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有限竞争炽烈 首创证券或需大折让招徕

首创证券拟成为第十四只A+H上市的证券股,但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属中小型规模,料需比A股有较大幅折让招徕
重点:
- 首创证券今年上半年盈利仅增长2.8%
- 中小型证券股普遍较A股折让逾四成
郑瑞棠
内地证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A股上市的证券公司已有42家,当中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01136.SH)算是规模较小,据集团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文件显示,2024年度的收入及净利润在42家中皆排名28,但增长的表现则排名较前。2022至2024年的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排名分别为第五及第十;平均资产总收益率更是排名第一。
首创证券2022、2023及2024年度利润分别为5.5亿元、7.01亿元及9.85亿元,稳步增长,但25年6月底止半年盈利则为4.9亿元,只比上年同期微升2.8%,主要由于资产管理业务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产品的业绩报酬费下降,但另一方面,投资收入却因股市畅旺大幅上升。
资产管理出色
首创证券的收入主要来自资产管理、投资、投资银行及财富管理四大业务,其中资产管理业务可谓表现较出色。近年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呈下降趋势,资产管理产品净值由2020年的8万亿元,降至2024年的5.5万亿元,但首创证券则逆市增长,资产管理规模由2022年底的1,073亿元,增至今年6月底的1,655亿元。收入来自收取0.45%至0.55%的管理费,这部分相对稳定,至于业绩报酬费0.15%至0.65%,则受到投资表现影响。
投资类业务当中,只有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有稳定回报,在2022、2023、2024及2025半年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8.85%、7.92%、9.14%及9.76%。而证券投资的表现较为波动,2022年、2023及2024年股票持仓分别为4.05亿元、2.81亿元及21.7亿元,回报率仅为负3.73%、0.5%及负0.27%,可说是输多赢少,到2025年6月底股票畅旺,持仓大幅增加至55亿元,而回报率亦只有4.72%。
但首创属中小型证券行,较少参与新股上市的保荐及承销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投资银行收入仅占总收入5.1%,未能在近期炽热新股融资市上场分一杯羹。
受A股气氛影响
内地证券股的表现很受股市的走势影响,近年A股表现反复,令内地证券业的规模也停滞不前,2020至2024年间内地证券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1%。上证指数今年中一度牛气冲天,六月中由3,400点起步,至8月直冲上3,800点,但之后只能在这水平横行,近日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阴霾影响,证券股的调整也比大市深。所以首创证券招股或受大市气氛影响,如果相信A股牛市未完,上市后应还有炒作空间。
目前在A股上市的42家证券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以H股上市,上一只以A+H上市的证券股已是2019年上市的申万宏源(6806.HK),首创证券有望成为第14只A+H上市证券股。
首创证券的业务已连续多年出现经营负现金流情况,截至2023、2024年及2025年6月底止,经营现金流出分别为3.13亿元、19.71亿元及1.2亿元,截至2024年底的现金值26.5亿元,同比下降12.6%,到2025年6月现金值进一步下降至18亿元。首创在港股集资得来资金相信可扩充资产规模,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持续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中增加打仗的本钱。
三年市值倍翻
首创证券于2000年成立,大股东为国企首创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控制的券商,2022年12月于上交所上市,首日上市股价已大涨44%,市值达278亿元,到目前不足三年市值已倍翻至约600亿元。首创证券截至10月17日一年股价升5.86%,但过去一个月下跌8.5%,市盈率59倍,市账率4.5倍。
纵观目前13家有A+H股上市的证券股,规模较大的中信证券(6030.HK)及华泰证券(6886.HK),H股比A股折让仅为6.3%及14.8%;至于中小型证券商如东方证券(3958.HK)及中州证券(1375.HK)等,折让达40%及47%。首创证券在内地证券业中属中小型规模,在港招股的估值,相信也须较A股有较大幅的折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