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7.HK

半导体行业股份的中期业绩预告陆续披露,让市场对行业气候变化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窗口

 

买方研选

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企业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1347.HK; 688347.SH)本周一正式在上海科创板上市该公司筹集资金高达212亿元,使其成为今年A股最大规模上市筹资活动的同时,也成为继中芯国际(0981.HK; 688981.SH)和百济神州(6160.HK; 688235.SH; BGNE.US)之后,科创板历史上的第三大IPO。

该公司的股价当日开高走低,开盘曾大涨逾15%,但其后曾回落至迫近招股价的52元水平,收盘涨幅仅剩2%,或许侧面反映投资者对这个板块的看法颇为分歧。

事实上,从华虹的上市表现,加上半导体行业股份中期业绩预告的陆续披露,让市场对行业气候变化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窗口,而且相关看点也比较多。

值得留意的是,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仍在继续,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普遍业绩冲高。经历过前两年的资本开支高峰后,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开支转为负增长,但国内代表性半导体设备公司在首两个季度均表现较好。据某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刚刚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7亿至19.3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21%至155%,由此推算,预计单是二季度已实现净利润10.8亿至13.3亿元,相比一季度环比大增82%至126%。

去库存成功

存储芯片周期见底的信号最为明确,其价格经历过前期的大幅下跌之后,已经跌破上一轮周期低点,海外大厂纷纷表态减产保价。今年5月开始,存储芯片价格见底企稳,从近期某存储厂商发布的财报来看,二季度同比下滑速度明显放缓,并实现净利润环比增长27%。目前市场预期DRAM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可能触底反弹,三季度起DRAM和NANDFlash均价,均有望分别上涨7%和5%。

LED驱动芯片也在率先开始去库存,目前已进入补库涨价阶段,作为调整时间最早的IC细分领域,LED驱动芯片库存去化已至尾声,多数产品已进入8至10周的健康库存水平。

相对来说,与手机相关度较高的微控制单元(MCU)、射频、仿真及摄像头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去库存进度相对滞后。据国内某CIS龙头企业发布的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28亿至1.9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91.5%至94.3%,按此推算,该公司二季度实际上已录得净亏损,可见行业仍在去库存阶段未见明显回暖。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苹果公司(AAPL.US)正积极采用3D打印技术,预计新款Apple Watch Ultra的部分钛金属机构件,将采用3D打印技术。由于该技术可满足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和一体化等,应用领域广泛,但受制於高昂成本,很难大规模民用。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设备和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其应用领域也开始进入民用领域。如果苹果真的在Apple Watch Ultra中运用3D打印技术,可能标志该技术将正式走入消费电子等民用市场,值得市场关注。

本文辑录自机构投资者研究共享平台“买方研选”,原文网址请点击这里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宏桥折让一成 配股集资净额115亿

铝生产商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1378.HK)周一公布,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4亿股,占已扩大公司股本约4.03%。 每股配售价29.2港元,较本周一收市价32.3港元折让9.6%,亦较之前五个交易日均价33.36港元折让12.46%,集资净额114.9亿港元。 公司计划,将集资所得用作发展及提升国内及海外项目,并偿还现有偿务以优化资本架构,以及用作补充一般营运资金。 周二宏桥开市跌7.7%报29.8港元,过去一年公司股价上升15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E Holdings shores up its house with share buybacks, as revenue gains fail to impress

增收不增利业绩续下滑 贝殻靠回购撑股价

内地最大房地产中介贝殻的业绩持续下滑,集团不断回购力挺股价 重点: 公司第三季度盈利大跌至7.47亿元 今年已斥资6.75亿美元回购股份   刘智恒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意思是倾覆了的鸟巢,又怎可能有完整的鸟蛋。这句古语正好用来形容今天中国的房地产业,在疲弱的市场下,相关产业也难免受到波及,纵是内地房产中介龙头的贝殻控股有限公司(2423.HK,BEKE.US)亦难独善其身。 公司2024年的业绩开始回落,收入虽按年升20.2%至935亿元,盈利却不升反跌31%至40.78亿元。到今年上半年,收入上升24%至493亿元,但盈利按年仍要下跌7%至21.62亿元。 及至近日,贝殻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情况未见改善。期内收入231亿元,同比微增2.1%,可盈利却大幅下挫36.1%至7.47亿元。 收入增长而盈利下跌,原因是内地楼市持续下滑,公司主要盈利来源的中介业务受到相当影响。期内公司促成的存量房交易额达5,056亿元,同比虽增加5.8%,但为贝殻带来的收入则减少3.6%至60亿元。另外,新房交易金额下跌13.7%至1,963亿元,导致收入减少14.1%至66亿元。 成本上升佣金下跌 佣金的减少,一方面是贝殻对“贝联”(加盟“贝壳找房”平台的地产中介公司)收取的平台服务及加盟费,进行了激励性减免;另外,为稳定旗下品牌链家的中介人团队,贝殻提升了链家的经纪薪酬占比。还有,开发商负债累累,在市况不景下,也要将支付予中介的新房销售佣金压低。在这几方面影响下,挤压了贝殻的盈利。 面对困境,公司近年推行“一体三翼”新策略,一体是以房产中介为核心,包括促成存量房与新房的业务,三翼则涵盖了装修、租赁及房地产发展等三大板块。 不过,除了租赁服务的表现较佳外,装修业务在第三季收入43亿元,基本上与去年同期相若,而在新房成交减少下,装修业务未来的增长受到了局限。 物业发展是由旗下品牌“贝好家”负责,采用C2M(从消费者到制造商)的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精准的产品定位及设计。但物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较大,由发展到落成也需时,加上地产市况差,回报不太高,一旦楼市持续走弱,别说盈利,出现亏损也大有可能。 因此,贝殻业绩表现,很大程度还要倚重地产中介收入,但房产市场迟迟未见曙光,贝殻股价自然长期受压;即使今年港股表现亮丽,贝殻股价仍乏善足陈,过去一年从高位足足下跌了37%。 累计回购23亿美元 为提振股价,百无可施下贝殻只能祭出“回购”一招,自2022年9月开始至今年9月底,共斥资23亿美元购入公司股份,占回购前公司总股本约11.5%。单就今年回购金额已达6.75亿美元,而上季斥资金额更达2.81亿美元,创下近两年单季回购新高。 然而回购只属治标方法,业务上升带动业绩增长,才是支持公司股价的皇道之法。在楼市疲不能兴下,贝殻近几年的股价只是徘徊在30至50港元水平,若没有回购这救命法宝,股价跌幅或许更加惨不忍睹。 投资银行对贝殻的前景也不太乐观,瑞银本月初将其2025年至2027年的盈利预测,分别调低24%、29%及27%,并将评级由“买入”调低至“持有”,美股目标价由22.1美元下调至19美元,降幅14%。 潜力展现仍需时 贝殻目前的市盈率仍达34倍,延伸市盈率更高达39倍,足见现时的估值并不便宜,要股价有明显突破似是不切实际,只能偶尔因政府推出稳定楼市措施,才能推动股价短期上升,长远仍是要看楼市复苏情况。 事实上,楼市自2021年逆转回落后,贝殻展现强劲的抗跌能力,虽有个别年份出现亏损,大体表现仍算理想。近两年盈利虽然下跌,但收入持续上升,反映在市场的占有率日渐增加,只不过因楼市不景,佣金收入受到挤压。 我们认为,贝殻在逆境中仍能取得盈利,财务状况又十分健康,要捱过大市场的不景气应没问题;一旦楼市复苏,贝殻必然能率先受惠。长线来说,贝殻深具价值,问题是内地楼市何时见底转势,可能是两年,可能是5年,或许更漫长。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雷顿折让15%配股 集资2.5亿港元

电机制造商博雷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周日公布,拟配售最多1,000万股新股,占扩大后H股3.98%,配售价25.08元,较上交易日收报折让14.98%,集资总额2.51亿港元(3200万美元)。 公司公布,集资所得款项70%拟用于团海外光伏及储能项目的投资及开发;15%偿还计息借款;余额拟重点投入多模态大型模型驱动的无人驾驶矿卡协同调度系统研发、商业化及示范应用。 博雷顿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7.92港元,跌5.36%。该股于今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过去一个月累跌逾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中伟新材低位定价 首挂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产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挂牌平开报34港元,股价之后回软,中午收市报32.3港元,跌5%。 公司发售1.04亿股,每股售价34至37.8港元,最终以低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26.9倍,国际配售则录得超额3.08倍,集资净额34.3亿港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长17.4%至402亿元,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亿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升6.1%至213.2亿元,但盈利则下跌14.8%至7.53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作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约40%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余下1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