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9.HK
Fenbi specializes in civil service exam prep

中国多家教育科技公司争相在产品接入DeepSeek,这家公务员备考服务商只是其中之一

重点:

  • 粉笔去年下半年陷入亏损,六个月内收入下降15%
  • 多亏上半年表现强劲,公司2024年全年仍取得盈利,但因市场份额遭竞争对手蚕食,年收入下降8.3%

  

谭英

由于教育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趨激烈,它们竞相利用人工智能(AI),在就业市场不确定下,以此来吸引大批渴望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在中国,公务员有“铁饭碗”之称。

在线职业教育公司粉笔有限公司(2469.HK)在2月14日承认,去年收入下滑8.3%至27.7亿元(约合3.8亿美元),原因是中国考公群体的培训领域竞争加剧。近年来,这个细分市场变得尤为热门,因在当前就业市场疲软的环境下,每个职位都有80个候选人竞争。

但粉笔并不是唯一追逐该群体的公司,前些年中国打击课外辅导服务,一夜之间重创很多公司的主营业务,迫使它们寻找快速替代业务,许多公司纷纷加入了粉笔所在的领域。其中很多公司现在都争相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自今年1月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免费人工智能助手以来,这趋势已经开始加速。

粉笔的盈利预告中并非全是坏消息,由于员工费用减少,公司预计净利润至少为2.25亿元,较2023年增长19.3%。即便如此,接下来的几天里粉笔的股价仍下跌了10%。

他们可能是担心,公司去年下半年陷入亏损达 5,270万元,扭转了一年前盈利1.07亿元的局面。在2024年最后六个月,粉笔在调整后收益基础上,实现了收支平衡,这并不包括股权激励。即便是这样,也低于 2023年下半年的调整后利润1.57亿元。去年下半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4.9%至11.4亿元,较上半年3%的降幅扩大。

下半年业绩疲软,给去年的一系列好消息蒙上了一层阴影,首先是公司在6月11日宣布推出备考领域首批重要的人工智能工具,叫粉笔AI智能老师。随后,公司在7月25日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将2024年上半年利润增长240%归因于对技术的长期投资,以及在辅导和课程产品中,对人工智能和其他在线技术的应用。

粉笔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两款新的人工智能产品。但它并不是唯一拥抱人工智能的公司。它在公考备考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公教育(002607.SZ),在2023年就与濮阳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击败了粉笔,不过它在一众产品开发方面落后于粉笔。

DeepSeek淘金热

今年,中公教育宣布推出自己的DeepSeek系列,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教育科技公司好未来(TAL.US)和网易有道(DAO.US)这两家竞争对手,本月发布了类似基于DeepSeek的教育工具。粉笔没有缺席这场争夺战,宣布全面拥抱DeepSeek大模型,并将发布自己的大模型,“重构公职培训产业生态”,实现“运营效能指数级提升”。

炒作关注度的背后,是中国就业市场极不稳定,使得每年中央和省级公务员考试,变成应届毕业生的梦想之地。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逾320万人拿到了准考证,去竞争3.97万个职位。华图教育援引官方数据称,最受欢迎的职位,是一个职业教育协会的初级工作人员,吸引了多达10,665人报名。

最新的总体比例为80名应聘者竞争一个岗位,高于2023年的77:1。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的数据,随着疫情过后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失业率飙升,16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高达17.6%。有人估计实际数字可能会更高。

为考公人群提供培训是粉笔的核心业务,它的小班培训课程线上线下都有,每个班30至60名学生,授课时间30至120天,收费7,000多元。去年上半年,这类小班培训班的收入略高于1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63%。

根据粉笔去年8月发布的中期财报,由于竞争加剧,收入开始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从2023年同期的3.703亿元大幅下降至2.2亿元。随着财务状况恶化,粉笔将全职老师的人数从2023年同期的3,536人,削减至去年中的3,145人。

粉笔是2015年首批专注于公务员考试辅导的公司之一,当时它是猿辅导创业团队的一部分,猿辅导曾被视作教育科技独角兽,开发出在线辅导应用程序猿辅导。粉笔于2023年1月在香港上市,是2021年监管部门严厉打击K-12辅导以来的首宗教育科技IPO,募资1.98亿港元(2,550万美元),市值达到200亿港元。

自那以后,随着其他公司在打击行动后纷纷涌入粉笔的细分市场,该公司的势头逐渐减弱。自IPO以来,该股已缩水逾70%,市值降至仅62亿港元。其市销率(P/S)为2.02倍,仅为好未来4.29倍的一半,不到中公教育9.76倍的四分之一,不过高于有道的1.65倍。

粉笔直到2023年才实现盈利,当年营收30亿美元,利润1.89亿元。虽然公司2024年全年仍保持盈利,但下半年再次陷入亏损并不是一个好兆头。随着新入局者加剧公务员考试辅导领域的压力,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行业竞品可能会开始变得越来越相似,因为它们都会越来越多地使用DeepSeek和其他AI工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只松鼠香港IPO获中国证监会放行

中国证监会上周宣布,零食制造商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获赴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备案通知书,此举为该公司的上市进程扫清了重大监管障碍。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国庆长假前一日(9月30日)于官网发布的公告,三只松鼠计划通过此次IPO发售8,150万股。该公司已于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则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据该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上半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0.7亿元增长约8%,至54.8亿元。但其同期净利润却从2.9亿元骤降52%至1.38亿元。 作为越来越多在沪深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之一,三只松鼠近期申请赴港二次上市以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并提升国际知名度。年初至今,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的股价累计下跌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市场带动 小牛电动第三季销量大增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销售46.6万辆,按年大增49.1%,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出货45.1万辆,按年增长超过70%,为今年来最高增速;国际市场出货则为14,418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销量。 年初至今,公司总销量已达101.9万辆,较比去年同期69.8万辆增长约46%,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渠道扩张、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提前备货以应对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规范。 今年7月,小牛电动推出两款旗舰新车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强调续航、效能与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费者偏好。 销量公布后,小牛电动美股周一大涨23.01%,收报5.56美元,今年以来该股已升212.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ixue buys Fulu beer

上市后首次重大收购 蜜雪冰城涉足精酿啤酒

这家头部奶茶连锁企业将以4,000万美元收购福鹿家51%股权,后者是国内领先的精酿啤酒连锁运营商 重点: 蜜雪冰城斥资2.856亿元收购头部啤酒饮品连锁运营商控股权,意在突破竞争白热化的现制茶饮赛道 标的公司福鹿家实控人为蜜雪冰城首席执行官配偶,但交易定价似乎经公允协商    阳歌 当现制茶饮企业在渐趋饱和的市场中光环褪色,行业龙头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2097.HK)认为,转向新式饮品将成为其下阶段增长引擎。这家以6至10元平价奶茶及冰淇淋闻名业界的公司,上周宣布进军啤酒领域开拓新蓝海,此举为其今年3月港股上市之后首次重大并购。 蜜雪冰城宣布以2.856亿元(约合4,000万美元)收购福鹿家(郑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后者在全国经营约1,200家门店,其啤酒饮品售价约为每杯(500毫升)6至10元。蜜雪表示,并购资金源于自有现金储备,截至6月末公司坐拥逾170亿元充沛现金流,其中主要部分来自IPO募集的4.44亿美元。 此次并购与蜜雪业务高度协同,通过引入针对熟龄客群(即啤酒消费人群)的饮品线,对现有奶茶、冰淇淋、咖啡核心产品矩阵形成有效补充。标的公司以“福鹿家”品牌运营,产品定价策略与蜜雪基本趋同。福鹿家同样采用蜜雪式加盟模式,该模式助力后者在国内及全球12大市场构建起超53,000家门店网络。 二者商业理念高度雷同不难理解,因掌舵者实为夫妻关系。蜜雪灵魂人物是首席执行官张红甫,福鹿家则由其妻田海霞实际控制。并购前,田海霞通过直接持股60%及控制郑州麦浪同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80%股权(后者持有福鹿家20%股权),合计掌控福鹿家约76%权益。 此类高度关联交易必将引发投资者严格审视,市场担忧存在向田海霞输送利益的嫌疑。不过,深入剖析财务数据可见,交易双方在标的估值层面力求公允(具体分析详见后文)。且从战略维度考量,此项并购具较强合理性。 市场反应深刻印证这一点。公告次日(上周四),蜜雪股价应声上涨2.7%,周五却又回吐全部涨幅。来得容易去得快,但无显著负面波动,表明投资者既未过度担忧也未反应亢奋,究其根源或在于福鹿家规模相对并购方体量而言仍较有限。 蜜雪上市以来股价近翻倍,目前以25倍市盈率高居行业估值榜首。对照同业,竞争对手霸王茶姬(CHA.US)、茶百道(2555.HK)及古茗(1364.HK)市盈率分别为23倍、20倍和19倍,规模较小的沪上阿姨(2589.HK)则为32倍市盈率。 受本土市场日趋饱和影响,未来一年所有企业均承压。一些分析师同时预警,随着外卖平台大幅削减推高现制茶饮销量的高额补贴,该行业群体现行销售额增速或于年底急剧放缓。此轮外卖补贴始于今年早些时候,由电商巨头京东入局所致。 估值公允 下文将详析福鹿家核心经营指标。这家公司体量虽远逊蜜雪,但增长潜力显著且赛道优势突出。首当其冲的是竞争格局,相较于奶茶咖啡行业,国内啤酒连锁市场成熟度明显偏低,福鹿家面临的对手远少于蜜雪。 蜜雪未披露中国啤酒市场,特别是啤酒门店的具体行业数据。但可合理推断,以1,200家门店规模计,福鹿家即使尚未登顶,也属该细分赛道头部运营商。公告显示,除传统精酿鲜啤外,公司还提供果啤、茶啤乃至奶啤等“中式特调”系列产品。 过去12个月,福鹿家实现营收约1.5亿元,仅相当于蜜雪截至6月的财年290亿元收入的二百分之一。这一体量恰与并购估值形成呼应,按收购价推算,福鹿家整体估值约5.71亿元,约为蜜雪当前1,430亿港元市值的二百三十分之一。 去年,福鹿家实现扭亏,从2023年亏损153万元转为微利107万元。鉴于盈利绝对值有限且波动较大,蜜雪指出宜采用销售指标估值。据此测算,并购交易对应市销率约3.45倍,虽处相对高位,但仍低于蜜雪自身4.56倍的市销率水平。 尽管我们对初现盈利企业常持审慎态度(因利润或源于创造性会计处理),但基于销售指标的估值体系表明,蜜雪在交易定价中恪守公允原则,未因实控人夫妻关系支付显著溢价。 从战略协同维度观察,此次并购确实具备高度合理性。蜜雪在公告中多次强调,该交易不仅助其“成长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食品饮料品牌”,亦将借力集团庞大供应链体系与规模采购优势,赋能福鹿家加速发展。 蜜雪表示:“该投资后,本集团的产品品类将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平价产品的共同需求,践行本集团‘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的使命。” 纵使全球市场对牛奶啤酒或茶味啤酒的接受度尚存变数,我们认同啤酒饮品产品线的补充确将助力蜜雪开拓产品与客群新赛道。依托蜜雪的雄厚资源禀赋,若福鹿家借此次并购推动啤酒业务步入新增长周期,其未来大规模扩张也在情理之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obotics stocks in vogue again as Youibot rushes to list

机器人股继续热炒 优艾智合赶风口上市

在国家致力扶持下,机器人产业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优艾智合也不甘人后申港上市 重点: 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升27.6% 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近8.4亿元   刘智恒 股票市场从来不缺故事,去年炒卖炽烈的人工智能,今年这股热风已吹到机器人股,几家业内龙头已接连在港上市,股价亦节节高升。看到这个风口,专注于移动操作机器人的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已递交香港上市申请。 优艾智合是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所谓“具身智能”,是指有行动的一种智能系统,主要基于物理实体,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 在“具身智能”下,又分为智能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前者主要是具有物理的身体,并能够与物理世界构成感知、思考、交互和行动的能力。它可以是轮式、轮带式、复合型、甚至机械臂类型的机器人。后者是除了制造得像人外,功能和思考行为都模拟人的一种机器人,是具身智能体的最佳载体。 按功能区分,机器人又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自主移动机器人,主要负责移动和感知,在环境中自主穿梭。二是移动操作机器人,即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础上,增加机械臂的操作功能。第三类是协作机器人,专注于与人类协同,强调在安全前提下的互动和协作。 投资者星光熠熠 优艾智合则主力发展具身智能的移动机器人,主攻工业范畴。公司由90后张朝辉成立,张是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生,2017年带着几位师弟南下深圳创业。经过一番探索,张朝辉决定主力针对智能制造领域和智能巡检领域,成为半导体及电子制造、电力行业、能源冶炼等多个场景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花了四年时间,优艾智合成为国内工业移动机器人行业中一家头部企业,期间又获得众多星级投资机构入股,分别有海纳华、蓝驰创投、孙正义的SBVA、SOSV 、深圳松禾、IDG旗下的Sharp Dynasty等。 收入上升亏损扩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7,790万元增至2.55亿元,但亏损持续不断,分别为2.35亿元、2.6亿元及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1.27亿元,同比上升27.6%,却亏损高达1.4亿元,同比扩大36%。即过去三年半,收入纵使持续上升,亏损却迟迟未能改善,累计亏损达8.4亿元。 公司的负债情况也在持续扩大,负债净额由2022年的8.59亿元,增至去年的13.74亿元,今年上半年更上升至15.4亿元。 期内,经营活动也持续录得现金流出,虽然去年经营现金流出情况已有改善,从2022年的负1.73亿元降至负7,946万元,但今年上半年又再回升,出现经营现金流出1.06亿元,同比扩大67%。 毛利率改善行业前景佳 优艾智合虽持续亏损,负债高企及现金流出,但好消息是公司的毛利率逐渐改善,过去三年分别为11.2%、26.1%及35.2%。今年上半年更升至38.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反映公司能将制造成本调低,以及渐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理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去年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92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569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0.4%。中国的市场规模在2024年为3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620亿元,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3%。 从报告所示,反映市场正处高速发展,而去年在中国,按收入计算,优艾智合在该业务领域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7.1%。当市场在持续向上,作为龙头的优艾智合肯定可以成为一大受惠者。 现时香港上市的机器人股中,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若按市销率计算,最高为越疆(2432.HK)的72倍,优必选(9880.HK)与地平线(9660.HK)均在55倍水平,黑芝麻智能(2533.HK)约28倍,极智嘉(2590.HK)为17倍。我们可剔除估值过高的越疆,而优必选与地平线的规模远大于优艾智合,因此以黑芝麻及极智嘉为参考,取其中位数约22倍计算,估值可超过50亿港元。 当然,今年香港新股市场热爆,加上优艾智合又在市场的风口,有国家政策扶持,成功上市应无悬念,只要定价不过高,短炒获利机会甚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