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X.US
RLX expands abroad

为了应对本土市场的监管阻力,中国电子烟公司雾芯已开始在海外大举进行多元化发展

重点:

  • 2021年遭监管打击后,雾芯科技今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长52%,毛利率上升逾3个百分点至27.2%
  • 将业务扩展到中国以外一年后,三季度国际业务占其收入逾半

谭英

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可能没有吸烟那么大,但当雾芯科技有限公司(RLX.US) 2021年在中国本土遭遇一大波监管新规时,电子烟确实让公司备受打击。三年过去,该公司可能终迎来转机,利用全球化战略,通过强大的品牌知名度与雄厚资金的组合取得了成功。

雾芯科技资本市场负责人Sam Tsang在上周三季度业绩公布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五个国家的非中国业务,占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一半以上。

考虑到公司去年才首次报告2.29亿元的国际销售额,占当年收入的17%,这算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Sam Tsang还表示,公司考虑在2025年开拓中东或中美洲市场。

他说:“据我们内部估计,在封闭式电子烟的收入方面,我们目前在五个国家中的三个国家排名第一。”他续称:“在其余两个国家,我们也属于领先品牌。我们还把产品卖给关联公司,再由它们卖给海外分销商。”

本季度强劲的表现足以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季报发布后的五天内,投资者将雾芯科技的股价推高了9.3%。为了展示对前景的信心,公司宣布将在12月派发股息。

雾芯科技最新季度的主要指标都相当好。收入同比增长52%至7.56亿元,连续六个季度取得增长。公司今年前九个月的收入为19亿元,远远超过去年全年的15亿元,不过与2021年鼎盛时期的 85亿元相比仍相差甚远。

那一年,中国突然禁止在线销售电子烟设备,随后又禁止面向年轻人市场的调味电子烟,并对所有电子烟产品征收36%的销售税。

公司最新季度的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4.1%上升至27.2%,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但剔除股权激励等非运营因素的非GAAP利润,同比增长30%至2.62亿元。

Sam Tsang透露雾芯科技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中国以外地区,意味该公司在此期间来自国内市场的收入不到3.78亿元。表明国内市场仍举步维艰,因雾芯科技2023年三季度的收入为4.99亿元,其中大部分可能都来自中国。

重建中国业务

公司曾表示,在严格规管的限制下,它仍在重建中国业务,更抱怨面临着来自非法产品的竞争,当中很多是加入口味剂的电子烟。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Sam Tsang称,公司在中国的零售网点,已从规管前的5万个下降到目前的1万个,并重申非法产品的泛滥,使合规行业的销售额下降了80%至90%。但他补充说,今年各价位产品的销售已开始企稳。

雾芯科技在出口方面稍显滞后。中国生产了全球95%的电子烟产品,但其中90%出口。市场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估计,202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的规模为22.7亿美元,仅占统计平台Statista估计的全球销售额246亿美元的9%。雾芯科技的竞争对手雾麻科技(ISPR.US)和思摩尔国际(6969.HK)都从海外市场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直到2023年底,雾芯科技的销售全部来自中国市场。它与中国政府联手打击非法产品,它们是对销售造成冲击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金盾计划”在2023年帮助拦截了6,000万颗假冒烟弹。公司CEO汪莹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80%到90%属非法产品。虽然假冒问题今年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雾芯科技并没有坐等市场反弹,而是在地域上实现多元化来加强业务。

去年12月,公司启动全球扩张计划,宣布对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两家公司,进行2,5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进入规模庞大但同样棘手的美国市场,后者也在开展监管打击行动,同时也在打击大量非法电子烟设备。

自2020年以来,雾芯科技在美国要求的研究上花费了数百万美元,但其设备尚未拿到批文。尽管它没有透露已经进入或正在瞄准哪些市场,但它在印度尼西亚有分销渠道,那里的吸烟人口为6,140万,远高于美国的2,830万,不过与中国的3亿烟民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虽然对全球电子烟市场前景的估计差异很大,但大多数观点都认为它正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雾芯科技CEO汪莹也持有同样的观点,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年吸烟者,从香烟过渡到电子烟产品,未来几年,国际电子烟行业应该会迎来百分之十几的年增长率。

尽管雾芯科技在过去三年遭受诸多打击,但其8.81倍的市销率(P/S)仍远高于雾麻科技的3.06倍,这可能是因为后者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收入也在下降。

雾麻科技上周报告称,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收入同比下降了9%至3,930万美元,而净亏损则从130万美元扩大至560万美元。雾麻科技与雾芯科技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寻找新市场,因它希望能扩展在美国以外的业务,但在美国以外的销售额下跌超过一半至810万美元。这表明,尽管美中是全球两大经济体,但对电子烟公司而言,它们的市场环境并不理想。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Estenova aims to become a big name in medical aesthetics

国产童颜针冲击高端医美 东方妍美盼上市续命

东方妍美以“童颜针”延续人类青春,现在他们希望透过上市来延续公司发展 重点: 去年收入不到1,500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3,300万元 主力童颜针产品XH301最快今年底上市    李世达 “长生不老”自古以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从秦始皇追寻“长生不老药”,到现代人打玻尿酸、胶原蛋白,只不过形式从古代的“炼丹”变成现代的医美。在颜值经济的时代,人们对脸上皱纹的恐惧,有时甚至会超过对疾病的恐惧。 再生医疗材料及特医食品开发商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周向港交所递表,以18A规则申请主板上市,由建银国际独家保荐。公司最主要的产品,就是现代的“长生不老药”——童颜针。 成立于2016年的东方妍美,总部位于四川成都,其产品线几乎全面围绕“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尤其是用于面部与皮肤填充的高分子注射剂,试图对标国际知名品牌如Ellansé和Juvederm,更欲以自主研发的微球技术,抢占中国下一阶段医美升级潮的主导权。 根据申请文件,东方妍美的核心产品线为13款III类医疗器械级再生医学注射剂,涵盖了几乎所有主流医美项目——如法令纹填充、皮肤提亮与紧致、鼻根塑形、颞部与下颌轮廓调整,乃至颈纹与妊娠纹改善等。 这些产品多以PLLA(聚左旋乳酸)、PCL(聚己内酯)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微球骨架,搭配透明质酸或胶原等成分,能够有效延长支撑时间与胶原再生能力,定位为高端填充剂市场。 强效童颜针 其中专为治疗鼻唇沟皱纹(法令纹填充)的核心产品XH301,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且处于注册审评阶段。而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候选产品XH321处于临床前阶段。 作为公司主力产品,XH301在涵盖252名受试者的临床试验中,其疗效优于进口玻尿酸对照产品,且在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同于传统玻尿酸只能瞬时填充凹陷,XH301与其兄弟产品聚焦于诱导自体胶原生成、延长效果持续时间,具有明显差异化特征。若能顺利上市,XH301有望与目前市面主流的“童颜针”。 公司预计于2025年在中国推出XH301及XH305,同时启动欧盟CE认证,显示其全球化布局企图。同时,公司已与医美平台新氧科技(SY.US)签署协议,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与台湾推广、销售及商业化其包括XH301在内的三种主力产品。 在平台构建上也已初步雏形。除了注射剂产品,公司已有七项医用敷料与补片产品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另有一款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交联ECM候选产品XH322,处于临床前阶段。在特医食品方面,公司有两款获批准的产品及七款研发中的候选产品,体现其“医美+功能营养”的双赛道布局策略。 年收入不到1,500万元 由于主力产品尚未商业化,东方妍美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及2024年,公司收入仅有1,288.2万元(178.6万美元)与1,452万元,主要来自销售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特医食品及其他产品,以及提供与医疗器械产品开发相关的研究、咨询及检测服务获得收益。 同期,公司分别亏损6,350万元与6,938.3万元,亏损主要来自研发、销售及行政开支,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4,572.6万元、4,495万元。 随着持续亏损,公司的负债也在增加,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78%增加到2024年的123%,录得净负债3,708.2万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3,319.7万元,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其选择在此时赴港上市。 自成立以来,东方妍美已完成三轮融资,融后估值为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公司阳光诺和(688621.SH)亦为公司股东,其实际控制人利虔在东方妍美担任非执行董事。 从财务角度看,东方妍美的盈利能力非常有限,被寄予厚望的产品也未经市场考验。不过,东方妍美所处的市场正处快速扩张期,在玻尿酸价格内卷、进口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对长效、安全、可替代进口的国产填充产品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强。若东方妍美能如期推进XH301与其他产品的商业化,并证明其技术优势,市场或许能够给予更高的估值与关注。 医美从来不缺市场,也不缺想象力,缺的是能真正落地的产品与品牌。东方妍美能否从“高科技童颜针”的叙事中杀出重围,既取决于其研发转化能力,更取决于在资金与时间的赛跑,谁能跑赢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外卖战升温引监管关注 五部门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

在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联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社部及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JD.US; 9618.HK)、美团(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据财新报道,五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强调须履行主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商户与外卖骑手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京东今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领军,提出佣金不超过5%、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则回应推出养老保险补贴,双方并因“骑手二选一”问题互相指责。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战局,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并联合淘宝闪购发放上亿份免费茶饮券。 监管机构自去年底多次强调平台经济要规范发展,并整治算法滥用、保护新型就业者权益。未来外卖平台竞争将不仅拼补贴与速度,更须接受更高标准的法律与社会责任检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较A股折让逾两成 恒瑞医药集资近百亿港元

中国药业龙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于周四招股,发售约2.25亿股,5.5%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41.45至44.05港元,较A股周三的收市价折让约23%至27.6%,集资近99亿港元,下周二截止认购,周五正式挂牌。 恒瑞医药专注的药物领域包括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公司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去年公司盈利达63.4亿元,按年增长48%。今年首季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纯利上升36.9%至18.74亿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5.3亿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iGene celebrates profit milestone

泽布替尼海外市场大卖 百济神州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第一季度,百济神州GAAP净利润为127万美元(919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51亿美元 重点: 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单单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5.63亿美元 百济神州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并将注册地迁至瑞士    莫莉 作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有限公司( 688235.SH ; 6160.HK ; ONC.US)何时能为股东带来盈利回报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百济神州终于展现出年度盈利的曙光,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公司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5月7日晚间,百济神州港股、美股、A股三地同时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美股的业绩快报显示,第一季度,百济神州GAAP净利润为127万美元(919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51亿美元。再看A股的财务数据,百济神州的营业利润也已扭亏为盈,归母净亏损0.9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9.08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快速扭亏为盈的背后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大幅上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产品收入高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47%。百济神州解释,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自研产品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尤其是核心产品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泽布替尼,贡献了逾七成的收入。 自从2023年获FDA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后,作为适应症最广泛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药物,是一线和复发/难治性CLL以及所有其他已获批的B细胞恶性肿瘤新增患者的主要选择。在2023年总收入突破10亿美元后,泽布替尼的销售额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单单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5.63亿美元,超过60%的季度环比增长来自于在CLL适应症中的扩大使用,其季度销售额首次超过由强生和艾伯维合作开发的伊布替尼,成为美国BTK抑制剂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得益于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主要市场的份额提升,泽布替尼在欧洲的销售额也同比增长73%至1.16亿美元。 另一款重点产品PD-1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远超过其他中国创新药企的同类产品,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已在全球46个市场获批,本季度在11个市场新增纳入报销范围,包括美国、欧洲和中国。 强化全球化身份 海外市场对于百济神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日益激烈的中美地缘政治摩擦,百济神州正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最初,百济神州的品牌标识是充满中国元素的“百济神州”四个篆体汉字,2021年上市时改为以英文名称BeiGene为主体。2024年11月,百济神州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在最新的季度报中,百济神州宣布将注册地迁至瑞士。 药品作为豁免商品,暂时还不受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表示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如今,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地区的药品销售均由美国本土的CDMO企业生产,仅有供应链中有部分涉及中国供应商,即使关税政策改变,对百济神州的影响也很有限。2024年7月,百济神州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霍普韦尔普林斯顿西部创新园区的全新旗舰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建有世界一流的生物制剂生产能力和临床研发中心。 在欧美市场,百济神州凭借本土商业化团队,不仅有效提升了海外销售收入,其销售费用占产品收入的比例也从2024年一季度的57%降至41%,在产品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销售及管理费用仅同比增加7%至8.88亿美元,显示其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百济神州下一个寄予厚望的重磅产品是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该产品主攻血液肿瘤,在中国已经提交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评审,美国FDA也授予该产品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如今,百济神州在港股的市销率约为5.6倍,同样手握出海PD-1药物的君实生物( 688180.SH;1877.HK )在港股的市销率为6.6倍。随着百济神州开始实现盈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公司有望为股东带来更大回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