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cheng illustrates perils of family squabbles

上海豪门继母与嫡子资产纠纷警示:企业无论上市与否,均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重点:

  • 家族纠纷致使上海一处价值超10亿美元的顶级别墅项目无法销售。
  • 该案揭示了中国企业家通过复杂的境内外股权结构进行资产保护的常用手段。

阳歌

在因家族纷争而令豪宅项目停滞的背后,映射出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一批中国民营企业,在创始人步入暮年、财富面临代际传承的关键时刻,可能会步入法律困境的严峻现实。

这场家族财产纷争涉及到的是上海嘉城兆业房地产有限公司。纠纷的双方是公司创始人高家仁(英文名Karl Golden)第四任妻子胡兰,与现年54岁的高家仁嫡子达伟(David Golden)。

这场家族纠纷牵涉到中国内地与英属维尔京群岛(BVI)两地的法院,后者是许多中国企业家成立控股公司的首选地。曾几何时,中国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成就了诸多知名企业家的崛起。但随着市场在近年陷入艰难,许多企业如今身处破产边缘,这一趋势又为故事再度平添了几分波折。

尽管这起纠纷主要波及的是家族内部成员,但此案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警示,有类似纠纷的其他企业可能会给小股东带来潜在风险。虽然不少家族企业声称自己拥有现代化且专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但实际上,它们通常由一个人或一个家族主导,这些家族或个人通常掌握着绝对投票权,只手决定所有重要的企业决策。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结构下,一旦发生内部纠纷,小股东往往会沦为“人质”并无处伸张诉求。

在该案中,成为“人质”的并非小股东,而是位于上海西郊的顶级别墅群“上海紫园”项目。该项目拥有超过200栋别墅,在十数年前完工时一度成为中国最昂贵的住宅。然而,目前园内仅有68套别墅已售,其余的因中国内地法院裁定而被冻结,目前仍待争议解决,而这一过程可能还要花费数年。

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近两年已处在下行阶段,近期,该项目仍有一套430平方米别墅以4,300万元人民币(约合590万美元)的价格挂牌,这意味着未售出的别墅总价值可能超过10亿美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开始崭露头角,高家仁便是其中的一员。他通过早期创业实现财富积累,其中不乏在新加坡开展的业务,随后他与其嫡子达伟共同涉足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房地产市场,并于2001年成立了嘉城兆业公司。2024年11月,随着上海地方法院在历经四年审理后作出的一项判决,这个故事出现重大转折。

高家仁父子效仿许多中国企业家,为其持有的上海实体公司设立了一个控股公司——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嘉城置业有限公司(Best Land Investments Ltd.)。2008年,他们在其之上又增加了一层股权结构,即另一家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公司——新达国际有限公司(Sundale International Ltd.)。自此,新达公司全资持有嘉城置业及其中国子公司嘉城兆业。

在中国企业中,这种复杂的股权架构颇为常见,它往往被用作一道法律防线,旨在阻挡任何试图冻结或深入探查这些资产的行为。

代际传承

在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构建好层级架构之后,高家仁于2008年将嘉城兆业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务交给了他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独子达伟。同年,高氏家族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新达国际有限公司,由高家仁的再婚妻子、达伟的继母胡兰担任唯一股东。

2012年,高家仁身患重病,家族在2013年1月将两家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100%的股权转让给达伟,使其成为嘉城置业的唯一董事,以及新达国际的唯一董事和股东,即达伟拥有嘉城兆业的全部控制权,当时该公司的标志性项目——上海紫园正接近完工。

然而,高家的家庭关系在2010年代后期开始恶化。2020年2月,胡兰向英属维尔京群岛所属的东加勒比最高法院提起诉讼,声称新达国际的股权是通过一份信托协议由其继子达伟代为持有,并要求达伟归还公司的全部股权。

2021年3月,在东加勒比最高法院作出最终判决前,胡兰又在上海提起相同诉讼,再次声称新达国际的股权是达伟为其代持。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方法院并无权审理境外公司股权案,其判决也并不会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执行。

除此之外,高家仁于2020年底在上海提起诉讼,向嘉城兆业公司索要44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1亿元借款本金和33亿元利息(年利率高达24%)。这一诉讼是导致法院冻结紫园别墅销售的主要原因。

2021年7月,东加勒比最高法院率先作出判决,裁定达伟胜诉并认定胡兰一方存在篡改和伪造文件的行为,确认达伟是新达国际的合法所有者。值得注意的是,该判决还披露了胡兰和高家仁承认曾伪造贷款协议中的利率,并故意在后期将其嵌入贷款协议的行为。这份伪造文件成为高家仁向嘉城兆业公司索要44亿元“欠款“的依据。

然而,2024年11月,尽管并无司法管辖权,上海地方法院裁定胡兰在其针对新达国际所有权的诉讼案中胜诉。事实上,该诉讼违反了东加勒比最高法院的禁诉令,即禁止纠纷中任何一方在其他司法管辖区就同一事项发起或继续法律诉讼。对此,东加勒比最高法院宣布胡兰藐视法庭,并判处其监禁。然而,只要其不踏足英属维京群岛领土,该监禁令无法执行。

目前,达伟已对上海法院的裁决提出上诉,这意味着该案远未画上句号。另一桩涉及11亿元贷款的诉讼也尚未解决,上海紫园的未售别墅仍持续被法院冻结。

这场法律纠纷在中国业界引起关注,不仅因为它牵涉到上海罕见的豪华住宅项目,更因为它揭示了家族企业内部权力斗争的错综复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出现了与家族相关的董事会、管理层和股东纠纷,导致企业运营和声誉受到损害。近期案例包括杉杉股份(600884.SH)和新城控股(601155.SH)。香港上市公司新鸿基地产(HK.0016)也曾经历长达数年的家族纠纷。

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这些与家族相关的企业治理问题,往往在法律诉讼开始前,都隐藏在幕后不为人知。此案件深刻地揭示出,投资者在审视一家公司时,不仅要深入洞察公司本身的运营状况,更要全面理解其大股东家族的内部动态与变迁。在当前众多中国家族企业步入代际传承的关键时期,此案件为投资者所带来的启示无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氯蔗糖收入大增 新琪安半年多赚586%

甜味剂生产商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3.HK)周一公布,上半年收入3.35亿元(4,700万美元),按年升54.3%,录得纯利2,43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55万元激增586.4%。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受惠于核心产品销量上升,其中三氯蔗糖收入达1.52亿元,同比大增116.8%;食品级及工业级甘氨酸收入合共1.68亿元,按年升25.9%。管理层指出,美国对中国甘氨酸征收高关税,公司因而透过印尼工厂供货以拓展海外销售,而泰国新厂亦进一步推动三氯蔗糖出口。 截至6月底,公司总资产约11.26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8.5%;现金结余达2.5亿元,负债比率降至39.7%。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2%大幅提升至23.3%。 公司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3.19港元,升1.7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奥克斯招股集资36亿港元

空调供应商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2580.HK)周一发售2.07亿股,香港发售占5%,每股售价由16港元至17.42港元,集资最多36亿港元。8月28日截止认购,9月2日正式挂牌。 公司2024年收入297.6亿元,按年增加19.8%,盈利则增长17%至29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度收入73.6亿元,按年增27%,盈利上升23%至9.2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于升级公司的智能制造体系及供应链管理,约20%用于全球研发,另外20%加强销售及经销渠道,余下一成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anH seeking an infusion of funds through IPO, after having hemorrhaged 700 million yuan due to years of losses

连年亏损负债7亿 闪回上市融资补血

手机回收商闪回第三度申港上市,冀乘着香港新股热的风口下,成功上市集资 重点: 今年上半年亏损近2,500万元 净负债超过7亿元   刘智恒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闪回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去年两次在港申请上市均失败而回,原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香港新股市场过去半年受市场热捧,闪回这时再递交上市申请,时机再好不过,有望赶上新股的风口,让公司得以融资续命。 闪回主要从事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回收业务,当中又以回收手机为主。公司通过旗下的“闪回收”系统,在合作伙伴的线下零售店,或网上商城进行以旧换新。 回收产品通过检测、分级、维修及定价后,再通过旗下的“闪回有品”平台,或在多家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出售。 增收不增利 闪回最大的卖点,在于国策支持。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对智能手机等九类电子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今年1月,国家再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当中手机每部补贴最多500元。 国策的大方向虽有利回收业务,但闪回的实际业务表现实在难以恭维,正如去年我们对闪回的分析,在今次新的申请中,情况纵有改善,核心问题依然持续,暂时看其前景乏善可陈,投资价值并不吸引。 公司过去四年的收入节节上升,由2021年的7.5亿元升至去年的12.97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更达8.09亿元,同比上升40%。收入增长理想,可亏损持续,过去四年亏损分别是4,870.8万元、9,908万元、9,827万元及6,587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同比虽收窄近四成,但仍蚀2,481万元。 毛利率低企 连年蚀钱的一大原因,主要源于对投资者持有的优先股权进行赎回,导致出现亏损。不过,实际上回收手机这门业务,最大问题在于毛利率太低。公司过去四年半来自产品销售的毛利率,从来未高于8%,2021年高见7.5%后,去年跌至4.4%,今年上半年即使回升至6%,仍然是处于偏低水平。 毛利率过低,意味盈利要增长,就要靠销售量弥补。不过,闪回要争取更大生意并不容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中国内地手机回收市场的占有率,前五大参与者占18.6%,闪回位列第三,但市占率仅有1.3%,而排第一位的是万物新生(RERE.US)旗下的爱回收,市占率为7.9%,第二位的公司亦达7.4%。 按2024年手机出售金额计算,前两位分别为78亿元及77亿元,闪回只有12亿元,也是严重落后竞争对手。可见闪回在回收及二手销售的数量,均被前两位对手大幅抛离。换言之,在两大强手环伺下,闪回处于弱势,要抢占市场以提升交易量并不容易。 债高现金流弱 闪回另一问题是负债高企,净负债由2021年的2.35亿元,上升至去年的6.88亿元,今年上半年更进一步升至7.13亿元,短短四年半时间,债务增加200%。公司解释净负债问题,主要也是来自对投资者的优先股权赎回,引致账面值变动所致。 撇除优先股权的问题,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也令人失望,过去四年分别是负现金流640万元、4,374万元、4,777万元及1,845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正现金流4,371.8万元。乍看,今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终录得正数,但是否因今年申请上市,在会计上的调动得出,我们不得而知;而且去年上半年时,经营活动也录得1,310万元现金流,到全年时,却有近两千万元的现金流走,反映闪回的经营现金流并不稳定,且并不充裕。 可以说,闪回所在行业纵获国策支持,但以公司目前状况,投资价值有限,在新股市场旺盛下短炒无妨,要长期押注回收这个板块,似乎万物新生属首选,一方面市场占有率大,另外公司收入远大于闪回,且已有盈利,市盈率虽高达57倍,但在云云对手中,实已脱颖而出。除非我们看到闪回未来两三年的业务能急速上扬,否则倒不如选择龙头企业更具值博率。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