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T.US
YXT files for U.S. listing

随着中国教育行业在从两年前的一场打击中缓慢复苏,这家数字企业学习公司拟在纽约上市,筹资3,600万美元

重点

  • 云学堂申请赴纽约上市,拟向投资者推销其作为中国最大数字企业学习公司的地位
  • 云学堂试图向投资者推销自己巨大的增长潜力,尽管其收入在今年一季度有所萎缩

谭英

企业学习软件即服务(SaaS)公司云学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上周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外界的反应并不热烈。一家分析机构称要“避开它”,指出该公司营收下滑,且有亏损的历史。

但这种冷淡的反应并没有阻止云学堂继续推进上市,这有可能是今年中国公司在纽约进行的规模较大的IPO之一。云学堂计划以每股11至13美元的价格,发行275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募集资金不超过3,600万美元。若按这个区间的中间价定价,该公司的市值将达到6.5亿美元左右。

尽管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企业学习SaaS供应商,云学堂占据着统治地位,但过去两年,公司财务状况相对疲软。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4.31亿元小幅下滑至去年的4.24亿元,这对任何一家身处成长行业的公司来说,都不是好迹象。

雪上加霜的是,营收下滑在今年一季度加速,较上一年的1.22亿元下降33%至8,320万元。最近一个季度的毛利润也下降了,从2023年的7,760万元跌至2024年的5,200万元。

这些萎缩并不太令人惊讶,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多年后放缓,很多企业开始控制支出。不过,今年收缩速度加快很难消除潜在投资者的疑虑。

一个亮点是云学堂的利润,在2024年第一季度转为正值,从一年前的亏损6,520万元变为3,500万元。但即便如此,这笔利润也只是因为一笔一次性收益才实现的,公司继续保持经营亏损。总的来说亏损正在收窄,从2022年的10亿元降至去年的2.3亿元。

云学堂称部分亏损是由于一起仍在进行中的法律纠纷造成的,纠纷涉及一家出版商,后者隶属于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数字中欧”成立于2007年,经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与风险投资人,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李世默达成协议,出版商业案例研究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制作的其他材料。

2018年和2019年,中欧对这个安排感到不满。2019年,李世默与其他股东将持有的39%的股份出售给了之前的持有者Unicentury。云学堂后来将这家出版公司并入了其基于订阅的企业服务。但中欧发现此事后,提出了申诉,此案在香港进入了仲裁程序。

虽然仲裁仍在进行中,但云学堂已从去年1月的财务报表中删除了“数字中欧”的财务状况。在2024年前三个月,这导致了2,060万元的收入损失。如果将这一数字加回到云学堂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中,其收入将从2023年的1.22亿元下降15%至今年的1.04亿元,降幅虽小,但仍不容乐观。

客户流失

与中欧的纠纷也影响到云学堂的客户名单。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拥有3,501名客户,其中包括200家中国财富500强公司,覆盖消费、医疗、制造、科技和电动车等20个行业。但到3月底,在剔除“数字中欧”的845个客户后,这个数字已降至2,545个客户。

尽管与中欧的纠纷看起来不太乐观,但云学堂在其核心的企业学习订阅服务方面,确实有一个更稳定的故事可讲。它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此类订阅,这部分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从2023年前三个月的81.4%,增长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92.5%。不过,这部分业务也在收缩。

该公司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订阅用户数量是紧随其后的那些竞争对手的五倍。这使它在中国企业学习市场的增长中处于有利地位,去年数字服务仅占整个市场的19.6%。

预计到2028年,数字服务在企业学习市场的份额将增长到23.3%,在1.2万亿元的大盘中,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云学堂也正在将重心从小型客户转向更有利可图的大型企业。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现金开始减少,这或许可以解释其IPO的时机。截至2024年3月底,该公司仅有2.19亿元现金,较去年底的3.2亿元和2022年底的4.32亿元下降了约三分之一。

公司号称拥有包括腾讯和红杉资本在内的一流投资者,并在2021年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1.9亿美元。当时云学堂的估值为10亿美元,这意味着自那以来它的市值已经缩水了大约三分之一。

关注中国教育科技行业的人都会记得,在2021年的一场大规模打击行动之后,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当时政府禁止了K-12教育机构的大部分课后辅导服务。随之而来的整顿让新东方教育科技(9901.HK)和好未来(TAL.US)等公司的市值蒸发了数十亿美元。

一些公司继续在完全不同的领域重塑自我,而另一些则进入了不受影响的出国留学和早教等领域。成人教育提供商,包括职业教育和云学堂提供的各种服务,从未受到影响,不过私立教育在中国总体上仍是一个敏感领域。

有可能拿来与云学堂进行比较的,是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在线企业培训公司Udemy(UDMY.US),该公司于2022年8月与本土合作伙伴三节课进入中国市场,目标是IT专业人士。Udemy计划到2025年争取2,000名客户,仍然远低于云学堂的客户规模。

Udemy目前的市销率(P/S)为1.42倍。如果云学堂的股价处于指导区间的中间位置,其市销率将接近11倍,远高于Udemy。这表明,即使中国的经济遭遇逆风,云学堂仍然相信投资者会认同它的增长故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星展看好亿咖通客户多元化增长潜力

星展银行本周首次覆盖智能座舱制造商亿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给予12个月目标价2.80美元,较现时股价高约24%。报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摆脱对母公司吉利的业务依赖,客户多元化前景强劲。 星展在10月14日研报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极氪、沃尔沃、路特斯等,贡献亿咖通约80%收入。但大众集团的战略合作有望推动客户结构多元化,该合作涵盖大众、斯柯达品牌。星展表示:“大众计划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销售搭载亿咖通产品的车型,协议未来可能扩展至欧洲市场,成为新增增长动能。” 报告强调,基于2026年预估销售额,亿咖通当前企业价值/销售额比率为0.9,低于行业中位数1.5。“估值折让部分源于客户过度集中于吉利集团,叠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压,”星展分析称,“但伴随客户多元化进程加速及毛利率预期修复,该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亿咖通股价过去52周累计上涨约2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正力新能折让8%配股筹5亿港元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677.HK)周五宣布,拟配售4,592.1万股新H股,占扩大后的已发行H股的3.09%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集资5.04亿元,每股配售价10.98元较前一日收市价11.92元折让7.89%。 公司称,拟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约70%用于支持集团与常熟的新生产工厂二期工程有关的建设、设备购置及预备费;约10%用于全固态电池中试线的建设;约10%用于研发活动,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正力新能于今年4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72亿元,同比增长71.9%,其中动力电池收入29.85亿元,同比暴增81.9%;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9.9%大幅提升至17.9%;净利润2.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股价周五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01港元,跌7.63%。上市至今,该股累升约3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暗盘已交投 海西新药上市突延期

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2637.HK)原订今天在香港挂牌上市,但周四晚突公布,就最终发售价、国际配售认购意向水平、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分配基准等,未能在本周五上午8时前定稿及获取监管机构批准,因此上市时间要顺延。 有券商在本周三下午已通知客户中签结果,更有定价86.4港元。劵商平台并在周四开始暗盘交易,富途暗盘早段一度高见200港元,较定价高131%,其后升幅大幅回落至只升两成多。 海西新药发行1,150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介乎69.88港元至86.4港元,集资9.9亿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piworld renew IPO pitch

业绩下滑的瀚天天成 能否延续碳化硅热度?

碳化硅赛道热潮未退,价格却持续下探。瀚天天成再度叩关港交所,在毛利率腰斩与补贴依赖加深之际,能否走出价格战的泥沼,成为市场焦点 重点: 今年前五个月收入同比下降30%,毛利率持续滑落 政府补贴占收入比重增至31.6%    李世达 碳化硅这条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皇冠上的明珠”的赛道,热度虽未退却,市场竞争却有增无减。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继今年4月后,半年内两度叩关港交所。这家主攻碳化硅外延芯片(SiC epitaxial wafer)的企业,曾被视为中国半导体国产化的代表之一,如今正面对收入下滑,毛利率腰斩的多重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同业天岳先进(688234.SH; 2631.HK)已于今年8月成功在港股上市,成为首家“A+H股”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企业。天岳先进业务涵盖碳化硅衬底与外延片,具一体化的产业布局,相比之下,瀚天天成以外延片为主的业务结构,对下游价格波动更为敏感,面临更严峻的现实考验。 收入锐减 毛利腰斩 根据最新申请文件,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4.41亿元增至2023年的11.43亿元,但2024年却降至9.74亿元,增长势头明显放缓。截至2025年5月底止五个月收入为2.66亿元,同比下滑30%。毛利率则从2022年的44.7%暴跌至 2025年的18.7%,几乎腰斩。虽然公司仍有盈利,但今年前五个月的利润已降至1,414.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33%。 公司解释,毛利率下滑主要因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及良率爬坡成本上升所致。但对比政府持续增加的补贴,这些数字揭示出即便拥有高技术门槛,碳化硅制造商也难以逃脱价格战的压力。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第三代半导体列为战略重点,各地政府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碳化硅晶圆本土化。申请文件披露,瀚天天成2022至2024年分别获得政府补贴1,350万元、4,740万元与1.12亿元;而今年截至5月底止五个月内,已获得补贴8,4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670万元增长2.14倍。若与同期收入相比,补贴占收入比重由2022年约 3.1%,上升到今年前五个月的31.6%。 政府补贴持续增加,业绩表现却在下滑,这意味着公司仍高度依赖政策扶持,真正的市场化现金流尚未建立。当行业面对价格下行的压力时,瀚天天成真正的考验才正要到来。 瀚天天成的主营产品碳化硅外延片,是功率半导体的核心中游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逆变器、快充模组与工业电源。而公司一直以“国产替代、技术领先”作为宣传重点,尤其强调是全球首家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量产的生产商。 然而市场情况不容乐观,自2024年初以来,碳化硅市场因厂商加速扩产,导致市场从供不应求迅速转为供过于求,引发激烈的价格战。一个知名的例子是全球碳化硅大厂Wolfspeed(WOLF.US),在今年5月宣布向法院申请Chapter 11破产保护,成为价格战下的首个牺牲者。 价格战持续 盈利受压 公司在申请文件中提到,2024年6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的价格约为每片7,300元,预计到2029年将降至每片4,400元,主要原因是碳化硅衬底价格下降。公司直言,如果产品定价不能保持竞争力与利润率,公司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然而,瀚天天成并非没有优势,其在外延制程技术(epitaxial growth technology)与厚膜技术(Thick-film epitaxial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