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76.HK

3月首次申请IPO后,十月稻田成功叩开大门,新上市的股票在首周的交易中上涨60%

重点:

  • 十月稻田在上市后的一周里表现强劲,投资者看好它作为中国高级大米顶级销售商的地位
  • 公司上市前的支持者包括红杉和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旗下的Mubadala Capital 

      

谭英

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76.HK)上市后涨幅惊人,单在首个交易日就上涨23%,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时机所致。这家由家族控制的高级大米销售商,通过上市筹集了8.2亿港元(7.7亿元),但其自由流通比例仅为15%,导致其股票相对稀缺。此次IPO正值中央汇金投资增持中国四大行,引发香港股市整体上涨。

由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感到担忧,香港股市的短暂上涨很快就失去了动力,但十月稻田的股价却继续飙升。截至本周四收盘,该股在上市首周的价格较15.36港元的招股定价上涨逾60%。

作为2019年至2022年中国最大的大米、全谷物、豆类和种子电商渠道,该公司肯定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其IPO招股说明书显示,按营收计算,2022年它的电商渠道市场份额为14.2%,是劲敌的2.7倍。

其食品杂货店渠道的销售额也迅速扩大,2020年至2022年间年收入增长79.5%,使其成为中国同类产品中的第四大公司。在中国基础主食市场最大的五家公司中,它是2020年至2022年间增长最快的。

十月稻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部分原因是其密切关注高级大米的消费趋势,从让消费者明白要添加多少水的瓶装大米日益流行,到糖尿病患者对黑莓米和低血糖指数大米的喜爱。这类特色产品往往售价较高,例如600克装的瓶装大米售价30元,而散装大米每公斤仅售4元。

该公司还紧跟最新线上销售趋势,重点关注社交电商。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与4,000多名关键意见领袖和关键意见消费者建立了合作关系,它的网店和社交媒体账号拥有大约2,800万粉丝。

该公司的特色产品是五常大米,五常大米也吸引了电子商务巨头京东等的关注,后者正试图将五常大米打造成一个全国性的品牌。

十月稻田曾在2021年引起轰动,当时公司完成了一笔14.5亿元(1.98 亿美元)的融资,由红杉(前红杉中国)和云峰基金联合领投(这两个名字常与科技初创企业联系在一起)。这是五年里,中国主食公司金额最大的融资之一。2023年2月,公司又以142亿元的估值,从包括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Mubadala Capital在内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6.586亿元。

公司最新市值260亿港元,比上一轮估值高出80%以上,这使十月稻田现时市值,能高于IPO前最后一轮估值的公司。不同于股价暴跌的科技公司,该公司还承诺在未来几年派发股息。

投资者对食品股的兴趣

另一家新近上市的食品企业、水果销售商百果园集团(2411.HK)的股价目前略高于1月份的IPO价格,反映投资者近期对基础食品销售商的兴趣,尤其是比较高级的品牌。但百果园的市销率为0.75倍,远低于十月稻田的4.4倍。在上海上市的北大荒(600598.SS)也销售大米、玉米和油籽等农产品,其市值与十月稻田大致相当,而市销率则略胜一筹,为5倍。

大米是中国人饮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大米的需求肯定不会小。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显示,每年约1.9万亿元的中国厨房主食食品市场中,十月稻田的整体潜在市场规模为1万亿元。

十月稻田正在迅速扩大其市场份额,收入从2020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5亿元,几乎翻了一番。在今年的头三个月里,其收入从上年同期的9.102 亿元增长到10.8亿元,增速有所降低,仅为19%。十月稻田旗下有三大品牌,近80%的收入来自大米产品。

十月稻田顺利度过了疫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它开始与社交电商和社区团购平台合作,这些平台在疫情期间大受欢迎。截至一季度末,该公司逾70%的销售额来自电商平台或自己的网店。公司总部位于黑龙江五常,这里出产的香米闻名遐迩。

那么,这个公司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最值得注意的可能是它的亏损情况。在2020年实现净利润1,390万元之后,它又连续两年亏损——2021年亏损1.73亿元,2022年亏损5.65亿元。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反弹,盈利1,860万元。

另一个问题是家族控制,这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很常见。十月稻田创始人王兵、妻子赵文君、妻姐赵淑兰、外甥舒明贺、赵文臣及早期的支持者持有公司84.3%的股份,目前所有家族成员均为董事。

由于家族成员和早期投资者持有的股份比例很高,十月稻田必须获得豁免才能在香港上市,因为港交所通常要求一家公司至少要有25%的股份可供交易。这些缺点显然没有让投资者却步,他们喜欢十月稻田可能是因为它在高端产品类别中的地位相对独特,在经济放缓期间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