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6.HK
Alphamab stake sale could signal harder times ahead

公司大股东、董事长兼总裁徐霆的此次减持正值康宁杰瑞股价达到2023年11月以来的阶段高点

重点:

  • 公司成立九年终于首度实现全年盈利,但支撑收入的关键来自三项授权合作的预付款
  • 进展较快的两大管线在中国内地的开发和商业化许可均已对外授权,业绩增长空间有限

  

莫莉

在2025年的港股市场上,创新药板块一改过去3年的低迷状态,恒生创新药指数从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突破65%,成为港股各行业指数领涨标杆,康宁杰瑞生物制药(9966.HK)更是以135%的涨幅跻身“翻倍股”阵营。在高股价刺激之下,多家创新药企业大股东密集减持套现,兑现估值上行带来的阶段性红利。

上周五,康宁杰瑞制药公布,公司大股东、董事长兼总裁徐霆旗下的家族信托于2025年6月5日完成配售1460万股,成交价为8.05港元/股,套现约​​1.17亿港元​​。配售完成后,徐霆的持股比例从32.5%降至31%,仍为公司实控人。

徐霆此次减持正值康宁杰瑞股价达到2023年11月以来的阶段高点。在三生医药(1530.HK)与跨国药企辉瑞(PFE.US)达成高达60亿美元的出海授权合作、医药行业龙头恒瑞医药(600276.SH;1276.HK )登陆H股首日大涨25%等一系列利好消息刺激下,整个创新药板块迎来报复性反弹,康宁杰瑞的股价从5月19日至23日内累计上涨32.8%。一周之后的6月2日,控股股东已经订立好了上述股份配售协议。

康宁杰瑞专注于抗肿瘤领域生物创新药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旗下拥有一款2021年获批上市的PD-L1抗肿瘤药物恩沃利单抗。公司成立九年来,终于在2024年首度实现全年盈利,似乎终于进入商业化收成期,但是大股东兼总裁却在股价反弹后迅速套现,似乎释放出微妙信号。

细看康宁杰瑞这份实现盈利的财报,或许能了解大股东此番行为的逻辑。2024年,康宁杰瑞全年营收​​6.4亿元​​,同比大增192%,净利润​​1.66亿元​​,而2023年净亏损2.11亿元。这份看似光鲜的财报背后,唯一一款上市销售的抗肿瘤药物恩沃利单抗的销售及相关收入同比下滑18.46%至1.59亿元,支撑收入的关键来自三项授权合作带来的预付款,某一时间点许可费收入和某时间段许可费收入分别约为4.64亿元和187.6万元。

依靠授权业绩后劲不足

2024年无疑是​​康宁杰瑞的BD(Business Development)交易的大年,在2024年1月、6月和9月,康宁杰瑞分别与Glenmark就恩沃利单抗达成7亿美元交易、与ArriVent就ADC平台合作开发达成了6.16亿美元交易,以及与石药集团(1093.HK)就HER2双抗ADC药物JSKN003达成的30.8亿元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交易金额包括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而里程碑付款高度依赖后续的研发进展,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前两项合作并未披露预付款的具体数额,与石药集团的30.8亿大单中,预付款仅有4亿元。

在康宁杰瑞此前的授权合作中,已有进展不顺的先例。2024年7月1日,康宁杰瑞在美国的合作伙伴Tracon Pharmaceuticals(TCON.US)宣布,将终止恩沃利单抗的进一步开发,因为恩沃利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既往化疗进展的晚期或转移性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或粘液纤维肉瘤患者试验,未达到主要终点,将终止进一步开发。另一方面,康宁杰瑞另一款核心产品KN046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三期临床试验失败,总生存期未达终点,此前该药物在治疗鳞状NSCLC的临床试验也未能取得理想成绩。

对康宁杰瑞来说,剩余管线中进展较快的KN026和JSKN003在中国内地的开发和商业化许可均已授权给了石药集团,这意味着,即便这些药物成功在中国上市,康宁杰瑞也只能收取部分销售分成,业绩增长空间有限。JSKN003所在的双抗ADC赛道竞争也十分激烈,Zymeworks、正大天晴、轩竹生物等创新药企业也已经布局HER2 ADC。

对创新药企业来说,授权合作驱动的盈利始终只是昙花一现,产品商业化带来的持续回报才能带来稳定业绩。当前康宁杰瑞的市盈率高达44倍,估值甚至高于依靠核心产品商业化实现盈利的复宏汉霖(2696.HK),后者的市盈率为30倍。尽管康宁杰瑞的多个合作管线显示其研发实力,但是若无法破解商业化造血的困局,投资者恐将面对“纸面盈利”后的价值回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