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手游公司依赖个别游戏,如《最强蜗牛》贡献大部分收入,盈利表现波动

重点:

  • 青瓷游戏计划以招股区间低端定价,筹资9.52亿港元
  • 与同业比较,公司估值不便宜

何仲尼

在中国当局严格监管互联网企业,限制未成年人打网游的背景下,临近年底,港股市场才迎来今年第一只游戏股上市,全国占有0.4%市场份额、排名第20的青瓷游戏(6633.HK)已完成公开招股。在波动市况中,这只股票定价不保守,市场反应也不算踊跃。分析认为,公司会持续受到监管政策影响,对前景看法审慎,而且非常依赖一款游戏提供绝大部分营业额,随着增长期过去,未来面对的收入下降风险不少。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移动游戏开发商及发行商青瓷游戏,计划在港股市场发行8,500万股,并在上周四(12月9日)完成招股,本周四(12月16日)上市。市场消息透露,该股招股反应平平,其中〝借钱打新〞的部分曾出现大额取消,公开发售部分可能只录得低单位数超额申购,计划以招股价区间低端的11.2港元(1.43美元)定价,筹资约9.52亿港元。

青瓷在2012年成立,公司招股文件指出,旗下游戏受30岁或以下的年轻人欢迎,特别在自主研发的放置类与Rogue-like RPG游戏具备较强竞争力。前者的玩家只需进行基本操作,就能生成游戏内货币,管理自动化操作;后者是是角色扮演游戏的一个分支种类。

集团正运营6款移动游戏,并拥有10款移动游戏储备。其中标志性移动游戏《最强蜗牛》贡献最大,在2020年6月推出后首个月,已录得4亿元流水(6,370万美元),并在7个内录得11.7亿元收入,占去年收入95.3%。

新游戏待接班

参考去年表现,这家公司可说是〝一种游戏走天涯〞, 集团在风险因素中,也坦承绝大部分收入是来自少数游戏;今年上半年收入录得同比增长,很大程度是依赖去年6月才推出的《最强蜗牛》,但如果游戏未能持续取得成功,并延长生命周期,可能会对业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随着《最强蜗牛》步入成熟期,其收入增速放缓,在中国iOS游戏畅销榜上的排名,也从2020年的第二位,下降到2021年首6个月的第6位;今年上半年,相关收入已环比减少55.9%到5.16亿元,占收入67.7%。

幸好,青瓷有另一款游戏接力,今年3月推出的《提灯与地下城》,在今年上半年为公司带来2.29亿元收入,把《最强蜗牛》的收入占比拉低。在后者收入放缓的一刻,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及时补血。

移动游戏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增长、成熟与衰退三个阶段。在青瓷的6款运营产品中,《最强蜗牛》是从增长步进成熟期,收入也因此下降;《提灯与地下城》处于增长期,今年上半年初尝甜果;另外四种处于成熟期与衰退期之间的游戏,上半年只录得19.8万到1,046万元收入,收入占比甚低。由此可见,一家像青瓷这样的中小型游戏公司收入来源,是非常依赖个别游戏贡献,也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以延续收入循环。

青瓷面对的挑战,是新游戏《提灯与地下城》能否接班,维持同等收入?看来不太乐观,因为青瓷预期下半年经营利润大幅下降,主要是未有新游戏发布,以及两款标志性游戏《最强蜗牛》及《提灯与地下城》步入成熟期。

事实上,与其他同业一样,受产品周期影响,青瓷盈利表现比较波动。在2018和2019年,集团净利润2,486万元和1,962.5万元,到了2020上半年,青瓷本来录得1.56亿元亏损,但《最强蜗牛》协助公司扭亏,全年最终大赚1.04亿元,同比大涨4.3倍;到了今年上半年,《最强蜗牛》收入下降,加上录得3.38亿元优先股公允价值亏损,集团转亏9,379万元。

看到这里,读者或会理解,青瓷选择在这个时候上市,可能希望在表现下滑前套现。

三大强者支持

更值得留意的,是国家政策会左右青瓷的收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8月底下发通知,要求限制未成年人每周只有3小时网游时间,虽然未成年人的经济能力较低,但多变的官方政策,未知会否持续影响网游开发商的经营环境。

青瓷具吸引力的地方,是获得强者支持,更在对方入股8个月后,就成功启动上市。今年4月,公司获得腾讯(0700.HK)、阿里巴巴(9988.HK ; BABA.US)及哔哩哔哩(9626.HK; BILI. US)约3亿元战略融资,成为上市前投资者;到了5月,三家公司与博裕资本,分别以1.01亿元认购青瓷增发的新股,并申请上市,在招股前,腾讯、阿里巴巴、哔哩哔哩各自持有青瓷约5%股份,博裕资本持股1.87%。

青瓷盈利走势波动,参考历史市盈率不太靠谱,反正公司也预期下半年表现下滑,看来很大机会继续亏损,我们可利用市销率(price-to-sales-ratio)来估值。集团上半年收入7.63亿元,假设下半年表现一致,全年收入15.26亿元,即约18.6亿港元,以招股区间下限11.2港元计算,市值76.7亿港元,市销率约4.1倍。

参考市值与规模接近的手游股,以相同方法估算,中手游(0302.HK)预测市销率仅约1.7倍;创梦天地(1119.HK)预测市销率约2.5倍;IGG(0799.HK)预测市销率更低见1.1倍。唯一估值较高的祖龙娱乐(9990.HK),预测市销率达5.2倍。由此可见,青瓷按市销率计算的估值不算便宜。

艾德证券期货联席董事陈政深相信,官方对未成年人士玩手游的严格政策,在短期内也不会放松,对于目标市场为年轻一代的青瓷,受到的影响会较大。

他说,青瓷招股的时刻,受到香港新股市场冷清,以及官方严厉监管这两大不利因素夹击,从基本面来看有点〝生不逢时〞;对于市场关注该股会否破发,他认为,这很大程度上视乎新股配发结果,如果小投资者获发股数较少,在货源集中的情况下,有利股价稳定;相反,如果绝大部分小投资者获分配股份,首天会否破发也不好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瑞幸咖啡一季度同店销售重回增长

瑞幸咖啡公司(LKNCY.US)周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1.2%至88.7亿元,在经历2024年困境后恢复盈利,并重回同店销售增长轨道。 瑞幸表示,首季净新增1,757家门店,总店数较2024年末增长7.9%至24,097家。其中自营门店15,598家,加盟门店8,499家。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1.5%至64.8亿元,约占整体营收的四分之三。 首季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8.1%,在经历四个季度连续收缩后,当中去年一季度曾骤降20.3%,今年首季终能重拾升势。伴随经营改善,公司上季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8,320万元。 瑞幸股价周二下跌2.6%,该股年内累计涨幅仍接近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inanciering is Linklogis' speciality

走不出房产低迷 联易融深陷困局

由于未能减少对房地产相关客户的依赖,首季度该公司在供应链融资平台上的交易量仅增长7% 重点: 一季度联易融科技旗下平台总交易量仅增7%,远低于2024年一季度45%和去年全年28%的增速 公司一直在尝试减少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等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依赖,但收效甚微 梁武仁 联易融科技集团(9959.HK)在尝试摆脱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阴影的过程中,似乎碰壁了。 公司已成为房地产长期低迷的受害者之一,因为其基于云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严重依赖基础设施和建筑等相关行业客户。鉴于房地产市场低迷看不到尽头,公司一直在努力拓展其他领域的客户。但上周发布的一季度业务发展公告显示,这一努力收效甚微。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在当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联易融科技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增速和多元化而盲目拓展客户,因它仍需筛选能够履行还款义务的高质量用户。 这意味和其他很多金融机构一样,公司需要在业务增长和风险管理间找到平衡。一季度公司旗下平台总交易量,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至1,000亿元(137亿美元),或许正是它在两者之间尽力维持平衡的印证。这个增速和2024年一季度45%的同比增长,以及去年全年28%的增长相比,大幅放缓。 在供应链融资中,一家公司(有时也叫“锚”)利用其欠供应商的未付账单,帮助供应商获得资金,这是公司用自身的信用度让供应商获益。锚和供应商都能从中受益,因为前者有了更多的账单支付时间,而后者可以获得运营资金。联易融科技旗下的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从基础资产管理到证券化的各个环节,让供应链融资变得对有关各方都更加便捷。 近年来,这种供应链融资在中国发展迅速,部分原因是传统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普遍不足。但联易融科技的现状证明,在艰难时期,比如眼下,这个融资细分领域也会感受到压力。 如果不是“多级流转云”产品,该公司一季度整体交易量会大幅下降。“多级流转云”产品交易量增长37%,凭一己之力抵消了包括“AMS云”和“ABS云”在内的其他服务的下降。在联易融科技的最新业务发展公告中,首席执行官宋群将其他平台交易量萎缩,归因于市场情绪“低迷”以及资产支持证券(ABS)延迟发行。 营收增长乏力 联易融科技一季度的营收增速可能会低于7%的交易量增幅,考虑到收费面临压力,营收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下滑。在一季度业务发展公告中,公司并未提供实际的营收数据。但去年,公司全年营收增长19%,落后于28%的交易量增长。 具体而言,鉴于多级流转云服务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并未转化成相应的营收增长,该平台的收费似乎低于AMS云服务和ABS云服务的收费。多级流转云服务是联易融科技相对较新的一款产品,但它已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这项服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将中小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转换成数字凭证(Digipos)。 到2022年,多级流转云在交易量方面超过AMS云,成为联易融科技最大的产品,之后实现了几何级增长。2023年,多级流转云业务的交易量激增82%,去年又增长了52%。但联易融科技主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在2023年实际上出现了下降,去年仅增长了约18%。 公司的获客速度也有所放缓,反映它在为产品寻找新用户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房地产相关领域之外。比如,其最大的客户群体——核心企业伙伴去年增长了45%,而就在2021年时,其增长还接近翻倍。 与此同时,去年联易融科技对房地产相关客户的依赖有所加深,尽管由于市场持续低迷,这类客户的风险可能有所上升,进而吸引力有所下降。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在联易融科技总交易量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44%和2022年的48%,上升至去年的51%。这意味公司的很多新客户都来自地产行业,或是来自这些领域的现有客户,在联易融科技的平台上变得更加活跃。鉴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萧条,这两种情况对联易融来说都不是好事。 公司去年的减值损失几乎增加了两倍,抹去大部分毛利润,足见其客户压力增大。也因此,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公司净亏损却扩大了。 虽然联易融科技本质上是一家平台运营商,但当客户未能支付账单时,它确实需要承担一些责任。这是因为公司将可证券化的供应链资产收集起来,如未付账单,然后在一定时期内将其暂记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个过程叫“仓储”。如果一家公司在仓储期间拖欠账单,联易融科技就必须以减值成本的形式,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 有互联网巨头腾讯支持的联易融科技,股价自2021年上市以来已下跌逾90%,仅今年就下跌了31%,目前市销率仅为2倍。不过,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估值也同样低迷,比如信也科技(FINV.US)虽然处于盈利状态,但市销率仅为1倍。这表明,由于这类公司面对中国当前经济疲软的风险敞口,投资者对其持谨慎态度。 这意味着联易融科技要赢得投资者青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亿美元,同比下降70.2%,股东净亏损为7,180万美元,较上季净亏损1.8亿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550万美元。 首季度,公司录得毛损8,1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7,210万美元;毛利率录得-65.8%,去年同期为17.4%。期内,多晶硅销量为28,008吨,按年下跌48.1%;平均售价为4.37美元,低于现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阳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存在,多晶硅价格低于现金成本水平,导致公司本季度维持净亏损,但亏损额已环比收窄。预计第二季度将生产约2.5万至2.8万吨多晶硅,全年则将生产约11至14万吨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报12.77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联华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亿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业绩,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亿元,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亿元。 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亿元,超级市场跌9.3%至31亿元,便利店则跌13.8%至4.1亿元。集团没有解释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内联华超过在华东地区关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区内新开的门店为34家,当中21家为加盟店。 周三联华超市开盘升7.4%报0.365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超过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