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影响,这家中国芯片巨头去年四季度业绩表现差强人意,更预告今年收入再录得低双位数降幅

重点:

  • 中芯去年四季度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环比倒退15%及18.1%,而本季的业务指引是收入环比再下跌10%至12%,反映管理层持续看淡公司前景
  • 美日荷三国就向中国禁运DUV光刻机一事达成协议,中芯业务首当其冲,而该项制裁措施的力度,更关系中国芯片业的未来

罗小芹

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业的不利影响持续浮现,中国芯片生产商龙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0981.HK; 688981.SH)上周四公布的去年四季度经营表现疲态毕露,期内收入下降15%至16.21亿美元(110亿元),为两年来首度录得环比降幅;此外,其净利润也环比减少18.1%至3.86亿美元。

除了体验到美国制裁的重压,中芯及其同行也开始感受全球芯片行业衰退的影响;在过去两年里,由于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芯片短缺,曾经令中芯成为受惠者。

按去年全年计算,中芯销售收入为7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3.6%,净利润为18.18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主要因为去年上半年、即美国国会于7月底通过《芯片及科学法案》前,其销售表现仍然理想所致。

如果参考季度毛利表现,足以显示中芯形势相当险峻。其毛利率从2022年首季度的40.7%,先小幅下跌至二季度与三季度的39.4%和38.9%,到四季度突然大挫至32%。更令市场震惊的是中芯给出今年首季度的指引,首先是预计收入环比再减少10%至12%,预测毛利率更腰斩至19%到21%,而全年毛利率仅在20%左右,远低于去年的38%。

中芯坦言,公司在尖端技术方面仍落后于竞争对手几代,加上近年来美国出台对华出口禁令,加剧中国芯片行业的扩展压力。消息公布后,中芯的股价连挫两个交易日,累录5.3%跌幅,反映投资者对这份业绩及其展望的反应较为负面。

管理层悲观

另外,随着经济不明朗因素增加,市场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减弱,中芯的业务高峰期已成过去。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财报电话会议表示,去年智能手机、计算机、家电的市场需求由强转弱,手机和消费领域的显示驱动类芯片,库存周期或高达三个季度,客户下单意愿明显减少。

在美日荷就DUV光刻机输华限制达成协议前,美国政府已祭出一系列芯片制裁措施,包括去年7月通过的《芯片法案》,向全球合资格晶圆厂提供高达527亿美元补贴和税收抵免,条件是晶圆厂未来十年不能在中国投资;此外,亦同时限制具超级算力的GPU芯片输华,最后连美籍公民和持绿卡人士、以及美国法人的所有雇员,都被禁止向中国芯片企业提供服务。

面对严厉制裁下,从中芯对2023年的展望,可见管理层对前景看法悲观。公司称,今年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基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预计今年全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双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产品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

中芯预计,今年的资本开支与去年相比大致持平,在持续投入过程中,毛利率将承受高折旧压力,公司会把握产能扩建节奏,以保证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中芯目标是持续盈利,并不保证盈利有增长。要留意的是,上述展望是假设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意思是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业的力度不再升级,而且全球对芯片需求稳定,这其实是非常乐观的情境。然而,近期美日荷已就限制向华出口低端型号的DUV光刻机达成协议,作为中国芯片代工制造业龙头、与台积电(TSM.US, 2330.TW)对目标中芯,很难期望在光刻机贸易获得友好待遇,而公司在现有的28纳米制程升级,已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台积电是全球芯片代工业的标杆,它在制程工艺已抛离韩国的三星电子(005930.KS)及美国的英特尔(INTC.US)最少一至两代,读者可以从两者技术水平差距,看看美日荷的新制裁措施如何打击中国芯片业发展。

制裁恐升级

论制程工艺,台积电正计划于2025年量产2纳米的芯片,但中芯还在14纳米制程芯片的良率挣扎,台积电承受的研发投入和设备折旧远较中芯大,去年仍取得令人眼红的59.6%毛利率,显见高端芯片市场有庞大商机,问题只是其他对手能否达到台积电的工艺水平。

美日荷就限制DUV光刻机输往中国一事达成协议,迄今未公开文本,应是美方希望给与日本及荷兰更大操作空间,现时协议最不清晰的地方是制裁范围。DUV应对的制程工艺是65至110纳米,参考目前中国制程需求最大的工艺范围介乎28至110纳米,如果三国加大制裁力度,令禁运范围最终覆盖至110纳米,对中芯的影响将会立竿见影,甚至会危害中国芯片业的未来。

面对制裁压力,中芯仍在中国扩大产能,全年资本开支暂时维持63.5亿美元。至去年底,中芯深圳已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也进入试生产阶段,但由于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将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以中芯去年的净利润推算,其最新市盈率约9.5倍,低于台积电的14.6倍,其相对落后的估值,反映中芯在面对国际围堵及需求减弱的双重不利条件下,投资者对其前景抱有戒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XX港元,升X%。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祖龙娱乐斥2,420万美元购理财产品

研发移动游戏的祖龙娱乐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资2,420万美元购入一系列理财产品,其中于上周斥1,260万美元购入债券挂钩票据,并以500万美元购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赎回票据。 另外,去年通过瑞银新加坡认购本金660万美元的24个月美元股票挂钩双赢本金返还票据。 公司表示,购入理财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阶段性闲置资金,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同时,通过风险考虑及比较不同报价后,认为可从认购事项中取得相对稳定收益,符合资金的安全及流动性目标。 祖龙娱乐周一平开报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rs of losses and thin profit margins leave 160 Health with few investment highlights

连年亏损毛利率低 健康160乏投资亮点

在线医疗平台健康160申港上市接连受挫后,近日终获港交所开绿灯,随即在港公开招股 重点: 公司连续亏损多年,今年首季亏损1,500万元 药物销售毛利率偏低,只有1%   刘智恒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开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香港新股市场,现在绝对是最好时代,公司能赶在这个风口上市,纵使未有亮丽的业绩,也可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2656.HK)两次申港上市均折戟沉沙,但今天看来并不是坏事,公司今年6月递交新的申请,本月初终获港交所批准,正好赶上这班冲刺中的香港新股市场列车。 根据招股书,公司发售3,364.55万股,每股售价最高14.86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超额500倍,集资约5亿港元 健康160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业务,一是以批发模式向企业客户(包括区域医药贸易公司、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他医药销售平台)提供医药健康用品,及以零售模式向个人用户销售产品。 另外是提供数字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公司透过健康160平台,整合线上及线下渠道的医疗健康服务,有效地连接医疗健康机构,医护人员及个人用户。 截至今年3月底止,健康160的平台累计连接超过44,600家医疗机构。同时,亦与超过90万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关系,注册用户达5,520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30万名。 健康160平台已具相当规模,但深入分析,公司的业务及财务仍然疲弱,存在一定问题。 三年累亏3.4亿 公司业绩表现乏善可陈,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及6.2亿元,收入似乎有点停滞不前,今年首三个月,收入更只有1亿元。 期间公司连年亏损,过去三年分别蚀1.1亿元、1.09亿元及1.07亿元,今年首季亏损同比收窄59%至1,550万元。即是说过去三年多,累计亏损达3.4亿元。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并不理想,虽然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22.5%,上升至今年首季度的27%,但仔细分析,发觉数字医疗的毛利率在今年首季虽高达80.9%,却只占整体收入的33%。相反占公司总收入64.3%的医药健康用品销售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1%跌至去年的1.4%,到今年首季仍停留在此水平。 至于公司的负债情况,似乎迟迟未能解决,2022年净负债一度高达3.8亿元,2023年虽跌至3,775万元,去年又反弹至8,514万元,今年首季进一步升至9,782万元。健康160解释,主要因为增加借款扩展解决方案业务,以及员工增加导致工资及福利开支上升。公司长期处于净负债的状况,投资者必然对此有所戒心。 经营现金续流出 健康160的经营现金流也是一大问题,过去几年一直在流血,由2022年至今年首季,分别录得现金流出4,239万元、6,453万元、5,605万元及1,328万元。公司解释是业务正处扩张阶段,要在营运能力、技术提升及市场拓展上进行大量投资,以致营运成本高企,导致经营现金流走。 面对各项不利的财务数据,公司强调长期发展策略明确,并已巩固了商业基础。目前,公司已建立多项收入来源,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260个城市。 公司相信,未来的关键是提升收入并要改善成本,现已采取一系列措来获取及挽留客户、深化用户参与度、提高技术及优化变现策略等。另外,公司通过标准化及自动化流程,利用数据分析提高营销的成本效益,专注影响力大的项目研发及精简行政职能,借以提升营运效率。 宜短炒暂忌长持 虽然公司明确指出目标,问题是最终能否达到?何时可以收支平衡?甚至是扭亏为盈,至今没有给出一幅蓝图。 事实上要买相似的公司,现阶段还是买龙头股较稳健,纵然京东健康(6618.HK)的延伸市盈率达38倍、药师帮(9885.HK)约67倍或平安好医生(1833.HK)250倍,估值一点也不便宜,但起码三家公司已有盈利,业务规模庞大,具有一定优势。 当然,在新股热下,投资者暂可考虑作短线买卖,长线似乎要持续观望公司上市后业务及股价表现才做决定。

简讯:不同集团通过上市聆讯 拟本月底启动IPO

据国内媒体报道,高端婴童用品制造商不同集团于周四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为其本月底启动IPO铺平道路。 根据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承销商,但不同集团尚未公布具体募资目标。 据更新文件披露,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5%,由上年同期的5.82亿元增至7.26亿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润按年增长72%,从2,820万元增至4,85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