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第一股之称的卫龙美味即将展开港股上市大计,但受市况影响,其估值比去年大减近半

重点:

  • 卫龙美味第三次叩门港交所,最终通过上市聆讯,消息指公司计划筹资5亿美元,上市前融资的估值约328亿元,两者均比去年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时腰斩近半
  • 其销售额维持增长,但盈利能力倒退,因此计划把产品推向海外,以寻求新增长点

罗小芹

中国嗜辣的年轻人,对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的辣味休闲食品不会陌生,因为这家零食企业的95%消费者在35岁或以下,成为新世代族群最喜爱的辣味品牌。

2021年5月初,卫龙美味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报当时公司有意募集10亿美元(67亿元),但未能在规定的6个月期限内得到上市许可;它同年11月再接再厉,但6个月后仍然未能通过聆讯。渴求上市的卫龙随即第三度叩门,直到6月27日,港交所更新文件显示该公司已通过上市聆讯,联席承销人为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

然而,随着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它的估值在一年内大幅缩水。去年5月,卫龙进行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也是唯一一次融资,引入中信产业基金、高瓴资本、红杉中国、腾讯投资与云锋基金等重磅投资者,当时投资方给予的估值高达610亿元。

然而,该项融资活动因卫龙上市计划延后而重新协商,至今年5月完成结算,上述投资团最终斥资约44.3亿元认购该公司约13.5%股权,令卫龙的估值大跌近半至328亿元。此外,有报道引述市场消息称,卫龙这次上市募集的资金,也会减少一半至5亿美元。

盈利能力减

卫龙主营辣味休闲食品的销售,产品分为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等三大类别,主要的单品有大面筋、小面筋、魔芋爽及小辣棒等。根据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按去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但市场份额只占6.2%,主要因为休闲食品市场极度分散,以及准入门槛不高。

卫龙近年业务增长有步入瓶颈之势,去年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16.5%,但净利润仅增长1%至8.27亿元。虽然拉低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是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上升,但反映实质业务的调整后净利润9.08亿元,也只是同比增长10.6%,仍低于营收增速近6个百分点。

更要留意的是,去年度卫龙录得一笔约1.53亿元的“其他收入净额”,当中1.35亿元来自政府补助,如果不计算这笔收入,卫龙的净利润或调整后净利润都已出现倒退,反映公司有需要寻求业务新增长点,以保持盈利能力及市场地位。

去年度卫龙旗下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的销售额,分别为29.2亿元及16.6亿元,同比增长8.5%及42.5%,毛利率分别为35.9%及22.7%。其中四个主要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和小面筋)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至于近年新推出的“豆制品与其他产品”,去年销售额仅2.18亿元,同比倒退17%,也低于2019年的2.45亿元;其毛利率37.9%虽然较高,但由于未受客户欢迎,可见公司利用新产品扩大收入来源的策略未能成功。

卫龙在中国市场已建立颇具规模的全国性经销网络。截至去年底,公司与超过1,900家线下经销商合作,覆盖了全国约69万个零售终端。但值得留意的是,该公司的经销商数量过去三年持续减少,由2019年底的2,592家,明显流失至去年底的1,924家。

依赖经销商

该公司虽然有发展互联网销售渠道,但去年线上直销收入仅2.51亿元,占整体收入5.2%,反映其依赖经销商的情况难以改变。因此,卫龙的招股文件也在风险因素中表明,公司依赖第三方经销商将产品投入市场,但却未必能控制经销商及他们旗下的次级经销商与零售商,若对方减少订单、未能延续经销协议或增加销售竞争对手的产品,其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虽然如此,卫龙仍计划扩充产能,打算把上市筹资的部分所得扩展现有厂房,在2025年前将三项产品种类的总产能增加约17.5万吨,比去年底的总产能增加约一半,并计划在华东地区增设一家工厂,2023年投产,令各类产品的总产能再增加5.94万吨。

事实上,卫龙的产能规划足以应付本土需求,但在增产背后拥有一个远大目标──拓展海外市场,把旗下口味独特的零食推广至其他国家。直至去年底,公司已就东南亚及北美等市场的产品招募了23家海外经销商,基于今年中国零售市场增长乏力,开拓海外市场可说是踏出正确一步。

自2020年以来,中国休闲食品行业遭遇冷锋,营收增速普遍放缓,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洽洽食品(002557.SZ)、三只松鼠(300783.SZ)及良品铺子(603719.SH),三者的追踪市盈率约为30倍至40倍。由于卫龙尚未有招股详情,若按去年经调整净利润9.08亿元计算,328亿元的估值相当于36倍市盈率,反映卫龙的领头羊地位,或许能让它享受比同业稍高的定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华润建材华润饮料计划迁册香港

国企华润集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计划将公司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 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发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迁回香港。 华润饮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香港设立主要营业地点,迁册后可减少跨国合规的复杂性,精简法律实体架构,有效减少多司法管辖区带来的成本。” 许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其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华润建材开市持平,中午收报1.78港元;华润饮料开盘后涨0.36%,中午收报11.09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Keeta进军迪拜 40天拓展第三个中东市场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周六透过官方微信宣布,其国际外卖品牌Keeta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正式在阿联酋迪拜启动营运。这是Keeta继8月进入卡塔尔、9月登陆科威特后,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阿联酋亦成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启动,是美团“零售+科技”战略的又一实践。迪拜同时成为美团无人机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个海外站点。未来,Keeta将依托美团积累的高效履约能力,打造“地面+低空”双履约网络,推动即时零售服务的规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推出KeeTa国际外卖品牌,并于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营运。根据公司中期报告,KeeTa在沙特的营运已拓展至20个城市。KeeTa所属的“新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265亿元(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43.1%。 美团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2.4港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白云山斥7.5亿 购南京医药1成股权

药企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 600332.SH)周日公布,透过旗下的广药二期基金,购入南京医药(600713.SH)11.04%股权,作价7.49亿元。 南京医药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及医药第三方物流为主营业务,网络覆盖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及昆明市,公司早于1996 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白云山指出,通过双方在资本层面、分销管道建设、及中医药领域等合作,优化公司在华东区域布局,增强公司医药业务竞争优势,并带动医药制造业务增长,持续推动发展。 周一白云山开盘微升0.4%报18.0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在15至19港元间波动。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申港上市获中证监备案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周四公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已获中证监批准赴港上市。该上市计划完成备案登记,为后续推进扫除了关键障碍。 赛力斯拟通过本次IPO发行约3.31亿股,此举将与其上海上市形成互补,公司已于4月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 上市文件显示,赛力斯旗下“问界”品牌(Aito)新能源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1,4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8亿元增长三倍;毛利率由7.2%升至23.8%。公司2024年实现59亿元盈利,成为全球第四家达成盈利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周五赛力斯股价在上交所上涨5.8%,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