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博监局公布上月澳门赌收,4月博彩毛收入188.6亿澳门元(下同),按年升1.7%,但按月则下跌4.1%,并已是运续两个月下跌。

今年首四个月,澳门累计博彩毛收入达765亿元,与2024年同期比较,微升0.8%。

经过疫后连续两年的急速增长后,澳门博彩收入开始放缓,政府去年底预计,今年赌收将达2,400亿元,较去年增长11%。若按此估计,即澳门每月平均赌收要有200亿元才可达全年目标;但今年首四个月,每月赌收均低于200亿元。近期全球经济受关税战影响,市场气氛不理想,料有机影响赌客在博彩上的支出,相信澳门赌收今年很大机会未能达标。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robotaxi company

在数字之外:如何看懂robotaxi公司的财报?

Robotaxi是一场概率的赛跑,在财报数字之外,成败关键隐藏在无人化与规模化的细节里    杨哲 自从去年底小马智行(PONY.US)和文远知行(WRD.US)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每个季度的公司财报,为解读Robotaxi公司和这个赛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首先,robotaxi公司短期内不会盈利,头部企业也只是有希望单位毛利(unit economics)转正,这是个行业共识,所以没法看市盈率。robotaxi公司一年营收也就几个亿,也没法看市销率。这个赛道既像机器人赛道,也有点像创新药,投资人看的其实都是未来的市场空间和这家公司未来成功的概率。 就像人形机器人短期内都不可能给你养老,投资机器人公司应该看的是各家对于AI的理解,不应该看一个季度让多少台玩具去春节晚会跳秧歌。robotaxi市场空间公认很大,如果现在还没有盈利,那看的其实是未来盈利的概率,而不是短期内卖给甲方多少台车来获得一次性的收入。如果看卖车收入来决定估值,那自动驾驶企业也应该按车企去估值,一家一年只卖几百几千台车的车企估值是多少呢?说是零估计都多了。 所以L4公司(无论是robotaxi还是robotruck)要通过财报(当然也可以通过平时的新闻等等)看长线计划的进展,而不是看过去一个季度赚多少钱——更何况也没盈利,只是营收。 在robotaxi这个赛道,需要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各家画的饼(企业目标)你是否认可;其次,画饼之后,你是否有办法追踪这家公司的进展。能追踪进展很重要,否则你可能会被骗。在这个赛道,你应该假设所有人都是骗子,然后找不可粉饰的验证方式去验证。 内行看门道 那对于robotaxi赛道的公司,你如何去追踪验证呢?可以看“无人化”和“规模化”,且有先后顺序。先有能力做无人化,然后在无人化的前提下扩大无人车队运营规模。 无人车队运营规模,不是看在资产层面有多少车,而是看各地用户有多容易搭得到一台无人的车,以及这台车在各种极端场景、时间、天气下是否还能跑。无安全员的车越多,每天的无人化里程越大,安全风险越大。无安全员之后大约平均每多少公里出一次事故的概率,每个厂商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外界不容易直接获取,但它会体现在其他变量上——能不能无安全员、能不能晚高峰接单及去繁忙区域接单、能有多少台无人车每天上路随时接单等等。 对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性没有信心的公司,就会想尽办法控制无人车在复杂场景道路上跑的规模,或控制运营时段、运营路段,从而控制安全风险暴露程度。 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的robotaxi,只能搭到有安全员的车(无论安全员在主驾还是副驾),到搭到10台无安全员的车,再到公开搭到100台无安全员车,其背后的安全风险暴露程度是分别差一个数量级的,其对技术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是分别差一个数量级的;可以让你在高峰期、繁忙地段搭车,和只敢在非繁忙地段和时段让你搭车,两者差别很大,因为复杂场景的事故率远高于非复杂场景,哪怕人类驾驶都是如此。 一旦安全性指标和技术要求差一个数量级,其技术差距就是有代差的。有代差、落后的公司不一定能达到下一个数量级。L4级robotaxi作为第一个大规模商业化的具身智能AI agent,其对技术研发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团队都能实现。 自动驾驶本质上是个概率问题,统计学学不好的人,做不了自动驾驶,也做不了自动驾驶的投资。通过财报、公开文件、和实际用户可感知的体验,投资人能够推测出不同公司的技术代差,而有代差的公司,彼此成功抵达robotaxi终局的概率,当然也是不同的。 杨哲,小马智行高级总监,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接近10年专业经验,他的联系方式:mail@yangzhe1991.org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ork Medical makes medical devices

沃氪医疗借战略合作进军RWA领域

该医疗器械制造商计划运用RWA技术,改造并利用现有产品架构和新兴的人工智能业务 重点: 沃氪医疗与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建立合作,并获任该组织“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公司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达成合作,加速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智慧临床生态系统 阳歌 中国香港从今年8月1日开启拥抱虚拟资产的新时代——正式推出名为稳定币的虚拟货币监管和许可框架。此后,不断有中国企业在该市场开始探索多个行业领域的虚拟资产及其底层区块链技术。 医疗器械制造商沃氪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WOK.US)也是其中之一。公司宣布携手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启动探索RWA(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及相关区块链技术的重大新计划。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的宗旨是通过标准化研究推动全球Web3.0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合作正值沃氪医疗登陆纳斯达克一年后,是其持续进化的“Healthcare + Payment + Technology = RWA + Web3 + AI”战略组成部分。公司还计划与金融领域若干拥有合格资质的机构展开战略协作,为资产通证化蓝图搭建关键合规通道。 数字货币做市商Keyrock与通证化平台Centrifuge五月联合报告显示,通证化RWA(具有价值的数字化现实世界资产)规模预计将在年底突破500亿美元。报告同时指出,美国国债将主导该市场,仅相关美债价值就会推动通证化RWA总市值突破280亿美元。 三大合作方向 沃氪医疗规划了与香港合作伙伴的三大核心合作领域。首要领域是“沃氪医疗持有或投资的优质资产”的通证化。公司表示将充分利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身份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医疗资产的专业资产优势。虽未具体说明,但潜在通证化标的可能涵盖应收账款、投资产品及知识产权 第二方向为股权投资,包括共同注资或参股基金等金融载体,加速布局RWA领域,实现共同战略目标。 第三方向聚焦RWA技术开发,借力香港Web3.0协会新推出的RWA登记平台。该平台赋能链上验证、资产发行及跨链交易等协同功能,同时确保监管合规与资产安全。 公司近期动向显示其已在积累RWA开发及管理能力。今年2月,其宣布与另一家医疗器械企业达成合作,包含建立“产业、金融协同投资基金”的潜在计划。该合作还可能涉及医疗基建投资、前沿技术研发及全球并购. 沃氪医疗的最新合作使其跻身探索数字化RWA新兴机遇的中国企业浪潮前沿。从技术层面而言,任何持有或拥有RWA权利的企业(无论自有或代管资产)均可进入该领域。 构建智慧临床生态体系 本周一,沃氪医疗宣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缔结新合作。根据协议,沃氪医疗将支持该院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将院内文本、影像、检验结果等多模态医疗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整合。 双方计划依托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的临床专家资源,将沃氪医疗多模态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从单一图像处理升级至复杂数据类型分析。该合作旨在为多元医疗场景开发人工智能模型,建立覆盖数据治理、模型训练及临床转化的体系框架。 沃氪医疗董事长兼CEO吴双表示,携手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推动双方在探索RWA技术创新,与联合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共同布局人工智能医疗产业的两项新合作,是开辟沃氪医疗增长新赛道、构建企业长期价值的战略举措。 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截至2024年9月财年首份年报亦显示,该公司在上市前一年已涉足金融市场,在IPO之外还开展其他投资活动。…
Shandong Hi-Speed engages in power stuff

证监踢爆股权集中 山高股价闪崩八成

截至今年7月,这家数据中心及绿色能源投资商的股价累计飙涨逾200%,但上周五单日大跌近80%,不仅回吐全部涨幅而且倒跌 重点: 山高控股上周五突发股价闪崩,致前两月巨大涨幅悉数蒸发,无奈启动回购程序以支撑股价 股价大跌前夕,香港证监会警示投资者称该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梁武仁 仅仅两个月,反差竟如此之大。 今年7月底,山高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412.HK)发布新闻稿,庆贺市值突破千亿港元(129亿美元)大关,公司股价自年初已累计大涨逾200%。然而,上周五,这家投资机构的股价在异常巨量交易中单日狂泻近80%,迫使其紧急启动回购计划力保股价。 经历此番剧烈震荡后,公司股价基本回归年初价位,较1月份低约18%。 山高控股在公告中表示:“董事会认为,当前本公司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核心业务竞争力及未来发展潜力,在目前市场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表明公司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的充分信心,是公司基于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及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所作出的决策,最终将使本公司受益,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公告发布前一日,香港证监会刚警示投资者,山高控股逾九成已发行股份集中于少数股东,意味几笔大额交易即可引发股价巨震。监管机构为何核查该公司股权结构尚不明确,但通告特别提及该股自4月以来累涨超150%。无论如何,通告的警示性已形成强烈利空,或直接引爆此次抛售潮。 尽管香港证监会未指认该股年内暴涨存在违规操作,此轮涨势仍显蹊跷。公司财务表现虽算不上亮眼,但尚属稳健。 2024年,山高控股营收同比增长11%至56亿元(7.87亿美元),净利润更大幅增长40%至6.93亿元。不过,此类盈利增长远不足以支撑股价短期内如此飙涨。此外,公司股价涨势实际始于今年5月,距发布最新年报已近两月。8月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虽同比下滑,净利润却大幅跃升,主要归因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上半年最显著的利好或许来自国际顶级评级机构惠誉的背书。5月末,惠誉以政府支持力度增强为由,上调山高控股及其山东省属母公司评级,但公司股价在此前早已启动上涨行情。 “耀眼战绩” 上述因素均未能真正解释股价暴涨动因,7月市值突破千亿港元里程碑时,公司公告将“耀眼战绩”归功于新能源与算力电站领域的“智慧投资战略”,此说辞恐令理性投资者愈发困惑。 新能源与算力均属山高控股的工业投资板块,是核心营收来源。公司聚焦这两大领域不足为奇,既是当前资本扎堆的赛道,也契合其国资背景。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与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发展,后者耗电量不小,常需为承载AI应用的数据中心配套专用电站。 山高控股创立于1990年代初,前身为中国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在被山东高速收购约五年后,2022年完成业务重构,确立现时架构。 2022年转型后,山高控股迅疾开展资本运作。当年即收购一家清洁能源开发商,后重组为山高新能源(1250.HK; 000803.SZ),其新能源发电项目现已覆盖全国逾20省份。次年,山高控股斥资2.99亿美元,入股国内三大民营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的世纪互联(VNET.US)。 这两大资产似为构筑 “电算科技产业生态”的核心支柱,但两者业绩均未达预期,新能源公司上半年营收萎缩,世纪互联二季度陷入亏损。 此类波动实属新兴产业常态,却无法合理解释山高控股股价异动。需要指出,年内数据中心板块确因AI热潮受资本热捧,世纪互联股价累涨86%,竞争对手万国数据(GDS.US; 9698.HK)也累涨60%,但二者涨幅均远逊山高控股此前表现。 公司或因“迷因股”特质吸引投机客,最终却招致监管关注。无论如何,股价过山车行情,恰印证“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的老话。 为维稳股价,山高控股上周五斥资逾百万美元回购370万股,当日股价应声反弹近30%。 虽然当前股价较一周前已然腰斩,但51倍市盈率估值仍处高位,即便对高增长前景企业也显昂贵。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数据中心运营商正深陷产能过剩困局,该公司两大核心业务赛道承压,前景蒙上阴影。 但市场逻辑似乎与该股走势关系不大,历经巨震,股价终归理性区间。监管介入或被视为对投机者的警示,但对敢于押注的投资者,或许视之为博反弹的机会。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nonymous letter reveals storm in a China Rare Earth teacup

一封匿名信 揭中国稀土茶壶里的风暴

拥有响亮名号的中国稀土控股,在一连串内部指控后,对投资者而言似乎只剩下警惕价值 重点: 附属公司涉至少45宗诉讼与9宗强制执行案件 公司业务以稀土加工为主,与央企中国稀土集团无关   李世达 6月的一封匿名投诉信,让刚刚经历一波大涨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0769.HK)像是坐过山车,命运急转直下。 中国稀土自6月18日起陷入停牌,至今未能复牌。最新公告显示,旗下附属公司卷入至少45宗诉讼与9宗强制执行案件,部分银行贷款并未在财报中披露,甚至还传出资产被转移的嫌疑。一连串的调查最快要到今年10月才会有结果。 就在停牌前一周,中国稀土股价在6月11日创下52周高位,今年至今仍有75%的涨幅。这波涨幅或与当时中美谈判进展有关,传出美方拟放宽半导体出口管制换取中国在稀土方面的松绑。今年6月,中国稀土出口量攀升至2009年以来新高,显示全球买家正积极抢购用于制造强大磁铁的材料。 此稀土非彼稀土 不过,虽然名为中国稀土,这家港股上市公司却和稀土出口关系不太大。 尽管以“中国稀土”为名,但该公司与深圳上市的央企“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有限公司”(000831.SZ)无关。中国稀土集团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母企中国稀土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于 2021年主导成立的央企巨头,拥有开采配额,控制大部分冶炼指标,是中国在国际战略博弈中的重要筹码。 而在港股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却完全不是一回事。这家公司最早由生产耐火材料起家,其后业务扩至稀土材料,总部在江苏宜兴。它并没有自己的稀土矿山,也不掌握任何开采配额,业务模式是从上游企业采购稀土精矿或氧化物,再进行分离和加工,生产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镨汝等产品,销售给磁材、电子和新能源行业的下游客户。 换言之,它是一家中游加工企业,而不是掌握资源的巨头。 2024年公司的稀土相关业务录得5%毛亏率,但幅度已有收窄。期内公司收入为7.57亿港元,较2023年的6.86亿港元上升约10.3%,亏损则由2023年的2.32亿港元收窄至1.47亿港元。期末公司持有现金约9.66亿港元,较2023年底的12.99亿港元下降约25%。 公司停牌的核心问题在于治理。一封来自附属公司员工的匿名投诉信,点名指出两家附属公司宜兴新威利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以及宜兴新威利成稀土有限公司存在严重问题。投诉人指公司资产可能被挪用,导致负债缠身,甚至令银行和供应商不断上门追讨。 公司称调查显示,两家附属公司积欠多家银行债务,且未向母公司披露相关银行贷款,未偿债务已超过实缴资本金,可能出现资产被挪用的情况。 自己批准 自己举报 此外,匿名投诉还将矛头指向一宗近期完成的交易。今年6月,中国稀土宣布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1,600公斤钨条,作为投资性资产。然而,投诉信质疑估值过高,程序缺乏透明度。更戏剧性的是,公司创始人、法定代表人蒋泉龙与其子、行政总裁蒋大伟都对这宗交易提出申诉,然而当初两人所在的董事会全体成员均一致批准交易,甚至交易细节都由他们两人参与准备。 至7月6日,蒋大伟突然以“个人原因”辞任。蒋泉龙则被曝涉及逾期未偿还的个人债务,金额高达2亿元。其实2017年时,蒋泉龙曾遭新加坡滨海湾金沙入禀法院,追讨折合约1.08亿港元的赌债。因此有揣测公司涉及的各项指控,是否与蒋的个人问题有关。 港交所已要求公司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并聘请法证会计师全面审查,两份关键调查报告预计于今年10月与11月提交,意味着在调查完成前,公司难以复牌。 对投资者而言,中国稀土控股的案例是一记警钟:在“战略资源”的概念光环下,公司自身的财务情况与治理结构往往容易被忽略。短期内,公司能否复牌,完全取决于独立调查能否揭示真相并落实整改,但市场对信任已大幅削弱。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