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签下抗病毒口服药物协议,数月前,它还签下一个正在开发中的新冠mRNA疫苗类似合作协议

重点:

  • 云顶新耀签下新加坡实验药物研发中心开发的一款新冠抗病毒口服药的全球授权协议
  • 辉瑞公司和默克公司已经开发了类似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由于使用方便,这种药物正越来越受欢迎

蓝少虎

既然你可以同时押宝两款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为什么要满足于一款呢?

这似乎正是生产癌症和自身免疫性失调药物的初创公司云顶新耀有限公司(1952.HK)的策略。这家公司正在加倍努力开发治疗新冠的药物,签署了一项治疗该病毒的全球授权许可协

与新加坡实验药物研发中心(EDDC)签署的新协议授予云顶新耀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EDDC的蛋白酶抑制剂的权利,这是一种口服的抗新冠病毒疗法。EDDC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主管,是新加坡领先的国家药物开发平台。

根据这项协议,云顶新耀将支付250万美元(1,585万元)的授权使用费,最多不超过1.07亿美元的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以及不超过1.05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

上周宣布的这项协议,距离云顶新耀9月签署一项由加拿大Providence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开发、基于mRNA技术的新冠疫苗分销协仅仅过去了几个月。

这种最新的蛋白酶抑制剂疗法旨在阻止病毒的复制,它的临床试验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这意味产品的推出仍需时日。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最新的候选治疗方案看起来是一个可靠的赌注。就在此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体仍在世界各国肆虐。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全球领导人,新冠全球大流行病“远未结束”,这进一步说明,世界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即使它们离商业化还很远。世卫组织表示,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的新变种,并继续给已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

投资者一开始对云顶新耀的新协议表示欢迎,消息公布后的第二天,该股上涨了近30%,达到两个月的高点46.8港元。但是最初的兴奋很快就消失了,也许是因为投资者感觉到他们的热情可能为时过早,周四该股抹去了大部分涨幅。

现实情况是,云顶新耀在一个非常拥挤的领域加倍下注,其中包括由吉利德(GILD.US)、默克(MRK.US)、辉瑞(PFE.US)和礼来(LLY.US)等制药巨头,以及本地同行上海君实生物(1877.HK)开发的其他类似药物,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新协议涉及的抗病毒药物类型是目前各家公司希望可以用来治疗新冠病毒的五种主要方式之一。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的治疗追踪器列出了大约59种目前正在开发中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疫苗和mRNA疫苗,以及两种抗炎药。

最近几周,其他一些口服抗病毒药物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消息登上了头条,这反映了云顶新耀的最新治疗方法未来可能面临的巨大困难。包括上个月底的两天时间里,该领域接连收到两项批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默克和辉瑞的口服药。

实验发现,如果高风险成人一出现症状就服用辉瑞公司的Paxlovid,住院率和死亡率可减少约89%。本月早些时候,该公司宣布,将在2022年供应给美国的疗程数量增加一倍,达到2,000万。本周,该疗法在加拿大被批准使用,从而获得了又一次推动。

疗效各异

默克以口服药莫那比拉韦(Molnupiravir)进入了该领域。但研究发现,该药物只能减少3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这表明其他新的、能证明疗效更胜一筹的药物仍有机会。

尽管如此,云顶新耀仍将需要证明,新加坡研发的这种蛋白酶抑制剂有能力与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同类药物竞争,然后还要获得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这些国家已经在大量储备其他同类药物,比如Paxlovid。

类似云顶新耀的这款口服药易于使用,很有吸引力,因为病患可以在家里进行自我治疗。吉利德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第一个获得批准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在约50个国家用于治疗。据《福布斯》杂志在本周的一篇报道,尽管该公司目前正在进行该药物的吸入剂研究,但到目前为止,瑞德西韦仅用于静脉注射。

另一家提供中国首个国产非疫苗新冠药物的主要竞争者是腾盛博药(2137.HK ),该公司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云峰投资以及红杉资本的支持。去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该公司的单克隆抗体疗法,研究证明,该疗法可以减少近80%的住院和死亡。

单克隆抗体与病毒结合,防止其进入宿主细胞,并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问题:云顶新耀是否能够以及何时能将它的新冠疫苗和口服抗病毒药物推向市场。人们仍不知道中国何时会批准mRNA疫苗在国内使用,即便这些治疗方案在其他市场已获批准。

德国的BioNTech(BNTX.US)正在与上海复星医药(2196.HK;600196.SH)合作,把它的Comirnaty mRNA疫苗引进中国市场;该公司在本月早些时候告诉路透社,“很难预测”什么时候可以获批,去年它曾表示该疫苗可能在2021年7月上市。

即使mRNA疫苗最终在中国获得批准,云顶新耀成功开发出自己的mRNA疫苗,也还是会面临来自国药控股(1099.HK)的竞争,后者正在研发自己的候选mRNA。艾博生物沃森生物(300142.SZ)也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合作研发另一个候选mRNA候选疫苗。

云顶新耀自己的mRNA候选疫苗的最新更新是在上个月下旬。当时它说,该疗法已由一个独立的咨询小组推荐,成为世卫组织赞助和资助的“团结试验疫苗”临床试验的一部分。

这些试验的目的是快速评估有希望的新候选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我们希望这能帮助加速获得世界各地监管机构的批准,”云顶新耀的首席执行官薄科瑞(Kerry Blanchard)当时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ery zooms out of the IPO gate. Now, it needs to show investors its longer-term value

奇瑞冲出IPO起跑线 亟需展现长期价值

这家中国领先的汽车出口品牌于9月25日挂牌上市,融资逾10亿美元,其股价在前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4% 重点: 奇瑞股票自上周IPO以来取得稳健开局。与其国内最大竞争对手相比,市盈率仍有上升空间。 维持高增速将成为这家车企的首要挑战——正是这种增长态势使其跃居中国汽车出口榜首,并成为今年国内第六大新能源车销售商   阳歌 奇瑞汽车(9973.HK)以发行价区间上限定价成功募资逾10亿美元,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车企IPO,市场为之振奋。而现在考验真正来临: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出口领头羊,奇瑞必须持续向长线投资者证明,为何其仍是在国际巨头与本土劲敌混战的全球汽车红海中的优质标的。 估值维度显示,投资者已给予公司较强信心。但着眼长远,奇瑞须维持令人艳羡的增长动能——近期的出口规模对增长贡献很大。在中国市场饱受产能过剩与激烈竞争困扰的态势下,随着利润率承压,公司还需证明能实现长期盈利。 年内出口量突破关键临界值——占比超总销量一半——已成为奇瑞持续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与盈利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车企之一,公司自2003年起稳居汽车出口榜首。但本土竞争对手亦在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意味着中国车企的海外角逐将日趋白热化。 奇瑞股票上周四登陆港交所首日收涨3.8%。此次上市共募资91.5亿港元(11.8亿美元),获得本地与国际投资者踊跃超额认购。 上市三天后,该股收报32.02港元,较30.75港元发行价上涨4.1%,对应市值约240亿美元。参照来看:国内龙头车企上汽集团(600104.SH)与奇瑞体量相当,市值约1,940亿元人民币(270亿美元);美国巨头通用汽车(GM.US)580亿美元的市值则超出奇瑞两倍有余。  但按市盈率衡量,基于2024年利润的约12倍估值而言,奇瑞仍有上升空间——因为国内另两家头部民营汽车产商的市盈率,比亚迪(1211.HK; 002594.SZ)港股为22倍、吉利汽车(0175.HK)为20倍。 这样的对比显示了奇瑞向同行更高估值水平靠拢的向上空间,但这仍意味着奇瑞需保持基本面稳健以证明其长期潜力。随着奇瑞开启上市公司新征程,任何失误都可能对该潜力构成压力。 出口劲旅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奇瑞位居中国汽车销量第五。其同期销量同比劲增22%至860,126辆——在前十厂商中增速位列第二(多数厂商增速不足12%)。 据其微信公众号月度销量快报:8月奇瑞汽车销售的242,736辆汽车中,主品牌奇瑞占比约三分之二,另一主力品牌捷途(Jetour)贡献约22%。总部位于安徽的奇瑞汽车贡献了其母公司奇瑞集团约95%的销量,旗下还拥有星途(Exeed)、iCar、智界(Luxeed)等品牌。 出口与新能源车的双重优势构成奇瑞最核心的竞争壁垒——这也正是中国车企增长最迅猛的两大领域,也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8月奇瑞集团出口量同比增长32.3%至129,472辆创单月新高,海外销量首次超越国内,占当月总销量242,736辆的过半份额。为推进出海战略并抵御未来贸易风险,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并于越南和泰国新建合资工厂。 新能源车板块增速更为可观:奇瑞集团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飙升53.1%至71,218辆,占当月总销量30%。国内市场上,据乘联会统计,公司新能源车销量年内前八个月同比激增64%至309,025辆,攀升至全国第六。 相较而言:同期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国内销量仅增5.5%,特斯拉销量则实际下滑6.9%。 这些业绩表现如何体现在核心财务指标上?2025年一季度奇瑞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682亿元人民币,增速虽强劲但较2024年有所放缓。增速放缓部分是因为席卷中国车市逾年的价格战拖累全行业价格下行。在此背景下,奇瑞汽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9%降至12.4%。 通过成本管控,特别是行政管理支出骤降40%,公司充分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研发支出则基本持平。最终奇瑞当季盈利达47.3亿元(去年同期24.8亿元)几近翻番,较2024全年37%的利润增速显著提升。 但成本管控终非长久之计,对研发等需持续投入方能保持领先的领域尤甚。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价格战令所有竞争对手同样面临利润下滑。2025年有关部门对缓解汽车等领域价格战采取更积极的举措。若政策见效,则将惠及整个汽车行业。而奇瑞的核心优势仍在于其出口实力,以及国内外新能源车业务的快速增长。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泰车联首挂午收升4成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挂牌,开市即升32%报135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142.8港元,升40%。 公司发售1,043.69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02.23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529倍,国际配售超额2.7倍,集资净额9.19亿港元。 集资所得的30%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于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约20%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10%用于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余下10%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