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上市以来,该公司的股价一直呈激烈震荡走势,因与美国流行的语音聊天应用相提并论而飙升,而上周又因为做空者攻击而暴跌

重点:

  • 遭到做空后,Yalla几乎跌去了2021年的所有涨幅,即便它反驳了指控并宣布股票回购计划
  • 分析机构普遍看好这家总部位于迪拜的公司,它在最近一个季度公布了三位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梁乐恩

中国人创办的Yalla Group Ltd. (纽交所:YALA)经常被比喻为中东版Clubhouse,那个由美国人创办的带来轰动效应的语音社交网络应用。近来,围绕它的讨论不是那么令人兴奋。

在遭遇了一次典型的做空之后,它的股价在过去一周下跌了逾12%,即便这家总部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公司迅速驳斥了对它在财务上玩花招的指控,并宣布了1.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

作为首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阿联酋科技独角兽企业,Yalla借了Clubhouse的东风,在2月份飙升至41.35美元的高点,是它去年9月IPO价格每美国存托股(ADS)7.50美元的5.5倍。

但是老话说“凡事有起必有落”,在这里十分适用,因为饥饿的做空者盯上了这家公司高涨的股票(即便2月份中国互联网股票出现大范围回调已经冲击了Yalla的股价)。现在更大的问题迫在眉睫:Yalla是否配得上它独角兽的地位,还是它基本是个空话连篇的聊天室。

做空机构Gotham City Research在5月19日的一条推文中把该公司描述为一只丑鸭子,在此之前Swan Street Research发布了一份31页的报告,指责这家公司夸大了包括收入和现金在内的各项指标。

Gotham City将Yalla比作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瑞幸是一家曾在纽约上市、企图成为中国版星巴克的企业,在另一家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Muddy Waters)曝光它造假之后,于2月份在美国申请破产。瑞幸承认捏造了数亿美元的销售额,并在去年12月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支付了1.8亿美元的罚款。

Yalla遵循这种做空的常规操作,立即否认了这些指控,说报告“包含大量错误以及带有误导性的、未经证实的主张”。两天后,它宣布了一项回购多达1.5亿美元ADS的计划。   

在上周五宣布回购计划之后,Yalla的ADS价格一度上涨了22%,最终该股收盘时涨幅回落到5.9%。

Yalla的股价从攻击前的水平下跌了近20%,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又有所反弹,呈现出激烈的震荡。截至周三收盘,该股从攻击前的水平下跌了12.4%,使其市值达到23亿美元——仍远远高于10亿美元的独角兽门槛。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会计标准不严格,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就成了对做空者来说特别有吸引力的目标。中国政府拒绝允许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在怀疑有欺诈行为时审查这些公司的审计文件,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Yalla绝对不是第一家成为做空机构牺牲品的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年里,包括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和浑水在内的其他做空机构发起了许多类似的攻击,指控各类中国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往往令它们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股票暴跌。

悬而未决

做空事件虽然尘埃落定,现在要断定胜负还是为时过早。Yalla的迅速回击可能减轻了做空导致的损害力度,股价仍比IPO时高出一近倍,当时筹集了1.448亿美元。

做空往往也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去年中国的教育科技公司跟谁学(GSX Techedu)和太阳能光伏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inkoSolar)的经历就是这样,在做空报告出来后,两家公司的股价均在短暂下跌后上涨。

Yalla由公司董事长杨涛2016年在中国创立,通过专注中东市场,同时将技术和产品研发部门留在杭州,它在增长迅速的语音聊天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使它可以避开中国对平台运营商的严格要求,无需监管用户生成的敏感话题。Yalla在未来还是会避开中国市场,其发展路线图的下一站是北非和北美。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中东和北非)肯定会是我们主要的关注点,随着Yalla Parchis的推出,我们将继续关注南美市场,看看是否有其他潜在的机会,”杨涛在5月10日的最新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说。在创办这家公司之前,杨涛曾在中国的电信设备巨头中兴工作了10多年,曾任阿布扎比分公司的总经理。

Yalla的业务主要分两块:语音社交网络Yalla,以及游戏平台Yalla Ludo。今年第一季度,其580万付费用户中的大多数(79%),都是大众游戏玩家,其余的则是来自于类似Clubhouse的主要应用。Yalla Ludo的收入在去年第四季度超过了Yalla。

类似Clubhouse的Yalla上面,有数千个主题的公共聊天室,以及一对一的私人文字和语音聊天功能。Yalla Ludo是一个包含音频聊天及其他社交网络功能的手机游戏平台。人们还可以在上面购买虚拟礼物和虚拟货币。

本月早些时候,在做空发生之前,该公司公布了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两倍多,达到6760万美元。它的净收入增长了一倍,达到1980万美元,非通用会计准则净收入增长了两倍多,达到3360万美元,付费用户同比增长260%,达到580万美元。

作为一只新的互联网股票,目前还没有太多分析师关注该公司。但据彭博社数据,有两名分析师将该股评为“买入”,第三名将其评为“持有”。

奥本海默(Oppenheimer)的分析师Bo Pei在该公司发布季度业绩后,将它的目标价上调7%至30美元,并维持“跑赢大盘”的评级,不过那是在做空事件发生之前,上调是基于这样一个想法,即它在2月推出的新应用,包括iOS版本的 Yalla Parchis(西班牙语版本的Ludo)、Yalla Baloot和101 Okey,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上升空间。

海通国际也定出了同样的目标价,认为2021年至2023年的未来市盈率在22~25倍之间。它表示,Yalla的净利润将在第二季度下降,但不会影响基本面。

虽然Yalla的股价已在做空后回调大半,但仍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通常在这种做空之后出现的股东诉讼。几家律师事务所表示,他们正在调查针对该公司发起的潜在索赔,该公司最终可能不得不为此埋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AI推动业务增长 赤子城料中期纯利翻倍

社交媒体运营商赤子城科技有限公司(9911.HK)周三公布,预料截至6月底止的半年度收入将介乎31.35亿(4.36亿美元)至32.15亿元,按年升约38%至41.5%;净利润料达4.7亿至5.1亿元,按年增长108.9%至126.7%。 公司指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运用AI技术,推动旗下多元化社交产品稳步发展,带动整体收入及利润提升。同时,赤子城于2024年12月完成收购社交娱乐服务公司NBT Social Networking Inc.的全部权益,使该公司财务表现全面纳入合并报表,也为利润增幅提供支撑。 业绩公布后,赤子城股价周四高开9.3%,至中午休市报11.1港元,升8.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银诺医药招股集资6.8亿元

医药企业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3,655.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8.68港元,集资近6.83亿港元,于本月12日截止认购,15日挂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没有收入,更分别录得亏损7.3亿元及1.75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万元,亏损同比持续扩大至9,788万元,去年同期蚀6,189万元。 集资所得的5.49亿港元将用于临床试验及核心产品的商业化上市,余下的6,100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st Mart is a store chain

新帅上任 优品360迎零售新格局

越来越多香港消费者北上购物,历经CEO个人丑闻风波后,零食连锁店优品360正着力强化本土优势 重点: 优品360宣布任命新任董事长,公司CEO因与公司无关的贪腐案遭调查,引发的争议期由此告终 背靠招商局集团的支持,或使这家香港零食零售商,在内地竞争日益激烈中占据优势   谭英 对于刚刚获任优品360控股有限公司(2360.HK)董事长的陆荣而言,此番履新并未受到市场热捧。这家饱受CEO争议困扰的香港零食零售商,公布人事任命后,股价在接着的两个交易日微跌,但年内累计涨幅仍近40%。 尽管此次任命揭开公司新篇章,但市场对原优品360执行董事陆荣的平淡反应,折射出企业在香港零售环境剧变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优品360的控股股东招商局集团,是总部位于深圳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陆荣则是招商局海通贸易有限公司的元老,已在公司任职22年。 与陆荣同期履新的还有同为招商局宿将孙良,亦获提名为新任执行董事。2021年起任职董事长的李关鹏辞职后,这两位年龄均为45岁的高管,标志着优品360高管团队焕然一新。 随着陆荣上任开启新阶段,投资者更关注优品360该如何拨正航向。鉴于激烈竞争,公司已关闭内地仅有的两家门店,以及澳门七家分店中的一间。与此同时,尽管客量仍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去年香港零售额更下滑7.3%,但其在香港的门店数却从159家增至170家。 一年前,公司CEO许志群遭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所遗留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优品360当时声明,事件与公司业务无关。许志群2012年曾卷入刑事案,因代理仿冒Burberry品牌,被这家奢侈品巨头起诉。 优品360最新业绩虽未达惊艳,但新店扩张仍推动业务持续增长。去年,其营收同比上升8.2%至28亿港元(2.57亿美元),盈利增长5.3%至2.48亿港元。 尽管市场对新任高管反应平淡,但两周前投资者曾一度追捧公司股票。7月22日,报道称电商巨头京东拟以40亿港元,收购香港另一零售商佳宝超市70%股权,优品360股价当日应声大涨13%。投资者推测京东可能在港积极寻找更多实体零售资产,以对接其在内地的庞大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其他香港零售商股价同步走强,永旺百货(0984.HK)上涨25%,优品360的竞争对手、经营795阿信屋的CEC国际(0759.HK),股价则翻逾一倍。 优品360是内地资本收购香港消费品牌浪潮的早期案例,2013年创立于深港边境以把握跨境客流商机的这家企业, 2023年3月获招商局斥8.62亿港元收购49%的股权。 本土企业主导的市场 香港零售业长期由老牌企业主导,如经营惠康、万宁及7-11连锁的DFI零售集团(D01.SI),以及长和实业(0001.HK)旗下百佳超市。据数据机构Statista统计,2021年惠康与百佳共同占据香港杂货市场84%份额,形成长期双强格局。 不过,随着香港消费者转向北上深广等地寻求低价商品,传统巨头的统治地位正受到挑战。DFI近期宣布与内地生鲜电商叮咚买菜(DDL.US)合作,在惠康全港280间门店,引入内地平价生鲜产品以应对冲击。 京东与阿里巴巴旗下淘宝,也加速渗透香港市场,今年5至6月618购物节期间,首次对香港线上客户推出折扣补贴。 同时,进驻香港的内地实体零售商名单持续扩容,包括瑞幸咖啡、快时尚品牌UR、淘宝旗下PapaHome家居卖场及折扣连锁品牌HotMaxx。据香港地产中介中原地产统计,许多企业正借铺市低迷期扩张,已占零售租赁需求近三成。 据最新年报披露,优品360已制定“多项策略应对挑战”。其开始引进内地“网红品牌”及“全球特色食品”吸引顾客,并依托招商局背景签订供销协议,借力母公司旗下食品进出口分销网络,以及物流供应链子公司资源。 相较部分香港同业,优品360在投资者眼中表现尚可。该公司当前市销率(P/S)为0.81倍,远高于亏损的永旺百货的0.02倍与CEC国际的0.1倍。即便长期被视为香港零售龙头的DFI,其市销率也疲软,为0.38倍,折射出内地激进竞争者带来的压力日增。 多数观点认为,内地品牌将香港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跳板。尽管香港生活水准高,但710万人口规模,使香港市场价值相对有限。鉴于香港消费者仍偏好实体购物,专注本土的优品360或因此受益。但即便走出CEO丑闻阴霾,若固守已然成熟且剧变中的本地市场,其发展空间仍将受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本篇已作修改,许志群仍是公司的CEO
Ab&B fortifies for battle over China’s vaccine market

流感疫苗企业中慧元通招股 持续亏损陷商业化困局

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重点: 引入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 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IPO完成后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莫莉 后新冠时代,中国疫苗企业普遍面临价格战与市场萎缩的困局,曾经备受追捧的流感疫苗、HPV疫苗、狂犬疫苗等自费“明星”苗种普遍遇冷。在此背景下,专注于创新疫苗研发与商业化、却遭遇规模化和盈利挑战的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27.HK),于7月31日正式启动港股招股,寻求通过资本市场“输血”以抵御行业“寒冬”。 招股书显示,中慧元通此次全球发售3344.26万股H股,招股价介于每股12.9港元至15.5港元之间。以发行价上限计算, 中慧元通此次IPO最多募资5.18亿港元(4.75亿元)。公司于7月31日至8月6日公开招股,预计8月11日开始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手(200股)入场费3,131.26港元。 中慧元通此次上市,还引入了两家私募基金公司作为基石投资者,嘉兴鑫扬及华泰资本投资合共认购了1,300万美元(约9,361万元),约占IPO基础发行规模的18%。中信证券、招银国际担任中慧元通此次香港IPO的联席保荐人。 ​​中慧元通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两款核心产品,分别是2023年5月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以及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此外,公司还拥有包括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在内的11款在研产品管线。 手握一款商业化产品后, 中慧元通依赖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上市销售,在2023年实现了5217万元收入,2024年该产品的完整销售年度带来营收跃升至2.60亿元,展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中慧元通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仅有41.3万元,公司对此解释是:流感疫苗的销售受季节性波动影响,相关销售往往更集中在7月至9月。 中国流感疫苗市场渗透率极低。据招股书引述的报告,2022年至2023年流感季中国的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8%,美国同期的接种率接近50%。中国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7亿元增长至2033年的29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但是,在中国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属于自费疫苗的流感疫苗市场正在经历激烈的价格战,国药集团旗下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价格约为88元/支,而中慧元通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定价高达319元/支。尽管亚单位疫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等优点,但是巨大价差让中慧元通在销售端明显承压。从退货比例就可见一斑,2024年录得的有关2023年销售流感疫苗的实际产品退回为2,130万元,高于此前预估的1,330万元,以2023年的收入5,217万元计算,退货比例达到四成。 因此,在商业化产品收入有限、研发持续投入之际,中慧元通连年录得净亏损。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录得净亏损高达4.25亿元、2.59亿元、8730万元。主要原因在于研发开支高企,同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3亿元、2.05亿元和 4651万元。 流动性濒临极限 ​​截至2025年3月末,中慧元通现金储备仅剩1.15亿元,而流动负债净额高达4.7亿元,资产净值下跌至1.47亿元。按当前季度消耗速率,账上现金仅够维持约9个月。招股书表示,如果按发行价下限计算,本次IPO预计净募资约3.9亿元人民币,理论上可将现金流支撑期延长至约22个月。 当前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招股书坦承中国市场存在26款获批上市的流感疫苗竞品,包括12种四价疫苗,当中不乏智飞生物(300122.SZ)、科兴生物(SVA.US)等疫苗巨头的产品,它们有着更为成熟的产能和渠道优势。 中慧元通押注的另一个核心产品是冻干人狂犬病疫苗,该产品采用的是二倍体细胞技术路线,因安全性更优、抗体反应更好被视为该类疫苗的升级方向,但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康华生物、民海生物的同类疫苗已经上市,还有另外6家企业正在研发同一路线的狂犬病疫苗。 中慧元通于2021年6月完成6.9亿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41.89亿元。以招股价上限计算,IPO的市值约为60.98亿港元,B轮投资者可以获得大约34%的溢价。中国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华兰生物(002007.SZ)的市销率约为7倍,而中慧元通以招股价上限计算的市销率约为21.5倍,远高于行业龙头的估值。在疫苗企业的业绩普遍滑坡期间,中慧元通作为新玩家攻占市场的艰难程度不言而喻,其长远发展仍有待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