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weiser APAC, Beer, Tsingtao Brewery, Beijing Yanjing Brewery, San Miguel Brewery, China Resources Beer, Consumption downgrade.

这家主打高端市场的啤酒企业,要改善业绩只能靠下半年的全球体育赛事

重点︰

  • 受去年高基数及极端天气影响,百威亚太首季收入及盈利分别同比下跌0.4%及3.4%
  • 投资市场估计该公司下半年才复苏,除了基数降低外,还寄望于欧洲杯及巴黎奥运会等大型赛事

 

裴梓龙

去年一季度,中国正式从新冠疫情中“全面解封”,人们纷纷外出聚会,餐厅及酒吧的生意快速复苏,啤酒销量大增,不少品牌创下了销量新高。然而一年后,正是因为去年基数高的问题,各大品牌的啤酒销量表现都不太理想。

根据已公布业绩的酒企,青岛啤酒(0168.HK; 600600.SH)首季营收同比下跌5.2%,燕京啤酒(000729.SZ)营收增速只有1.7%,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3.7%。到最近公布业绩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1876.HK),今年首季度收入同样比去年同期下跌0.4%至16.4亿美元,期内总啤酒销量减少4.8%至21.12亿公升。

更令投资者失望的是,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首季利润同比仍有所增长,但百威亚太就算将今年第一季的销售成本节省了4.4%,但整体纯利仍下跌3.4%至2.87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及收入分别下跌6.2%及2.7%。

公司联席主席及首席执行官杨克(Jan Craps)解释,首季表现未如理想,主要受到中国及韩国销情温和影响,同时因为高基数效应,再加上中国广东等地3月受到大暴雨等极端天气侵袭,导致整体销量下跌。他在业绩会议上坚定押注中国高端市场,直言中长期而言,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将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内地消费者将更重视体验。

“公司去年11月已将高端及超高端产品轻微加价,但考虑到经济环境,其他层级的产品没有加价。虽然宏观经济环境受压,但人们仍想追求快乐并善待自己,公司将继续走高端化策略。”杨克说。

中国啤酒产量于2013年已经达到5,065万千升的高峰,其后产量逐年下降,到了2020年只有3,411万千升,2023年略为回升至3,789万千升,各大企业为追求利润,包括中国啤酒巨头青岛啤酒及华润啤酒(0291.HK)等纷纷转攻毛利率较高的高端市场,与百威亚太较劲,令整体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高端啤酒竞争激烈

以华润啤酒为例,去年推出雪花全麦纯生、无醇啤酒“喜力啤酒0.0”、中式谷物为原料的“秦始皇CPA”等高端产品,更有一款售价高达1,199元的烈性啤酒“醲醴”。根据华润啤酒去年业绩显示,公司次高档及以上的啤酒销量约250万千升,同比增长18.9%,不少主要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更达双位数,其中“喜力”的增长高达60%,中高档及以上产品的增长,成功带动华润啤酒去年盈利上涨18.6%。

华润啤酒主席侯孝海在2023年业绩记者会更扬言,今年或明年将达成次高端以上的中国啤酒销量第一的目标,提前一至两年完成“决胜高端”的战略目标,将会继续加强中高端产品的推广。

至于青岛啤酒,去年同样继续强化中高端市场,加强了白啤、纯生、1903及经典品牌,去年公司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了10.5%,达324万千升,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占比更提升了4.17个百分点,至40.5%。

青岛啤酒在今年4月回复投资者时直言,中国啤酒市场是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整个行业都在加强高端化产品,青岛啤酒将以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取得竞争优势。连燕京啤酒、香港的生力啤(0236.HK)也持续推出高端产品,与各大巨头竞争。

不过,在目前中国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各大品牌都在高端市场竞争,能否成为新出路仍是未知之数。百威亚太的杨克称,公司倾向将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及行为转变定为“理性消费”,而不是单纯的“消费降级”。“消费者的体验、仪式感对消费者的决策来说越来越重要。”杨克说。

大华继显(香港)策略师杨韵锐也同意消费降级对百威亚太的影响暂时不大,但最大问题在于公司的展望没有太大惊喜,“中国消费降级对公司的影响暂时不大,百威亚太的平均售价有所上升。但最大问题是竞争越来越大,我认为公司业绩最快要到下半年才会好转,寄望欧洲杯足球赛和巴黎奥运会,到时百威亚太的业绩或会复苏。”

他又称,目前百威亚太的预测市盈率达18倍左右,股息率只有3.65%,估值不算吸引,加上暂时未见利好消息,建议对该股感兴趣的投资者可先观望,到年中视乎股价表现才买入,并憧憬下半年业绩改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简讯:浙江三花获证监会批准赴港IPO

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请,为这家制冷空调元器件制造商的IPO计划扫清关键监管障碍。 根据证监会官周一网上的备案通知书披露,三花智控拟发行约4.77亿新股。 该公司于今年1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承销商。财务数据显示,其去年首九个月营收同比增长8.4%至2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0亿元有所增长;当期净利润从21.6亿元增至23亿元,增幅达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去年原计划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终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改道为香港资本市场。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北森控股去年度亏损收窄

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HCM SaaS)供应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预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财政年度,亏损将介乎约1.3亿元(1,800万美元)至约1.96亿元,较2024财年的亏损约32.09亿元收窄。 公司表示,亏损收窄主要由于公司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较2024财年减少所致。 北森控股预期,2025财年收入将介乎约9.23亿至约9.66亿元,按年增长约8%至13%,年度经常性收入预料介乎约8.9亿至约9.27亿元,按年增加约17.7%至22.5%。 公司股价周二低开0.5%报5.8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5.97港元,跌1.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南国大折让配股 集资不足900万港元

餐饮集团上海小南国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将以每股0.02港元,配售近4.43亿股,较周一收市价0.024港元大幅折让16.7%,仅集资890万港元,集资所得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小南国表示,配售可筹集额外运营资金、增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扩大本公司的股东基础,从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经是上海餐饮龙头之一的小南国,近年业务每况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亿元,亏损却较2023年扩大80%至8,506万元 小南国周二高开25%报0.0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3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利来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东兼主席曾智明建议将公司私有化之计划,在法院会议上未获股东批准,其中,赞成及反对分别占出席投票的股东股数55.332%及44.668%。因此,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 曾智明于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来并未在市场上集资,上市地位“无关紧要”。其出价每股1.5232港元虽较当时市价溢价约24.85%,但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NAV)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根据年报,金利来去年收入12.2亿港元(1.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净利润则下滑19.9%至9,310万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亿港元。公司投资物业及发展中物业资产账面总价值逾33亿港元。 公司股价周一大幅低开39.6%,报0.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29.53港元,跌1.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