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GJ.US
Li Bang tries again for Nasdaq IPO

这家不锈钢商用厨房设备供应商,自2022年8月申请纽约上市后,近日重启新的上市申请

重点

  • 利邦提交在纽约上市的申请,计划筹集900万美元,较其2022年原计划募集的2,500万美元大幅下降
  • 自当年提交上市计划以来,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双双下降,这让外界很难理解公司为何要现在上市

谭英

两年前首次公布赴纳斯达克上市计划的利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LBGJ.US),主要为酒店、学校、医院和政府食堂提供商用厨房设备,在其业内是有一定优势。当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强劲,尽管截至2021年6月的财年,这两个数字都相对较小,分别为1,590万美元和260万美元。

时间來到现在,公司上周提交了新版招股说明书,重启上市计划。但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没有表明公司实现了更多增长,反而显出多项指标明显恶化。提交初版招股书以来的两年里,公司的年收入已在2023年6月的财年降至1,400万美元,而净收入缩减至仅61.4万美元。

从那时起,情况变得愈发糟糕,利邦截至去年12月的六个月的业绩陷入亏损。公司期内收入从上年同期的800万美元,暴跌54%至仅370万美元,利润从上年同期的82.6万美元转为亏损140万美元。

如果在2022年甚至是2023年成功上市,它可能还有一个好点儿的故事可讲。但现在上市似乎有些不成熟,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公司仍推进上市计划。IPO追踪机构文艺复兴资本上周报道,该公司拟募资金900万美元,远低于2022年首次申请上市时的目标2,500万美元。

关于利邦的好消息﹐是它所处的行业稳如磐石,并且在中国市场,它与地方政府和国际客户关系良好。其客户包括昆山杜克大学、盐城万豪酒店和上海松江希尔顿酒店,以及上海肿瘤医院等。根据最新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帮助遍布中国各地,以不锈钢为大约120名客户设计和装备厨房。

利邦和它的各运营实体,生产80种厨房用品和300种厨房设备,从炉灶到汤锅,还有排气系统和垃圾处理器。

公司解释,2020年至2022年期间财务状况恶化,部分归因于疫情的影响。收入下降的部分原因在于人民币贬值,因公司的所有收入都以人民币计价,但报告业绩却是以美元计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从2021年的6.45左右,大幅跌至2023年的7.08。这意味着,即使公司以人民币计价的收入保持不变,但换算为美元计价也会有所下降。

即便如此,也很难理解利邦现在推进上市计划的逻辑。这一决定必然来自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峰夫妇,他们持有公司大部分股份和投票权。

估值过高?

这次上市利邦尝试更换了主承销商,从纽约的精品投行万通证券换成了洛杉矶的西苑资本。不过,它保留了在纽约和北京设有办事处的精品审计机构达庆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此次发行160万股,每股定价在5美元至6美元间,扣除承销和发行费用后,预计集资净额650万美元,其中一半用于营运资金,30%用在利邦的大本营江阴建设两家新工厂。

如果发行价位于中间,即5.50美元,发行后流通股数为1,860万股,利邦的市值将略高于1亿美元,市销率(P/S)为6.6倍。与家电制造商JS环球生活(1691.HK) 的0.48倍和全球同行Middleby Corp. (MIDD.US)的1.69倍相比,这个数字看起来相当高,如果利邦此次完成上市,其股价可能立即会面临一些压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千禧一代和Z世代,对在家做饭更感兴趣,整个中国厨房设备市场可能会繁荣发展。但商用厨房及其设备有所不同,它涉及工业规模产品和设计。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3年中国商用厨房行业共有735家企业,去年的资产规模为1,320亿元,员工人数14.45万人。根据中国产业研究网的数据,2019年至2023年,行內的制造业年增长率约为6%,该机构还预计,今年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80亿元。

利邦的厨房设备似乎并没有瞄准蓬勃发展的独立餐厅市场,京东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个市场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预计2023年的销售额将达到60亿元。相反,利邦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学校、医院和酒店等机构销售设备和服务。这解释了其每年收入的部分波动,原因是项目起跌不均,成本通常在开始时很大,随着项目接近完成而下降。2023年,公司开始烧钱,净现金从2022年的478,768美元降至2023年的308,692美元。

利邦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大多是民营企业,它们通过OEM和ODM模式生产全球60%至70%的厨房设备。尽管公司的财务数据是以美元计算,但根据招股说明书,它在中国以外没有任何销售。

利邦是最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典型代表,这些公司大多规模很小,往往不会受到中国监管机构的太多审查。这意味上市在监管层面遇到阻力的机会不大。相反,利邦面临的更大挑战,将是如何吸引投资者的眼球。鉴于公司最近营收不断萎缩、利润不断消失,这恐怕不容易做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WeRide is enjoying a payoff from expanding its global taxi flee

自驾出租车收入暴增 文远知行看见盈利曙光

文远知行海外布局春暖花开,带动第三季毛利率大幅提升,似乎有望率先走出“烧钱循环” 重点: 第三季收入1.71 亿元,按年增长144%,创公司最大季度收入升幅 第三季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6.4个百分点至32.9%    李世达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世界里,众多竞争者都在加快城市布局、扩大车队规模,仿佛扩张得越快,离真正商业化就越近,却也难以摆脱“越跑越亏”的困境。在这场赛局中,文远知行(0800.HK; WRD.US)用一份亮眼的业绩,让行业看见终点的亮光。 公司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度,受惠全球车队规模持续扩张,以及服务渗透率提升,期内总收入按年大增144%至1.71亿元(2,400万美元)。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动力,实现761%的爆炸式增长,贡献3,530万元收入,占收入比重由5.8%提升至20.7%。 毛利率大幅提升 期内股东应占亏损3.0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0.43亿元显著收窄。经调整净亏损则由去年同期2.4亿元小幅扩大至2.76亿元。而同期毛利率则按年大升26.4个百分点至32.9%领跑行业。 以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按年升68.2%至3.71亿元,净亏损10.99亿元,亦较2024年同期亏损19.24亿元大幅收窄。这也是文远知行自连续第三个季度亏损收窄,对于不断扩大测试规模、研发投入有增无减的L4自动驾驶企业而言,这种改善已属不易。 其竞争对手小马智行(PONY.US; 2026.HK)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就显示,收入虽然按年增长72%至2,540万美元(约1.81亿元),毛利率也增长9.2个百分点至18.4%,但净亏损仍扩大46%至6,160万美元(4.38亿元)。 事实上,无论是小马智行或文远知行,亏损的规模都远高于收入规模,这说明行业仍属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但文远知行能够将毛利率大幅提升,已算是率先拿到盈利的钥匙。 究其核心原因,相信是其在多个市场同时步入“具备商业价值的纯无人营运阶段”,而非仅靠扩大车队或补贴来推动增长。 中东市场有望放量 最重要的突破来自阿联酋阿布扎比。今年当地政府批准文远开展纯无人商业营运,这是美国以外全球首张城市级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用牌照,也是全球监管难度最高的级别之一。这意味著文远的车队可以在无安全员的情况下长时间、跨区域运作,使车队首次实现单位经济盈亏平衡。 目前,文远知行在中东的车队规模已超150辆,并预计到2030年车队规模将扩大至数万辆。在阿布扎比,文远知行车队覆盖约50%核心城区,随着纯无人运营牌照的落地,成本摊薄效逐步显现,毛利率大幅上升也就不令人意外。 此外,公司在欧洲市场也有突破。今年11月,文远知行拿下瑞士苏黎世的纯无人出租车营运牌照,预计2026年展开服务。瑞士的审批程序在全球属于最严格行列,一旦能在此站稳脚跟,等于取得全球市场最具含金量的背书。 截至10月底,文远知行运营的自动驾驶汽车车队规模已超1,600辆,其中近750辆为自动驾驶出租车。加上在瑞士获得的最新监管许可,截至2025年10 月,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在全球8个国家获得运营许可。 文远知行在技术路线上的推进,同样是其得以在多个海外市场快速落地的重要底气。公司与德国大厂博世的深度合作,双方联合推出的一段式端到端L2+解决方案,已获中国大型车企采用即将量产。 今年11月,公司宣布L4级技术向L2+的“端到端”方案成功下沉,并完成SOP。意味其自研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构不再只局限于自动驾驶出租车,而是首次进入乘用车量产体系,打通了自动驾驶技术从高阶场景向消费车型输出的通路。 业绩公布后首交易日,文远知行美股大涨14.7%,收报8.26美元,但年初至今仍跌约40%,港股市场则冷静得多,仅升1.75%报20.88港元,较本月初的挂牌价低约16.4%。以港股数据,文远知行市销率约35.9倍,低于对手小马智行的46.8倍。显示其估值尚未反映其海外市场的进展。 虽然短期股价仍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但文远知行已展现出在海外市场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这在自动驾驶领域仍属罕见。若阿布扎比、瑞士等高门槛市场提供稳定的运营数据,加上L2+产品线未来在车企端的销售释放,文远知行的估值有望修复。这也意味着,文远知行可能正在建立自动驾驶产业少见、且真正具可持续性的商业化路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上半年净利翻倍 遇见小面招股集资6.9亿元

中式连锁面馆运营商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2408.HK)周四起至下周二公开招股,计划发行9,734.5万股,招股价介乎5.64港元至7.04港元,集资最多6.9亿港元(8,900万美元),预计下周五挂牌交易。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主打川渝面食产品,餐厅网络包括内地22个城市的451家餐厅及香港14家餐厅,另有115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升34%至7亿元,净利润则增96%至4,183.4万元。 根据公告,遇见小面引入HHLRA、国泰君安证券、君宜香港基金、Shengying Investment、Zeta Fund、海底捞全资子公司海底捞新加坡为基石投资者,投资总额约为2,200万美元。 公司称,集资所得将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餐厅网络技术及数字系统,品牌建设、对上游食品加工行业的潜在投资,以及公司营运之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逾9千倍 量化派午收升113%

线上市场营运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2685.HK)首日挂牌开市报26港元,较招股定价高165%,之后股价回软,中午收市报20.9港元,升113%。 量化派发行1,334.8万股,招股价介乎8.8港元至9.8港元,最终以高位定价,公开发售超额9,365倍,国际配售超额14倍。 量化派的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一站式消费平台“羊小咩”,另外是经营汽车零售O2O平台的“消费地图”。去年的盈利1.47亿元,按年上升近40倍,主要因为来自羊小咩的收入大增所致。今年首五个月,盈利按年上升2.7倍至1.26亿, 集资所得净额仅1,237万港元,55%将用于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改善基础技术设施,45%用于建立及扩大本地消费应用程序。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天域半导体上市集資16.7亿港元

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658.HK)周四启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以每股58港元发行3,000万股,集資约16.7亿港元,公司于12月5日正式挂牌。 公司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2.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7亿元同比下降13.5%。近五个月期间,实现盈利1,120万元,扭轉去年同期1.12亿元的亏损。 天域半导体计划将62.5%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未来五年扩大产能,15.1%用于增强研发实力,另有10.8%将投向战略投资领域。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