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HK
MicroPort MedBot’s orthopedic robot is the first domestically developed device to be approved for both hip and knee surgeries.

这家医疗机器人生产商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是首款获批搭载自研机械臂的国产髋膝一体骨科手术机器人

重点:

  • 虽然新产品获批,但中国手术机器人领域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前有已经占领市场的进口产品,后有大量国产产品获批
  • 微创机器人上半年收入仅4,760万元,却录得5.45亿元净亏损,主要因为产品商业化路途艰难

 

莫莉

随着科技进步,由机器人辅助进行手术早已不是新鲜事,它们不仅可以辅助进行多种普外科腔镜手术,还能进行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但是,由于手术机器人工艺复杂、集成难度高,该市场曾经长期被美国直觉外科(ISRG.US)等进口品牌垄断。

近年,随着政府大力支持,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天智航(688277.SH)及精锋医疗等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开始崛起,产品上市获批速度明显加快。上周五,微创机器人宣布,旗下鸿鹄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批准,成为首款获批的搭载自研机械臂的国产髋膝一体骨科手术机器人,可以用于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KA)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消息公布后,微创机器人股价连续两日上涨,累计涨幅为6.7%。

与传统手术相比,鸿鹄骨科关节置换机器人能够在手术中精准定位,更高效地进行截骨、磨骨和假体安装,术后下肢力线矫正也明显更佳,还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加上机器人的手术器械与传统手术相似,也能帮助医生缩短学习时间,以便更快进行手术。去年4月,仅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首次获批上市,是中国第一款搭载国产机械臂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按照临床应用分类,手术机器人主要分为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以及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五大领域。微创机器人的业务已覆盖这五大“黄金赛道”,三款旗舰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以及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均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商业化难题待解

中国手术机器人领域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不仅有美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已经在市场得到成熟应用的进口产品,还有大量新近获批的国产手术机器人。据行业媒体亿欧大健康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共有15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获批,包括腔镜机器人三款,骨科机器人10款,神经外科机器人两款。

与一般的医疗器械不同的是,手术机器人厂商的收入来源分为三部分:系统、耗材及服务。厂商会以一次性的价格向医院出售手术机器人,包括硬件以及配套的手术软件系统;其次是手术过程中与机器人配套使用的耗材,例如机械臂、稳定器等专用产品;第三则是机器人的维修和其他售后服务等。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商业模式中,厂商前期通过系统销售产生收入,中长期则通过提供耗材和服务持续获利。

作为大型设备,手术机器人的设备采购费已高达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元,以达芬奇机器人为例,单台售价超过2,000万元,一般只有大型三甲医院才有足够的患者数量及财力配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引进了达芬奇的医院,可能并不想更换新的机器人,即使国产品牌试图降价来扩大销售,但其临床价值尚未得到验证,如果使用率不高,医院也无法收回成本,厂家更难以通过耗材和服务收入进一步获利。

微创机器人上月发布的今年中期业绩,显示出国产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艰难。即使已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其上半年收入仍然只有4,760万元。去年1月获批的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机器人,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实现了四台商业化装机,去年4月获批的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仅完成首台商业化装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管道建设、市场教育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微创机器人上半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26亿元,同比大增196.8%,主要包括商务团队的人员支出、培训医生和临床验证的费用开支。期内,该公司更录得5.45亿元净亏损,比去年同期扩大,主要因为多款产品上市导致销售开支大幅增加。

为了快速拓展市场,微创机器人选择同步拓展海外市场。鸿鹄骨科机器人已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510(k)认证、欧盟CE认证、巴西ANVISA认证及澳大利亚TGA认证,成为首款同时于中、美、欧盟、巴西及澳洲五地获批上市的国产手术机器人。

微创机器人于2021年11月以每股43.2港元在港交所上市,挂牌初期备受追捧,一度冲上73.45港元。但是,伴随着港股以及医疗板块的低迷,其股价一路下行,如今仅徘徊在20港元水平,市净率约16倍,远高于国内同业天智航的4.5倍,虽奠定了其国产手术机器人龙头地位,但要让投资者的信心更加坚定,需在商业化道路交出更佳成绩。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摩根大通增持同程旅行

根据港交所的最新披露信息,摩根大通购入在线旅游网站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0780.HK)大量股份。根据本周提交文件显示,摩根大通上月底购入同程旅行的股份,其在同程旅行的持股比例略高于需要公开披露的5%门槛。 花旗亦于8月份购入同城股票,持股量一度推高至5%以上。但三天后,花旗出售了部分股份,使其持股量降至5%以下,低于5%需要披露的要求。 同程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旅行社之一,其大股东包括行业领头羊携程 (TCOM.US; 9961.HK)和互联网巨头腾讯(0700.HK)。公司中期报告称,受益于中国旅游业在疫情后复苏,今年上半年其收入同比增长近50%,利润增长 1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angning runs a network of private hospitals offer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 China. The company listed in Hong Kong in 2015, becoming the first Chinese psychiatric care provider to go public.

快讯:康宁医院三季度门诊人次下降

最新: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2120.HK)周四公布今年三季度运营数据,期内门诊人次数目同比减少1.5%至12.6万人,门诊均次总开支则减少4.2%至415元。 利好:该公司的住院床日数同比增长6.5%,意味该业务表现提升,对收入将带来正面作用。 值得关注:虽然住院床日数上升,但其住院平均每床日总开支下跌1.6%至369元。 深度:康宁医院是一家民营精神病专科医院,2015年11月登陆港交所,是中国第一家精神专科医院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营精神病专科医院,截至今年6月底拥有32家自有专科医院,运营床位达11,648张。有见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该公司近年也加快推进老年医疗板块布局,目前已开设老年医院6家,今年上半年相关收入达2.38亿元,占自有医院运营收入的31.1%。 市场反应:康宁医院周五股价上升,中午收盘涨5.3%至13.98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ntercont serves up recycling at sea plan

Intercont申美上市 集资拓展海上绿色业务

这家散货航运公司计划赴美上市集资,再重组一支新船队在海上进行纸浆回收 重点: 总部位于香港的Intercont计划在美国IPO,并利用募集到的资金组建一支由八艘“海洋工厂”船组成的船队,回收硬纸板制成的纸浆 这家航运公司目前的船队由四艘散货船组成,去年收入3,240万美元,盈利1,090万美元 谭英 Intercont (Cayman) Ltd. 于9月27日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尽管财务状况强劲,但看上去并不是一个令人信服的IPO候选公司。全球干散货航运业拥有12,861艘船,运力规模为9.64亿载重吨,而Intercont只有一艘自有船和三艘租赁船,总运力217,191载重吨,相比之下完全是沧海一粟。 规模虽小,公司却没有因此却步,它有一个有趣的绿色故事来吸引关注环境的投资者,Kingswood Capital Markets将为公司筹集3,500万美元。 去年,Intercont的收入增长3.5%,达到3,240万美元,净利润增长了28%,达到1,090万美元,两项数据在这个成熟的行业都相当可观。去年,公司44%的毛利率也相当亮眼。 去年下半年,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7%至1,240万美元,期间毛利率从50%降至27%,因运费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飙升后,恢复到更正常水平。但这种波动应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过去,因疫后价格重回稳定水平。 Intercont有两个收入来源,即定期租船和船舶管理,前者约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二。 散货海运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追踪干散货大宗商品价格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2021年9月疫情最严重时的5,050高点,和目前的2,030点之间波动。招股说明书中的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散货船的交易量预计在2023年至2027年期间,每年仅增长 0.7%,反映这个行业的状态相对成熟。 如果说这种缓慢增长的故事听起来不那么震撼,Intercont还有另一个绝招,它正在推销一项新业务,IPO收益将有助于创建这项业务。 新业务是海上纸浆回收,将于2025年一季度,在一艘翻新的散货船上启动,后面将扩大到八艘船。这些船将化身“海洋工厂”,将纸板箱分制成纸浆。原材料在洛杉矶港集中,最终回收的纸浆会被运往中国。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加环保,纸浆生产将使用酶或真菌,而不是对环境不太好的化学品。 Intercont指出:“海洋环境中的潮汐和波浪运动提供了天然的混合和搅拌,这有助于木质素的分解,并增强生物制浆过程。”它还补充称今年亚洲对纸浆的需求将达到1.4亿吨,占全球总计1.97亿吨需求的70%以上。 到目前为止,Intercont已花费30万美元进行一项研究,以验证这概念。该公司计划将IPO收益的30%用于开发该技术、20%用于聘请专业人士促进海洋ESG、15%用于该项目组建研发团队、35%用于扩大船队。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的IPO资金都将用于Intercont的绿色未来。 吸引ESG投资者 该公司绿色转型背后的理念非常清晰,即利用目前散货航运业务产生的现金流来孵化新业务。加入绿色元素,有助吸引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其他寻求环保的投资者。 这概念似是Intercont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牡春的创意,他拥有资产管理背景,背后还有航运业其他投资者的支持。其中一家关键的支持者是Topsheen Shipping Singapore Pte Ltd,该公司在2023年为Intercont提供了43%的收入,2022年为52%。   Topsheen目前提供Intercont四艘租赁船中的两艘,它们均于2018年建造,Topsheen的控股股东雷寿成(音)还通过一家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公司,持有Intercont约18%的IPO前股份。朱牡春曾于2019年至2020年担任Topsheen的财务顾问,并通过两家BVI公司持有Intercont 20.7%的股份。Intercont的最大股东是李俊(音),他是雷寿成的亲属,通过两家BVI公司持有Intercont上市前约41%的股份。   Intercont在香港拥有五家与航运相关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自2010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定期租船或船舶管理业务,并于2023年7月重组为一家名为Fortune Ocean…
The third biggest audiovisual “platform as a service” provider has finally won approval for IPO at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七牛智能未止亏 三度申请终获批

这家中国第三大音视频“平台即服务”提供商,三度申请在港上市后,最近终于获批 重点︰ 七牛智能过去三年累计亏损逾7.5亿元,今年首季亏损再增加50.5%至1.43亿元。 其股东背景甚强,包括阿里巴巴、启明创投、经纬创投及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   裴梓龙 沉寂多时的内地及香港股市在中央连放大招后再次活跃,港股在9月27日创下单日成交额高达4,457亿港元的历史新高,恒生指数一周内大涨2,373点,突破两万点大关。 二级市场翻身,香港的新股市场表现同样不俗,美的集团(0300.HK)上市后股价报捷,最近上市的卡罗特(2549.HK)录得1,346倍超额认购。最近,曾经两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但未有进展的中国音视频云服务商七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9月22日第三次提交申请后两天,终获通过上市聆讯,由申万宏源香港及交银国际作为联席保荐人。 该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出售股票筹集约4.57亿港元,发售的近1.6 亿股,将于 10 月 16 日首次上市交易。 2011年成立的七牛智能,是中国第三大音视频“平台即服务(PaaS)”供货商。所谓PaaS,即一种计服务模式,公司通过自家云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硬件及软件资源,而七牛智能的产品主要分为MPaaS及APaaS,前者专注于提供与音视频,包括图像、音频及视频内容相关的云服务,有助于客户降低音视频产品的使用及访问难度。 至于APaaS,属一种计算服务模型,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其为用户提供一个开发、运行及管理应用的一站式平台,应用场景包括社交娱乐、视频营销、视联网、智能新媒体及元宇宙。 招股文件显示,MPaaS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去年占整体收入近73%,至于APaaS的占比逐年提升,已经由2021年的1.7%增至今年3月底的24.3%。随着半导体芯片供应链去年稍为恢复正常,去年总收入回升16%至13.34亿元,但仍未恢复到2021年水平,今年首季度则同比增长26.4%至3.42亿元。 然而最困扰七牛智能的是亏损问题,由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约2.2亿元、2.13亿元及3.24亿元,今年第一季的亏损更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50.5%,达1.43亿元。 与国内其他PaaS企业类近,高昂的成本投入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平值亏损”,导致七牛智能持续亏损。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出了“盈利之路”,包括专注及深化毛利率较高的APaaS业务,该业务去年的毛利率达30.1%,高于MPaaS的19.3%;而公司APaaS新付费用户由2021年的8,079名,激增至去年约24.5万名;其次将增强MPaaS竞争优势,同时扩大客户群,并优化管理及销售、精简业务流程,从而降低成本。 今年只有46岁的许式伟,2011年创立七牛智能,他之前曾是金山软件(3888.HK)的技术总监,协助金山软件设立专注于研发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实验室,之后在知名互动娱乐媒体企业盛大网络担任高级研究员,主导推出盛大网盘及盛大云计算。 淘宝为第二大股东 经验丰富的许式伟,成功吸引不少投资界巨头真金白银支持,在2011至2020年期间,七牛智能进行了6轮融资,合共获得超过30亿元资金,股东包括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云锋基金、启明创投、经纬创投、交银基金及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 于上市前,许式伟持股17.96%,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中国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7.69%,云锋基金旗下的Magic Logistics则持股12.44%。 七牛智能曾在2021年2月申请赴美上市,但最后无功而回,公司在招股文件中特意解释弃美原因,直言是“由于当时美国资本市场的不利情况,我们自愿撤回美国上市申请,非在处理美国证交会意见方面的任何困难”。 公司在2023年首次转战港交所,仍无功而回,今年3月再向港交所递表,惟在9月并无进展而失效,随即“三顾草芦”,第三次递表后终获港交所通过上市聆讯,准备为上市作最后冲刺。 七牛智能热衷上市,估计与一众前期投资者要套现有关;此外,截至今年7月底,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剩下约1.48亿元,对未来研发及推广并非好事。 据其招股价2.74港元至2.86港元计算,取其中间价,其估值约56亿港元。然而,港股的云服务相关股份今年表现不佳,例如明源云(0909.HK)过去一年累跌近两成,百融云(6608.HK)也跌了约一成,截至上周五,两者市值分别为50.8亿港元及42.9亿港元。 目前明源云的市销率为2.9倍,至于百融云只有1.4倍,以七牛智能去年收入计算,市销率达3.8倍,远高于前述两间同业,如果想取得理想招股成绩,将考验管理层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