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lays catch-up to U.S. in stablecoin rivalry

在美国正为链上金融制定规则之际,焦虑的中国正透过香港试图在虚拟货币世界中寻求突围

  

李世达

近年来,稳定币凭借其链上支付与清算能力,在虚拟资产市场中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美国在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积极推进稳定币立法寻求规则主导,中国则透过香港制度改革与中资券商的布局,试图在这场数字货币清算权争夺战中打开缺口,令全球货币清算的战场正式延伸至虚拟货币世界。

今年4月,美国《STABLE Act》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获得通过,要求稳定币发行商须持有银行牌照并接受联邦监管,而另一部更为严格的《GENIUS Act》近日也在参议院通过。美国的战略意图明确——将USDC、USDT等美元挂钩稳定币纳入官方体系,巩固其在链上金融中的主导地位。受此推动,Circle(CRCL.US)作为USDC的发行商,其股票在6月初上市至今已涨了3.8倍,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元链上清算优势的预期。

所谓稳定币(Stablecoin),是一种与特定法定货币挂钩的加密资产,常见如与美元1:1挂钩的USDT、USDC。其价值稳定性使其成为DeFi、跨境支付、代币化资产(Tokenized Assets)等场景中的首选清算工具。与比特币、以太坊等波动性极高的虚拟货币不同,稳定币强调的是可预期、可兑换、可用于支付结算的货币功能。

美国稳定币立法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消费者的保障与反洗钱的监管,更在于将稳定币纳入官方金融清算体系,使其具备跨境支付与资产清算的合规身份。这一步一旦完成,就意味着美元(或其他货币)透过稳定币“驻扎”在全球各个区块链与虚拟资产生态中,无需经由传统SWIFT或商业银行网络。

九成稳定币挂钩美元

根据数据提供商CoinMetrics,截至2024年底,全球流通中的稳定币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其中逾九成挂钩美元。这一事实意味着,即使在去中心化的Web3与虚拟资产生态中,美元依然透过稳定币维持其主导地位。

这对急欲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而言,显然是一场不容忽视的挑战。

由于中国明令禁止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活动,虽然积极发展数字人民币(e-CNY),但主要由央行主导,其封闭式设计难以在全球自由流通。在此背景下,中国对美元稳定币渗透亚洲、非洲等区域市场感到警惕。今年以来,中国官媒多次点名批评美国推进稳定币立法,称其本质是构建“数字美元霸权”。

不只是嘴上说说,中国也在展开具体行动。同样是6月,香港正式通过稳定币发牌制度立法,并于8月1日起实施,中国透过香港正式迈出参与数字资产国际清算体系的第一步。

与此同时,中资券商国泰君安国际(1788.HK)获准成为首家可于香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与托管服务的内地背景金融机构,象征着中国资本开始谨慎试水区块链金融。虽尚未直接涉及稳定币发行,但结合金管局提供的制度框架与监管路径,未来推动锚定人民币的稳定币并非不可能。

除国泰君安外,包括中信建投、海通国际等其他大型中资券商亦被传出正在积极研究入局可能性,甚至着手建立虚拟资产平台与风控模型。这种制度与商业的双向积极,显示香港可能成为人民币推动链上国际清算的试验场。

尽管与美国立法方式不同,香港采用的是行政指引与牌照制度,但其针对资产储备比例、资讯披露、清算透明度的规范已具备完整体系。更重要的是,它容许挂钩港币与人民币的稳定币发行,为未来更多中资金融机构参与创造制度空间。

目前来看,中国内地放宽虚拟货币管制的可能性仍然很低。由于缺乏较为开放的虚拟资产生态与参与空间,中国要追赶美元稳定币势必面对不少困难,但在香港或透过特定跨境用途上进一步的放松是可能的。透过香港作为特殊金融枢纽,以“受控实验场”方式发展人民币稳定币或其他清算方案,终究不会让中国在新一波货币竞争中缺席。

李世达,咏竹坊编辑。他的联络方式:shihtalee@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多点数智准备申请稳定币牌照

零售软件服务提供商多点数智有限公司(2586.HK)周四公告,公司正在筹备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并已通过公开市场HashKey Exchange购买比特币,其资金来源为本公司现有的现金储备。 公司称,已于今年2月与HashKey Group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公司将在HashKey Exchange开设交易帐户,双方将围绕数字资产交易、Web3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区块链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探索推出包括稳定币支付在内的技术服务,并推动稳定币在零售支付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消息公布后,周四多点数智股价一度升近九成,收市报11.14港元,涨23%,成交额达18亿港元(2.3亿美元)。公司去年底以每股30.21港元上市,首日挂牌暴跌54%至13.8港元,之后股价持续下滑,最低见4.78港元,目前股价虽有回升,仍较上市价下跌63%,市值由上市首日最高的270亿元,跌至目前约100亿港元。 多点数智主要为零售行业提供云基础数字零售SaaS平台服务,但其客户高度集中,近九成业务来自大股东张文中的物美集团系内公司。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YD supplier Cheng-Tech

比亚迪撑起九成收入 承泰科技能否靠毫米波雷达破局?

以性价比优势切入L2级以下智驾市场的承泰科技,在比亚迪“智驾平权”的大旗下快速崛起 重点: 公司主营成本更低的毫米波雷达,较激光雷达更具性价比优势 2024年公司收入约94%来自比亚迪    李世达 在汽车行业进入严重内卷与智驾平权的时代后,低价车款开始配备功能更齐全的辅助驾驶系统,令不少激光雷达厂商陷入成本与价格的挣扎之中。有着华为技术血脉、手握比亚迪(1211.HK; 002594.SZ)订单的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选择了一个较为不同的路径——毫米波雷达。 与禾赛科技(HSAI.US)、速腾聚创(02498.HK)等瞄准L3-L4高阶辅助驾驶市场的激光雷达企业不同,承泰科技选择聚焦于L0至L2+辅助驾驶层级的毫米波雷达市场,技术难度相对较低但市场基础更广,并透过产品定制与算法整合,在细分赛道建立起自身优势。 近日,承泰科技已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18C特专科技上市申请,期望借募资扩大产能与研发投资,国泰君安为其独家保荐人。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频段进行探测的感测技术,具备全天候、抗干扰强、成本低等特性。但相对的分辨率与精度较低,难以精准判断前方物体,使其在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中难以独当一面,需搭配其他传感器补足。不过,相较于造价动辄数千元至上万元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成本仅约数百元,且工艺并不复杂,成为推动大众化车型普及辅助驾驶功能的技术核心。 成立于2016年的承泰科技,主要专注于77GHz车载毫米波雷达的研发与生产,产品涵盖前向雷达、角雷达及中央计算雷达等。截至2025年6月,已推出七款核心雷达产品,覆盖L0-L2+辅助驾驶等级。 申请文件引用灼识咨询数据指出,公司2024年出货量达94.5万套,是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占率达9.3%,并在整体毫米波雷达市占4.5%,名列全国第三 。 华为技术血脉 公司创始人背景亦颇具看点。董事长陈承文与联合创始人周珂皆出身华为,前者为华为资深产品经理,后者亦曾任职于华为技术岗位。两人将华为在射频设计与嵌入式算法领域的工程经验带入新创公司,让承泰在毫米波雷达的信号处理与硬件整合上建立了坚实基础。 财务方面,公司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765万元、1.57亿元及3.48亿元,三年间收入翻五倍,增长显著。但营运仍处于亏损阶段,过去三年累计亏损约1.97亿元,去年亏损大幅收窄77%至2,176.8万元,且实现经营盈利1,507万元,同时毛利率亦逐年上升,自2022年的28.7%升至2024年的33.9%,反映出产品成本控制与议价能力正逐步提升。 然而,公司现金流状况略显吃紧,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587万元。若未来扩产或技术升级需求迫切,将需依赖更多融资以维持运营。 比亚迪贡献94%收入 事实上,承泰科技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与比亚迪的深度合作。自2022年成为比亚迪指定供应商后,公司毫米波雷达已搭载至比亚迪旗下超过20款车型。2024年,公司来自比亚迪的收入达3.2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高达93.6%。 今年2月,比亚迪挥舞“智驾平权”大旗,喊出“高阶智能驾驶不应是高价车的专利”,旗下大量1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承泰的4D毫米波雷达正是关键零部件之一。但这种结构性依赖意味着,只要比亚迪采购策略微调或转向其他供应商,对承泰带来的打击将极为剧烈。 其次,毫米波雷达的技术门槛相对低于激光雷达,缺乏足够护城河。同样深耕毫米波领域的还包括海康威视(002415.SZ)子公司森思泰克,该公司亦为比亚迪核心供应商,产品涵盖角雷达、前向雷达及环视雷达,其在研发、产能与资金实力上皆优于承泰科技。 而像华域汽车、长光华芯等集团背景雄厚的企业也积极布局毫米波市场,使得承泰在竞争中并不具备明显技术垄断力。中长期而言,承泰能否真正破局,在激烈竞争中构建独特优势,仍待观察。 去年5月,承泰科技完成C轮融资,投后估值为13.2亿元,对比市值约145亿元的禾赛科技、70亿元的速腾聚创,规模自是小得多。速腾聚创上市以来股价累跌近三成,美股上市的禾赛科技也跌了17%。相比之下,主打中低阶市场的承泰科技固然面向更广泛的OEM客户,但市场天花板与议价能力相对有限,仍需警惕未来成长曲线放缓的风险。若其未来能有效拓展新客户与出口市场、强化研发技术差异化,仍有机会在智驾普及浪潮中占得一席,但投资人恐怕更应将其视为“内卷型供应商”的代表,而非高科技独角兽。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iyunshan makes jujube oil

齐云山食品冲刺港股 能否挑动投资者的“味蕾”?

总部位于江西的齐云山食品,在南酸枣市场的份额达32%,是最新一家申请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零食制造商 重点: 齐云山食品成为过去三个月内第二家申请港股上市的果类零食制造商 营收增长37%、利润同比翻倍之际,公司称现有产能已达上限,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业务扩张 谭英 果类零食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数量不多但持续增加的制造商,期待自家的股票也能赢得投资者青睐。 继溜溜果园今年4月一马当先后,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周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齐云山食品营收规模仅为溜溜果园的三分之一,其IPO募资额可能相对保守,但亮眼的业绩增长仍对投资者具备吸引力。 两家企业皆有意效仿卫龙美味(9985.HK)的成功路径,这家以辣条闻名的零食生产商自2022年上市后股价表现亮眼,迄今累计上涨35%,当前市盈率为29倍,市值高达350亿港元(约合45亿美元)。参照卫龙的估值水平,齐云山食品的估值约为15.4亿元。 尽管规模较小且深耕酸枣这一细分零食领域,但在中国消费者日益追求健康零食替代品的趋势下,齐云山食品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申请文件显示,齐云山食品去年营收同比跃升37%至3.39亿元(约4,730万美元),净利润5,310万元,较2023年的2,370万元翻倍有余。去年毛利率达48.4%,亦表现亮丽。公司将业绩强劲增长归因于新增重要客户,以及线下经销商从2023年的162家增至去年的199家。 销售网络虽主要覆盖华东及华南地区,齐云山食品占据中国南酸枣零食市场32.4%的份额,该细分领域去年规模为18.8亿元。申请文件援引第三方数据显示,这家公司以0.6%的市占率,位列中国果类零食制造商第九位,该领域去年总产值达995亿元。 2019年至2024年,中国枣类零食板块年均增速达13.7%,远超果类零食整体市场8.5%的年均增速。去年中国零食行业规模达1.34万亿元,前两者均显著高于整体行业的4.4%年均增长率,凸显健康消费理念下,果类零食日益受到追捧。 当然,国外也有多种枣类,但将其作为果类零食用的习惯颇具中国特色。齐云山食品聚焦的崇义南酸枣,其鲜果口感酸甜,尺寸近似小李子。 海外研究机构如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将枣类誉为“超级食物”,原因是其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C。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枣类药材常用于治疗焦虑及失眠。 筹资扩产能 齐云山食品从个体农户采购原料,而非自建果园。近三年,当地农户平均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4元水平。公司的销售渠道仍以线下为主,但在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设有旗舰店。 公司拟将部分上市募资用于搭建电商及线上推广,同时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去年11至12月,齐云山食品位于江西崇义的唯一生产基地已满负荷。为应对需求增长,公司计划将年产能提升45.5%至16,000吨(约为去年8,348吨产量的一倍)。鉴于枣类的采收期集中在8至12月,且原料需预存后加工,配套冷库扩容也在规划中。 在申请文件中,齐云山食品表示:“若产品需求持续攀升,现有产能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制约公司发展潜力”。 这家企业的历史久远,1979年前身工厂成立,1990年获批使用当地名山“齐云山”注册商标。实际控制人为刘志高、刘继延兄弟两人,以及朱方永。 公司改制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90年代末,由51名职工购得资产,与一家香港公司组建合资公司。2022年,香港公司将股权转让给由11名自然人(含6名核心管理层股东)持有的有限合伙企业。为筹备上市,齐云山今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结束数年低迷,香港新股市场重拾活力,齐云山食品与溜溜果园加入赴港上市企业行列。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上市募资额达135亿美元,同比激增7倍,使香港成为同期全球规模最大IPO市场。 这一趋势既源于中企因地缘政治因素放弃纽约,转道香港上市,也因中国证监会调控沪深A股上市步伐,重点优先支持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淘宝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即时零售平台“淘宝闪购”周三宣布,启动总额达500亿元(69.76亿美元)的补贴计划,为期12个月,将直接补贴消费者与商家,借此加速推动大消费平台建设与服务升级。 在商家端,淘宝闪购推出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与免佣减佣等措施,保障利润空间、促进订单成长;在消费者端,则透过大额红包、免单卡与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强化购物吸引力。 淘宝闪购自5月上线以来成长迅速,官方指出目前日订单已突破6,000万单,并带动全国店家订单量月增逾100%。部分地区餐饮商家营业额较前一季翻倍成长,零售与花类商家亦明显受惠,吸引大量新客。另外,中国整体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亦从1亿单增长至1.6亿单,显示竞争正持续升温。 阿里巴巴港股周三逆市跌0.4%,报109.4元,美股则跌2.86%,报110.71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