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劲升股价反跌 蜜雪冰城缘何遭冷遇?
分析师称,随着外卖平台承诺缩减折扣与代金券力度,这家新式茶饮龙头企业的营收及利润双增态势恐难以为继 重点: 公布今年上半年强劲的营收及利润增长后,蜜雪冰城股价当周累计下挫15% 助推蜜雪冰城及同行增长的中国外卖平台价格战正趋于缓和,预示着未来业务增速放缓 谭英 当白热化的非理性价格战在多行业轮番上演,“内卷”已成为当下中国的流行语。这一常被称为“恶性价格战”的现象,最新案例始于今年2月:互联网巨头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旋即撼动美团与饿了么的双寡头格局。 此轮外卖价格战,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2097.HK)成为赢家之一,其高性价比的冰淇淋、奶茶与咖啡产品,借力外卖骑手实现量价齐升。上周披露的中期财报印证这一利好: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9.3%至149亿元人民币(约合21亿美元),净利润跃升44.1%至27.2亿元。 不过,财报发布当周,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超15%,鉴于市场对上半年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颓势或将延续。 高盛率先指出隐忧,称外卖平台高额补贴行将结束,蜜雪冰城的业绩增速将回归常态。该行在维持“买入”评级时称,7月全国外卖销售额增速较6月放缓已是“明确信号”,预示近期外卖战火渐熄。 按2026年的30倍预期市盈率计算,高盛将蜜雪冰城目标股价从599港元下调至570港元。大和证券则将目标价由608港元大幅调低至535港元,但仍维持“跑赢大盘”评级。大和认为,相比高定价竞品,蜜雪冰城对外卖平台补贴依赖度更低,持续吸引加盟商的能力,彰显其经营韧性。 蜜雪冰城的主打产品位居行业价格带底端,普遍定价在8至20元(约合1至3美元)区间。凭借雪王IP、甜筒冰淇淋与珍珠奶茶等明星产品,在中国市场收获庞大规模客群。此前战况激烈时,外卖优惠券叠加补贴可使甜筒冰淇淋实现零元配送到家,而蜜雪冰城不承担实际成本。 5月价格战高峰期,外卖单量激增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头部科技外卖平台,要求“理性参与竞争”。至8月,三家平台已承诺规范经营,这既引发对蜜雪冰城未来外卖销售的担忧,也波及茶百道(2555.HK)、古茗(1364.HK)及沪上阿姨(2589.HK)等同行。 政策变动时机对四家连锁企业均不利,这些企业上周集中发布中期财报。作为行业龙头、且因低价策略堪称价格战最大受益者,蜜雪冰城股价受挫尤为明显。 上市后的超级明星 自今年3月在港上市募资4.44亿美元后,蜜雪冰城始终是市场宠儿。截至6月底,公司以加盟为主的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网络同比增长超20%,总数突破53,000家。今年上半年,向加盟商销售物料设备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6%。 在过热的本土市场外,蜜雪冰城与同行也寻求海外增长,但公司国际化拓展更为审慎。因关停印尼、越南的低效门店,以及应对部分海外市场当地供应链问题,截至6月底,其在11个国家有4,733家门店,数量较去年末的4,895家有所收缩。 即便遭遇财报公布后抛售,蜜雪冰城股价仍较3月上市发行价翻番(上市首日一度暴涨43%)。茶百道、古茗与沪上阿姨情况类似,上半年业绩虽稳健,外卖价格战高峰期股价表现强劲,此后走势持续低迷。 茶百道上周披露,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至2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38%至3.26亿元。尽管如此,其股价之后一个交易日仍下跌4%。与蜜雪冰城相似,分析师对公司仍持相对乐观态度,雅虎财经调研的三家机构均给予“买入”评级。 古茗上半年营收增长41.2%至5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劲增逾一倍至16亿元。但与其他企业类似,财报发布后数日股价同样走低,即便雅虎财经的12位分析师全员给出“买入”评级。与蜜雪冰城相仿,相较今年2月在港上市募资2.32亿美元时,古茗股价迄今涨幅仍超一倍。 沪上阿姨也披露,上半年营收增长9.7%至1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提升20.9%至2.03亿元。与其他企业相仿,财报公布后数日其股价下跌约6%,但仍较今年5月上市发行价(募资2.73亿港元)高出约20%。 结论不言而喻,在近期外卖价格战终结引发的抛售潮后,四家茶饮企业估值有可能被低估。在当前民众青睐高性价比餐饮的消费环境下,不失为优质投资标的。这些企业虽尚未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但显然具备潜力。即便当前市盈率居高(蜜雪冰城32倍、茶百道21倍、古茗30倍、沪上阿姨39倍),经历此轮抛售后,仍值得深入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