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ge offers risk management services

公司申请在香港上市,过去两年收入大幅增长,但利润率却非常低

重点:

  • 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白鸽在线申请在香港上市
  • 自2022年以来,公司收入大幅增长,但由于业务模式复杂,公司利润率极低

  

梁武仁

风险管理对保险公司至关重要,它们需要尽可能准确评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便为客户提供充分保护的同时,自己也能赚取丰厚的利润。白鸽在线(厦门)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利用此类服务需求在香港上市。尽管这个想法确实说得通,但公司惨淡的盈利能力引发了一​​更大的问题:投资者是否会盲信它的故事。

白鸽在线申请在香港上市,民银资本和中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在招股说明书中,白鸽在线自称中国“领先的场景险数字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乍一看,公司似乎做得不错。2023年收入较上一年增长逾60%,达到约6.6亿元(9,000万美元)。去年前九个月,公司收入同比再涨近40%至6.31亿元。风险管理服务是白鸽在线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前九个月占其收入的90%以上。

风险管理听起来很简单,为保险公司提供此类服务,并赚取酬金。但白鸽在线并不简单,它采用的商业模式成本高昂,除了简单的风险管理服务外,还承担了更多任务。

你可能预料到,该公司通过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赚取佣金,帮助保险公司开发定制化程度更高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利润率往往高于标准化产品。但白鸽在线的作用不止于此,它还自掏腰包给销售渠道和经纪人出钱,帮助将保险合作伙伴的产品分销给客户。

这意味白鸽在线更像是保险公司的全能中间商,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管理服务,还提供一些经纪和营销服务。实际上,公司似乎在告诉客户:“用我们的服务开发新产品,我们会帮您把这些新产品卖出去。”

但此类营销和经纪服务的成本,最终会侵蚀它自身的盈利能力。这一点体现在白鸽在线风险管理业务不到10%的毛利率上,这个水平对一家服务提供商来说低得惊人,尤其是运营在线平台的服务提供商。

雪上加霜的是,白鸽在线的毛利率从2022年到2024年前九个月出现了恶化,表明它为了赢得更多业务而牺牲了盈利能力。白鸽在线在申请文件中预计随着业务增长,其支付的分销费用将增加,意味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包括营销和研发成本在内的运营费用,很容易超过白鸽在线的毛利润。公司还产生了大量财务成本,主要因2022年发行的可赎回优先股的利息。由于所有这些项目都侵蚀了白鸽在线的利润,2024年前三个季度其净亏损约为1,560万元,较2023年同期扩大约6%。

盈利能力面临逆风

所有这些都表明,白鸽在线在实现盈利的道路上会遭遇一些阻力,在目前的低利润率商业模式下,白鸽在线实现盈利唯一可行的方式应该是迅速扩大收入,以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同时还要控制运营成本。但对任何企业来说,快速扩张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资金投入。

要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白鸽在线必须迅速扩大客户群。但公司似乎很难做到这点。白鸽在线表示,2022年,公司与70多家保险公司合作,但它一半以上的收入(约 55%)来自前五大客户。而且,依赖一小部分客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2024年的前九个月,它占到公司收入近80%。

理论上说,白鸽在线能够从这个小客户群中赢得更多业务,但这些保险公司将风险管理,外包给白鸽在线等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空间非常有限。相反,如果这些关键客户中的任何一个离开白鸽在线(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它们不是关联方),其收入都将遭受重创。

白鸽在线可能难以实现客户群多元化,原因之一似是竞争激烈。公司在上市文件中引用第三方数据称,以2023年收入计算,其在中国场景类保险数字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中位列第一。但市场份额仅为4.4%,表明白鸽在线在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中,与许多类似的服务提供商竞争。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它有必要向客户提供分销和营销服务,而最终拖累了它的利润率。

更糟糕的是,由于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削减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中国的保险销售目前并不景气,可能会影响白鸽在线吸引新客户的能力,使其更加依赖目前的那些大客户。

不出所料,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保险相关企业的估值不高。金融壹账通(OCFT.US;6638.HK)本周披露其母公司平安集团发起的私有化计划,为金融服务行业提供服务的公司所面临的困难可见一斑。金融壹账通主要为银行提供服务,多年亏损导致其股价低迷。

就其他保险公司而言,在线保险经纪商水滴(WDH.US)目前的市销率(P/S)相对较低,约为1.2倍。按照白鸽在线2023年的收入,以类似的市销率计算其市值将超过1亿美元。但对白鸽在线来说,即便是这样的估值把握也不大,因为它可能会面临投资者对其前景的质疑,他们也需要管理自己的风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