闭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并计划明年将Surface平板电脑生产线迁出中国。苹果也采取类似举措,正将更多产能转移至印度。 外资在制造端,特别是销售端的收缩,为金山等中国品牌创造了发展空间。在中国力图摆脱外国产品依赖的进程中,这些企业或正获得政府的隐性支持。 金山由知名企业家、智能手机巨头小米(1810.HK)掌门人雷军掌舵,成为中国“去美国化”战略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路透社报道显示,仅2022年,中国在软硬件替代领域投入就高达1.4万亿元(约合1,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今年8月,金山办公投资者关系总监Li Yinan向投资者透露,公司WPS业务正积极参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软件采购招标。此前估算显示,WPS已占据中国党政机关、国企及银行办公软件系统约80%的市场份额。 分析师普遍预期,中国加速要替代进口,将为本土软件企业提供长期驱动力。目前,分析师对金山的平均目标价定为42.30港元,较周一收盘价31.64港元有34%的上行空间。雅虎财经调研的12位分析师中,3人给予“强力买入”评级,7人建议“买入”,但其余2人持“持有”观点,显示并非所有人看好其光明前景。 消费端依赖症 金山欲将微软的战略收缩转化为实际收益,首要任务是深耕关键企业客户市场,而非依赖个人消费者与政府机构支撑增长。 这种转型迹象尚不明显,金山二季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客户贡献WPS业务65.8%的营收,至17.5亿元(约合2.45亿美元);该比例自2020年第二季度的55%持续攀升。 反观微软Office业务,其收入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客户。截至今年6月的六个月内,微软365商业产品及云服务营收达462亿美元,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仅创收22亿美元。 金山保持增长但势头未达迅猛,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10%至26.6亿元,但受游戏业务收缩拖累,利润增速显著放缓至3.57%。截至6月30日,其WPS AI(微软Copilot办公助手的同类产品)月活用户数,由2024年底的1,968万快速增至2,951万。 复杂的定价策略与数据隐私操作引发的声誉风险,也给金山前景蒙上阴影。被“超级会员Pro/Plus/Pro…

简讯:宁德时代续领风骚 第三季盈利劲升四成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截至9月底止收入按年增长12.9%至1,041.9亿元,盈利按年升41%至185.5亿元。 公司首三季度累计收入达2,830.7亿元,按年增长9.3%,盈利按年升36%至490亿元。 期间公司的总资产达到8,961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3.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按年增长19.6%至806.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3,242亿元,按年升近7%。 宁德时代周二开盘报543港元,升2.8%。公司自今年5月上市以来,股价累计上升一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