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HK
The Chinese owner of the Club Med chain and other travel brands is facing tighter tourism spending and could become a casualty of its parent’s debt problems.

这家中国领先的旅游公司增长仍然缓慢,同时受母公司债务问题持续困扰

重点︰

  • 复星旅文发布盈利预喜,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不少于8%,盈利不低于3亿元
  • 其股价今年累跌37.7%,反映投资者信心不足

 

裴梓龙

经过新冠疫情后,全球旅游市场复苏,然而作为中国领先的旅游公司之一,复星旅游文化集团(1992.HK)的复苏之路仍在缓慢前行。

最近,复星旅文发布了盈利预喜,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上半年,包括Club Med及其他、三亚亚特兰蒂斯、度假资产管理中心、复游会及相关业务的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不低于8%,主要是受惠全球旅行限制的放松及战略有效实施,令公司的一众旅游业务持续复苏。

盈利方面,公司预计上半年剔除一次性处置度假村收益的归属于股东盈利,将较2023年同期增长不低于10%,而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盈利将不低于3亿元,低于2023年上半年的4.7亿元。事实上,该公司去年同期出售Kemer度假村及售后回租Les Bouncaniers度假村后,合共录得约2.8亿元的一次性收益。

消息公布后,复星旅文当日股价一度反弹超过3.7%,但收市已几乎蒸发所有涨幅,仅微升约0.5%,随后再连跌三天。截至上周五,该股今年的股价已经累积下挫约37.7%,与携程(TOM.US; 9961.HK)和同程旅行(0780.HK)的表现大相径庭,携程股价今年累涨22.5%,同程旅行也只是累跌约5.7%,反映复星旅文仍未能给投资者足够信心。

虽然内地旅游市场逐步复苏,但问题在于量升价跌,开始陷入“内卷”。现在正处于暑假旅游旺季,以往酒店、机票的价格在暑假几乎一票难求,价格大涨,但今年的暑假旅游的关键词,变成了“量升价跌”。

根据业界数据,截至今年7月中,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比去年便宜了6%,去年高不可攀的“中星酒店”平均价格下跌了8%,国际酒店每晚平均价格更大挫24%。另一方面,国内旅游更倾向于便宜的四五线城市,携程的数据显示,暑假期间,中国五线城市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34%,县域旅游订单比去年上升22%,均高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增速。

这些数据反映目前中国所面对核心困境,就是消费降级,连旅游业也要减价捍卫市场,这为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复星旅文带来不少压力。

另一方面,复星旅文母公司复星国际(0656.HK)的债务问题,一直受投资者高度关注,担忧复星旅文要继续出售资产,协助母公司减债。

今年3月,市场突然传出复星旅文正考虑出售两大“现金牛”Club Med和三亚亚特兰蒂斯大型度假酒店的部分股权,希望将项目出售予国企及财力雄厚的中东财团,筹集资金协助母公司还债。

担忧卖产助母企还债

针对传言,复星旅文当时并没有直接否认,而是称“公司始终审视并优化其业务组合,聚焦核心业务的成长,持续加强运营能力。目前,公司业务运营良好,财务状况稳健。”这个响应令投资者面对不确定性。

复星国际在2015年出资约10亿美元收购了Club Med,靠此进军海外市场,去年Club Med的收入占复星旅文总收入超过80%,受疫后全球重启旅游带动,Club Med去年营业额达151.2亿元,同比增长19%,平均每日床价同比增长约9%;至于结合住宿、餐饮、乐园及娱乐等于一体的三亚亚特兰蒂斯大型度假酒店,去年营业额创历史新高,达16.5亿元,同比增长91%,经调整EBITDA达7.45亿元,同比增长158%,可以说是复星旅文重要增长引擎,也是重要的现金流来源之一。

到今年第一季,Club Med营业额比去年增长约15.2%,至60.82亿元,平均每日床位价格约2,190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8.8%;相反,三亚亚特兰蒂斯首季的营业额同比仅增长约4.5%至5.76亿元,令人担忧的是,客房平均每日房价同比下降了2.8%至约2,500元。

Club Med和三亚亚特兰蒂斯的整体表现仍在增长,所以市场猜测现时出售股权,或许可以卖得一个好价钱。不过,对复星旅文的股东来说,就要面对不确定性,因为你不知道公司明年会否仍持有这两项业务,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携程的预测市盈率15.1倍,而复星旅文只有约11倍。

去年初,中国全面解封,旅游市场呈爆炸式增长,意味今年上半年的旅游数据或受高基数影响,然而下半年的数据将更清楚地看见,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信心不足下,中国旅游业更真实的状况,投资者们必须进一步关注相关数据,而暑假“量升价跌”的趋势,已说明中国旅业之路困难重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手回料中期扭亏为盈 最多赚6.8亿元

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利润介乎6.6亿(9,200万美元)至6.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500万元,实现转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转正主要受惠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收益,该项收益较去年同期的变动亏损增加约7.95亿至8.15亿元。 然而,期内经调整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为5,600万至7,600万元,按年减少约5,000万至7,000万元,主要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消费需求放缓,以及保险业在“报行合一”政策下调整中介经纪费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亿至5.65亿元,按年减少约1.4亿至1.6亿元;成本及费用则减少约7,500万至9,500万元,跌幅低于收入降幅。 手回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93港元,升5.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丘钛7月销售续向好 摄像头模组同比升16%

摄像头生产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五公布7月的销售数据,上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售出3,783.6万件,按年及按月均上升15.9%;指纹识别模组售出1,440.2万件,按年及按月升2.6%及3.6%。 今年首七个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共售出2.2亿件,按年跌10.8%,指纹识别模组累计售出1.087亿件,按年大升48%。 丘钛周五开盘升0.2%报12.7港元,股价自年初以来接近倍翻。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hka targets Japan

拿下日本收单牌照后 移卡能否输出“中国模式”?

移卡攻入日本市场,获得当地信用卡业务资格,揭示其从跨境支付走向本地商业服务的全球战略转型 重点: 公司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不只服务海外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    李世达 在日本,电子支付的选择不少,但现金依然是支付主流。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2024年国内无现金支付比率仅42.8%,且以信用卡(占82.9%)为主,行动支付(如扫码支付)仅占9.6%,大多集中于如PayPay、LINE Pay、Rakuten Pay等本地品牌。这样的市场特性,让外来支付工具难以真正打入日常场景,只能在观光区或特定商户中拥有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壁垒、低转换的市场中,来自中国的支付科技公司移卡有限公司(9923.HK)选择正面进场。本周,移卡宣布其日本子公司Yeahpay Japan已取得日本《割赋贩卖法》下的信用卡合约业务者注册资格,并同步通过PCI DSS国际安全标准认证,正式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牌照让移卡得以从跨境支付“游客模式”,晋升为具备在地清算与商户服务能力的参与者,也揭示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 本地业务“新参者” 移卡此次在日本取得的牌照,与Alipay、WeChat Pay在日本的运营模式有本质区别。Alipay、WeChat Pay主要透过当地收单合作伙伴与商户签约,以“跨境支付”方式接入日本商户,也就是说,当中国旅客使用这些App扫码付款时,实际的结算仍发生在中国本土系统,商户透过当地收单服务商完成结汇。这是一种依赖“游客消费”的辅助性场景,商户也多集中在观光区与连锁零售。 移卡此次获得的是一张真正的“本地经营牌照”,是进入“本地商业支付体系”的门票,可以自主与日本商户签约,建立收单与结算网络,合法串接日本的信用卡支付体系,进行本地清算与商户服务,为商户提供一体化的收单与商业服务平台,服务日本本地消费者与中小企业,而非仅依赖中国游客的流量输入。 这也不难看出移卡的出海策略:不只是服务海外的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的一员。 然而,日本支付市场远比表面看来更复杂。日本本土市场早已由PayPay、Rakuten Pay、d払い与交通系IC卡如Suica等主导,不仅用户数庞大,还深度整合了电商、电信与积分体系,使消费者黏性极高。与此同时,来自Square与Recruit旗下AirPay等国际与科技型平台,也凭借简易的POS设备与一体化的商户解决方案,占据中小企业市场。 平台生态联动 移卡着眼的,是将其在中国累积的商户服务能力、会员经营与数字广告推广等优势成功移植,或许能在高度饱和的日本市场中,寻找到具备特色的利基切入点。 根据公告,移卡将与其投资企业富匙科技共同推进日本业务发展,并借助其在小红书、大众点评海外版等平台的运营经验,为品牌商家提供“到店+本地生活”整合服务,输出类似中国的商业数字操作系统。富匙科技主要为线下商户提供数字化营运解决方案,已在东南亚地区与超过两万家门店建立合作关系。 更进一步看,若能以“中资电商平台出海的基础设施商”为核心定位,绑定内容、供应链、支付、会员经营等多环节,或许也有望在海外市场突围。 除了日本与东南亚,移卡在今年5月底刚拿到美国亚利桑那州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牌照,以及去年底获得的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牌照,其海外布局似乎将逐渐迎来收成阶段。…

简讯:贷款中介业务拖累 乐信二季度营收微跌

线上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四公布,二季度营收微降。尽管科技赋能服务板块强劲增长,仍未能完全抵消核心信用贷款中介业务的颓势。 截至6月的三个月内,公司录得营收3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4亿元下降1.5%。其中信用贷款中介服务营收同比缩水15%至22.7亿元,科技赋能服务收入则跃升55%达8.3亿元。 公司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2.27亿元飙升至5.11亿元,增长逾倍有余,主要源于贷款及贷款担保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大幅波动。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四下挫4.2%。该股年内累计涨幅约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