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y is “taking the gloves off”, being picked as the State Car for the Brazilian president

凭借过去两年优异销量表现,中国汽车出口“一哥”奇瑞汽车传出拟赴港上市

重点:

  • 奇瑞汽车前三季累计销量175.2万辆,年增39.9%
  • 奇瑞新能源车9月销量达5.8万辆,年增183.4%,创历史新高

李世达

当汽车市场目光都聚焦在比亚迪(002594.SH; 1211.HK)身上时,奇瑞汽车正急起直追,悄悄来到比亚迪身后。截至9月底止的前三季度,奇瑞汽车已成为全国汽车销量排名的二当家。或许因为优异的业绩表现,让奇瑞再度动念冲刺上市。

彭博报道奇瑞控股集团(Chery holdings group)正考虑将其汽车部门在香港上市,估值可能达到71亿美元(500亿元)。有关估值较去年底传出的1,500亿元缩水约三分之二。

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控股集团,是安徽省重点培育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由芜湖市国资委透过芜湖市建设投资公司控股。集团核心产业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业务,同时也涉足金融、地产等领域,旗下拥有奇瑞汽车(Chery Auto)、奇瑞商用车、奇瑞汽金、奇瑞科技等多家子公司。

相较于比亚迪、华为问界等品牌,奇瑞在公众视野中相对低调,话题度甚至比不上一些造车新势力。尤其在新能源车领域,奇瑞发展相对落后,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尹同跃去年10月就在公司科技日活动上承认,公司在新能源车方面“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不过他也表示:“明年我们不会这么客气了”。

前三季销量年增近四成

于是,当市场频频赞叹比亚迪持续刷新销量新高的同时,奇瑞正在“闷声发大财”。

奇瑞披露,今年9月销量24.4万辆,按年增28.6%,当中出口占10.9万辆,年增20.6%。若单计新能源车,9月销量达58,941辆,年增183.4%,创下历史新高。

尤其在出口方面,奇瑞取得了“一哥”地位。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奇瑞出口53.2万辆汽车,年增10.1%,超越上汽集团成为出口销量冠军,同期比亚迪出口量仅20.1万辆,还不到其一半。

前三季度,奇瑞累计销量175.2万辆,按年增39.9%。其中出口82.9万辆,同比增长24.5%;国内销量92.3万辆,同比增长57.2%。

从销量表现看,奇瑞确实不再“客气”了。

把握海外市场先机

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奇瑞,早在2001年就打开中东出口市场大门,并于2004年达成出口销量超1,000辆里程碑。目前主要出口俄罗斯、埃及和巴西等地。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丰田(7203.TYO)与日产(7201.TYO)退出俄罗斯市场,奇瑞抓住时机抢进,截至今年上半年,奇瑞在俄罗斯的销量仅次于俄罗斯品牌拉达(Lada)与中国长城汽车(601633.SH; 2333.HK)旗下品牌哈弗,排名第三。上周路透报道,大众和奔驰的外国品牌退出俄罗斯后,腾出的工厂被奇瑞用作组装汽车并在当地销售。

奇瑞今年还与西班牙汽车公司Ebro-EV Motors达成协议,将在巴塞罗那合资建立工厂,生产新型电动车,预计2027年年产量将达到50,000辆,2029年增至15万辆。奇瑞也成为第一家在欧洲设厂生产的中国车企。

由于欧盟拟对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征收进口关税,最新消息指奇瑞可能将生产计划延迟一年,主要考量是需评估欧盟关税对进口半成品汽车的影响。除欧洲外,奇瑞也把目光瞄准东南亚。奇瑞还与一家越南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涉资8亿美元,计划2025年底前启动第一波大规模生产,年产量达20万辆。

2021年至2023年,奇瑞分别出口27.1万辆、45.1万辆及95.5万辆车,复合年增长率达52.2%。海外市场的发展脚步正在加速。

估值500亿

事实上,这不是奇瑞第一次传出上市计划。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曾推动过上市,集团内部也实施股份制改革。最近一次上市传闻在去年底,有媒体报道指IDG资本正与奇瑞接触收购股权,并计划推动港股上市,估值为1,500亿元。而今次估值仅约500亿元,较前值大幅缩水三分之二。

业绩层面,2021年奇瑞控股营收1,056亿元;2022年突破2,000亿元;去年则达3,151亿元,同比增长超50.4%,续创新高。公司今年也首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位列第385名。业绩高歌猛进,申市似乎也“水道渠成”。

过去,假如你开的车是奇瑞,朋友可能会觉得你混得不太好。随着奇瑞一步步在海外市场扬名,甚至巴西总统座驾都选择奇瑞后,这种印象或许会渐渐改变。

对于逐渐复苏的港股市场来说,奇瑞递表或许恰逢其时。加上中国政府力推旧换新,汽车换购需求进一步提升,汽车股后市看俏,奇瑞若能成功上市,有望成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米SU7再传碰撞燃烧致死意外 累股价挫逾5%

小米汽车再度卷入安全风波。周一凌晨,四川成都一辆小米SU7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导致驾驶人死亡。成都警方下午通报,死者31岁邓姓男子涉嫌酒后驾驶,事故仍在调查中。 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盘中一度重挫逾8%,最终收报49.08港元,跌幅达5.71%,单日市值蒸发近770亿港元。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自九月下旬新品发布会以来,小米股价累计下跌逾13%。 据财新报道,这已是今年第三起小米汽车碰撞后起火事故。3月安徽铜陵一辆SU7在高速公路激烈碰撞隔离带后起火,造成3人死亡;4月广东徐闻亦发生SU7与电动二轮车相撞酿两死事故。小米当时表示,火势为对方电动车电池爆燃所致。 SU7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累计销售近34万辆,小米汽车业务在今年第二季毛利率升至26.4%,显示业务仍维持高速增长。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山东黄金受惠金价急涨 首三季盈利有望翻倍

黃金生产商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787.HK, 600547.SH)周二预告今年首三季业绩,截至9月底止料盈利在38亿元至41亿元间,与去年同期比较,增长介乎83.9%至98.5%。 公司表示,由于统筹优化生产布局,强化核心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了运营效能。同时,由于黄金价格在期内上行,导致公司利润大幅上升。 山东黄金指出,在黄金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将加大各类基础工程投入,进一步增加生产设备、更新工人配备,并逐步将矿山采掘外委施工转为自营。 公司周三开盘跌5%报38港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上升逾两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tting on AI glasses potential, Goertek and Sunny Optical forge ‘Optical Alliance’

看好AI眼镜前景 歌尔与舜宇打造“光学同盟”

舜宇的技术与歌尔的产能接轨,或将为中国光学产业带来一个新巨头 重点: 歌尔光学与上海奥来将组成新公司歌尔奥来光学,舜宇光学成为第二大股东 上海奥来拥有全国唯一一台投入光波导量产的阿斯麦光刻机   李世达 资本市场的操作,不仅能揭露产业的走向,有时更像是一个宣言。本月智能硬件及光学模组制造商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382.HK)发公告,与歌尔股份(002241.SZ)成立合资企业。 舜宇光学将旗下的上海奥来全部股权转予歌尔股份,作价19.03亿元,以换取歌尔股份旗下的歌尔光学股权,并将歌尔光学更名为“歌尔奥来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再向新公司注资2亿元,完成后舜宇光学持合资公司约31.31%股份。 这项交易的关键在于“光波导”技术。 AI眼镜的灵魂 所谓“光波导”(Waveguide),是AR显示系统中最核心、也是最昂贵的部分。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能“导光”的透明光学结构,用来在透明基板上刻蚀出奈米级光学结构,使虚拟影像能在使用者眼前准确浮现。对AR眼镜而言,光波导就相当于“灵魂”,决定了整机的显示效果、视野范围与能耗表现。 上海奥来正是这项技术的佼佼者。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子公司,专注于碳化硅光波导与衍射光学元件的晶圆级制造。它拥有全中国唯一投入光波导量产的阿斯麦光刻机,并在上海临港打造了总投资32.8亿元的12英寸晶圆产线,被视为中国光波导技术商业化的里程碑。 虽然研发能力出众,上海奥来却长期面临“技术孤岛”困境——产品先进但缺乏市场出口。而歌尔正是这座桥梁,这家以代工见长的企业,长期为Meta、Pico等国际品牌提供VR与AR模组,拥有成熟的量产与供应链管理能力。 对歌尔而言,奥来的加入不仅意味着获得核心技术,更是让它从“代工厂”升级为掌握自主光学专利的系统供应商,进一步强化其在AI可穿戴设备供应链中的地位。合并后的新歌尔光学,有望整合舜宇的晶圆制程与歌尔的模组产线,产能规模可望达行业顶尖水准。 据京东消费电子事业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八倍,天猫与抖音电商平台亦录得超过六倍的相关搜寻与销售增幅。行业机构Wellsenn则指出,到2030年,全球AI眼镜销量有望超过9,000万副,是成长最快的可穿戴产品。 AR眼镜的生产最受限于光波导的良率与成本,目前全球能稳定量产的企业屈指可数。舜宇与歌尔的结盟,正是在这个临界点出手,前者提供制程突破,后者掌握整机出货与系统整合能力。 两家公司也都有合作的充足理由。歌尔股份近年一直试图摆脱“果链”企业的印象,积极拓展非苹果业务,降低单一客户依赖。2024年,苹果业务占比已从2020年的48.08%降至31.96%。公司战略重心明显向AI硬件倾斜,尤其是AI眼镜市场,近期分别收购香港结构件企业米亚与英国Micro-LED公司Plessey,显示长期押注光学的决心。 光学巨头诞生 舜宇光学也是类似逻辑,在手机镜头业务增速放缓后,公司正寻求高附加值领域的新成长引擎,从业绩来看,上半年舜宇光学纯利按年下降超过20%至约7.2亿港元,毛利率则降至约19%,为近三年低位,主要受智能手机镜头需求疲弱及平均售价下滑影响。而借由与歌尔的股权合作,能够将研发转化为实际市场收益,减少长期资本负担。 市场显然是看好这桩交易的。在8月下旬消息公布后,舜宇光学股价一度升逾11%,如今虽稍有回落,今年以来仍升23%。目前舜宇光学市盈率约25倍,高于大立光(3008.TW)的14倍,但低于丘钛科技(1478.HK)的37倍,若新业务能够增强盈利能力,公司估值也有望持续上升。 歌尔与舜宇的结盟,像是中国光学产业的重要宣言,也是对穿戴式智能产品蓬勃发展的预言。当AI与AR融合的时代全面到来,舜宇与哥尔的“光学同盟”,也许正是全球产业重构的前奏。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传音手机全球销售超越Vivo

IDC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005930.KS)和苹果(AAPL.US)在第三季度继续引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制造商小米(1810.HK)、传音(688036.SH)和Vivo跻身前五大厂商。在一个重大转变中,传音三季度的强劲增长使其超越Vivo,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销售商。 IDC数据显示,三星三季度以6,140万部出货量(市占率19%)蝉联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冠军。苹果紧随其后,销量同比增长2.9%至5,860万部,全球市占率达18.2%。小米位居第三,市场占有率达13.5%,在前五强中其增幅最低,只有1.8%。传音在取得13.6%的同比增长后,市占率达9%,Vivo则以8.9%市占率位列第五。 当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6%,达3.227亿部。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