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X.US
RLX returns to growth

这家中国领先的电子烟公司表示一季度收入增长近两倍,不过具体数字仍远低于2021年遭受监管打击前的水平

重点:

  • 随着从监管打击中恢复过来,雾芯科技一季度收入增长两倍,公司恢复盈利
  • 寻求在本土市场外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雾芯科技表示,近期国际扩张“进展顺利”

阳歌

随着国内监管环境变得明朗,差点因政府监管阴云而窒息的电子烟公司雾芯科技有限公司(RLX.US),显露了新生的迹象。

公司报告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均同比大幅增长,同时还开启了国际扩张,以规避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风险,并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其最新收入还未达到受监管打击前的三分之一。但是,嘿,你总得重新开始。

“尽管各地区的监管变革带来了挑战,但我们将继续寻找机会,并利用自身的核心优势审慎进入潜在市场。” 雾芯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汪莹(英文名Kate)表示。“在国内,我们对中国最近对非法产品的监管打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感到鼓舞,但仍需取得更多进展。”

投资者似乎同意汪莹的观点,认为该公司需要取得更多进展。最新报告发布后,雾芯科技的股价在周五下跌5.1%。更重要的是,该股较1月底的低点仅上涨18%,远远落后于中国ETF-iShares MSCI(MCHI.US)同期超过30%的涨幅。

与同业相比,雾芯科技的股价被严重低估,当前市盈率仅为11倍。相比下,国内竞争对手斯摩尔国际(6969.HK)和华宝国际(0336.HK; 300741.SZ)的市盈率要高得多,分别为28倍和34倍。雾芯科技对中国电子烟市场的严重依赖,可能是其估值低的部分原因——该公司正在通过新的全球化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去年11月,公司终止了与分销网络Relx Inc.的非竞争条款,为全球扩张铺平了道路。公司在最新财报和电话会议中多次提到全球市场的潜力,但除了说自己已进入北亚和东南亚的新市场外,拒绝给出任何具体细节。

去年,公司还获得了国际认证机构,欧洲技术颁发的检测设施证书,暗示了未来在欧洲市场的抱负。

“我们在东南亚和北亚的业务运行顺利,国际扩张进展理想,”汪莹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计划扩展到更多地区……我们最近在东南亚新推出的电子液体产品备受好评,有望初见成果。”

在中国2021年出台新规,对当时的大部分现有产品发出禁令后,雾芯科技及其同行险些覆灭。与中国烟草垄断关系密切的行业监管机构,将从明年开始对电子烟产品加收36%的消费税。最重要的是,它还禁止销售深受年轻用户喜欢的调味电子烟,迫使电子烟制造商只能生产烟草口味的产品。

取缔非法产品

最后同样重要的,雾芯科技和其他遵守新规的企业,面临大量无视新规的非法产品涌入市场。雾芯科技的管理层表示,随着政府取缔非法产品,这一问题已开始有所缓解,他们具体指的是浙江和甘肃两省取缔非法经营的行动。

“我们对中国有关部门在3月宣布,对非法产品展开新一轮专项打击行动感到鼓舞,”汪莹说。“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的监管机构,正在解决这些严重问题,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我们仔细看看雾芯科技的最新财务数据,它们显示了公司自监管打击以来取得的进展,但从中也能看到,它的业务要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雾芯科技最近的股价仅为2.04美元,远低于2021年IPO时的12美元,也远不及电子烟在中国和全球风靡时30美元的历史高点,该公司面临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公司公布的一季度营收为5.52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1.89亿元的两倍,但不到打击行动前2021年一季度17.1亿元的三分之一。

该公司似乎在成本管理方面做得不错,运营成本从一年前的4.19亿元降至1.94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减少了38%,研发费用下降了50%以上,以及由于员工股权激励薪酬成本降低,带来总务与行政开支大幅度降低。

新规,尤其是新增的消费税,对雾芯科技的利润率造成了很大影响,这可能是自从公司业务开始复苏以来,投资者尚未全面接纳该股票的原因之一。最新季度毛利率为25.9%,较一年前的24.2%有所改善,但仅为规管前近50%的一半左右。

最重要的是,雾芯科技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3亿元,扭转了去年同期亏损5,630万元的局面。

尽管股票买家仍未对雾芯科技的复苏表示信服,但分析机构的看法却更加积极。公司仍受到美国和中国一些顶级经纪机构的关注,花旗银行、中金和中信证券的分析师都参加了财报电话会议。雅虎财经调查的四家分析机构中,全部将该公司评为“买入”或“强烈买入”。 然而,它们预计在本年度剩余的时间里,雾芯科技增速会有所放缓,而且都预测它的全年收入将增长67%。

归根结底,鉴于公司已经稳定下来,并且利润和收入都恢复增长,即便利润率不大可能恢复到被打压前的水平,其股价看起来也确实有点被低估了。毫无疑问,观察人士会关注其全球化行动在今年的进展情况。这方面若是进展强劲,可能会为该股带来一些上涨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广和通招股集资最高29亿港元

无线通信模组制造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二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35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招股价介乎19.88港元至21.5港元,一手200股,入场费4,343.37港元,最高集资29亿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10月22日挂牌。 2023年及2024年的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利润,分别为3.77亿元及4.2亿元。今年截至4月底,持续经营业务产生的利润1.6亿元,按年增14.6%;公司表示,主要是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销量增加。 集资所得约55.0%将作研发用途,包括与AI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产品开发,约15.0%将用于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约10%用于偿还银行借款,10%用于战略投资,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361度第三季主品牌零售额增长10%

运动服装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主品牌线下零售额按年增长约10%,童装品牌亦录得约10%升幅,而电商平台整体销售额则同比上升约20%。 公司称,通过产品科技创新、专业赛事赞助及多元化合作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公司战略性携手斯坦德机器人( 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为品牌注入智能基因。 渠道发展方面,361度与美团闪购及团购平台合作,构建“线上引流+线下核销”闭环,平均配送时间可达30分钟。品牌同时加速开设体验型门店,包括女子运动概念店及芬兰户外品牌ONEWAY新店,截至9月底,公司已在全国设立“超品店”93家。 361度股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5.76港元,跌2.54%。过去半年仍升逾4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MTC prepares for IPO

完成股改为上市铺路 长存集团估值逾千六亿

中国头号存储芯片制造商在近期股改后估值达230亿美元,未来可能在上海或深圳上市 重点: 长存集团已完成股改,预期上市前引入16家机构投资者 尽管美国制裁迫使其依赖国产设备,这家存储芯片制造商全球市占率仍实现翻倍增长,从4%升至8.3%   陈竹 过去十年,中国已向半导体产业注入巨资,力图实现供应链本土化以抵御美国日趋严厉的技术封锁。该战略已培育出大批进入成熟期的企业,为股市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半导体投资标的。 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存集团”)有望成为该阵营新成员。作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核心部件的闪存领域,这家企业在全球激烈竞争中突围,成为中国自主领军企业。长存集团成立于2016年,距美国打响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持久战仅两年,并在此后逐步突破层层升级的封锁。 创立近十年之际,公司正将战略重心从技术市场转向资本市场,向上市的重大里程碑推进。据国内财经媒体财新报道,长存集团于上月末召开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并选举首届董事会,完成股份制改革,距上市更近一步,但未透露具体时间表。 人工智能热潮推升存储需求,叠加中国对美光科技(MU.US)等外企实施反制,长存集团对本土乃至海外市场销路大可高枕无忧。只要其产品具备竞争力,订单自会纷至沓来。 尽管如此,企业长远发展仍取决于国内芯片产业,尤其是提供关键生产设备的装备制造业的进阶速度,这恰恰是美国力图封锁中国获取尖端芯片核心技术的领域。 鉴于企业战略地位,长存集团极有可能选择上海或深圳作为上市地。据国内媒体报道,公司曾考虑赴中国香港上市,该市场已汇聚中芯国际(0981.HK; 688981.SH)等头部厂商,以及英诺赛科(2577.HK)、峰岹科技(1304.HK; 688279.SH)等新锐力量。 据媒体报道,长存集团因应监管要求已调整策略,本土芯片巨头需在内地上市,此举便于政府掌控对战略核心企业的投资准入。 引入16家投资机构 除董事会选举外,近期完成的股改引入16家机构投资者,多为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头部国有银行旗下投资机构组成的国有实体。投资者认购新股使长存集团注册资本从1,050亿元增至1,120亿元(约合147.6亿美元)。 一家投资机构以16亿元获持股平台0.99%股权,据此推算长存集团估值已达1,616亿元。 交易完成后,长存集团总部所在地武汉市政府仍保持控股地位。湖北长晟发展、武汉芯飞科技,两家湖北本土机构继续位居前两大股东,但持股比例分别稀释至26.89%及25.69%。 长存集团主营应用于智能手机、计算机及数据存储设备的3D NAND闪存存储器。据彭博去年报道,其重要客户包括中国智能手机龙头华为。 2022年10月,美国实施包括禁售可生产128层及以上NAND闪存芯片的美制设备等出口管制,长存集团遭受重创。当年末,该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进一步限制其获取美制芯片设备、材料及软件的渠道。 去年9月,据彭博援引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研报称,虽受制裁掣肘,该公司通过国产替代持续突破。当前合作的本土设备商包括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这些企业正是美方制裁后长存集团才深化合作的伙伴。 长存集团成功迭代存储单元堆叠技术“Xtacking”,使NAND芯片性能比肩国际龙头。但需注意,采用Xtacking 4.0技术的新品堆叠层数,较前代232层芯片减少70层,尽管公司宣称其性能相当。 层数缩减折射出美国设备禁令导致的客观制约,迫使长存集团在国产设备局限范围内实现性能优化。 交银国际上个月的研报估算,长存集团全球NAND市场份额近期显著提升,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4%跃升至今年第一季度的8.3%,该行将市占激增归因于本土客户需求扩张。 需要指出,全球NAND市场仍由美韩企业主导,三星(005930.KS)、SK海力士(000660.KS)与美光三大巨头在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占据64%市场份额。 长存集团未披露详细经营数据,但据投资人早期公示文件,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5.31亿元,但2024年前三季度转亏8,421万元。 考虑企业需持续投入尚未实现高良率的国产设备,业绩转亏实属意料之中。存储芯片行业素有强周期性特征,在历经2022至2023年下行周期后,价格去年企稳回升。伴随AI需求增长,此轮复苏预计持续数年,或为临近上市的长存集团创造利好条件。…

简讯:聚水潭招股集资近21亿港元

电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一在港公开招股,发售6,816.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招股价30.6港元,一手100股,入场费3,090.85港元,集资20.9亿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挂牌。 据灼识咨询,以2024年收入计算,聚水潭是中国最大的电商SaaS ERP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24.4%。 此次集资所得,55%用于强化研发能力,以丰富未来5年的产品矩阵;25%用于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约10%用于战略投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