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影响,这家中国芯片巨头去年四季度业绩表现差强人意,更预告今年收入再录得低双位数降幅

重点:

  • 中芯去年四季度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环比倒退15%及18.1%,而本季的业务指引是收入环比再下跌10%至12%,反映管理层持续看淡公司前景
  • 美日荷三国就向中国禁运DUV光刻机一事达成协议,中芯业务首当其冲,而该项制裁措施的力度,更关系中国芯片业的未来

罗小芹

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业的不利影响持续浮现,中国芯片生产商龙头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0981.HK; 688981.SH)上周四公布的去年四季度经营表现疲态毕露,期内收入下降15%至16.21亿美元(110亿元),为两年来首度录得环比降幅;此外,其净利润也环比减少18.1%至3.86亿美元。

除了体验到美国制裁的重压,中芯及其同行也开始感受全球芯片行业衰退的影响;在过去两年里,由于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芯片短缺,曾经令中芯成为受惠者。

按去年全年计算,中芯销售收入为7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3.6%,净利润为18.18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主要因为去年上半年、即美国国会于7月底通过《芯片及科学法案》前,其销售表现仍然理想所致。

如果参考季度毛利表现,足以显示中芯形势相当险峻。其毛利率从2022年首季度的40.7%,先小幅下跌至二季度与三季度的39.4%和38.9%,到四季度突然大挫至32%。更令市场震惊的是中芯给出今年首季度的指引,首先是预计收入环比再减少10%至12%,预测毛利率更腰斩至19%到21%,而全年毛利率仅在20%左右,远低于去年的38%。

中芯坦言,公司在尖端技术方面仍落后于竞争对手几代,加上近年来美国出台对华出口禁令,加剧中国芯片行业的扩展压力。消息公布后,中芯的股价连挫两个交易日,累录5.3%跌幅,反映投资者对这份业绩及其展望的反应较为负面。

管理层悲观

另外,随着经济不明朗因素增加,市场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减弱,中芯的业务高峰期已成过去。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财报电话会议表示,去年智能手机、计算机、家电的市场需求由强转弱,手机和消费领域的显示驱动类芯片,库存周期或高达三个季度,客户下单意愿明显减少。

在美日荷就DUV光刻机输华限制达成协议前,美国政府已祭出一系列芯片制裁措施,包括去年7月通过的《芯片法案》,向全球合资格晶圆厂提供高达527亿美元补贴和税收抵免,条件是晶圆厂未来十年不能在中国投资;此外,亦同时限制具超级算力的GPU芯片输华,最后连美籍公民和持绿卡人士、以及美国法人的所有雇员,都被禁止向中国芯片企业提供服务。

面对严厉制裁下,从中芯对2023年的展望,可见管理层对前景看法悲观。公司称,今年上半年行业周期尚在底部,外部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依然复杂,基于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预计今年全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双位数,毛利率在20%左右,产品折旧同比增长超两成。

中芯预计,今年的资本开支与去年相比大致持平,在持续投入过程中,毛利率将承受高折旧压力,公司会把握产能扩建节奏,以保证一定的毛利率水平。

中芯目标是持续盈利,并不保证盈利有增长。要留意的是,上述展望是假设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意思是美国制裁中国芯片业的力度不再升级,而且全球对芯片需求稳定,这其实是非常乐观的情境。然而,近期美日荷已就限制向华出口低端型号的DUV光刻机达成协议,作为中国芯片代工制造业龙头、与台积电(TSM.US, 2330.TW)对目标中芯,很难期望在光刻机贸易获得友好待遇,而公司在现有的28纳米制程升级,已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台积电是全球芯片代工业的标杆,它在制程工艺已抛离韩国的三星电子(005930.KS)及美国的英特尔(INTC.US)最少一至两代,读者可以从两者技术水平差距,看看美日荷的新制裁措施如何打击中国芯片业发展。

制裁恐升级

论制程工艺,台积电正计划于2025年量产2纳米的芯片,但中芯还在14纳米制程芯片的良率挣扎,台积电承受的研发投入和设备折旧远较中芯大,去年仍取得令人眼红的59.6%毛利率,显见高端芯片市场有庞大商机,问题只是其他对手能否达到台积电的工艺水平。

美日荷就限制DUV光刻机输往中国一事达成协议,迄今未公开文本,应是美方希望给与日本及荷兰更大操作空间,现时协议最不清晰的地方是制裁范围。DUV应对的制程工艺是65至110纳米,参考目前中国制程需求最大的工艺范围介乎28至110纳米,如果三国加大制裁力度,令禁运范围最终覆盖至110纳米,对中芯的影响将会立竿见影,甚至会危害中国芯片业的未来。

面对制裁压力,中芯仍在中国扩大产能,全年资本开支暂时维持63.5亿美元。至去年底,中芯深圳已进入投产阶段,中芯京城也进入试生产阶段,但由于瓶颈设备交付延迟,量产时间预计将推迟一到两个季度。

以中芯去年的净利润推算,其最新市盈率约9.5倍,低于台积电的14.6倍,其相对落后的估值,反映中芯在面对国际围堵及需求减弱的双重不利条件下,投资者对其前景抱有戒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博雷顿折让15%配股 集资2.5亿港元

电机制造商博雷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周日公布,拟配售最多1,000万股新股,占扩大后H股3.98%,配售价25.08元,较上交易日收报折让14.98%,集资总额2.51亿港元(3200万美元)。 公司公布,集资所得款项70%拟用于团海外光伏及储能项目的投资及开发;15%偿还计息借款;余额拟重点投入多模态大型模型驱动的无人驾驶矿卡协同调度系统研发、商业化及示范应用。 博雷顿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7.92港元,跌5.36%。该股于今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过去一个月累跌逾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中伟新材低位定价 首挂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产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挂牌平开报34港元,股价之后回软,中午收市报32.3港元,跌5%。 公司发售1.04亿股,每股售价34至37.8港元,最终以低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26.9倍,国际配售则录得超额3.08倍,集资净额34.3亿港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长17.4%至402亿元,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亿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升6.1%至213.2亿元,但盈利则下跌14.8%至7.53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作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约40%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余下1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oodbaby makes strollers

生育低迷关税打击 好孩子叫苦连天

全球最大婴儿手推车与安全座椅生产商好孩子,正受美国关税与中国生育低迷的双重打击 重点: 公司今年前九个月的收入下滑,在上半年录得小幅增长后再度转为收缩 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增长,正抵消美国市场的疲弱销售   谭英 当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086.HK)在2010年启动香港IPO时,受惠于新兴中产阶级家长渴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用品的需求,公司已连续17年成为中国婴儿手推车市场的领导者。其后,公司利用上市所得资金展开全球并购,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婴儿手推车及儿童安全座椅供应商。 除了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外,公司亦在1996年成为美国最大婴儿手推车供应商,并在七年后登上欧洲市场首位,为Quinny、Nike Kids和Tommee Tippee等品牌代工生产产品。 然而,受多项不利因素拖累,公司近期发展不再如此强劲,这些因素包括中国出生率下滑、本土消费者愈加谨慎,以及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些挫折在公司本月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中表露无遗,数据显示其表现较上半年已显乏力的业绩进一步恶化。 最新报告,好孩子国际今年首九个月收入按年下跌1.1%至64.2亿港元,在2025年上半年曾录得2.7%的收入增长后,再度陷入收缩。其中,内地gb品牌表现最差,期内收入大跌18.1%;旗下婴儿安全座椅品牌 Evenflo下滑 10.9%;设计谘询业务Blue Chip收入则按年下降19.9%,反映其客户在美国关税动荡下的脆弱性。 不过,上述跌幅在一定程度上被高端婴儿车品牌Cybex的增长所抵销。该品牌期内收入上升11.7%,并占集团总收入的57.5%,成为主要支撑来源。 公告发布后的四个交易日内,好孩子股价曾下跌4.2%,惟其后收复失地。然而,该股最新收市价1.19港元仍仅为其4.90港元上市价的五分之一。这对一家曾经看起来潜力无限的上市公司而言,显然称不上是一个亮眼的成长故事。 好孩子未在最新报告中披露盈利数据,仅提供有限资讯。但公司8月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跌43.7%至1.055亿港元;期内净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2.5%。因此,可以合理推测,相关盈利指标在第三季大概率持续恶化。 在中期业绩公布前不久发布的盈利预警中,公司将利润下滑归咎于美国业务疲弱,虽然其他地区的业务有所改善,部分抵销了相关影响。削弱盈利的其他因素,还包括为符合汽车安全座椅新监管标准而产生的额外成本,以及更高的推广与市场营销开支。 好孩子早期的成长,很大程度反映中国制造业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崛起历程,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规模进一步攀升。 公司由现年76岁的宋郑还创立,他曾是一名中学副校长,并于1989年至1993年期间负责学校附属工厂的管理。在政府鼓励民众创业的背景下,他发明了“推摇两用”婴儿推车,并以“好孩子”品牌推向市场,最终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产品名称。 全球并购扩张 2014年,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儿童安全座椅品牌Cybex,其创办人Martin Pos 目前仍出任好孩子董事会成员;同年又收购创立于1920年的美国公司 Evenflo。Evenflo最初以生产奶瓶起家,后来逐步将产品线扩展至儿童安全座椅与婴儿手推车等品类。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自今年4月起对婴童用品加征关税后,婴儿手推车、儿童安全座椅等主要品牌价格迅速上调,其中手推车平均涨价25%,儿童安全座椅平均涨价20%。这可能是令好孩子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按年下降3个百分点至 49.6%的原因之一,显示其关税成本转嫁能力受限,部分成本需自行消化。 由于美国市场占好孩子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约三分之一,上述关税冲击显然是个坏消息。不过,与同样在美国市场建立产品主导地位的其他中国制造商一样,好孩子亦正进行调整,而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仅约7倍,估值显得相对偏低。 好孩子国际在美洲地区的收入占比已被其欧洲业务超越,欧洲板块收入占比由…
Seeking a profile boost, Boxihe pivots to Hong Kong IPO

腾讯及启明创投撑腰 伯希和转攻港股上市

户外服品牌伯希和正申请在港上市,由于中国内地性能户外服饰人均支出仍远较美日低,伯希和所处的市场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重点: 获腾讯及启明创投入股 广告开支占比高,拖低2025上半年纯利增长   白芯蕊 中国零售业有回暖迹象,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升3%,好过市场预期,加上港股气氛仍炽热,除科技股寻求在香港上市外,高性能户外服饰及装备品牌商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也在港递交上市申请文件。 集团前身为险峰服装,由公司主席刘振2006年成立,最初只是经营海外品牌服装出口贸易,2012年推出旗舰品牌伯希和,随着品牌迅速获得认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伯希和跻身中国内地三大本土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市场份额达5.2%。 腾讯持股逾一成 伯希和原先计划在内地深圳交易所上市,但集团称由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市场,能提供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及股东基础,因此转到香港寻求上市。 上市前,集团股东阵容强大,当中包括腾讯(0700.HK)及内地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启明创投,分别持有10.7%和5.4%股权,至于大股东为刘振及其配偶花敬玲,合共持有63.2%股权。 虽然2019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但无阻户外服饰行业增长,单是中国市场规模从2019年1.7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2.03万亿元,复合增长达3.1%,当中伯希和主攻的功能性服饰的市场增长更快,同期复合增长达10.3%,占2024年中国户外服饰行业规模的23.9%,达4,843亿元。 随着户外活动越来越受欢迎,消费者越发重视服饰的技术特性、耐用性及功能性,市场估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达8,231亿元,相当于2025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加快至10.9%。 尤其是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人均支出仍低,参照2024年数据,人均支出仅73元,对比美国及日本,其人均支出分别达440元及170元,明显落后一大截,意味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未饱和,伯希和作为龙头之一,未来仍有增长空间。 第二大冲锋衣裤 特别是伯希和在冲锋衣裤行业表现突出,更是中国第二大冲锋衣裤品牌,冲锋衣裤为高性能户外服饰重要类别,为在户外活动中抵御极端天气而设计的高性能外套,公司在2024年市场份额6.6%,平均售价为400至1,000元,该业务在2024年及2025上半年毛利达5.81亿元和2.3亿元,占集团总毛利的55%和40%。 在销售上,内地线上零售生态发达,伯希和以网上直接面向消费者(DTC)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主,例如天猫、抖音及京东,当中线上门店数量由2022年的37家,增至2025上半年的62家,至于透过旗舰店及向电商平台销售所产生的收入,便分别占集团总收入76.5%和70.7%。 除线上布局外,伯希和为增加与消费者互动及黏性,正扩大线下销售渠道,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拥有163家线下零售店,主要位于内地一线及二线城市未来亦计划稳步实体零售店网络,重点关注经济实力强劲兼户外消费潜力高的城市。 广告占比逾四成 尽管集团积极布局线上与线下业务,带动2024及2025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94%和62.3%,但纯利增长却明显放慢,由2024年按年升86.3%,大幅放慢至2025上半年的3.7%增幅;其中集团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大幅攀升,分别由2023年和2024年的30.5%和33.2%,急增至2025上半年的41.5%,最终拉低伯希和纯利增长。 环顾香港上市的内地体育用品股中,包括安踏体育(2020.HK)、李宁(2331.HK)及特步国际(1368.HK),目前的预期市盈率为15.7倍、16倍及9.8倍,但市值差异大,当中安踏市值已超过2,200亿港元,李宁则不足500亿港元,特步市值更细,目前约150亿港元左右。 整体来讲,伯希和作为中国第二大冲锋衣裤品牌,若以15倍预期市盈率上市,其估值实属合理,一旦低于10倍,估值更吸引,但集团最大问题是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大幅攀升,一旦占比由升转跌,将有助盈利重拾增长,甚至有能力挑战安踏及李宁地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