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SATP give a good account of itself in seeking listing?

继百望云之后,财税数字化企业慧算账也正冲刺港股上市,直营及授权两头并进的业务模式能否杀出重围

重点:

  • 公司2023年毛利为3.2亿元,毛利率达58.6%
  • 2023年客户留存率达79.4%,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李世达

金税工程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重要项目,自2021年起已进入”金税四期”阶段,国家财税业务也从”以票管税”进化到”以数治税”,一批财税数字化服务企业也乘势而起,争夺财税数字化的庞大市场。

任何企业从成立之初,就离不开财税的管理。而在财税数字化时代,经营者的选择是:每年花10到15万元请一名专职会计,还是花更少的钱,购买在线财税服务?

慧算账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财税数字化行业中的佼佼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总收入计,慧算账于2021年至2023年间,均为中国最大的中小微企业财税解决方案提供商。近日,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二度递表申请上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数据显示,中国近20%的中小微企业选择雇佣财税专业人员,但每年付出的成本较高,通常为10万元至15万元一年。多数企业则会将财税业务外包予第三方代理记账,这些代理记账公司仰赖财税软件,缺点是难以根据不同客户的业务特点,提出具质量的解决方案。

网点覆盖46

2015年成立的慧算账,原本为代理记账公司提供服务,是财税软件提供商。然而,财税行业地域性强,市场分散,仅提供软件服务不能解决企业痛点,于是公司随后自己落场,成立直营代理记账公司,并开放软件授权,以直营及授权两种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会计、发票、税务合规及综合财务管理在内的AI赋能财税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慧算账在全国拥有90个服务网点,覆盖中国46个城市,另外还有395家区域机构合作伙伴(软件授权使用)。简单来说,慧算账既是财税软件的开发商,同时也是代理记账公司。

根据申请文件,慧算账自有的核心财税系统SATP,在2023年服务约67.2万家中小微企业,截至2024年6月9日,公司从超过3.1亿份票据中积累了约2.6亿个与中小微企业的业务、财税流程有关的多维模型参数,形成了行业内最大的参数集。

毛利率近六成

根据申请文件,2023年,公司每名中小微企业客户的财税业务人力成本低至807元,低于传统外包方案的2,550元,以及雇佣财税人员的10万元至15万元。慧算账称,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全面替代内部财税职能”。

过去三年,慧算账业绩实现了显著增长。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5亿元、5.1亿元及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6%;同期毛利分别为1.7亿元、2.7亿元及3.2亿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49.4%上升到2023年的58.6%。

不过,虽然报告期内收入持续上涨,公司仍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2021年至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6.7亿元、4.9亿元及2.9亿元,三年累亏14.5亿元,但亏损幅度逐年收窄。

亏损的原因,公司称主要是由于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加上营销推广与研发费用的增加,以及疫情期间中小微企客户订阅意向受到抑制,导致收入增长放缓。

事实上,慧算账的业务增长,很大程度取决于客户与公司续订其订阅协议。根据申请文件,2023年,慧算账客户留存率达79.4%,高于同业平均60%至70%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成立较早的企业财税数字化公司,慧算账共完成了11轮融资,股东不乏明星资本、互联网巨头。其中小米通过上海骄锃持股15.2%,和谐锦锋持股10.6%,腾讯旗下意像之旗持股8.9%,阳光人寿持股6.6%等。

总的来说,慧算账是一家聚焦中国中小微企业的财税服务提供商。其优势在于一方面掌握研发能力,同时也深耕不同地区,能够有效获取、保留及培养长期客户。

不过,技术力仍然是财税数字化的决胜关键。慧算账的研发开支从2022年约8,500万元提升到一亿元左右,但在总体开支的占比上仍远低于营销开支。

客户的成功,就是财税企业的成功。若能准确洞察企业需求,并持续提升技术力,慧算账或能扭亏为盈,为自己算出一笔好账。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瑞幸咖啡一季度同店销售重回增长

瑞幸咖啡公司(LKNCY.US)周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1.2%至88.7亿元,在经历2024年困境后恢复盈利,并重回同店销售增长轨道。 瑞幸表示,首季净新增1,757家门店,总店数较2024年末增长7.9%至24,097家。其中自营门店15,598家,加盟门店8,499家。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1.5%至64.8亿元,约占整体营收的四分之三。 首季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8.1%,在经历四个季度连续收缩后,当中去年一季度曾骤降20.3%,今年首季终能重拾升势。伴随经营改善,公司上季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8,320万元。 瑞幸股价周二下跌2.6%,该股年内累计涨幅仍接近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亿美元,同比下降70.2%,股东净亏损为7,180万美元,较上季净亏损1.8亿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550万美元。 首季度,公司录得毛损8,1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7,210万美元;毛利率录得-65.8%,去年同期为17.4%。期内,多晶硅销量为28,008吨,按年下跌48.1%;平均售价为4.37美元,低于现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阳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存在,多晶硅价格低于现金成本水平,导致公司本季度维持净亏损,但亏损额已环比收窄。预计第二季度将生产约2.5万至2.8万吨多晶硅,全年则将生产约11至14万吨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报12.77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联华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亿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业绩,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亿元,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亿元。 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亿元,超级市场跌9.3%至31亿元,便利店则跌13.8%至4.1亿元。集团没有解释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内联华超过在华东地区关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区内新开的门店为34家,当中21家为加盟店。 周三联华超市开盘升7.4%报0.365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超过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lass tycoon unfazed by Trump: Fuyao Glass’s net profit surges by nearly 50% in the first quarter

玻璃大王无惧特朗普 福耀玻璃首季纯利升近五成

曾是中美制造业合作典范的福耀玻璃,在关税风暴中仍能站稳脚跟,在汽车市场复苏的带动下持续盈利 重点: 公司一季度净利大增46.25%至20.3亿元 供美产品本地生产率达70%   李世达 在“中国制造”的大范畴里,曹德旺创办的福耀玻璃无疑是一个典范,曹德旺从福建小乡镇出发,凭借一块玻璃,敲开世界汽车工业的大门。然而,过去因在美建厂被誉为“中美制造合作典范”的福耀,去年一度遭美国执法机构调查,“中美合作”的大叙事也遭遇关税战的挑战。尽管如此,福耀玻璃仍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606.HK; 600660.SH)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99.1亿元(13.55亿美元),同比增加12.16%;股东应占溢利20.3亿元,同比大增46.25%。公司表示,盈利增加主要受益于收入增长较快,以及汇兑收益增加。受到业绩激励,福耀港股绩后两日反弹近9%,基本收复对等关税带来的跌幅,过去一年累升29.6%。 福耀玻璃的故事要从1987年说起,当年41岁的曹德旺,在福建福清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玻璃厂,从给卡车生产挡风玻璃起步,创立了福耀玻璃。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尚未起飞,进口玻璃价格高昂、依赖国外,曹德旺毅然投入研发,成功打破外资垄断,逐步打入一汽、上汽等车厂供应链。2001年,福耀进入国际市场,拿下通用汽车订单,成为全球主流汽车品牌供应商,并于201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超7亿美元设厂,成为当时中国制造业最大一笔赴美投资,后来还被拍成纪录片《美国工厂》。 如今的福耀玻璃,全球汽车玻璃市占率超40%,在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市占超70%。为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大众等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中国车厂提供汽车玻璃。 汽车玻璃不只是玻璃 汽车玻璃虽属传统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也迎来技术革新与价值重估。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变革,对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福耀不再只是“做玻璃”,而是跟着整车厂开发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HUD抬头显示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例如,特斯拉Model Y配备的全景天幕玻璃,就由福耀供应。 此外,随着SUV车型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单车玻璃使用面积也越来越大,从4平方米提升至逾5平方米,价格与毛利同步增长,汽车玻璃已从低技术产品转型为结构功能融合的新赛道。 根据2024年报,公司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轻量化超薄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5.02个百分点。同期汽车玻璃客单价(ASP)增长7.5%至每平方米229.11元,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去年度公司毛利率35.5%,较2022年的32.7%增长2.8个百分点。 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微降至约35.4%,主要是因为公司会计准则变化。此外,首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9%,管理费用下降3.8%,也助力净利润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年增12.4%,来到72.88亿元,约占去年度净利润97.2%。公司表示,虽然应收账款增加,但回款效率高、并有保险保障,风险可控。 “关税影响不大” 为了应对贸易战与关税不确定性,福耀早在多年前就启动了“本地生产、本地服务”战略,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地设厂,将产能分散到全球,这也成为其抵御关税冲击的重要屏障。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44.8%,与2023年的45%相若。 曹德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福耀玻璃供应美国的产品中,美国本土生产率达到了70%。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不大。对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曹德旺在2018年就领教过。当时他表示“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认为只要需求在,加税就不能解决问题。 美银认为公司已将大部分关税影响增加转嫁给客户,订单状况仍然稳定,未来两个月预期不受影响。高盛则指,集团的生产线遍布全球不同地区,加上在市场上具领先地位,有望在汽车供应链行业保持稳健经营,维持“买入”评级。 从市盈率看,福耀玻璃目前约为16.3倍,略高于圣戈班(SGO.PA)的15.9倍与信义玻璃(0868.HK)的8.9倍。作为汽车玻璃的行业龙头,福耀仍握有主动优势,其全球化布局能够有效应对风险,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业绩持续增长可以预期,对投资人来说仍具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