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ee debuts on the Nasdaq

新闻概要:霸王茶姬纳斯达克上市 融资4.11亿美元

这是中国精品现制茶饮企业首次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公司产品以简约著称,专注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    阳歌 精品现制茶饮企业茶姬控股有限公司(CHA.US)本周在纳斯达克IPO,融资4.11亿美元(合30亿元人民币),创下本年度中概股最大募资规模。该公司不仅是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高端茶饮品牌,也以其对传统茶饮简约的坚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独树一帜。 此次IPO发售1,470万份美国存托股份(ADS),每股定价28美元,若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权,募资总额可望再增加6,160万美元。这使其成为自去年11月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Pony AI)在纳斯达克IPO融资约4亿美元以来,规模最大的中概股赴美上市案例。上市首日(周四),霸王茶姬股价涨15.9%,公司市值达到59.5亿美元。 霸王茶姬于2017年在茶叶之乡云南创立,当地以普洱茶闻名。公司标榜以更为纯粹、简约的方式诠释中国数千年历史的茶文化,并表示已将茶文化“融入基因”,其产品多以不同配比的茶与鲜奶调制而成。 这与许多在香港上市、加入珍珠、奶盖、水果等丰富配料的竞争对手大相径庭。在品牌视觉体系上,霸王茶姬亦强调国风元素,其商标设计灵感源自京剧经典人物虞姬形象。 更舒适的门店场景是霸王茶姬的另一项差异化优势。有别于同业普遍采用的“即取即走”窗口店模式,其门店设有堂食区域,这样的运营理念,让人联想起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概念。 与星巴克相似,霸王茶姬也重视员工关怀。在纳斯达克敲钟仪式上,公司特别邀请基层员工代表,与加盟商一同参加。 与中国新茶饮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一致,霸王茶姬过去几年借势城镇人口增长,以及新茶饮产品席卷全国的浪潮,实现爆发式增长。门店数量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1,087家激增至2024年底的6,44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达97%。营收增速与之匹配,从2022年的4.92亿元攀升至去年的124亿元(17亿美元)。 2023年公司首度实现盈利,利润额8.03亿元,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两倍至25.1亿元。 在夯实本土市场的同时,全球化布局也是霸王茶姬的新增长极。招股书披露其计划于今年底前在海外开设1,000至1,500家门店,并已确认将于年内在洛杉矶开设美国首店。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奶茶连锁奈雪的茶正面临市场不同的挑战

新闻概要:剔出恒综高管离任 奈雪前景仍未明朗

这家茶饮连锁企业被剔除出恒生综合指数 刚又宣布高管离职 余特莉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茶饮市场中,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周三宣布元老级员工、首席运营官邓彬辞职。公司称,自2016年加入奈雪的邓彬因“个人原因”离职,但未有公布继任者。 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前数日,奈雪的茶与多家传统消费及医药股在恒生综合指数(HSCI)季度调整中被剔除。尽管负面消息频出,奈雪的茶股价在周三午盘仍上涨近19%。 截至午间休市,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茶百道(2555.HK)股价亦涨超5%至10.04港元,而新上市的古茗(1364.HK) 微涨近1%至11.06港元。 茶饮股逆势上涨,或许部分得益于茶饮龙头蜜雪冰城赴港上市的积极市场情绪。据报道,蜜雪冰城IPO零售部分获超额认购逾2,500倍,创下港股新纪录。公司计划发行约1,710万股,募资约34.5亿港元(约4.44亿美元)。 奈雪的茶于2021年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登陆港股,一度被视为行业领军者,但近年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扩张的对手已后来居上。相比之下,奈雪的门店以自营为主。 来自蜜雪冰城、古茗等品牌的压力已反映在奈雪疲软的业绩中。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1.9%至25.4亿元(约3.5亿美元),净亏损4.35亿元,逆转上年同期6,600万元的盈利。 自营模式下的拓店速度也令奈雪的门店数量被对手甩开,截至去年9月,自营店1,531家、加盟店353家。 蜜雪、古茗、茶百道和沪上阿姨等头部品牌均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9月,蜜雪冰城门店超4.5万家,稳居中国门店数与销量双冠,其99%以上为加盟店;古茗2023年底门店超9,000家(同比增35%),自营店仅7家,99%收入来自加盟店。 尽管周三股价反弹,但过去一年奈雪股价仍累计下跌超50%,反映在茶饮红海竞争中,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当前奈雪的股价约1.50港元,较17.50港元的上市定价缩水逾90%,而投资者可选择的其他茶饮股增多,或进一步限制其回升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蜜雪冰城通过港交所聆讯 料3月初挂牌

中国茶饮业巨头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上周五披露聆讯后资料集,这表明其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挂牌上市。据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蜜雪冰城计划2月底为IPO进行账簿管理,3月初正式挂牌,集资额5亿美元。 根据聆讯后资料集,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为46,479家。2024年,蜜雪冰城门店网络实现出杯量约90亿杯,同比增长约21.9%。终端零售额约583亿元,同比增长约21.7%。2024年首9个月,公司净利为35亿元,按年增长42.3%。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仅以截至2024年9月底的门店数量计算,蜜雪冰城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现制饮品企业。 蜜雪冰城的竞争对手古茗(1364.HK)上周三正式在港交所挂牌,这是睽违近一年后再度有内地茶饮企业登陆港交所。古茗在香港IPO中净筹集17.2亿港元(2.2亿美元),本地发售获得近195倍认购。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刚获中证监开绿灯 古茗赶年底港上市

随着中国解除对奶茶企业上市的禁令,这家中档鲜果茶饮有望年底赴港上市并筹集3亿美元资金 重点: 古茗重启赴港上市计划,报告称今年前九个月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公司的增长来自开新店,由于中国高端茶饮市场竞争激烈,其毛利率略有下降    阳歌 就在我们预测中国将解除对茶饮企业的上市禁令一周后,靴子落地了。这是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周一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最新上市文件中的关键信息,而就在一周前,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表示,在延迟近一年后,该公司的上市计划可以继续进行。 古茗在中国各地的数千家茶饮店都采用的是英文名“Good me”,其最新文件中最新财务数据,和1月份提交的文件比较,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竞争加剧,古茗和竞争对手都在继续快速开店,尽管市场显露出越来越多的过度饱和迹象。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在多年高速增长后放缓,中国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谨慎。这对喜茶和奈雪的茶(2150.HK)等高端茶饮打击最大,不过古茗和竞争对手茶百道(2555.HK)等中端公司也感受到压力。 说实话,从各方面来看,古茗的最新财务数据都相对让人放心。从整体看,今年前九个月的数据显示,由于竞争和消费者减少支出,同店销售额下滑。但古茗也录得了当期收入增长——这令今年上半年上市的竞争对手奈雪的茶和茶百道望尘莫及。 话虽如此,我们会更深入地研究古茗更新上市申请期间中国茶饮市场的最新变化。首先,我们应该指出,虽然我们经常将这个群体称为“珍珠奶茶”连锁店,但古茗的主打产品实际上是含有水果和牛奶的新鲜茶饮料。它自称是一家中端连锁店,产品价格大多在10元至20元间,约合1.40美元至2.8美元。这与中国最大的运营商蜜雪冰城等更便宜的连锁店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大部分饮料都是用粉末和预制配料制作的。 最新上市文件显示,截至去年底,古茗所处的赛道在中国拥有66万家门店,而古茗在这个市场的份额约为4.8%。 过去三年来,公司及其同行一直以闪电般的速度开店,大部分都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但随着市场趋于饱和,特许经营商赚钱难度加大,这个速度也在放缓。古茗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截至9月底,其门店数量已增至9,778家,较去年底的9,001家增长9%。虽然这个增长数字不是同比增长,但转化成同比增长可能约为12%,与2022年底至2023年底门店数量35%的增长相比,增速明显放缓。 同店销售额暴跌 今年前9个月,古茗的收入增长至64.4亿元,同比增长15.6%,这与其门店网络的增幅大致相当。这表明,大部分收入增长来自新店的开业,而不是单店业绩的提高。今年前9个月,它的同店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下降4.3%,就反映了这一现实。 虽然看起来令人担忧,但实际上这个降幅比奈雪的茶和茶百道的表现要好得多。茶百道在今年上半年收入下滑了10%,尽管在此期间门店数量增加了20%。奈雪的茶收入也下降了1.9%,并且出现了亏损。 古茗今年前九个月的利润也从去年同期的10亿元增至11.2亿元,增幅约为12%,尽管它的毛利率略有下降,从去年同期的31%下降到30.5%。不过,这比茶百道还是要好得多,后者上半年的利润同比下降了约一半,至2.39亿元。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奈雪的茶上半年亏损约6,500万元,逆转了去年同期盈利4.4亿元的局面。 古茗试图让投资者相信,由于它专注中国较小的市场,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相比,这些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小,因此它可能更能抵御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公司指出,约80%的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其中38%的门店位于乡镇。 与茶百道相比,古茗的扩张步伐要慢得多,这也反映出它似乎对扩张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在这种亟需整合的过热市场中,这样的做法显得比较谨慎。事实上,古茗指出,这种整合已经开始,截至去年年底,现制茶饮店五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从三年前的38.5%上升到46.8%。 最后,我们来看看古茗的估值。它的市盈率应该能达到甚至略高于茶百道的19倍,假设这个数字为20倍,那么它的市值将达到224亿元。 此前有报道称,古茗的上市目标是融资3亿美元左右,与茶百道的3.3亿美元融资额大致相当。虽然茶百道的股价在上市后的几个月内大幅下跌,损失了约四分之三的价值,但近期股价略有反弹,目前较首次公开募股价格下跌了38%。 总言之,人们对奶茶行业的情绪似乎正在改善。这可能会对古茗有利,它似乎也是上市同行中管理较好的连锁品牌之一。这可能有助它在未来成为一个整合者,因为这些运营更好的连锁品牌将吞并规模较小、陷入困境的品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ayuki's revenue drops

消费疲弱竞争白热 奈雪的茶身陷困境

今年上半年,这家奶茶连锁店收入下滑1.9%,直营店收入下滑8%,但大部分被新推出的加盟业务的增长所抵消 重点: 奈雪的茶今年上半年陷入亏损,因为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谨慎,单店销售额大幅下降,公司利润率暴跌 公司的股票估值远低于更激进的同行,后者采用加盟模式,门店网络更大 阳歌 中国过热的茶饮经济正在酝酿亏损的苦涩滋味,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已成为首批陷入亏损的大品牌之一。 奈雪的茶最新财报充满危机信号,反映该行业目前竞争激烈的状态,随着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越来越谨慎,这种状态正在加剧。令人担忧的信号包括单店收入下滑,这部分是由于每笔订单的平均销售额大幅下降。 从公司上周发布的最新财报看,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让情况雪上加霜,导致奈雪的茶门店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0.1%下降12.3个百分点,至今年上半年的7.8%。因此,奈雪的茶期内陷入净亏损4.35亿元,去年同期则有盈利6,600万元的局面。 公司将困境归咎于消费者需求疲软,加上2023年年上半年疫情限制结束,中国民众纷纷出门,用珍珠奶茶等小奢侈品庆祝,导致去年同期的参照数据异常高,因而令今年期内出现“基数效应”。疫情后短暂的欣荣泡沫早已破灭,目前消费者信心疲软,以及处于茶饮市场过度扩张的状态。 自2021年在香港上市后,奈雪的茶一度是近三年里国际投资者唯一的中国茶饮股选择。但这情况在今年4月茶百道(2555.HK)上市后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规模比它大得多的连锁店,与奈雪的茶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采用纯加盟模式,而奈雪的茶则主要采用直营店模式。 与此同时,其他几个茶饮连锁,包括行业领导者蜜雪冰城,以及古茗和沪上阿姨等也都申请赴港上市。就门店数量而言,奈雪的茶属规模较小的一家,截至6月底门店约为2,000家。相比之下,茶百道通过加盟模式,将门店网络迅速增加到6月底的8,385家,同比增长21%。蜜雪冰城位于行业之首,截至去年9月拥有3.6万家门店。 投资者并没有大量涌入任何一家茶饮股中,今年只有茶百道成功上市﹐但其股价已下跌近60%,而奈雪的茶今年也下跌了56%。 在这两只股票中,投资者显然更青睐茶百道和它的加盟模式。这个模式也帮助茶百道保持了盈利,不过今年上半年利润下降约一半至2.37亿元。茶百道的市销率(P/S)为1.68倍,为奈雪的茶0.42倍的三倍。领先的中国咖啡连锁店瑞幸咖啡 (LKNCY.US)也利用加盟模式迅速增长,其市销率与茶百道相近,为1.58倍。 消费降级 接下来,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奈雪的茶最新财报,里面几乎全是下滑的指标。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5.9亿元下降1.9%至25.4亿元,如果考虑到前文提到的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这个数字乍一看还不算太糟。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奈雪的茶直营店的期內收入实际下降了8%至21亿元。这个下降大部分被公司加盟业务的增长所抵消,这一块业务去年下半年才启动,到6月底已有近300家门店。 在竞争对手争相开新店时,奈雪的茶并没有坐以待毙,不过它的扩张速度要慢得多。截至6月底,公司的直营门店数量为1,597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5%,但如果算上新开的加盟店,其整体的门店增长幅度要高得多。 该公司的所有指标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每笔订单平均销售额和平均单店销售额的大幅下降。这两种趋势都反映出,过去一年中国消费者日益谨慎,因为人们担心工作不保和房价下跌等问题。 在此期间,电脑和汽车等大件物品受到的冲击最大,人们也不太愿意在高端茶饮等非必需品上大手花钱。这迫使奈雪的茶等公司降低价格,奈雪的茶传统上被认为属于高端茶饮,每杯的平均价格不低于20元。这也对蜜雪冰城等竞争对手有利,蜜雪冰城的产品以价格低廉而闻名,有时候的价格低至4到5元。 奈雪的茶称,因为更多人为了省钱而放弃了茶饮,上半年每笔订单平均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32.4元下降了15%至27.5元。每家茶饮店平均每日订单量从去年同期的363单下降27%至266单。 虽然奈雪的茶单店收入在下降,但劳动力、租金和原材料成本却没有下降,这些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都在上升,这部分是由于加盟扩张所致。最终结果是利润率大幅下降,如我们前面所说陷入亏损。 奈雪的茶现在确实没什么值得兴奋,除非你认为它市销率低,可能是一个买入的机会。它正被竞争对手迅速超越,而且该公司很可能在未来至少一两年内继续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申请上市的同行很可能会在明年成功上市,令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Nayuki opens 205 franchsed stores

对手竞相申港上市 奈雪的茶四面楚歌

继去年决定在直营店外开展多元化经营后,截至3月底,这家高端茶饮的店面网络已有205家加盟店 重点 因季节性因素,奈雪的茶一季度新店开张速度有所放缓,公司还调整了加盟模式,希望扩大在小城市的影响力 自去年10月以来,至少有五家茶饮申请上市,令这家香港上市的茶饮商,在向投资者争取资金的时候,增加了许多竞争 阳歌 茶饮连锁店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2150.HK)在最新季度业务更新的数据显示,其门店数量增长急剧放缓、加盟业务亦起步缓慢;然而,值得关注的一点,并未出现在周四的文件里。这个未公开宣布的事实,将是奈雪的茶最后一次以唯一在港上市的茶饮公司身份发布,该行业通常也被称作奶茶行业,源自它最著名的产品之一。 自去年10月以来,至少已有另外五家高端茶饮连锁店申请在香港上市,包括1月提交IPO申请的行业领军企业蜜雪冰城。其中,只有茶百道(2555.HK)过审,并于上周正式启动上市,由本土巨头中金公司和花旗承销。 茶百道的上市首次提供了与奈雪的茶真实估值的比较,奈雪的茶2021年上市以来,一直是投资者在奶茶行业唯一的选择。随着新上市公司(就门店数量而言大部分都比奈雪的茶多)的出现,奈雪的茶在吸引投资者关注这一点上,面临的竞争将大大增加,不得不加倍努力,才能保持他们对其增长故事的兴趣。 奈雪的茶和许多同业在疫情期间都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因为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它们很多门店被迫关闭或面临其他运营限制。更重要的是,它们售卖的高端茶饮大多是那种让人“感觉良好”的产品,人们通常在进行社交时购买,而疫情期间社交相当有限。 因此,奈雪的茶和许多同行疫情期间都在亏钱,直到去年解除疫情防控后才恢复盈利。所以,在比较投资者喜欢谁时,看市销率(P/S)比看常见的市盈率(P/E)更有用。 奈雪的茶市销率只有0.72倍,考虑到任何成长型公司的估值普遍都应高于1倍,并且通常要高得多时,这个市销率就显得相当低了。茶百道上周提交的IPO启动文件显示,按每股17.5港元的IPO价格计算,其市值约为260亿港元。以去年169亿元的收入计算,该公司的市销率为1.4倍,约是奈雪的茶的一倍。 但与咖啡连锁运营商相比,茶百道这个市销率也没什么值得兴奋。本土咖啡巨头瑞幸咖啡(LKNCY.US)和视中国为第二大市场的星巴克(SBUX.US)的市销率都比它高,分别为2.1倍和2.7倍。 在这方面,关键是投资者对现在新入市的这批高端茶饮制造商非常谨慎,因为激烈的竞争可能会迫使其中一些在未来几年倒闭。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看到,这些股票在未来一两年内流入市场时面临一定的压力。 增长缓慢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看看最新季报。报告显示,奈雪的茶一季度新店开业速度明显放缓,这通常是天气寒冷抑制消费所致。本季度,新开直营门店23家,截至3月底,门店总数达到1,597家。与去年第四季度的214家新店和第三季度的166家新店相比,新开店数量大幅放缓。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最新的门店数量比2023年3月底的923家直营门店增加了70%以上。 继去年决定进军特许经营业务后,奈雪还于3月底首次透露,店面网络新增205家加盟店。尽管如此,该公司约1,800家直营和加盟店的总数,仍远远落后于茶百道在去年9月底的近8,000家,与蜜雪冰城当时冠绝同行的3.6万家门店更是没法比。茶百道和蜜雪冰城几乎所有门店都是加盟店。 奈雪还首次详细讨论了加盟计划的进展情况,计划旨在帮助它扩展到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此番讨论似表明,公司在尝试更激进的扩张,以赶上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前,仍在试验这种商业模式。 公司表示:“业务方面,2024年2月,我们优化了对加盟商的要求,门店店型更灵活,面积要求有所下降,单店投资金额也下降到人民币58万元。这将帮助降低加盟商的资金压力,助力加盟业务持续增长。” 投资者对新财报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港股周五早盘奈雪的茶股价下跌3.8%。以此计算,该股今年迄今为止已经下跌了约30%,较2021年的IPO价格下跌了90%,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前面提到的投资者的怀疑态度。 加盟业务将不可避免地给奈雪的茶带来新问题,最明显的是品控和利润率压力。该公司目前的毛利率约为40%,相比之下,茶百道为34%,另外两家已申请在香港上市的大型茶饮连锁店沪上阿姨和古茗的毛利率约为31%。 总言之,由于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登陆港交所,投资者中短期内可能不会对奈雪太感兴趣。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公司能够快速扩大加盟业务而不过多牺牲利润率,它可能还可证明自己的吸引力。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