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HK
Ascletis Pharma announced Tuesday its net loss narrowed sharpl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to 16.56 million yuan from an 88 million yuan loss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最新:歌礼制药有限公司(1672.HK)周二公布,今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为1,656万元,比去年同期的8,800万元明显收窄81.2%。

利好:该公司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1.7%至4,651万元,主要因为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收入飙升6,292%至4,417万元;此外,由于生产成本控制改善,毛利率大增19.3个百分点至83%。

值得关注:该公司期内未录得任何推广服务收入,而去年同期的相关收入为3,300万元,因此抵销了部分药物销售的收入增幅。

深度:歌礼制药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病毒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肿瘤等领域创新药的研发和商业化,并于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其核心产品利托那韦是针对病毒蛋白酶的多种口服抗病毒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增强剂,亦是口服新冠病毒药物Paxlovid的组成之一,并于2021年9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并于今年起成为该公司收入的绝对主力。

市场反应:歌礼制药周二先升后回,中午收盘平收于1.87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区间。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RLX makes vaping products

走出全球监管阴霾 雾芯盈收重拾增长

探索其他无烟产品之际,这家电子烟企业宣布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0%,欧洲新并购业务成为重要助力 重点: 得益于欧洲并购推动全球化布局,雾芯科技二季度营收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0%及35% 公司正通过研发口服尼古丁产品,探索切入无烟产品市场的其他新兴领域 阳歌 经历全球电子烟监管风暴后,强势反弹的雾芯科技(RLX.US)正谋求进军含尼古丁的无烟产品领域。这种成瘾性物质,正是烟民渴求的核心成分。与此同时,这家昔日中国电子烟龙头持续深耕海外,其本土市场正深陷非法产品治理困局,目前非法电子烟占据市场90%的销售额。 上周五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全球化布局成为雾芯科技二季度主要增长引擎。今年5月完成的欧洲收购项目,使其成功登陆欧洲大陆。此项并购叠加其他国际区域业绩提升,推动二季度营收从上年同期的6.27亿元增至8.80亿元(约合1.23亿美元),增幅达40%。 此番强势增长延续了一季度45%的营收增速,若保持这一增长态势,雾芯科技今年营收将达约33.6亿元。尽管当前业绩亮眼,但相较2021年巅峰期的85亿元仍有差距。当时,电子烟产业在中国本土市场蓬勃发展,监管宽松,该单一市场一度贡献这家公司的全部销售额。 2021年,雾芯科技登陆美股时风光无两,乘全球电子烟热潮融资14亿美元。公司市值曾飙升至270亿美元,但中国监管部门旋即出台的监管新政泼下冷水。新政不仅明令禁止当时风靡的调味电子烟,更推行新国标并强制企业获取生产许可,实质上迫使全行业清退旧产线、重建新产能。 监管真空导致非法产品占领市场,乱象延续至今。虽然雾芯科技屡次提及政府打击非法产品的行动,但在财报中仍预估市场上80%至90%为非法产品。公司高管指出,乱象根源在于众多非法生产商实为“地方小作坊”。这些作坊被取缔后更名,异地复产易如反掌,且常因对地方经济贡献获得当地保护。 尽管本土市场挑战严峻,雾芯科技称二季度在中国仍实现“可观”的同比增长。 在强力监管缺位背景下,公司转向海外市场寻求增长破局。该战略去年初见成效。去年全年营收从上一年低谷期的12亿元翻倍至24亿元。2023年末,雾芯科技耗资2,400万美元收购两家公司,切入东南亚及北亚市场。雾芯科技资本市场负责人Sam Tsang在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5月落地的欧洲新并购,不仅助力企业打开重要市场,更在当季对营收产生“实质性贡献”。 发力无烟产品 雾芯科技最新财报未披露境内外市场具体营收构成。不过,公司此前透露,国际市场占比从2023年的17%,跃升至去年三季度的超五成。当时,公司表示正考察中东及中美洲等潜力市场,并着力开拓美国市场。 尽管股价仍低于年内高点,市场仍以7.1%的单日涨幅回应最新财报。以最新收盘价2.40美元及29亿美元市值计,该股距狂热时期12美元的发行价尚有差距。但管理层对全球化战略持乐观态度,随着各市场经历新政过渡期后趋于稳定,战略正加速推进。 “全球对雾芯科技产品的监管框架正日益明晰,”Tsang表示,“产品标准、消费税等合规要求更加透明。对像我们公司这样的领先合规企业而言,这种转向正在创造切实效益。” 经营环境改善,推动雾芯科技二季度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5.2%升至27.5%。公司同时将当季运营开支同比增幅控制在6.3%,远低于营收增速。受益于此,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净利润同比提升35%,从2.15亿元增至2.91亿元。 尽管电子烟仍是当下主业,雾芯科技透露正探索近年兴起的“加热不燃烧”、尼古丁含片等无烟烟草制品。雾芯科技CEO汪莹表示,公司已研发出口服尼古丁产品,去年完成制样,虽未投放消费市场,但获得渠道商“极其积极”的反馈。 尽管业务备受争议,上市至今,雾芯科技始终保持盈利。这令其维持充足的现金流,截至今年6月底,持有现金及长短期投资合计达155亿元。 过去两年,雾芯科技通过股票回购,以及两次每股ADS派息0.01美元回馈投资者。最新财报再次宣布每股ADS派息0.01美元,按当前总股本计约耗资1,230万美元。公司暗示未来可能提高分红额度,“我们正探索更有效的股东回报机制”,Tsang在业绩说明会如此表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anH seeking an infusion of funds through IPO, after having hemorrhaged 700 million yuan due to years of losses

连年亏损负债7亿 闪回上市融资补血

手机回收商闪回第三度申港上市,冀乘着香港新股热的风口下,成功上市集资 重点: 今年上半年亏损近2,500万元 净负债超过7亿元   刘智恒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闪回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去年两次在港申请上市均失败而回,原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香港新股市场过去半年受市场热捧,闪回这时再递交上市申请,时机再好不过,有望赶上新股的风口,让公司得以融资续命。 闪回主要从事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回收业务,当中又以回收手机为主。公司通过旗下的“闪回收”系统,在合作伙伴的线下零售店,或网上商城进行以旧换新。 回收产品通过检测、分级、维修及定价后,再通过旗下的“闪回有品”平台,或在多家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出售。 增收不增利 闪回最大的卖点,在于国策支持。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对智能手机等九类电子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国家再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当中手机每部补贴最多500元。 国策的大方向虽有利回收业务,但闪回的实际业务表现实在难以恭维,正如去年我们对闪回的分析,在今次新的申请中,情况纵有改善,核心问题依然持续,暂时看其前景乏善可陈,投资价值并不吸引。 公司过去四年的收入节节上升,由2021年的7.5亿元升至去年的12.97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更达8.09亿元,同比上升40%。收入增长理想,可亏损持续,过去四年亏损分别是4,870.8万元、9,908万元、9,827万元及6,587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虽收窄近四成,但仍蚀2,481万元。 毛利率低企 连年蚀钱的一大原因,主要源于对投资者持有的优先股权进行赎回,导致出现亏损。不过,实际上回收手机这门业务,最大问题在于毛利率太低。公司过去四年半来自产品销售的毛利率,从来未高于8%,2021年高见7.5%后,去年跌至4.4%,今年上半年即使回升至6%,仍然是处于偏低水平。 毛利率过低,意味盈利要增长,就要靠销售量弥补。不过,闪回要争取更大生意并不容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中国内地手机回收市场的占有率,前五大参与者占18.6%,闪回位列第三,但市占率仅有1.3%,而排第一位的是万物新生(RERE.US)旗下的爱回收,市占率为7.9%,第二位的公司亦达7.4%。 按2024年手机出售金额计算,前两位分别为78亿元及77亿元,闪回只有12亿元,也是严重落后竞争对手。可见闪回在回收及二手销售的数量,均被前两位对手大幅抛离。换言之,在两大强手环伺下,闪回处于弱势,要抢占市场以提升交易量并不容易。 债高现金流弱 闪回另一问题是负债高企,净负债由2021年的2.35亿元,上升至去年的6.88亿元,今年上半年更进一步升至7.13亿元,短短四年半时间,债务增加200%。公司解释净负债问题,主要也是来自对投资者的优先股权赎回,引致账面值变动所致。 撇除优先股权的问题,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也令人失望,过去四年分别是负现金流640万元、4,374万元、4,777万元及1,845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正现金流4,371.8万元。乍看,今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终录得正数,但是否因今年申请上市,在会计上的调动得出,我们不得而知;而且去年上半年时,经营活动也录得1,310万元现金流,到全年时,却有近两千万元的现金流走,反映闪回的经营现金流并不稳定,且并不充裕。 可以说,闪回所在行业纵获国策支持,但以公司目前状况,投资价值有限,在新股市场旺盛下短炒无妨,要长期押注回收这个板块,似乎万物新生属首选,一方面市场占有率大,另外公司收入远大于闪回,且已有盈利,市盈率虽高达57倍,但在云云对手中,实已脱颖而出。除非我们看到闪回未来两三年的业务能急速上扬,否则倒不如选择龙头企业更具值博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iving claw back into profit

走出雅居乐暴雷阴霾 雅生活预告上半年扭亏

雅生活在房企债务风暴中选择强硬自救,以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断尾止损,成功扭转去年逾16亿元亏损,预告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 重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透过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等手段,成功压缩关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    李世达 在中国的这场房地产风暴中,物业管理公司通常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因为它们属于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甚至能为陷入困境的母公司提供变现的机会。然而,当母公司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物管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319.HK)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去年上半年,雅生活因大幅计提关联公司雅居乐(3383.HK)的应收款减值而录得逾16亿元亏损。但时隔一年后,雅生活却交出截然不同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介乎3亿至4亿元。扭亏为盈的背后,雅生活显然做对了什么。 采取诉讼手段 雅生活的自救行动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与雅居乐的财务纠葛展开。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起,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更严格的合同条款设计,以缩短回款周期并减少坏账暴露。雅生活明显向外传达讯息,关联公司不能长期拖欠款项,而希望用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早期。 另一个动作是接受工抵资产,用工程项目中的资产抵消应收款,这种做法在房企普遍缺乏现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务实选择。虽然流动性差,但相比坏账全额撇掉,仍能部分对冲风险。 更进一步,公司也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把重心放回物业管理和城市服务等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板块,对房地产相关的外延增值服务则大幅收缩。 过去一年,许多物管公司都在努力拓展第三方市场,但雅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不留情面,直接“断尾求生”,不再让自己被高风险业务绑架。现金流是最真实的语言,雅生活公告中明确提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相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雅生活还完成了两笔关联收购,将雅居乐旗下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总金额约6,000万元,为雅生活拓展了城市服务与环保板块的新收入来源,也为未来经营现金流增添了潜在支撑。 股价半年累涨三成 市场对这份盈利预告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盈喜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雅生活股价当日大涨13.6%,报3.55港元,过去半年累涨近三成。 相比下,恒大物业(6666.HK)在恒大集团(3333.HK)爆雷后,被曝出约134亿元资金被母企挪用,资金链一度断裂,欠缺独立修复能力,只能等待清盘人安排。在恒大集团即将退市之际,传出正在为恒大物业寻找买家。恒大物业今年以来股价累升24%,主要受到消息面带动。 另外,世茂服务(0873.HK)则在维持主业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对母企物业的依赖,开始切入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酒店运营管理等领域,但去年业绩仍陷亏损,盈利能力尚未改善;融创服务(1516.HK)则因母企流动性压力过大,选择“收缩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例如出售彰泰服务股权,把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最新半年报,但在今年以来物管股回暖带动下,股价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短期内市场的热情并不代表风险完全解除。雅居乐的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若未来再次陷入流动性困境,仍可能波及雅生活。此外,雅生活虽已加快第三方项目拓展,但目前规模仍有限,要真正摆脱依赖,仍需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雅生活的确展现出逐步脱离母企风险的能力与企图心。以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盈利来看,估值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处于“价值修复”阶段。若能进一步扩大第三方市场并保持正向现金流,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不过,母企雅居乐的债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投资者宜关注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进度,现阶段仍应保持审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utu does stocks

富途业绩无限好 只是股价近黄昏?

受惠于股票交易量大升,富途的收入及利润增长强劲,股价自年初以来倍翻 重点: 富途披露其二季度营收增长70%,因股票交易激增使利润翻倍有余 日益增多的做空者押注,这只券商股年初至今暴涨120%后,或将迎来回调 阳歌 头部券商富途控股(FUTU.US)近期高歌猛进,核心客群主要是投资暴涨的美股或港股的中国投资者,公司借此获利颇丰。受美港两地股市大涨助推,富途周三再显峥嵘,其公布的多项核心业务指标均实现强劲双位数乃至三位数增长。 财报发布后,富途周三股价大涨6%,逼近2021年中概股暴涨时期创下的历史高点。公司透露,二季度部分收益源自股票融资融券业务激增。虽然未具体说明遭做空的公司,但我们推测多为富途用户熟稔、而美国股民不熟识而又在美上市的中概股。 由此引伸出关键问题,做空者是否正沽空富途股票,以押注在近期上涨后将迎来回调?虽然我们无法确认富途是否提供自家股票融资融券,但彭博数据显示,该股正日益成为做空者押注回调的热门股份,当前近2%的流通股遭做空,较4月不足1%的空仓比例翻倍有余。 富途深耕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日本及澳大利亚等核心市场,服务海外华人及上述市场的本土投资者,其业务数据确实亮眼。与众多券商相同,公司正受益于牛市行情,其核心交易市场美国的标普500指数与香港恒生指数,年内至今分别累计上涨8.5%及25%。 分析师同样青睐富途,雅虎财经调研的14位分析师中,仅1位未给予“买入”或“强烈买入”评级。不过,分析师目标价透露出不同信号,周三财报公布后,股价飙升至178.66美元收盘,较分析师平均目标价168.72美元高出约6%。 分析师通常对覆盖个股持乐观态度,目标价常高于市价20%-30%。这表明富途股价近期飙升过快,分析师尚未及时上调目标价,尽管多数仍建议投资者买入。年内迄今,富途股价涨幅达120%,市场对其高增长不吝掌声。经此上涨,该股市盈率已达30倍,显著高于客群相似的老虎证券(TIGR.US)23倍与微牛(BULL.US)12倍的估值水平。 做空暗流涌动 在阐释富途股价或将回调的论点后,我们深入解读这份确实亮眼的最新财报:当季营收同比增长70%至53.1亿港元(6.8亿美元),虽表现强劲,但较一季度81%的增速明显回落。公司高管指出,4月特朗普政府全面加征贸易伙伴国关税,导致美股港股短线急挫,交易情绪遭受冲击。 细分收入结构,佣金及手续费同比飙升87%至25.8亿港元,占总收入近半壁江山。富途强调增幅源于季度交易量大涨121%,而佣金费率下行,部分抵消了增长动能。 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占总量四分之三的美股交易量环比增长19.7%,符合牛市预期;但占其余份额主体的港股交易量环比下滑9%。富途将此归因于投资者对日益增多的港股科技股兴趣减弱,此类公司在中美关系趋紧前原计划赴美IPO。 利息是富途另一大收入来源,同比增长44%至22.9亿港元,增幅相对温和。富途首席财务官陈宇解释,全球降息背景下维持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持有吸引做空者的“稀缺融资融券标的”。我们前文推测这些都是在美上市中概股。 年内多只中概股强势反弹,除富途外还包括可穿戴设备商Zepp(ZEPP.US)、在线教育企业量子之歌(QSG.US)等。尽管此类公司此前估值深陷洼地,但股价数月内数倍暴涨的凌厉走势,仍被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涨势过急。 富途同时宣布达成重要里程碑,当季超半数入金账户(即付费客户)位于香港以外地区。二季度入金账户数同比增长41%至288万个。虽未按市场细分,但公司高管言论暗示,中国香港与马来西亚为最大市场,美国、新加坡次之,日本、澳大利亚居末。 当季,富途的成本同比仅增16.8%,营业费用上升20.6%,均远低于营收增速,最终推动净利润同比增长113%至25.7亿港元。 富途的核心基本面仍保持高速增长,但若美股港股涨势失速,这种增长随时可能停滞。届时,其估值高企的股价必将随市下行,关键悬念在于这一转折点何时到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