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太阳能发电厂建造商营收暴跌85%,首季度陷入亏损,但预计今年情况将改善

重点:

  • 由于中国的疫情封锁措施以及一个重要的美国项目落空,瑞能新能源近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 随着西方国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视,瑞能新能源的处境似乎优于其他行业的相关公司

阳歌

因为参与了几个太阳能推广项目,太阳能发电厂建造商瑞能新能源(SOL.US)周二的表现优于大市,未受到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入熊市、以及股市出现大范围抛售的影响。虽然走出独立行情,瑞能新能源今年的表现仍然处于熊市,1月份以来跌去了四分之一市值,包括在最新季度业绩公布后的四天下跌了12%。

需要说明的是,股票或股指从近期峰值水平下跌20%或更多时,则被视为跌入熊市区间。

目前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无数宏观逆风,这主要是因为通货膨胀引发了利率上升环境,同时全球疫情造成持续的供应中断。在瑞能新能源的大本营中国市场,疫情干扰尤其严重,根据国内的疫情“清零”政策,许多地方政府一直在对城市的部分区域甚至整个城市进行长时间封锁。

在上周公布的首季度业绩报告中,瑞能新能源表示,中国的一系列封锁措施“导致严重的供应链中断”。它说,该公司因此将今年在中国自营的太阳能发电厂建设目标调整为50兆瓦至70兆瓦。上一季度,该公司表示在中国有114兆瓦的项目正在中后期建设当中。

该公司的美国业务也遭遇挫折,由于电网合并问题,它放弃了在该市场的一个重要项目。首季度末,它在美国在建的中后期项目为552兆瓦,较上季度大幅下降,上季度在建的中后期项目为728兆瓦。

相比之下,3月底,瑞能新能源全球在建的中后期项目约有2,000兆瓦,意味着放弃的项目占总量的10%。生意真是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实际上,新能源领域可能是最能经受住全球最新经济动荡的行业之一,因为在另一宏观趋势下,西方国家正在加速太阳能和风能建设。瑞能新能源在这个群体中处在比较有利的位置,因为它建设和销售太阳能发电厂,也就是说,不持有任何随着通常的市场节奏涨跌的长期资产。

其有利位置反映在公司的历史市盈率上,它目前高达46倍,高于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的35倍,以及多晶硅制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较低的3倍。这样的高估值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因为瑞能新能源比另外两家小很多,市值约为3亿美元,相比之下,晶科能源的市值为28亿美元,大全新能源为43亿美元。

增长缓慢的季度

尽管在中美都遭遇了挫折,瑞能新能源的首季度业绩,以及宣布加入美国政府资助的几个太阳能推广项目,都表明作为太阳能农场开发商,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处于有利位置。

我们从太阳能推广计划开始,对该公司来说,这些计划看起来更多的是推广,而不具财务上的意义。瑞能新能源周二宣布,其位于纽约的太阳能农场和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太阳能农场均获得了可再生能源信用(REC),这两座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均为20兆瓦左右。

瑞能新能源可以将这种信用额度出售给电力分销商,帮助它们满足政府规定的任务,即提供特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它还可以将这种信用额度出售给有环保意识的组织,这些组织可以用其来表明它们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这些信用额度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增加瑞能新能源的收入。但这些收入可能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而非实质性的,表明该公司得到了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

我们这就来看看瑞能新能源的一季度业绩。似乎主要是出于周期性的原因,该业绩看起来并无亮眼之处。该公司报告称,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85%,仅为35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该公司向中国太阳能发电厂出售的电力,这通常比它将这些农场出售给长期运营商获得的收入要小得多。

受此影响,该公司当季亏损170万美元,扭转了去年同期盈利80万美元的局面。但该公司表示,今年全年业务将会增长,并重申仍相信2022年全年将产生1亿至1.2亿美元的收入。

加速增长的营收应该有助于公司扭亏为盈。瑞能新能源预计,该公司今年的利润将在9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按估值计算,这部分利润将转化为约32倍的预期市盈率,与晶科能源目前的估值大致相当。

在最新财报中,瑞能新能源以相当大的篇幅指出宏观趋势对其有利,尤其是在欧洲,欧盟最近正在加速摆脱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财报指出,欧盟最近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总量的比例从去年设定的40%提高到45%。

总而言之,瑞能新能源目前可能处于看跌状态,但它看起来仍比许多其他行业的相关公司要好得多。未来几个月,它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阻力,尤其是在其关键的中国市场,除非北京改变“清零”政策。许多人预测,这种调整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发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可能会为该股提供相当不错的上涨空间,因为中国政府正在寻找更好的解决之道,在疫情控制和支持国家经济之间取得平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同比续亏损

电商软件提供商宝尊电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周二公布,随着核心电商服务重返盈利轨道,新兴品牌管理业务亏损又收窄,第三季度营收实现增长。 公司表示,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营收同比增长4.8%至21.6亿元,经营亏损则从去年同期的1.15亿元收窄至2,560万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亦从去年同期的6,680万元收窄至4,020万元。 宝尊电商业务本季度实现经调整经营利润2,810万元,较去年同期2,980万元的亏损成功转盈。品牌管理业务(含在华运营Gap服装门店)的经调整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5,530万元收窄至3,870万元。 财报发布后,宝尊纽约上市股票周二下跌5.8%,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4.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诺亚控股上季纯利大增62.6%

财富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亿元(约8,890万美元),按年下跌7.4%,净利润达2.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经营利润1.719亿元,则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注册客户数为466 ,153人,同比增长1.3%;活跃交易客户数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产品分销规模达170亿元,年增19.1%,其中海外产品分销86亿元,增11.2%。资产管理规模维持稳定,截至9月30 日合约管理资产为1,435亿元。关联公司投资权益变动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减少、保险产品分销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亦开始在各业务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获客能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全球布局与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强健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诺亚控股港股周三早盘无涨跌,至中午休市报17.99港元,该股过去6个月累升约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fin is a lender

新措施收紧规管 奇富科技业绩难复旧观

网贷服务商奇富科技公布疲弱的第三季业绩,并对全年展望转趋悲观,与2024 年强劲收官形成鲜明对比 重点: 公司第三季收入微跌0.2%,净利润下降17%,反映公司在疲弱的宏观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公司对全年发出悲观指引,主因是新监管措施将压缩其在网贷服务业务的盈利空间   梁武仁 过去一年里,网贷服务平台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 3660.HK)经历了不少变化。首先,公司更改了名称,但更关键的是,在监管环境收紧及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之下,原本在逆风中表现颇具韧性的奇富科技,业绩开始受到明显冲击。 根据奇富科技上周公布的最新季报,公司第三季收入按年微跌0.2%至52亿元(7.31亿美元),为两年多来首次录得收入下滑;净利润则按年下跌17%至14亿元。更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对余下年度给出悲观指引,预计第四季净利润最多将下滑49%,即便在最佳情况下,2025年全年净利润也仅能录得约1%的增长。 这份展望与奇富科技年初时的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公司公布2024 年利润大幅增长,并预期2025年将有强劲开局。其后,公司由“启富”更名为“奇富科技”,或意在透过加入“fin”凸显其金融科技机构的定位。奇富科技原名“360金融”,2018年在纽约上市时,名称是为了反映其与网安软件公司奇虎360 的渊源。 比名称变动更具影响的,是中国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全新金融业监管规则。新规的核心之一是大幅强化风险管理,意味奇富科技必须提高借款人门槛标准,从而牺牲部分放款增速,同时也需提高对潜在违约的拨备。这些要求均可能进一步压制公司的盈利增长。 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在第三季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作为行业领先者,我们一向以最高的合规标准要求自己,这次也不例外。尽管相关措施可能在短期内影响放款规模与盈利能力,但我们相信,把使用者价值放在首位,最终将会增强他们对公司的信任,并支持我们实现更具韧性且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这次的新规只是中国民营金融业监管连串调整的最新一波,自疫情前几年起,相关行业便不断面临持续的监管变动。这也凸显了奇富科技及其同行所面对的现实──中国整体金融业的监管框架正快速演进,而监管层此举旨在防范市场过度放贷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此外,中国经济当前的疲弱状态,也让民营与国有放贷机构均面临压力。随着企业与消费者收紧支出与借贷,贷方要扩展业务变得愈发困难。即便北京推出对部分消费相关行业提供利息补贴的振兴措施,全国银行贷款余额在10月仍较前一个月大幅收缩。 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转弱,也推升了违约风险,使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无论监管是否加码都一样。 奇富科技第三季的表现清楚反映了这些压力,其信贷撮合与放款总额在第三季度按年仅增1%,按季更下滑1.4%。同时,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例自第二季的1.97%微升至9月底的2.09%。 拨备激增 随着经营环境恶化,奇富科技的坏帐准备金大幅飙升。理论上,作为连接借款人与银行的撮合方,公司并不需直接承担贷款违约风险,但现实并非如此。若奇富撮合的“重资本”贷款发生违约,公司需向原始放款方全额偿付所有未付本息。此外,奇富亦透过信托与子公司自有资金出借部分贷款,该部分信用风险由公司自行承担。上述两类贷款规模的同步上升,也让奇富不得不大幅增加拨备。 在电话会议中,奇富管理层表示,公司会根据宏观经济状况调整“重资本”贷款与无全额代偿义务贷款的比例。管理层并称,第四季度将提高后者(即无需提供全额代偿保证的贷款)占比,以降低公司的整体信用风险敞口。 当然,面临这些逆风的并非只有奇富科技。其竞争对手信也科技(FINV.US)上周同样公布第三季度交易额按年下滑,同时准备金亦增加。但与奇富不同的是,信也科技仍成功录得收入与净利增长,主要受益于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而这正是奇富尚未涉足的领域。 奇富科技依然是一家高盈利、拥有良好利润率的公司。其采用的先进技术有效降低营运成本,而依托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的服务能力,尤其能借助与奇虎360之间的技术连结,对银行机构相当具吸引力,使公司在与金融机构洽谈定价时具有一定议价能力。 例如,奇富正将一款AI信用审批代理整合进其Focus Pro平台。这项技术可利用大量数据与大语言模型能力,在数秒内完成借款人风险评估,大幅简化繁琐的贷款审批流程。吴海生表示,相关功能的试运行已获得客户「非常正面」的回馈。 尽管如此,市场对公司最新业绩的反应并不理想,奇富科技港股在四个交易日内大跌约18%。今年以来,该股已累跌逾50%,远远落后于恒生指数约32%的涨幅。目前公司市盈率仅2.7倍,甚至低于同样低迷的信也科技的3.3倍,显示投资者对这一整个板块的信心仍相当疲弱,尽管多数公司在艰难环境下仍能保持盈利。 奇富科技具备不少优势,但其高度暴露于监管与宏观经济变动的风险,显然让投资者却步,而这种局面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