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M.US
BGM buys Duxiaobao

该公司计划收购度晓保,这是一个与百度和AIX Inc.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保险平台

  

Rucha Gupda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博美集团BGM Group Ltd.(BGM.US)的股票分析。BGM最近的收购动作和战略布局让人看到了它在人工智能保险领域的巨大潜力。BGM是一家全球性的制药和化工公司,公司的多元化投资战略帮助公司进入了多个新兴市场。BGM正筹划收购度晓保,这是由百度(BIDU.US)和智能未来AIX Inc.(AIFU.US)合作打造的人工智能保险平台。

度晓保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保险分析服务。通过这笔收购,BGM将整合百度和智能未来的大数据模型(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料和目标客户模型),这将会颠覆保险销售方式,取代传统的保险经纪人销售模式,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兼顾客户隐私安全。

智能未来拥有接近500万名销售人员,可触达客户1,690万人,客户家庭达1,760万个;而百度月活用户达7.04亿。

人工智能保险领域

全球人工智能保险市场正在迅速扩张,BGM通过收购度晓保站在了这个新兴行业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将为BGM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个性化保险产品和理赔效率方面。未来,BGM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保险领域的领导者。

保诚保险(PUK.US)和保德信金融(PRU.US)相比,保诚和保德信主要聚焦于传统保险产品,而BGM则通过AI驱动的解决方案,结合百度的大数据支持,能有效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并提升客户满意度,有望席卷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

保德信金融的AI 应用已经成熟,其估值增长更多依赖市场扩张和服务渗透率的提升;而BGM则处于技术变革的起步阶段,其AI赋能的成长性更强。随着度晓保平台的推出,BGM预计在数据精准化承保、个性化服务等领域展现优势,带动BGM客户数量将出现几何倍增,目前BGM现有客户总量约为1,680万人,有望在短期内超越保德信金融最新的1,800万客户量。

百度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是BGM的独特优势。与保德信金融相比,百度的技术能力和数据生态更为本地化、专注于高增长市场(如中国保险市场)。这种协同效应预计会在未来三年内显著提升BGM的估值。

BGM的估值明显低于同行,但这也意味着市场尚未完全认识到其未来的增长潜力。随着BGM在人工智能保险领域的强势布局,它的业绩将会有显著增长,估值一定会随之上升,股价将受到积极推动。

BGM的股价潜力

通过收购度晓保,BGM进入了人工智能保险市场,这一创新战略将推动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从而支持股价上涨。相比于保诚和保德信,BGM的估值较低,意味着市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BGM的增长潜力,未来有较大的上涨空间;随着人工智能保险市场的快速扩展,BGM将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总的来说,BGM目前的市值处于低估状态,而随着其人工智能保险业务的扩展,市值有望迎来显著的上涨。因此,对于我们这些看好创新驱动型增长的猴子们,BGM无疑会成为保险行业中的明星票。

Rucha Gupda 是 Magpie news 的分析师。您可以通过 info@magpienews.com 联系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咏竹坊的观点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