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es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发起人是知名私募基金弘毅投资与拥有央企背景的农银国际融资

重点︰

  • 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联合农银国际融资发起的SPAC──Everes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申请在港交所上市,收购目标包括医疗健康、消费及绿色产业领域的企业
  • 弘毅投资今年4月撤回Hony Capital Acquisition在美国的上市申请,并转战港股市场,估计与其他中概股回港的原因一样,是为了避免承受中美政治博弈的风险

叶天娜

过去两个月,香港股市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恒生指数曾经创了2011年后的新低,新股市场也同时遭遇冷峰,投资者申购反应大不如前。截至9月26日,今年只有61家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0388.HK),其中35家的股价已经跌破IPO价,不少热爱“打新”的投资者都碰了一鼻子灰。

然而,为了与新加坡交易所竞争,港交所今年初启动的港版“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AC)上市机制,仍然吸引不少财团组织SPAC上市,准备在港股市场大展拳脚。由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3396.HK)旗下弘毅投资、联同央企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1288.HK)旗下农银国际融资于今3月31日发起的Everes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已在上周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农银国际与花旗担任联席承销人。

自从年初推出“港版SPAC”后,截至本周一已经有四只SPAC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由于只接受专业投资者参与,欠缺零售投资者带动市场气氛,它们的股价表现令市场失望,暂时只有在9月16日上市Interr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7801.HK)仍然坚守10港元的上市定价,而这只SPAC是由农银国际资联同中国著名私募股权机构春华资本共同发起,收购目标是聚焦大中华地区从事创新科技、消费及新零售、高端制造、医疗健康及气候行动等领域的高增长型公司。换言之,Everest Acquisition已是农行旗下第二只部署在港股上市的SPAC。

Everest Acquisition计划收购的项目,同样是科技赋能及高增长、并与中国有紧密关系的医疗健康、消费及绿色产业领域,与Interra Acquisition的收购目标相当接近;因此,Everest Acquisition在招股文件中也有提到这项潜在冲突,公司表示,如果未来获提供合适的并购机会,会与对方公平公正竞争。

2003年成立的弘毅投资,是中国知名的私募股权资产管理公司,截至去年底管理规模约为100亿美元(717亿元),过去在医疗健康、消费、绿色产业、数字科技、生命科学及文化科创等都有投资,这次联合农银国际融资发起的SPAC,主席正是由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担任,估计是希望未来借助Everest Acquisition并购弘毅有份投资的企业,帮助这些公司快速上市,提供平台让弘毅投资及其他前期投资者退出获利。

根据Everest Acquisition的招股文件显示,弘毅投资过去18年在在医疗健康领域进行了18次投资,总金额涉及12亿美元,代表作包括石药集团(1093.HK)、先声医药(2096.HK)、康臣药业(1681.HK)与天境生物(IMAB.US)等已上市公司,以及呈源生物、岸迈生物及Biosensors等仍未上市企业。

至于消费领域,弘毅投资在过去18年投资了逾20家公司,耗资超过14亿美元,当中较著名的公司包括字节跳动锦江酒店(600754.SH)及柠萌影视(9857.HK);在绿色产业方面,弘毅的投资组合包括新奥股份(600803.SH)、林洋能源(601222.SH)与盈峰环境(000967.SZ)等。

回港避险

去年3月,正值美国的SPAC炒风炽热的时候,弘毅投资已经成立了一家SPAC,名为Hony Capital Acquisition,并于同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S-1招股说明书,打算在美国上市。这家公司同样由赵令欢带领、收购目标同样是专注于中国的医疗保健及消费领域的技术型驱动公司,筹资规模约3亿美元,到了去年6月更新招股书时,却把筹资额减少33%至2亿美元。

然而,经过逾一年多的时间,Hony Capital Acquisition仍然未能成功登陆美国市场,公司在今年4月决定撤回上市申请。不到5个月后,弘毅投资便转战香港,联合农银国际融资转攻“港版SPAC”市场。

弘毅投资此举并非毫无道理,一方面美国SPAC的炽热桯度已经大不如前,截至9月26日,今年在纽约上市的SPAC只有76家,募资额126亿美元,仅及去年全年的7.8%。更重要的是在中美政治博弈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完全没有优势,甚至可说是一种高风险行为。

虽然中美初步已就中概股审计底稿问题达成协议,然而在美国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下,只要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要求,便会被强制退市,中概股自此由两年前大受当地投资者欢迎,变成现在被狠心抛售的对象。

因应《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近月愈来愈多中概股回归香港上市,部分更申请把香港及纽约列成双重主要上市地点,目的就是减低在美国被摘牌的风险,而弘毅投资放弃Hony Capital Acquisition于美国上市并转到香港,估计与中概股弃美回港的原因同出一辙,只是在港股低迷的大环境下,即使这只SPAC能在短期内通过上市聆讯,专业投资的申购反应也难免受到市况影响,因此弘毅投资与农银国际融资此刻最需要的,可能是运气与耐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亏 创梦天地的背水一战

创梦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预告公司走完亏损之路 重点: 公司近一年内三次配股,押注自研游戏《卡拉彼丘》 公司预期上半年净利介乎2,000万至5,000万元,为三年来首次录得正面盈利   李世达 当多数游戏公司选择减少开发投入,创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却连年亏损下仍孤注一掷押注新作,展现某种理想主义的坚持。 创梦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爱尔兰游戏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发行3,808.59万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创梦500万美元(约3,589万元)特许权费,认购价较前收市价折让约3.4%,占扩大后股本约2.11%。 这是继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后,创梦天地约一年内第三次配股,前两次分别募资2.57亿港元与7,000万港元,用于《卡拉彼丘》及其他产品的研发推广;此次则将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许权费,并将其纳入股东,展现长期合作意图。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举能够保留集团的现金流以应对未来业务发展,并强化财务状况。 事实上,创梦天地原本并非一家技术型的游戏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游戏代理闻名,曾成功将《梦幻花园》、《地铁跑酷》、《神庙逃亡》等游戏引入中国。这种策略在用户红利时代确是一门好生意,但随着渠道红利消退、精品游戏内卷加剧,仅靠发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险,公司也意识到,要走得更远,必须掌握产品的主导权。 因此,尽管业绩连年亏损、财务吃紧,创梦天地仍选择将押注在重点产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创梦天地的自研IP,游戏号称将二次元美术风格与中重度射击玩法结合,PC版本于2023年6月上线,虽然初期下载量与直播讨论热度迅速冲高,但随后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公司坦言,海外市场推广存在策略误判。不过,其实验价值不容忽视,因为这款游戏展示了创梦天地在AI生成技术、射击体验模块与人物互动设计上的初步成果。 蜕变的关键 虽然PC端表现不尽如人意,却并未动摇创梦天地的决心。对比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腾讯的《王者荣耀》与《穿越火线》等著名作品,从休闲游戏发家以来,创梦天地始终未建立明确的品牌记忆点或旗舰产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实现蜕变的关键。 《卡拉彼丘》的手机端版本预计于2025年年内正式推出,届时将瞄准国内主流手游市场,试图弥补PC端推广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未来数个季度将以此游戏为研发主线,加大营销、社群、技术与内容迭代投资,并以AI导入进一步降低开发周期与人力成本。 从业绩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5.56亿元及5.28亿元,收入则从19.2亿元缩水至15.1亿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头现金按年略增3.4%至约1.96亿元,但总借款增至10.7亿元,财务压力不小。 此次发行配股虽未直接获得资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动性与研发投入上的策略选择:与其以现金支付研发成本,不如透过股权稀释来降低资金压力,将资源集中于关键产品在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预告显示,在《卡拉彼丘》持续运营与新产品推进下,预计期内净利润将达2,000至5,000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1.09亿元,料成功扭亏为盈。此外,经营现金流预计流入3,000万至6,000万元。这一成绩若能实现,市场信心有望获得提振。 从股价走势看,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跌去56.5%,始终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后,股价罕见反弹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场对公司策略的肯定。创梦天地市销率约为1倍,高于中手游(0302.HK)的0.75 倍与IGG(0799.HK)的0.85倍,但低于心动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场的观望态度。 当然,要以单一产品翻身,从来不是一条轻松的路。《卡拉彼丘》面对的竞争对手来自腾讯、网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业,每款射击类或二次元游戏都携庞大资源与用户池而来。创梦天地能否以有限资源撬动一条可复制的自研路线,仍有待观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来是否能持续维持内容产出与运营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脱离“发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