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锅连锁集团海底捞,申请以介绍形式分拆海外业务特海国际不涉及筹集任何资金

重点:

  • 海底捞会把其持有的90%特海国际股份,按股权比例分派予公司股东,由于分拆不涉及新股发售,因此不会募集新资金
  • 特海国际的业务受到疫情影响,加上仍处于扩张期,去年净亏损扩大181%至1.51亿美元,但今年首季表现已明显改善

罗小芹   

中国知名火锅连锁集团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862.HK)计划分拆海外业务上市,但公司却不会因此得到任何一分钱,到底原因何在?

海底捞上周三宣布,将以实物分派方式分拆海外业务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当中不涉及引入任何新资金,可能是考虑到公司业绩仍未摆脱疫情困扰,或难以吸引资本市场青睐,倒不如给小股东一个套现机会,并藉此创造多一个筹资平台,为集团未来的业务大计作打算。

自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中国连串防疫封控措施,对餐饮业造成灾难性打击,作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少有的餐饮股,海底捞上周五收盘报16.02港元,较去年2月成为蓝筹时的高位83.55港元暴挫八成,侧面反映了该行业在这一年间的困境。

根据特海国际的上市文件,公司将90%股份按比例派送予海底捞股东,完成派送后,特海国际不再为海底捞的附属公司,但以董事长张勇为首、持海底捞约60%股权的主要股东们,仍是特海国际的控股股东身份。

特海国际表示,这次上市不会发行新股份,因此也不会募集新资金,但未具体披露以介绍形式上市的时间表。

增加募资平台

海底捞为分拆解画,表示鉴于各自业务的独特地理性质,分拆能更好地分配资源;最重要的是,上市后的特海国际将成为独立的募资平台,与母公司海底捞均可各自进入资本市场,而且更有条件通过独立磋商及争取更多业务机会。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至今年3月底止,特海国际于海外11个国家运营97家中餐厅,其中57家分布在东南亚地区、17家在东亚(主要为日本与韩国),16家位于北美洲。至7月4日为止,公司运营的中餐厅数目已增至最新103家,母公司海底捞则以大中华地区为业务重心。

特海国际去年收入3.12亿美元(21亿元),同比增长41.1%,净亏损却扩大181%至1.51亿美元。受疫情持续反复及业务快速增长的影响,特海国际过去三个财政年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积亏损近2.4亿美元。

今年首季,该公司收入增长至1.09亿美元,录得未经审核亏损2,850万美元,按年度化计算,亏损程度已比去年收窄,而且公司表示,随着许多国家今年逐步撤销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旗下餐厅能够恢复正常运营,令今年首季业绩出现拐点,超过95%餐厅实现首次每月盈亏平衡。

子公司业务见曙光,那母公司又如何?由于去年中国新冠疫情反复,以及多地实施严格封控措施,餐饮行业受到拖累,对于逆市扩张的海底捞,打击就更为沉重。

短线提振作用

在积极扩张门店网络下,海底捞去年收入虽同比增长43.7%至411.1亿元,但却转盈为亏,亏损额达到41.6亿元,主因是公司低估疫情对门店业务的不利影响,以及高估下沉市场顾客于疫情下的消费能力。海底捞去年新开421家门店,但同时永久关闭276家门店,相关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智易东方证券行政总裁蔺常念认为,海底捞的海外业务规模太小,仅有大约一百家门店,即使要募资上市,相信金额也不会多,而且受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拖累,整体餐饮业仍处于低迷状态,投资者反应也只会平平。

“如今海底捞以实物分派回馈小股东,新上市公司也可以作为将来的筹资平台,对公司有利好作用,但投资者要注意实物分派对提升公司资产净值没有实质作用,估计只有短线提振股价的心理影响。”他说。

估值方面,特海国际经营海底捞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业务,但并未获得利润,若与国际餐饮同业如麦当劳(MCD.US)、星巴克(SBUX.US)及百胜餐饮集团(YUM.US)比较市销率(P/S ratio)会较为合适。根据雅虎财经数据,麦当劳、星巴克及百胜的市销率分别为8倍、2.98倍及5.28倍,取其平均5.42倍,按去年3.12亿美元收入计算,特海国际的估值为17亿美元(约114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腾讯音乐第二季多赚43.2%

线上音乐平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US; 1698.HK)周二公布,截至6月底止第二季,收入84.42亿元(11.74亿美元),按年上升17.91%,净利润24.09亿元,按年增长43.22%。 其中,在线音乐服务收入68.54亿元,按年增26.36%,得益于在线音乐订阅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广告服务、艺人周边和线下演出收入的上升;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收入15.88亿元,跌8.53%。毛利率为44.4%,上升2.4个百分点。 另外,第二季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为5.5亿,按年跌3.2%,付费用户数为1.2亿,按年升6.3%。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7元增长至11.7元。 腾讯音乐港股周三高开12.8%,至中午收市报101.7港元,升15.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毛戈平发盈喜 料中期赚逾6.6亿元

美妆品牌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发盈喜,预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约25.7亿元至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4%至31.9%,实现净利润6.65亿元至6.75亿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没有具体给出业绩增长主因,只表示持续为美妆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建立具竞争力的品牌价值。消费者对毛戈平作为高端品牌认可度的提升,正持续转化为业务增长的长期动能,促使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周三毛戈平开盘升3.4%报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来,股价上升超过两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直播收入续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转亏

直播游戏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业绩,因新兴游戏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抵消直播业务持续下行的影响,结束三年的下滑,并录得连续第二个季度的收入增长。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从一年前的15.4亿元小幅增长至15.7亿元。当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亿元,约占公司总收入四分之三。但游戏相关业务收入增长34%,从一年前的3.09亿元增至4.14亿元。 期内公司净亏损550万元,去年同期则实现净利润2,960万元。经调整利润则录正数,但从一年前的9,700万元降至4,750万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业绩发布后,虎牙周二股价上涨4.5%,该股年初以来累计上升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nxin provides fertility services

生育低迷资产减值 锦欣中期转盈为亏

因美国及老挝业务的资产大幅减值及拨备,这家辅助生殖服务商今年上半年亏损最高达10亿元 重点: 锦欣生殖今年上半年亏损最高达10亿元,主要涉及美国及老挝业务的资产减值及拨备 减值及拨备表明,在全球生育率走低背景下,这家辅助生殖服务商的美国及老挝业务表现不及预期 梁武仁 全球生育率持续探底,对锦欣生殖医疗集团有限公司(1951.HK)正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 这家辅助生殖服务商上周五发布盈利警告,今年上半年将由盈转亏,蚀最高达10亿元(折合1.3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9亿元。该业绩预告基于初步测算,最终财报预计于8月25日前后发布。 锦欣生殖将业绩骤变归咎于美国及老挝业务的若干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金融资产确认减值及拨备。虽未详述两地市场具体状况,但此举显示其通过并购获取的海外业务表现不及预期。 伴随中国及全球生育率下行,锦欣生殖营收增速持续放缓,对主营业务聚焦生育需求的企业影响深远。全球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名妇女生育子女数,预计2050年将跌破2.1的警戒线,低于发达国家维持人口规模的最低基准。 贸易摩擦持续,全球经济前景承压,也对辅助生殖等高成本服务构成影响。更多育龄人群或收紧预算规避此类支出,且子女养育的长期巨额开销恐加剧生育顾虑。 对锦欣生殖这类并购激进型企业,商誉可能成为额外财务负担,在日益严峻的商业环境中加剧经营挑战。当收购价超出标的资产公允价值时,差额将被计入资产负债表商誉项目。此后,企业需定期根据标的财务预测评估商誉减值风险。若确认减值,则需调减资产负债表商誉价值以降低总资产规模,同时在损益表计提相应拨备,从而侵蚀利润。 锦欣生殖在美国的核心资产是2018年收购的HRC Fertility Management,该公司在加州运营连锁诊所。锦欣生殖定期评估并购产生的商誉价值,当前估值低于购入价值。 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通常基于HRC营收增速及毛利率等指标推算现金流预测。当关键指标未达初期假设时,企业将痛下决心计提减值。去年,锦欣生殖未对HRC计提减值,美国业务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账面总值约38亿元。 2020年,锦欣生殖在老挝收购锦瑞医疗中心。该交易未产生商誉,但后者持有价值约4,000万元的行医执照类无形资产。 巨额净亏损预警表明,主要由美国业务引发的减值准备恐已侵蚀其上半年大部分收入,同时揭示公司对美国子公司的原始现金流预测,与最新经营的预期存在显著偏差。 锦欣生殖去年总营收仅微增不足1%至28亿元,较2023年近18%的增速大幅放缓。更严峻的是,其毛利润和净利润双降。在其主力市场中国,尽管政府力推生育提振措施,但治疗的周期数下滑,导致营收萎缩。 国内政策面仍有支持效应,成都等省市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覆盖范围。锦欣生殖在年报中解释,去年部分潜在患者因等待年底医保报销目录扩容暂缓治疗,导致治疗周期数减少。不过,年轻群体生育意愿低迷,尤其当前经济疲软,或是其营收乏力的更核心诱因。 周五公告同时披露,公司CEO董阳将暂代CFO职能,似乎预示上任不足两年的原CFO黄寒梅已离任。尽管未说明离职原因,但财务负责人更迭叠加盈利预警,对公司形象造成双重打击。 公告后首个交易日(本周一),锦欣生殖股价重挫近7%,次日小幅回升。目前该股市盈率(P/E)为27倍,市销率(P/S)2.6倍,相比肿瘤专科海吉亚医疗(6078.HK)16倍市盈率及2倍市销率,或医院运营商康华医疗(3689.HK)0.3倍市销率等医疗同业,该估值仍具相对优势。 即便如此,相较2019年IPO时的股价,锦欣生殖市值已缩水近三分之二。当前,人口结构趋势持续利空,若经营策略未作调整,股价上行空间恐将持续承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