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Group does dating

新增“AI恋爱军师”功能 挚文集团盼重燃网络交友热情

这家主打交友应用的头部公司近日推出人工智能辅助功能,为用户提供搭讪建议,试图在历经五年收入下滑后重拾增长势头 重点: 挚文集团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6%,延续了自2020年以来的持续下滑趋势,同期公司更意外录得季度亏损 该公司海外业务近期表现亮眼,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不足10%升至二季度的17%    阳歌 经典文学人物“大鼻子情圣”(Cyrano de Bergerac)式的求爱手法,能否终结挚文集团(MOMO.US)长达五年的营收困局?本周公布的最新财报,对此难以判断。这家公司二季度收入延续跌势,自2020年起的下行通道仍未扭转。 不过,管理层透露,核心产品陌陌App新增的AI恋爱助攻功能初显成效。该功能与十九世纪法国戏剧《大鼻子情圣》中,提供恋爱指导代写情书的桥段异曲同工。二季度上线的“AI招呼”功能,可协助男性用户生成个性化问候语。 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张思川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在运用AI技术优化破冰体验基础上,我们正测试会话中实时内容推荐功能。该功能提升多轮对话发生率与聊天深度,对用户留存产生积极作用,助力陌陌稳定基本盘。” 这一方案对不善言辞的中国年轻男性颇具吸引力。在应试教育传统下,男性在青少年时期普遍缺乏情感经验。但至少目前,这项创新尚未遏制挚文集团的收入下滑,反观其他经历相似困境的消费类企业,近几个季度营收已逐步企稳。 今年一季度,挚文集团收入仅微跌1.5%,创近年最佳表现,复苏曙光初现。然而,最新财报显示,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6%至26.2亿元(约合3.6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9亿元。 颓势或延续至三季度,公司预计营收介于25.9亿至26.9亿元,意味区间下限同比降3.2%,上限则微增0.6%。更令人失望的是,管理层预警当前少有的亮点海外业务,增速或将在三季度放缓。 最后一重打击是,这家公司逾三年来首次录得季度净亏损,但该意外状况似与后文将谈及的一次性支出相关。 财报发布后三日,挚文集团股价累跌7.3%,年内涨幅几近回吐。尽管其52周累计涨幅仍有17%,但远逊于同期iShares MSCI中国ETF近60%的涨幅,中概股在此期间集体走强。 昔日的资本宠儿 挚文集团原名陌陌(源自核心应用名称),曾被誉为中国版“Tinder”而备受资本追捧。近年,公司业务从早期约会功能延伸至主流婚恋市场,新增AI恋爱辅助功能即是明证。 经过多年强劲增长后,2018年并购“探探”使其深陷泥淖,近五年始终着力破局。叠加疫情期间社交活动萎缩,用户居家防疫,导致陌陌核心业务重挫。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引发消费谨慎情绪,陌陌主营收入来源虚拟礼物购买力受到抑制。公司归因“消费疲软”致陌陌App增值服务二季度同比下滑11%至18.5亿元,约占总营收70%。 陌陌App付费用户二季度环比下滑约15%至350万,探探同期减少约10%至74万。 海外业务成近期少有的亮点。该业务营收同比激增73%至4.4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上年同期的9.5%跃升至17%,中东地区表现尤为强劲。但管理层预警,因扩张策略转趋保守,三季度增速或降至60%区间中段。 当期,成本费用同比缩减2.1%,基本匹配收入降幅。但公司意外录得1.39亿元净亏损,为2021年以来首次季度亏损,主因是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派息相关的一次性税费计提。 分析师及投资者对挚文集团分歧显著,普遍观望其国内业务拐点。雅虎财经调查的八位分析师中,六位维持“买入”评级,一位建议“持有”,一位将之评为“弱于大盘”。该公司11倍市盈率显著低于Match Group(MTCH.US)与Bumble(BMBL.US)等同业19倍的平均水平。 国内逆风叠加海外业务扩张期潜在竞争,市场对挚文集团预期低迷。最新AI功能虽具想象力,或可重燃资本关注,但同业跟进将使技术优势弱化。更严峻的是,国内经济疲软导致的消费需求萎缩,非企业一己之力可逆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爱奇艺二季度同比转盈为亏蚀1.4亿

在线视频服务提供商爱奇艺(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至66.3亿元,并录得净亏损1.337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6,870万元。 公司会员服务营收同比下滑9%至40.9亿元,在线广告服务营收同比下降13%至12.7亿元,内容分发业务营收亦下跌37%至4.37亿元。 据路透社报道,纽约上市的爱奇艺已聘请投行筹备赴港双重上市,拟募集资金2亿至3亿美元。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公司计划于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有望在2026年农历新年前完成。 爱奇艺股价周三收涨0.9%,收报$2.30美元,股份年内累计涨幅达1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aoyan does movies

《哪咤2》未能力挽狂澜 猫眼盈利最多跌4成

今年上半年,这家中国领先的电影票销售平台利润大幅下滑,原因是国内票房在强势开局后表现乏力 重点: 猫眼预警今年上半年利润下降幅度高达43.8%,虽然《哪吒2》大获成功,但中国第二季度票房疲软 这家头部电影票销售平台周一股价跳涨,因有迹象显示中国可能松绑部分严苛的媒体内容管制   谭英 线上票务巨头猫眼娱乐(1896.HK)近期态度审慎,本月初预警上半年利润将持续下滑态势,延续2024年的大幅下行行情。最新公布的盈利警告表明,即便年初凭借动画电影《哪吒2》爆红取得开门红,中国电影市场仍存隐忧。 不过,曙光或将显现,有市场观点将本周政府释放的新信号,解读为监管层可能松绑部分严苛的内容制作规范,后者常被指抑制创新。受此预期提振,猫眼及其他内容创作企业的股价周一集体走强,具体分析详见后文。 《哪吒2》推动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强势开局,该片三月底下映时国内总票房达154.4亿元。作为国内头部票务平台及重要电影发行方,猫眼自然从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哪吒2》大获成功后市场急转直下。票房颓势中,猫眼预警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骤降30%- 44%,至1.6亿到2亿元,营收则增长10%-15%至24亿到25亿元。公司指出,今年一季度国内票房斩获225亿元后,二季度仅录得前者的约三分之一,即67亿元。 投资者或对最新利空早有预期,毕竟《哪吒2》的成功只是近两年持续疲软的中国电影市场中的短暂插曲。猫眼的财报可见端倪,2024年猫眼营收下滑14.2%至约40亿元,净利润大跌80%至1.82亿元。 或许因利空提前消化,猫眼在8月8日发布盈利警告后股价基本持平。但8月18日,随着市场捕捉到中国或将提振行业的政策信号,公司与多家上市媒体板块企业的股价集体上扬。当日,猫眼与竞争对手大麦娱乐(1060.HK)双双上涨约6%,在线阅读平台阅文集团(0772.HK)则飙升15%。 据彭博报道,上涨缘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传达新政,拟取消剧集集数、播放时长及海外剧集配额限制。华西证券研判,此次政策松绑与2023年游戏业政策调整如出一辙,后者使游戏行业去年盈利激增。华西证券称,此举或是国务院今年1月《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深化。 复苏昙花一现 2023年疫情结束后,猫眼一度短暂复苏,当年营收翻倍至47.6亿元,利润飙涨近九倍至9.1亿元。但与众多面向消费者的企业类似,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抑制居民消费意愿,公司疫后复苏动能放缓。 为实现收入多元化,猫眼持续试水内容制作等赛道。当前暑期档期间,公司联合出品了四部影片,包括《长安的荔枝》和《罗小黑战记Ⅱ》。但据投行杰富瑞数据,其年初发行的部分影片票房惨淡,《平原上的火焰》和《穿过月亮的旅行》票房仅分别为1,900万元及4,600万元。 若未来中国放松内容管控,猫眼发力内容制作的战略将占得先机。但该业务伴随市场风险,口碑不佳的影视作品可能滞销。最新盈利警告显示,这成为拖累该公司上半年利润的因素之一。 演出票务是猫眼布局多元化的另一赛道,公司正进军自2019年以来激增150%的演出票务市场,后者规模去年已达约580亿元。今年上半年,猫眼为张学友、周杰伦、陈奕迅等头部艺人提供票务服务,下半年还将承接更多项目。公司表示:“此类业务预计对公司未来运营产生积极影响。” 2024年,猫眼曾为部分同级别国内艺人及国际巨星玛丽亚·凯莉、坎耶·维斯特提供票务及现场服务。公司还将自营演出票务平台“UUTIX”拓展至港澳地区,承接张艺谋导演的《澳门2049》实景演出,以及潮流嘉年华ComplexCon等项目的票务销售。 尽管国内电影市场萎靡,分析师仍看好猫眼的成长逻辑,若监管政策放松,公司将获得增长动能。雅虎财经调研的15位分析师中,14位给予其“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仅1位建议“持有”,上述乐观态度或也反映公司估值优势。目前公司股票前瞻市盈率仅13倍,而票务巨头Ticketmaster母公司Live Nation娱乐(LYV.US)市盈率超100倍。 投行杰富瑞本月初虽将猫眼全年营收及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分别调降8%与15%,目标价从9.20港元降至8.60港元,但仍维持“买入”评级。花旗7月同样对其维持“买入”评级,依据包括《长安的荔枝》、《戏台》及《浪浪山小妖怪》等影片的早期口碑积极。 中信里昂认为演出业务是猫眼第二增长曲线,6月给予该股“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8.78港元,预计公司今年净利润将翻倍至6.18亿元,2026年再增15%至7.11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unlei does video

回归视频本业拓展海外直播 迅雷重拾增长动能

受直播业务激增86%的推动,这家云服务及视频服务提供商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6% 重点: 公布第二季度营收增长31%后,迅雷股价过去三日累计涨幅高达96%,近一年累计飙升逾五倍 在将业务重心由视频服务转向云服务后,这家公司如今似乎正通过海外直播开辟新增长曲线    阳歌 迅雷有限公司(XNET.US)已淡出我们视野多年,因为该公司基本放弃了原有流媒体业务,转向云服务领域,采用看似有趣但未能引起市场兴趣的资源共享商业模式。在此过程中,该公司市值一度跌破1亿美元门槛(该市值规模以下的企业通常不在我们追踪范围内)。 然而,近期这家公司的股价强势反弹,不仅彰显其名中的“雷霆”之意,更让人追忆其引领中国在线视频革命的高光岁月。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迅雷过去三个交易日股价暴涨96%,推动其近一年累计涨幅逾五倍,当前市值达5.5亿美元。 有些戏剧性的是,投资者对迅雷重新聚焦在线视频本业的战略方向展现浓厚兴趣。该公司今年6月完成对体育资讯平台虎扑5亿元(约合7,000万美元)的收购,向该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与早年试水监管严格的中国在线视频市场不同,迅雷的最新视频战略将目光投向监管环境更为宽松的海外市场。 迅雷的视频业务归属直播板块,该业务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5.5%,跃居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之首。 此外,投资者对迅雷在影石创新(688775.SH)的投资斩获颇丰感到振奋。这家全景运动相机生产商6月上市A股募资19亿元,创有“中国版纳斯达克”之称的创业板逾一年最大IPO规模纪录。鉴于其当前股价较发行价暴涨逾五倍,影石创新实际募资潜力远高于现有规模。 最新财报显示,迅雷对影石创新的投资收益达7.22亿美元,当前持股市值约12亿美元。除可观的投资回报外,投资者期待影石创新能助推迅雷高增长的流媒体业务。双方可能通过影石广受欢迎的相机设备,为迅雷新兴直播业务激发更多用户原创内容产出。 迅雷股价大涨还印证了我们近期提出的另一现象:美国投资者正掘金中概股“价值洼地”。过去四年,这些在美上市中概股遭严重低估,如今才被重新发现。我们关注的其他标的包括医美机构新氧(SY.US)及运动穿戴设备商Zepp(ZEPP.US),二者年内股价涨幅均达数倍。 即便经历股价飞涨,迅雷市销率仍处于1.21的低位区间。头部研究机构均未覆盖该股,近期财报电话会无人提问的冷清场面即为明证。 细究主要股东名录可见,多家巨头仍看好迅雷股价上行空间。雅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摩根士丹利持股占比2%,瑞银、野村、巴克莱持股位于0.18%-0.34%的区间内。 回归视频本业 如前所述,迅雷最初以中国在线视频市场为主战场,与百度旗下的爱奇艺(IQ.US)及阿里系优酷等资本雄厚的对手角逐。过去十年间,此类平台主要通过分流传统电视台观众建立庞大用户群。 不过,这一市场竞争白热化,且内容监管风险令企业承压,多数平台历经多年亏损近年才扭亏为盈。迅雷虽由此起家,却战略收缩,直至重启新的直播业务。当前,该公司似乎正放弃本土市场,导致去年二季度直播收入同比骤降54%。 今年该业务强势反弹,二季度营收达3,760万美元(即前文所述85.5%的同比增幅),超越其原最大收入来源,同比增10.5%至3,640万美元的订阅服务。云计算服务作为第三大收入来源增长13.6%,达3,000万美元。 三大业务协力推动迅雷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30.6%至1.04亿美元。公司管理层坦言,部分增长源于收购虎扑,但强调当季并表收入仅320万美元。剔除该因素,公司季度收入增速仍达27%,较一季度10%的增幅显著提升。 迅雷将直播业务高增长归因于海外直播业务扩张、广告增收及虎扑并表效应。虽未披露海外营收具体数据,但可合理推测其直播收入超半壁江山源自海外,且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该公司亦指出,直播与云计算业务仍处亏损状态,仅订阅业务实现盈利。尽管如此,其当季毛利率仍维持在49.3%的亮眼水平,去年同期为51.1%。若剔除影石创新的投资重估收益,迅雷第二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320万美元升至830万美元。 核心结论在于,若能深耕海外直播业务(或锁定海外华人群体),迅雷可能具备坚实增长潜力。该公司云业务采用整合第三方计算资源的共享模式,迥异于传统自建资源运营模式,亦具创新价值,但增长空间相对有限。 即使经历大涨,迅雷股价仍较2014年发行价低约三分之一。叠加其低市销率考量,预示该股或存进一步上探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alla is a gaming company

雅乐科技借中核游戏开新篇章

这家中东社交媒体与游戏公司计划于本季度推出首批两款中核游戏,后续还将发布自主研发的“肉鸽”游戏 重点: 雅乐科技披露将在九月前推出两款自研中核游戏,年末将追加一款自研作品及授权游戏 自三月以来,这家主营社交媒体与休闲游戏的公司股价已翻倍有余,投资者押注中核游戏新战略将激活雅乐营收增长    阳歌 历经逾年筹备打磨,中东及北非地区领先社交媒体与游戏企业雅乐科技(YALA.US)即将迎来崭新阶段。 据其周二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成立九年的雅乐依托聊天服务与休闲游戏吸引地区用户,截至六月末平台月活用户(MAU)超4,240万。公司也开始尝试更硬核的游戏领域,旨在开拓新增长极——聚焦那些愿为游戏重金投入的玩家群体。 最新财报披露,公司正整合中东及北非地区的市场优势资源(包括渠道分发、文化认知及本土人脉),同时将积淀的经验运用于本季度即将发布的两款中核游戏。同时规划年内向硬核玩家推出更多新作,并暗示未来可能对旗下Yalla Ludo休闲游戏平台进行革新。 当前业绩延续了近年趋势:成熟业务获个位数营收增长;效率提升与成本管控驱动利润强劲增长;公司今年启动激进股份回购,可能会突破原定5,000万美元回购目标。 市场热度催动雅乐股价自三月起翻倍飙升。不过周二季报发布后股价下挫4%,或显露投资者对中核游戏面世日渐迫切的期待。尽管经历了大涨,其美股存托凭证(ADS)的市盈率仍在10倍左右,略低于体量相当的Pinterest(PINS.US)的12倍估值,较大幅落后网易(NTES.US; 9999.HK)的19倍市盈率。若新游首战告捷,股价仍有上行空间。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中透露,本季拟推的两款“三消”类中核游戏已进入“最终调优阶段”,并强调两款产品瞄准“差异化用户圈层”。公司同时宣布将于第四季度推出自研“肉鸽”游戏。 雅乐早前披露正与第三方开发商合作,拟借助在中东地区的优势,通过授权协议引进游戏。该战略初见成效,公司透露旗下分发部门正筹备发行某开发商的硬核游戏,但未明确时间表。 雅乐科技董事长杨涛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游戏业务战略,强化外部合作与分发能力,有效推进产品矩阵多元化。” 加速信号 公司最新财报多维度显露游戏业务扩张迹象。最显著体现为当季研发开支激增28.6%,主要源于游戏开发团队扩容。 市场正密切关注中核新游创收能力。而现有休闲游戏表现强劲:二季度收入劲增17%至3,070万美元,创2023年四季度以来最高增幅。 游戏及聊天业务合力贡献本季总收入8,4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8,120万美元增长4.1%。公司预测三季度营收在7,800万至8,500万美元区间——需指出其财报预测一贯保守,实际业绩常超预期且幅度可观。 当焦点聚集中核新游时,杨涛同时暗示旗下Yalla Ludo休闲游戏或将变革:“本季正值雅乐创立九周年。作为旗舰产品及中东及北非领先的休闲游戏平台,Yalla Ludo生命周期有望延至10-15年或更久。”他补充称公司正探索布局在线本地服务,但未透露细节。 雅乐还通过与迪拜经济旅游局联合品牌活动及最新ESG来彰显其本土化战略布局。 除游戏研发投入增加外,公司在多数领域严守财务纪律,助推季度净利润率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至43.2%。净利润增速因而远超营收,同比增长16.4%至3,650万美元(上年同期:3,140万美元) 公司同步更新激进的股票回购计划,该计划或是其近期股价的重要支撑要素。其曾计划2025年回购约5,000万美元ADS,财报电话会披露上半年已完成4,100万美元回购。杨涛就此表态:“公司预计将达成甚至突破全年目标。”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ynn Macau bets on concerts

好计划能否打败坏手气? 永利澳门杀入演唱会市场

永利澳门业绩受赢率下滑拖累,反映高端市场波动风险,公司正押注大型活动中心,试图以娱乐引流破局 重点: 永利皇宫第二季贵宾厅盈利仅2.8%,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1% 公司拟兴建大型活动与娱乐中心    李世达 在演唱会经济、签证便利化等因素带动下,澳门博彩业迎来一个炙热的夏天。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澳门博彩毛收入达1,188亿澳门元(约148.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进入暑期档后,势头更为强劲,7月份单月赌收冲上221.3亿澳门元(约27.3亿美元),按年大增19%,创下疫情后新高,也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佳单月表现。 这个增长势头让多家投行纷纷改变预测,调高全年增长预测,市场普遍看好今年赌收有望增长7%以上。 然而,身处这波复苏浪潮中的永利澳门,却交出一份失望的成绩单。永利澳门有限公司(1128.HK)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三个月,录得收入8.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微跌0.2%;调整后物业EBITDA按年下滑4.2%至2.54亿美元。显然并未享受整体赌收上涨的红利。 相较之下,美高梅中国(2282.HK)第二季收入年增9%至11亿美元,经调整EBITDA年增2.5%至3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金沙中国(1928.HK)同期收入年增2.5%至17.9亿美元,经调整物业EBITDA亦按年升0.9%至5.66亿美元。表现都比永利好得多。 拉长到上半年来看,情况也并不乐观。1至6月,永利澳门收入17.49亿美元,同比下降7.1%;EBITDA为5.06亿美元,减幅达7.2%。 不如预期的表现也打击市场信心,绩后首个交易日,永利澳门股价大跌7.47%至6.28港元,但受惠于赌收上升濠赌股被看好,该股过去六个月仍升21.24%。 贵宾厅赢率下跌 事实上,澳门旅客消费降级的趋势仍然存在,但在多场巨星演唱会与通关便利措施带动下,旅客人数增长持续带动收入上升。根据澳门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第二季旅客人均非博彩消费额按年减少12.3%至1,950澳门元,但总非博彩消费额仍年增4.6%至182.5亿澳门元。 尽管来客变多,但能不能把客人的钱留在自己的口袋里,却是另一回事。 第二季,永利澳门来自赌场的收入为7.42亿美元,同比上升2.2%,占同期总收入约84%。虽然收入上升,但赢率正在下滑。财报显示,第二季贵宾厅赢率约为3.19%,低于去年同期的3.69%及其历史正常范围(3.4%至3.6%),中场赢率约为20.2%,亦低于去年同期的22.4%。 在收入占比更高的旗舰综合度假村永利皇宫,贵宾厅赢率仅2.86%,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1%。公司直言,第二季收入主要受贵宾博彩赢率下降拖累,影响金额约1,300万美元。 与之相比,美高梅中国第二季贵宾厅赢率为3.2%,中场赢率则有24.8%。 加入演唱会争夺战 “手气差”虽是业绩下滑的主因,但公司很清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博彩市场,抢夺市占率的重要性。公司自然不会坐等“手气”转顺,而是选择以资本投入重塑业务节奏。 公司公布,今年在澳门的资本开支预计达2亿至2.5亿美元,主要用于翻新永利澳门酒店塔楼、扩建永利皇宫的“主席俱乐部”贵宾区。另外,公司还计划在永利皇宫北侧兴建大型活动与娱乐中心,预计2028年初落成。该中心将集演唱会、展会、娱乐于一体,成为澳门少有的大型综合活动场地。正式宣告参战演唱会经济。 今年以来,澳门赌收飙升,已验证了娱乐活动对流量的带动作用,演唱会与夏季旅游结合,为澳门带来了疫情后最高的单月赌收,永利也从毗邻的银河娱乐(0027.HK)及澳门威尼斯人举办的演唱会中受益。 永利度假村行政总裁Craig Billings直言,“我们清楚需要具备带动娱乐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博彩批给投资承诺中,最大一部分便是活动中心”。面对疫情后竞争激烈的澳门娱乐市场,他形容:“这绝对是每日为市占率展开的近距离搏斗。” 从市盈率看,目前永利澳门约为11倍,低于美高梅中国的13.3倍、银河娱乐的20.4倍及金沙中国的19.9倍,反映市场对其增长潜力仍抱有一定保留。若公司能透过扩建项目、优化非博彩组合,以及提升博彩业务赢率稳定性,或有望在未来数季迎来估值修复,缩小与同业的差距。对投资者而言,现阶段或许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相对低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亏 创梦天地的背水一战

创梦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预告公司走完亏损之路 重点: 公司近一年内三次配股,押注自研游戏《卡拉彼丘》 公司预期上半年净利介乎2,000万至5,000万元,为三年来首次录得正面盈利   李世达 当多数游戏公司选择减少开发投入,创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却连年亏损下仍孤注一掷押注新作,展现某种理想主义的坚持。 创梦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爱尔兰游戏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发行3,808.59万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创梦500万美元(约3,589万元)特许权费,认购价较前收市价折让约3.4%,占扩大后股本约2.11%。 这是继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后,创梦天地约一年内第三次配股,前两次分别募资2.57亿港元与7,000万港元,用于《卡拉彼丘》及其他产品的研发推广;此次则将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许权费,并将其纳入股东,展现长期合作意图。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举能够保留集团的现金流以应对未来业务发展,并强化财务状况。 事实上,创梦天地原本并非一家技术型的游戏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游戏代理闻名,曾成功将《梦幻花园》、《地铁跑酷》、《神庙逃亡》等游戏引入中国。这种策略在用户红利时代确是一门好生意,但随着渠道红利消退、精品游戏内卷加剧,仅靠发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险,公司也意识到,要走得更远,必须掌握产品的主导权。 因此,尽管业绩连年亏损、财务吃紧,创梦天地仍选择将押注在重点产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创梦天地的自研IP,游戏号称将二次元美术风格与中重度射击玩法结合,PC版本于2023年6月上线,虽然初期下载量与直播讨论热度迅速冲高,但随后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公司坦言,海外市场推广存在策略误判。不过,其实验价值不容忽视,因为这款游戏展示了创梦天地在AI生成技术、射击体验模块与人物互动设计上的初步成果。 蜕变的关键 虽然PC端表现不尽如人意,却并未动摇创梦天地的决心。对比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腾讯的《王者荣耀》与《穿越火线》等著名作品,从休闲游戏发家以来,创梦天地始终未建立明确的品牌记忆点或旗舰产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实现蜕变的关键。 《卡拉彼丘》的手机端版本预计于2025年年内正式推出,届时将瞄准国内主流手游市场,试图弥补PC端推广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未来数个季度将以此游戏为研发主线,加大营销、社群、技术与内容迭代投资,并以AI导入进一步降低开发周期与人力成本。 从业绩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5.56亿元及5.28亿元,收入则从19.2亿元缩水至15.1亿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头现金按年略增3.4%至约1.96亿元,但总借款增至10.7亿元,财务压力不小。 此次发行配股虽未直接获得资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动性与研发投入上的策略选择:与其以现金支付研发成本,不如透过股权稀释来降低资金压力,将资源集中于关键产品在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告显示,在《卡拉彼丘》持续运营与新产品推进下,预计期内净利润将达2,000至5,000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1.09亿元,料成功扭亏为盈。此外,经营现金流预计流入3,000万至6,000万元。这一成绩若能实现,市场信心有望获得提振。 从股价走势看,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跌去56.5%,始终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后,股价罕见反弹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场对公司策略的肯定。创梦天地市销率约为1倍,高于中手游(0302.HK)的0.75 倍与IGG(0799.HK)的0.85倍,但低于心动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场的观望态度。 当然,要以单一产品翻身,从来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卡拉彼丘》面对的竞争对手来自腾讯、网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业,每款射击类或二次元游戏都携庞大资源与用户池而来。创梦天地能否以有限资源撬动一条可复制的自研路线,仍有待观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来是否能持续维持内容产出与运营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脱离“发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