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HK
WH Group to list Smithfield

在有报道称该公司计划让今年陷入亏损的美国猪肉业务部门上市后,它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票价格几乎没有变化

重点:

  • 据报道,万洲国际正计划让美国子公司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上市,前者2013年以47亿美元将后者纳入旗下
  • 此次IPO最早可能于明年初进行,但在史密斯菲尔德今年业绩大幅下滑陷入亏损后,投资者的反应或不温不火

      

阳歌

如果中国领先的猪肉生产商万洲国际有限公司(0288.HK)希望投资者为其美国子公司——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最早于明年初单独上市的计划而“疯狂”,那它可能会非常失望。这是因为,在《华尔街日报》报道万洲国际目前正在就史密斯菲尔德在美国上市一事进行商谈后,上周快结束时该公司在香港挂牌的股票几乎纹丝不动。史密斯菲尔德于大约10年前在纽约摘牌退市。

投资者不仅兴奋不起来,万洲国际的股价继续接近自2014年香港上市以来的历史低点。尽管该公司是全球猪肉市场的领头羊,但最近其估值在同行中变得相当“烂”。

该股目前的市盈率为6.9倍,对于这种业务非常成熟的低增长公司而言,这个数字看上去不算太低。但中国同行温氏股份(300498.SZ)和牧原股份(002714.SZ)的市盈率比它要高不少,分别为27倍和10倍。美国巨头泰森食品(TSN.US)和荷美尔食品(HRL.US)的市盈率也明显比它高,分别为49倍和20倍。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万洲国际目前正在就史密斯菲尔德上市一事与投资银行合作,希望此举能够提振该公司在香港不断下滑的估值。万洲国际的美国、墨西哥和欧洲业务构成了史密斯菲尔德的大部分业务,约占该公司今年上半年收入的三分之二。

假设史密斯菲尔德在万洲国际的市值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那么这家美国子公司的市值大约在48亿美元(351亿元),与万洲国际2013年收购它的价格大致相当。但由于史密斯菲尔德现在的表现相当不佳,其实际市值可能会低一些,这可能是万洲国际与同行相比估值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

按照打折后的估值40亿美元计算,如果万洲国际出售该公司25%的股份,史密斯菲尔德上市可能会筹集大约10亿美元资金。当然,当前IPO市场动荡,这里涉及一个大大的“如果”。而且即便市场形势好转,万洲国际可能还是会看到,美国投资者对一家亏损的猪肉生产商兴趣有限。

万洲国际(当时还叫双汇国际)2014年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时,情况与现在大为不同。当时,由于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这笔交易存在一些争议,并导致了一些政治阻力。但交易最终还是成功了,万洲国际一年后在香港上市。

万洲国际的上市最初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欢迎,他们希望中国庞大的猪肉市场能够欢迎美国的进口产品,从而有助于改善史密斯菲尔德的业绩。正是被寄予了这样的厚望,万洲国际的股价从IPO时的6.20港元一度上涨至2018年的9.60港元。但后来,随着2018年中国全国范围内爆发非洲猪瘟,该公司的中国业务受到打击。

危机已经过去

猪瘟疫情期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帮助填补了中国猪肉短缺留下的缺口,实际上从中获益匪浅。但目前危机已基本结束,这家美国公司对中国的出口也大幅下降。自猪瘟危机爆发以来,万洲国际的股价稳步下跌,上周五收盘价为4.35港元,较2018年高点下跌一半以上。

随着万洲国际在太平洋两岸的两个主要市场目前基本恢复正常,投资者已经认定,他们并不太喜欢该公司在中美两个市场饲养生猪和销售猪肉的独特混合风格。

该公司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美国,不过由于近期对现金的需求,其中国业务最近也显得有些不稳定。

该公司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下降2.1%至311亿元,其中美国市场下降11%,中国市场下降3.4%。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欧洲市场,它的销售额实际增长了21%。

万洲国际的利润看起来更糟糕,营业利润和净利润都下降了45%左右。该公司报告称,其美国业务经营亏损4.09亿美元,扭转了上年同期1.24亿美元的经营利润。该公司指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猪肉价格下跌,再加上俄乌战争造成饲料价格上涨。美国猪肉价格在最近一个报告期较上年同期下跌了约20%。

对于史密斯菲尔德的首次公开募股,这种疲软的表现看起来很难让人乐观,尽管除了提高估值之外,万洲国际现在寻求这样的上市可能还有其他动机。这就引出了我们之前提到的第二点,即万洲国际的中国业务最近似乎对现金产生了需求。

该公司表示,截至6月底,其现金持有量为8.28亿美元,较六个月前,即去年年底的13.9亿美元减少了约40%。截至6月底,公司的人民币借款也从上年同期的5.73亿元几乎翻了一番,达到约10亿元。快速的现金消耗似乎来自该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子公司双汇,双汇自己的最新报告显示,其现金持有量从六个月前的58亿元降至6月底的32亿元。

截至6月底,万洲国际的未偿债务总额与六个月前基本持平,因此尚不完全清楚其中国的子公司为何消耗了如此多的现金。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该公司现在显然可以用一些现金来补充金库。

归根结底,我们实在看不出美国投资者会对史密斯菲尔德明年的首次公开募股感到兴奋,即使届时股市已经好转。这最终可能会破坏史密斯菲尔德的上市计划,尤其如果万洲国际因需求疲软而不得不削减史密斯菲尔德的市值和发行规模的情况下。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纳入港股通 正力新能升势昙花一现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一宣布被纳入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能买卖其股票。 公司指出,连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已于周一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将有助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及提高股份流通性,并进一步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在获纳入港股通的首个交易日,正力新能股价周一上涨6.4%。但次日回吐多数涨幅,周二收市下跌3.6%,报10.83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lack Sesame challenges Qualcomm with homegrown chip substitution advantages

挑战高通地位 黑芝麻拥国产替代优势

黑芝麻研发的C1200系列芯片,能媲美高通高端芯片,属业务发展的重点 重点: 黑芝麻的研发及销售开支增,拖累中期业绩见红 公司的汽车芯片潜力大,并进军机器人产业   白芯蕊 有中国英伟达之称的芯片设计商寒武纪(688256.SS),今年股价累升逾倍,加上国产替代憧憬下,引发市场对芯片股的热情。在香港上市刚超过一年的自动驾驶芯片生产商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533.HK),最近也公布业绩,虽然业绩见红,但2025上半年收入增长快,按年升超过四成。 黑芝麻于2016年成立,为一家汽车计算芯片设计公司,专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2019年推出第一代华山系列系统级(SoC,即System On Chip)芯片,为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汽车提供高性能计算。到2021年黑芝麻通过武当系列扩大产品线,推出能够集成多种汽车功能的跨域SoC芯片。 受惠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增加,黑芝麻2025上半年收入升40.4%至2.5亿元,当中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达2.4亿元,按年升41.6%,占整个收入93.6%。 尽管收入增长快,但集团2025上半年业绩却要见红,由盈转亏蚀7.6亿元,但要留意去年录得盈利主要是向投资者发行金融工具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所致,该项目录得19.3亿元盈利。撇除上述影响,按非国际财务准则,黑芝麻2024上半年实质亏损6亿元,至于2025上半年,实质亏损收窄8.3%至5.5亿元。 研发开支高于收入 集团业绩见红,主要因研发开支巨大,上半年已达6.2亿元,较收入高144%,还有辅助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上升111%至1.9亿元,最终令黑芝麻上半年业绩录得亏损。 不过,智能驾驶发展空间巨大,调研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便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为436亿元,随着渗透率提升,料到2030年便扩大至超过1,550亿元人民币,主攻汽车智驾芯片的黑芝麻,将会是重大契机。 尤其是现时全球智能驾驶只是起步阶段,整体上智驾大致以L0至L5划分,L0需由驾驶员操控,L5则是完全自动化,现时普遍处于L2有条件自动化至L4高度自动化阶段。黑芝麻开发的芯片,目前涵盖L1到 L3级别的自动驾驶为主。 整个智驾系统架构高度依赖芯片,细分可分为三个重要芯片系统,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及执行系统。感知系统透过车上的感应器,例如激光雷达或镜头,收集汽车行驶时数据,收集后交由决策系统,透过芯片算法计算出行车路径,再将结果送去执行系统,根据决策的结果作出行车线路及速度控制。 黑芝麻生产的智能驾驶芯片,便是技术关键所在。目前智驾普遍用上SoC芯片,SoC芯片内包含多个处理器,包括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像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其优点是体积较细,将不同处理器整合在一枚SoC芯片内,因此只需要封装测试一次,变相可压低成本。 客户全属大品牌 现时黑芝麻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比亚迪、东风等,今年起产品已安装在吉利银河系列等多款车型。黑芝麻也进军机器人领域,为人形机器人制造商傅利叶的灵巧手,提供模组的处理能力,还与小米、宇树科技等合作。 虽然智能驾驶芯片发展前景大,但行业竞争激烈,除了英伟达外,还有特斯拉(TSLA.US)的FSD系统、高通(QCOM.US)等等,国内对手则有华为及在香港上市的地平线(9660.HK)等。 不过,黑芝麻C1200系列座舱控制器芯片以7纳米工艺设计,能够处理多达12个高清摄像镜头输入数据,对标高通现时主流的高通座舱控制器芯片,为内地仅少量能国产替代高端芯片之一,亦可布局于机器人大脑及小脑系统,有望成为集团杀手锏。 整体来讲,目前黑芝麻虽然未录得盈利,预期今年市销率达9倍,估值处偏高水平,将限制股价表现,但由于与内地多间车厂合作,加上进军蓝海的机械人市场,只要收入维持高增长,在自动驾驶及机械人概念下,将有望吸引基金追入,值得长期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