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9.HK
Fenbi specializes in civil service exam prep

中国多家教育科技公司争相在产品接入DeepSeek,这家公务员备考服务商只是其中之一

重点:

  • 粉笔去年下半年陷入亏损,六个月内收入下降15%
  • 多亏上半年表现强劲,公司2024年全年仍取得盈利,但因市场份额遭竞争对手蚕食,年收入下降8.3%

  

谭英

由于教育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趨激烈,它们竞相利用人工智能(AI),在就业市场不确定下,以此来吸引大批渴望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在中国,公务员有“铁饭碗”之称。

在线职业教育公司粉笔有限公司(2469.HK)在2月14日承认,去年收入下滑8.3%至27.7亿元(约合3.8亿美元),原因是中国考公群体的培训领域竞争加剧。近年来,这个细分市场变得尤为热门,因在当前就业市场疲软的环境下,每个职位都有80个候选人竞争。

但粉笔并不是唯一追逐该群体的公司,前些年中国打击课外辅导服务,一夜之间重创很多公司的主营业务,迫使它们寻找快速替代业务,许多公司纷纷加入了粉笔所在的领域。其中很多公司现在都争相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自今年1月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免费人工智能助手以来,这趋势已经开始加速。

粉笔的盈利预告中并非全是坏消息,由于员工费用减少,公司预计净利润至少为2.25亿元,较2023年增长19.3%。即便如此,接下来的几天里粉笔的股价仍下跌了10%。

他们可能是担心,公司去年下半年陷入亏损达 5,270万元,扭转了一年前盈利1.07亿元的局面。在2024年最后六个月,粉笔在调整后收益基础上,实现了收支平衡,这并不包括股权激励。即便是这样,也低于 2023年下半年的调整后利润1.57亿元。去年下半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4.9%至11.4亿元,较上半年3%的降幅扩大。

下半年业绩疲软,给去年的一系列好消息蒙上了一层阴影,首先是公司在6月11日宣布推出备考领域首批重要的人工智能工具,叫粉笔AI智能老师。随后,公司在7月25日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将2024年上半年利润增长240%归因于对技术的长期投资,以及在辅导和课程产品中,对人工智能和其他在线技术的应用。

粉笔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两款新的人工智能产品。但它并不是唯一拥抱人工智能的公司。它在公考备考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公教育(002607.SZ),在2023年就与濮阳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击败了粉笔,不过它在一众产品开发方面落后于粉笔。

DeepSeek淘金热

今年,中公教育宣布推出自己的DeepSeek系列,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教育科技公司好未来(TAL.US)和网易有道(DAO.US)这两家竞争对手,本月发布了类似基于DeepSeek的教育工具。粉笔没有缺席这场争夺战,宣布全面拥抱DeepSeek大模型,并将发布自己的大模型,“重构公职培训产业生态”,实现“运营效能指数级提升”。

炒作关注度的背后,是中国就业市场极不稳定,使得每年中央和省级公务员考试,变成应届毕业生的梦想之地。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逾320万人拿到了准考证,去竞争3.97万个职位。华图教育援引官方数据称,最受欢迎的职位,是一个职业教育协会的初级工作人员,吸引了多达10,665人报名。

最新的总体比例为80名应聘者竞争一个岗位,高于2023年的77:1。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的数据,随着疫情过后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失业率飙升,16至24岁人群的失业率高达17.6%。有人估计实际数字可能会更高。

为考公人群提供培训是粉笔的核心业务,它的小班培训课程线上线下都有,每个班30至60名学生,授课时间30至120天,收费7,000多元。去年上半年,这类小班培训班的收入略高于1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63%。

根据粉笔去年8月发布的中期财报,由于竞争加剧,收入开始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从2023年同期的3.703亿元大幅下降至2.2亿元。随着财务状况恶化,粉笔将全职老师的人数从2023年同期的3,536人,削减至去年中的3,145人。

粉笔是2015年首批专注于公务员考试辅导的公司之一,当时它是猿辅导创业团队的一部分,猿辅导曾被视作教育科技独角兽,开发出在线辅导应用程序猿辅导。粉笔于2023年1月在香港上市,是2021年监管部门严厉打击K-12辅导以来的首宗教育科技IPO,募资1.98亿港元(2,550万美元),市值达到200亿港元。

自那以后,随着其他公司在打击行动后纷纷涌入粉笔的细分市场,该公司的势头逐渐减弱。自IPO以来,该股已缩水逾70%,市值降至仅62亿港元。其市销率(P/S)为2.02倍,仅为好未来4.29倍的一半,不到中公教育9.76倍的四分之一,不过高于有道的1.65倍。

粉笔直到2023年才实现盈利,当年营收30亿美元,利润1.89亿元。虽然公司2024年全年仍保持盈利,但下半年再次陷入亏损并不是一个好兆头。随着新入局者加剧公务员考试辅导领域的压力,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行业竞品可能会开始变得越来越相似,因为它们都会越来越多地使用DeepSeek和其他AI工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牛电动次季销量按年增长36.6%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销售电动出行产品350,090台,较去年同期的25.62万台增长36.6%。 其中中国市场销售318,719台,占总量约91%,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长53%;国际市场方面,小牛电动第二季销售31,371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销售数据涵盖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 公司表示,于“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小牛多款高端车型在天猫、京东与抖音平台均登上销售排行榜,有效巩固其于中国高端智能两轮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牛电动股价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报3.42美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绿城半年销售跌11% 前董事长港机场被带走

内房开发商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销售数据,今年首六个月,集团合同销售金额803亿元,涉及的面积为229万平方米,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为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8亿元下跌11.3%。 6月份绿城自投项目的销售金额为142亿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价则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内地媒体早前报道,绿城中国前执行董事及董事长张亚东,5月底时在香港机场准备飞往加拿大时,于登机口被带走,但具体因何事则未有披露。张亚东曾任大连副市长,2016年调往央企中交集团,至2018年被派往报掌绿城。至今年三月,绿城突然公布张亚东呈辞。 绿城周二平市报9.77港元,公司在过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泰国对中国游客吸引力下降

财新报道称,据航班管家的数据估计,今年七八月旅游旺季,中国航司计划执行中泰航线班次达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赴泰旅游人次降至195万,同比减少33%。 财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包括演员王星赴泰时被绑往缅甸诈骗园区。其他担忧还包括地震,以及泰铢对人民币升值,导致赴泰旅游成本上涨。 当中国游客对泰国兴趣减退之际,他们正涌向日韩等亚洲地区。中国航司计划,于七八月执行中日航线的航班达25,300架次,同比增长35.3%;中韩航线计划执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长13.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ong Kong Robotics’ stock soars on robotics pivot, but does it have legs?

华丽转身股价狂飈 港仔机器人价高势危?

一家三四线香港上市公司,突然变身机器人公司,股价即如脱彊野马,一路狂奔 重点: 公司去年度业绩蚀1.4亿港元,已连续亏损五年 年初与达闼组成合资企业,摇身一变成为机器人公司 刘智恒 赶潮流,追风口,从来是股票市场的本质;要数今年的热门行业,肯定是机器人,地平线机器人(9660.HK)、越疆(2432.HK)及优必选(9880.HK)等,年初以来均升幅由五成至逾倍,但要说在港股上的真正赢家,港仔机器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370.HK)的升幅才是王者,年初至今上升超过5倍。 公司近日公布一份不堪入目的年度业绩,收入大跌45.6%至1.16港亿元,亏损则续扩大5.3%至1.38亿元。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1,132万港元、商誉减值亏损2,182万港元、物业厂房减值及设备减值3,937万港元。 一遇达闼便化龙                              为何业绩表现乏善可陈,股价又能忽然爆升?原来一切缘于年初的一项合作协议!时间回到今年情人节,当时港仔机器人的名称仍叫国华控股(今年五月才易名),与内地的达闼机器人签订框架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国华占股51%,达闼占股49%,目标是开拓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民用产品。 国华在两年内协助合资公司募集足够资金,达闼则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授予合资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全资附属。 过去香港市场的一些三四线公司最擅长的伎俩,就是转型资本市场最热炒行业,通常透过收购或合并而进入风口市场,当股价被不断推升,往往会作出连串集资行动。港仔机器人的情况似乎有点类同,他们最终能否成功,暂时仍是未知数。 小米2023底发布首部电动车SUV7时,我们曾发表 “雷军造车,一往无前”一文,从小米的往绩,主事人的能力,及公司财力去分析,结论是雷军成功机会相当高。我们不妨按此框架,分析港仔机器人的成功机会。 国华业务强差人意 首先,不妨看看港仔机器人过往业务,当你翻开资料,大抵会吓一跳,竟然有多项主业,包括商品买卖、证劵及期货经纪、物业经纪、地热能供暖制冷、楼宇建筑承包、特制技术支援、项目管理、集中供热及融资租赁。 要知道,今年初国华控股市值还不到6亿港元,业务之分散,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可谓佼佼者,公司重点在哪儿?如何去营运及发展各业务?资源又怎样分配? 观乎去年业绩,除个别业务外,其余全部见红。部分业务更是问题多多,其中在运城的供热业务,因未能符合牌照要求,被勒令终止,结果公司要将该业务出售。 融资租赁方面,因未能履行监管要求,被政府部门禁止有关经营,最后要终止业务并出售。另外,今年亦公布将金融控股公司出售。 楼宇建筑承包业务,旗下的陕西江威涉及多宗诉讼,涉资达4,556万元,以致部分资产被冻结。至于公司的中介业务,旗下上海轩美房地产经公司涉及多宗诉讼,涉及金额106万元。从过往的业务看,公司的发展方针及经营管理似大有关题,现在转搞机器人公司,成功概率确实令人存疑。 达闼连年亏损 我们再看达闼机器人,说不定其有能力让港仔机器人迈向美好前景。事实上,达闼并非吴下阿蒙,反之曾是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机器人企业,软银及富士康均是主要投资者,估值一度冠绝同行。 公司2015年由曾任职贝尔实验室及中移动通信研究院首任院长的黄晓庆成立,专注云端智慧机器人技术,2023年完成C轮10亿融资后,估值达到223亿元。 然而,人型机器人在商业市场仍属起步阶段,公司不断烧钱,2019年准备赴美上市,不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管制黑名单,集资不成,苦苦支撑,近年屡传资金链陷断裂之危。今年4月在社交平台及媒体消息,公司在上海、北京及深圳等地,有数百员工被欠薪,位于广州的公司,更被断水断电。 达闼往绩也是乏善可陈,亏钱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似是看不到明天,以致原有投资者不愿再注资,公司已陷于危急存亡之秋,它又能为港仔机器人带来多少业务,何时才可扭亏为盈? 一场烧钱的竞赛 投资机器人行业,大部分企业在烧钱阶段,因此企业要有充裕的资本才能继续前行。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早前表示,人形机器人面临技术成本高企,远超出顾客愿付费用。其次是许多企业所谓的应用场景,实际是想象出来,并非实际需要。 港仔机器人长期亏损,截至今年3月底,手头资金只有5,000万港元,凭什么去支撑这场烧钱的游戏?虽然港仔机器人上月宣布签定四份合作框架协议,但靠一个香港市场,能为公司带来多少生意?相信投资者也别抱太大期望。 然而,在机器人热潮下,港仔机器人的概念相信会受到一定追捧,股价或再创新高,但何时能盈利就别太乐观。再者,股价经过一轮急升猛涨后,投资者现阶段追入,风险高值博率低。别忘记,股价大升后,未来公司很大机会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股价将会十分波动,投资者只适宜投机性买卖。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